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港区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福建省泉港区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福建省泉港区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福建省泉港区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福建省泉港区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历史试卷第卷选择题(每题1.5分,40题共60分)1.春秋战国时期的某一思想家认为:“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这一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 a孔子 b庄子 c韩非子 d墨子2.据论语宪问记载:子路在鲁城的外门过夜,守城门的人问:“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氏那里来。”守门人说:“就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是要做的人吗?”孔子的主张在当时“做不到”的主要原因是( ) a其主张不能反映奴隶主阶级的政治愿望 b其主张不能适应当时统治者争霸的需要 c其主张不利于缓和当时激化的阶级矛盾 d他在政治上主张以德治民,触怒当权者3“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董仲舒思想中,最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c“春秋大一统” d“三纲五常”4.右图所显示的书名为中国古代儒家经典的合称,它最早应该出现于( ) a春秋时期 b西汉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5.李贽有句话:“人所同者谓礼,我所独者谓己”我们由此可以看出他( ) a独具个性,大胆挑战正统思想 b揭露道学家的虚伪本质 c以天下为己任,道德自律 d恪守修身齐家的儒学理想6顾炎武决心做到:“凡文之不关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由此可见他( ) a.强调实地调查 b.反对君主专制 c.维护儒家正统 d.主张经世致用7.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于(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8.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 )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9.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文中“他们”指的是( )a.儒家学派 b.道家学派 c.法家学派 d.墨家学派10.儒家“尊王”“忠君”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下列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孔子提出“仁者爱人” “贵贱有序” b.荀子主张“君舟民水” “礼法并用”c.董仲舒倡行“独尊儒术”“天下一统” d.朱熹提出“格物致知”“反躬践实”11.据记载,徐元庆之父被县尉所杀,后徐元庆杀县尉报父仇。审案时武则天主张无罪释放徐元庆,而大臣陈子昂建议,宜正国之法,置之以刑,然后旌其闾墓,嘉其徽烈。在激烈的争论后,依陈子昂的意见做出最后的判决。新唐书记载了8个类似的案件与争论。这反映了当时( ) a专制皇权弱化 b宗法观念受到冲击 c地方吏治废弛 d注重礼法矛盾的调和12.知者行之始, 行者知之成。 圣学只一个工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文中的先生提出的理论应该是( )a格物致知 b宇宙便是吾心 c格犹穷也,物犹理也 d致良知13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与火器14中国文化史载:“(宋代)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主要原因是( ) a.科举制度完善b.印刷术的发展 c.造纸术有突破d.图书成为商品15下图是“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 a中国古代科技始终领先于西方 b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发展由先进走向落后 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d公元10世纪时中国与西方科技差异最大16.图题诗为:“春风昨夜入山来,吹得芳兰处处开。唯有竹为君子伴,更无他卉可同栽。”落款为“板桥郑燮”。 对此画的表述不正确是( ) a该画属于“文人画” b融多种艺术于一体 c注重刻画真实景物,摹写逼真 d强调个性表现, 追求神韵意趣17下列“考”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 ) 18经济史学者把一些古代诗集作为研究“制度经济学”的要籍,所写诗歌真切地反映了唐朝劳动人民生存状态的诗人是( ) a李白 b杜甫 c李清照 d屈原19.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 )a李煜 b. 李清照 c. 陆游 d. 辛弃疾20.元代堪称中国戏曲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主要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是( )a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 b以文人雅士抒情写志为主流c体现凝重与沉郁的特征 d体现浪漫主义风格21明清时期,以“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为特征的文人画兴盛。图1是明清文人画的代表作之一。这类作品所表现的是( )a个人的情感 b真实的景象c多彩的生活 d繁盛的社会22六集电视系列片东方之光解说词:“自然,中国还有千古一律的科举制度无论士农工商,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必是子曰诗云。”对上述说法理解错误的是( )a“言必称三代“中”三代”指夏、商、周 b“子曰诗云”泛指儒家言论中的“六经” c儒家学说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d.古代文学呈现出古典与高雅的发展趋势23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 ) 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 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 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24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25.近代大学者王国维(浙江海宁人)说过:“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有 ( )离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都只是在某一朝代兴盛,后来就都消亡了元曲“托体稍卑”可以理解为元曲源于民间通俗文学,开始时文学地位比较低下元曲在明清两朝没有得到正史和学者的承认和重视王国维认为,元曲和唐诗、宋词一样,都是一个时代文学成就的代表,赋予了元曲很高 的文学地位a. b. c. d.26高劳在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中论述戏曲:“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从这段材料中得出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 ) a休闲娱乐功能 b社会教化功能 c节庆祭祀功能 d审美功能27.日本学者内藤湖南认为“从唐末经五代到宋初,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始出现平民主义倾向。”