苏教版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教案.doc_第1页
苏教版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教案.doc_第2页
苏教版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教案.doc_第3页
苏教版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教案.doc_第4页
苏教版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泓教案苏教版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教案 制作:河南省鹤壁市淇滨中学 金泓第1课为你打开一扇门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写作方法。2、学习并掌握丰富多彩的语汇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3、能力方面,能欣赏名家优美诗文,培养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教学重点:1、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和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2、品味和积累优美的文学语言。教学难点: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和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整体感知全文内容2、了解作者出画出生字词3、抄录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加评点,说说你为什么喜欢。教具准备:实物投影(名著)、中外文学家的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世上的门有很多种,登堂入室,要打开屋门;行贿受贿,要打开后门;扣开心扇,要打开心门,旁门左道,那是歪门。今天,赵丽宏要为我们打开一扇什么样的门呢?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呢? 请速读,思考:1、作者要为我们打开的门是什么门?文学之门。2、这是一扇什么样的门?关闭着的门,一扇神奇的大门。3、怎样打开这扇门 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花功夫,有探索和了解门里世界的愿望,只要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就一定能打开这扇文学之门。二、作者简介:赵丽宏:散文家、诗人。现任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散文集、诗集、报告文学集等共40余部(曾当过木匠、乡邮员、教师、县机关工作人员)出版有珊瑚、生命草等30多部诗集,散文集、报告文集。诗魂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三、学生阅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查字典、扫除文字障碍(生将所查之词板书)。1、字词:徘徊 诠释 憧憬 裨益 潜移默化 广袤 帷幕 无拘无束 斑谰跌宕 真谛2、多音字:泊 p 湖泊 角 ju 角色 禁 j n 禁止 b 停泊 ji o 角度 j n 禁受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本文是作者为语文出版社和天津教育出版联合出版的中国学生必读文库文学卷写的序文,这篇序言,侧重介绍了文学的特征、内涵、功能。 把文中最喜欢的段落、句子画出来,并说明你喜欢的原因。 例如:“让他们看到世界上最奇丽的风景,让他们懂得人生的真谛。 这句话指出了阅读文学作品的重要作用,启发青年朋友们去打开文学的大门,语言上极富感染力。五、课堂作业1、抄写词语(听写)无聊浏览衰弱诠释憧憬凝聚帷幕崇山峻岭瞬间模拟拨动硕士心弦纵然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广mo( )bn ln( )真d( ) 野mn( )肃m( ) 跌dng( ) b( )益3、填注,组成成语千()百态潜移()化危言()听无()无束4、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讲读课文内容2理解文学的内容和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3引导学生理解题目含义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古今中外文学家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使我们自由自在地在广阔的世界遨游,感受到文学具有的巨大魅力,请大家说说你读过哪些著名作家的文学著作,你有什么感受。我们读的这些作品就是文学,文学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四种。二、 讨论、理解题目含义打开-是说世界有无数门,但作者要为你打开的是无数关闭着的特定的一扇,可见其重要。用“门”来比喻某一领域的入门,给人以丰富的联想。题目含义把你领进文学领域的入口处,让你由此登堂入室,尽情领略文学领域的无限风光。三 读课文,理解内容并展开讨论1什么是文学?2文学与生活有什么关系?3怎样才能打开文学的大门?要求:先自读课文,将接近问题答案的语句画在书上,仔细体会,加以归纳,提倡用具体事例来回答问题。方法:分组研讨、指定组长明确答案:1、见第3段2、文学与我们生活的关系:陶治情操,丰富情感和课外生活3、打开文学大门的方法:第二段第二句,多读书,读好书,有感而发,加强写作训练。