能印证该变化的是()a科技的发展 b儒学的复兴 c外贸的兴盛d宋词的繁荣28红楼梦中贾府的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是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据此判断,该作品的创作风格是( )a爱国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29.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 a乾嘉落户 同光扬名 民族瑰宝 b戏曲之祖 生旦净丑 曲苑奇葩 c元末初创 京城献戏 声名鹊起 d四大徽班 康乾京化 独领风骚30.“万物的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运用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判断,提出上述观点的哲学家应该是( )来a.泰勒斯 b.普罗塔戈拉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31.他曾说“我象一只猎犬一样追寻真理的足迹。”为了追求真理,他不顾自己的利益、职业和家庭,他是个哲学的殉道者。他曾自问:什么是哲学?他回答:“认识你自己!”材料中的“他”是( )a.普罗塔哥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32.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a.重视道德的意义 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 d.推崇君主权威33.苏格拉底的学说同智者学派的思想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 ) a.主张以“人”为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b.认为价值标准与人的需要和兴趣有关,是由人制定的 c.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 d.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34普罗泰戈拉在其著作论神中说:“我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认识神障碍众多,第一是对象不明,第二是人生短暂。”结果其著作被公焚。公元前399年,检察官阿尼图斯、悲剧诗人美勒托和修辞学者吕孔控诉苏格拉底不敬城邦认可的神、另立新神和腐蚀青年而判处死刑。对此表述最准确的是()a城邦精神排斥多神崇拜b人文精神并非是雅典主流思想c城邦政治王权和神权相结合d神在雅典人心中地位提高35.一切别的东西都系于灵魂,而灵魂本身的东西,如果它要成为善,就都系于智慧”这是古 希腊某位思想家的观点,他还有可能提出( )a因为法律的规定是任意的,而自然的指示则是必然的。b理念存在于人类的灵魂当中,人类的正确目标就是在自己的灵魂当中发现理念c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d连狗也变得像其女主人一样为所欲为,驴马也可以自由地上街到处撞人而不加约束, 这样盲目混乱的民主自由必然会破坏社会秩序的基础。36.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 ) a求知是人类的本性b心灵美比形体美更珍贵 c人的出类拔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 d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37.文艺复兴时期,有的人文主义者提出:精通古典即可成为上帝造物中的最优秀者。这表明他们强调对古典的学习和研究( ) a.只是与人的世俗生活相关 b.只是与人的宗教生活相关 c.可以显著提升个人的素质 d.须符合对古典的传统阐释38.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在 14201436年间为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了一个41米宽、 106米高的大圆顶,不再完全封闭,而是在上面开有让阳光照射进来的窗洞。该设计反映出( ) a.上帝的光辉照耀人们前进 b.人类摆脱束缚奔向自由的精神 c.神学理念仍然统治一切 d.欧洲已告别专制迎来新的曙光39阿尔贝蒂(14041472)写道:“人们只要想做,没有什么做不到。”他本人的成就充分证实了这一格言。这位佛罗伦萨的贵族不仅是剧作家、诗人、文艺批评家、风琴演奏家、歌唱家,而且是建筑师、数学家、考古学家,并且年轻时还是一位著名的跑步、摔跤和登山运动员。他的言行( )a体现了高超的文学成就 b反映当时的社会文化思潮c说明当时的人无所不能 d首次将人置于世界中心40有西方学者指出:“政府权力扩展,新的理念使得政治变成了更为复杂的事情,信仰发生了变化,科学开始成为近代西方社会生活的核心,这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上尚属首次。”该学者所说的这些变革出现的深刻社会背景是( )a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b宗教权威地位的不断动摇c启蒙运动思想的迅速传播 d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第卷非选择题,总计40分41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本题共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言论言论者思想核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孟子“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朱熹“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王阳明材料二“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 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義(1) 根据材料一表格中的儒学言论,概括他们的核心思想。(6分)(2)材料二反映了黄宗羲怎样的的思想?概括指出这种思想形成的原因。(7分)42阅读下列材料(15分):材料一(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思想产生的背景。(3分) 材料二(鲁壁:秦始皇焚书时,孔子九代孙孔鲋将论语、尚书、礼记、春秋、孝经等儒家经书,藏于孔子故宅墙壁中。明代为纪念孔鲋保藏儒家经书的功绩而刻制鲁壁碑。)(2) 根据材料二中四幅图片的顺序,说明古代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四个阶段突出特点。(6分)材料三 易白沙(新文化运动时期学者)认为:为什么专制君王要独尊孔子而不抬举别人呢?从根本上讲,不得不归咎于孔子之自身。其一,孔子尊君权,漫无限制,易演成独夫专制之弊;其二,孔子讲学不尊问难,易演成思想专制之弊;其三,孔子少绝对之主张,易为人所借口;其四,孔子但重作官,不重谋食,易入民贼牢笼。(3)材料三作者对孔子持什么态度?其目的何在。(2分)综合三则材料你对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发展中作用有何看法?(4分)43(1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 明代小说繁荣,在唐传奇、宋话本所载故事基础上形成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明中后期,文人与市民的关系日益密切,出现了一批描写市民生活的文人士子,他们更多地使用通俗生动的日常语言,塑造了众多商人、手工业者和市井小民的形象。 明代小说中的一些情节被人们津津乐道,如“桃园三结义”“大闹天宫”等。这些小说不仅增长人们的知识,开阔眼界,而且影响了人们的观念。明代有人认为,小说“虽稗官之流,而劝善惩恶,动存鉴戒,不可谓无补于世读之使人喜而手舞足蹈,悲而掩卷堕泪者,盖亦有之”。摘编自周先慎明清小说(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小说繁荣的原因。(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代小说在当时所起的社会作用。(5分)泉港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