四、研读第4段1、找出这段中心句(亲近文学,新闻记者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极为重要的途径)2、归纳段意:论述打开文学之门的重要意义3、试背诵五、用赞美的语调朗读611段,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文学之门里的神奇,集体归纳文学所具有的特征(文学具有内容的广阔性,反映社会生活的丰富性,跨越时空的超越性,对读者的移情性,文学价值的永恒性的特征)六、归纳本文写作方面的特点1、以作家对读者对话的方式,引导青少年了解文学,热爱文学,用第二人称“你”仿佛在与读者倾心交谈,亲切的语气,真挚的情感,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2、题中用“门”用了比喻修辞,把文学领域的入口处比喻成门,引发读者去联想和想像,题目新颖别致。3、语言生动,丰富感人。六、课堂小结生活中处处有文学,记下所见所闻所感,多读书,丰富我们的情感世界,使自己有修养,谈吐不俗。要做到以上这些,就要自己主动打开文学的大门。七、板书设计 为你打开一扇门议论“门”初识门打开门全文思路门文学之门:比喻文学领域的入口处八、作业:(1)仿句,以“书籍开头”再写两个比喻句,时间好比一个良医,它能教我们医治流血的伤口;时间如同一位慈母,它将帮助我们抚平心灵的创伤。(2)下次说话内容,我喜欢的一本书,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第2课繁星教学目标:1、 体会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用的作用2、 学习作者运用联想和想像的写法,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3、 树立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学会观察大自然4、 背诵第3自然段教学难点:1、 了解作者三次看繁星的情况不同,感受也发生变化的原因。2、 正确理解文中写观星感受词句的深刻含义。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点点繁星曾引无数文人遐思万千,冰心曾有诗集繁星,今天我们来学习巴金的一篇文章繁星看看他都写了些什么。二 作者简介巴金,现代著名作家,杰出语言大师,原名李尧堂,字芾甘,笔名巴金,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三 朗读课文,注意正音1、 半明半昧 mi摇摇欲坠 zhu霎眼sh2、 朗读,找出作者看星星的感受地点:在体了解作者看星星的感受明确:第1段从前在家乡第2段三年前在南京第3段如今在上海3、 思考:作者三次观察到的星有什么不同?与第1次观察的感受是否相同?从书中找到 重点语句来回答。第1次: “密密麻麻的繁星”“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表达望星所产生的甜密,温馨之感和依恋之情。第2次: “星群密布的蓝天”“微小”的“星光”“好象他们就是我们的朋友”与星星亲密、投机的伙伴之感。第3段: “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有睡在母亲怀里的感觉,写出了海上望星星的知心之情,4、 观者观察繁星的不同感受的原因是什么呢?除了时间、地点的变化之外,还有随 着作者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而变化,对星空的观察和感知,也是一个方面的原因。5、 朗读第3段,划分层次,归纳段意并背诵(按仰望欲睡的思路划层)如今欲望渐渐地忘记了一切在四 课堂小结1从文中画出你认为的好词句,读出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2第3段写种种奇妙的感受,是作者由眼前的影物产生的想像和联想。五作业:仿句: (1)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我爱,但我也爱(2)海上的夜是柔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中秋的月光是,。六 板书:繁 星 时间不同:从前三年前如今 地点不同:在家乡在南京在海上 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不同:甜密温馨伙伴舒心安祥仰望欲睡沉睡第3课 冰心诗三首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丰富的想像,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特点2冰心诗歌的特点3了解诗中蕴含的深刻的哲理4背诵并默写这三首诗教学重点:1了解诗歌特点,体会诗人借助丰富的想像、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抒发感情的写法教学难点:1理解“嫩绿”、“淡白”、“深红”的特点及含义。2了解“描写”“着笔”的比喻义。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青春是现美丽的,我们如何去珍惜年华,使我们的人生充实,有意义呢?大家读了冰心的诗,就一定会从中找到答案。二作者简介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她是中国新文学开拓时期代表作家之,著名的诗集有繁星、春水,主要作品有冰心小说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三寄小橘灯等。三朗读三首诗(各种方式朗读)四分析第一首成功的花1指名朗读2诗中成功体现在哪儿?用文中原句回答。明艳3“艳”的含义只是花吗?比喻人们事业的成功,荣誉的夺目。4获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用原文的词语来回答。泪泉血雨这当中有奋斗,也有牺牲5小结:成功固然令人羡慕,但背后为成功人们的艰辛付出却不易被人了解,读了这首诗,以花的成功中获得了什么启示呢?成功是要有艰辛的付出的。6背诵五齐声朗读嫩绿的芽1说说“嫩绿”“泊白”“深红”的各自特点或象征意义。“嫩绿”具有健壮、旺盛富有朝气的特点。“泊白”具有朴素、纯洁、不追求外表的特点。“深红”象征着丰硕、甜密和美丽2、这三节诗的顺序能否颠倒?不能,这是按照生长的顺序:芽花果这三个阶段来排列的,有递进的关系发展贡献牺牲)3、怎样理解“发展”“贡献”“牺牲”?发展青年需要学习、提高,使自己成才。贡献花一旦开放,就要装点大地,有如青年要以自己的青春年华为社会注入旺盛活力。牺牲青年对于以牺牲精神为社会创造巨大业绩,使人生更辉煌3这看待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用了什么修辞?(反复、拟人青年人应该奋发向上,不断进取,丰富、发展、提高自己第二课时一、检查前两首诗的背诵情况二、分析青年人1齐读2、诗中的“描写”“着笔”的意思是写作中的手法?不,“描写”是说在人生的青春岁月里,要好好地学习、锻炼自己。“着笔”是说要积极投身事业,参战斗。如果不着笔呢?会留下许多空白的页码,这等于虚度年华,浪费生命。3自读,背诵4小结诗人仿用印度诗人泰戈飞鸟集的形式,抒发自己的感想和回忆,短小精悍,不追求韵律,在随意的挥写里蕴藏着朴素的哲理。(作者写作本诗的用意鼓励青年人要以自身的言行为自己写好历史。三、作业设计1、加字注音惊羡 着笔 浸透2、多音字间: 着: 血: 重: 着 四、板书设计:成功的花成功 奋斗牺牲 泪泉血雨嫩绿的芽 芽儿花儿果儿生长过程第4课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的特点,初步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2体会场面描写的作用3品味文中优美的语句4学习本文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5通过清辟议论,掌握文章的中心教学重点:1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2分析哈尔威船长的人物性格特点3体会场面描写在文中对于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教学难点:1了解小说的故事节2分析哈尔威船长的人物性格特点3体会场面描写在文中对于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教学难点:理解叙事写人中精辟议论的语句所具有的课刻含义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1简介作者2自读课文,熟悉生字词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说说哈尔威船长具有的性格特点一、导入新课“书把时间凝聚在薄薄的书页之中,让读者无拘无束地漫游岁月的长河,尽情地观赏两岸变化无穷的风光”。这节课,让我们通过时光,回溯到英国历史上的1900年3月,一起去探索听一个雄壮而又惊心动魄的故事,这就是“诺曼底”号被打捞出来了。在“诺”遇难的30年后,在海底沉睡了30年的“诺”被打捞出水,有关“诺曼底”号的种种传闻又成为街头巷尾的热点话题。二、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划出生字词1弥漫船桅湍急猝然蓦地肇祸船舶须臾履行酣睡屹立 你推我搡2多音字其中一个词语要是本课中强:没:当:调3、形似字辩 欧 猝 辨 殴碎三、作者简介 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著名的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四、整体感知内容: 这篇小说刻画了一个英雄的形象哈尔威船长,你可以说说他是怎样的一个船长吗?面对死亡,勇于决断,沉着指挥,忘我救人五、分析人物形象 自读课文,找到能反映哈尔威船长精神品质的语句,简要分析。沉着、冷静、临危不乱,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英雄。六、作业:1自己人课文中找出字词及多音字、形近字各三组,积累词语2指出成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忠于职首 文丝不动 小心冀冀相题并论 镇定自若事不可当井然有序 碎然后至 不可开胶巍然毅立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分析文中的几处场面描写2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3理解小说在叙事写人中含义深刻的议论句一、设想沉船情景,分析文中内容请四位同学扮演当时亲自经历“诺”事件的当事人,如乘客布朗、大副奥克勒福、水手克莱芒、工头哈克斯、一名同学当报社记者,采访回答四个问题:1问乘客布朗:请你概括地介绍“诺”遇难的全部经过2问大副:你认为在“诺”事件中,“诺”号应当承担责任吗?为什么?3问水手:面对猝然而至的灾难,你眼中的哈尔威船长怎样沉着应战、以身殉职的?4问工头:哈尔威船长让你最受感动的地方是什么?从文中找出具体的语句来回答。二、场面描写这篇小说的场面描写真切悲壮,惊心动魂,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到并标出来,说说这种描写所产生的效果。1海难突然发生,震荡可怕极了,刹那间一片恐慌的场面。2船员解开救生艇的绳束之后,人们一窜峰似的拥上去的场面以上场面描写写出了突如其来的沉船给人们带来的急剧恐慌、紧张。3面对发疯似的人群,混乱的秩序,哈尔威船长果敢地抢险指挥的场面。一个伟大的英雄的形象使读者心灵受到了极大震动,无不为之感动。三、议论句的含义文中画龙点睛的议论,语言简练,含义深刻。找出这样的句子,加以体会其含义。四、照纳写作特点1刻画人我形象生动传神,有浮雕感2对比手法的运用,增强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