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第22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必修1(1).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第22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必修1(1).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第22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必修1(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22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同步练习)1列宁指出:俄国革命的国际环境、军事形势、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获得多数,再加上农民起义和人民转而信任布尔什维克党,这一切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的“国际环境”主要是指()a俄国军队前线出击失败 b国际工人运动风起云涌c资本主义爆发经济危机 d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1. 【答案】d【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国际环境” 。1917年十月革 命前夕,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战争引起了革命,“一战”为十月革命的爆发创造了条件。2朱自清在论标语与口号中说,标语、口号用在战斗当中,是有现实性的必要的。与标语“打倒战争!打倒沙皇专制政府!临时革命政府万岁”相关的“战斗”是()a巴黎公社 b二月革命 c十月革命 d苏联解体2.【答案】b【解析】由“沙皇”可以排除a、d两项,由“打倒沙皇专制政府!临时革命政府万岁!”可判断这应是二月革 命中出现的标语。3列宁17岁时因参加学生运动而被捕,沙皇政府的警官问他:“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造反?年轻人,要知道在你面前是一堵墙,你不是在用脑袋往墙上撞吗?”列宁藐视地回答:“是的,一堵墙,不过已经腐朽了,一推就倒,我们可以从上面跨越过去。”文中的“一堵墙”被推倒是在()a四月提纲发表后b二月革命中 c七月事件中 d十月革命中3.【答案】b【解析】从“列宁17岁”“沙皇政府的警官”可知,当时处于沙皇专制统治,沙皇专制统治被推翻是在1917年的二月革命中,因此答案为b。4下列发生在俄国的历史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 列宁发表“四月提纲”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十月革命胜利a b c d4.【答案】a【解析】二月革命后推翻罗曼诺夫王朝,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1917年4月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要夺取资产阶级的政权;“七月事件”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随后进行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5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曾设想俄国二月革命后,社会主义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后来却走上了非和平的道路, 这主要是由于 ()a临时政府 下令逮捕列宁 b七月事件发生c布尔什维克党决定武装起义 d外国武装干涉5.【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七月事件的影响的识记能力。6俄国十月革命与二月革命相比较,其最主要的不同在于()a布尔什维克党起了领导作用 b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c工人阶级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d以暴力革命为主要形式6.【答案】b【解析】俄国十月革命是社会 主义革命,而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两者主要的不同在于革命的任务、目的和性质。而选项中只有b项能体现出这一主要不同。7十月革命能体现出的特点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 单独取得革命胜利 走的是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紧密相连 进行了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a b c d7.【答案】b【解析】十月革命能体现出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俄国进行革命可以单独取得胜利;走的是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应是巴黎公社,排除含的选项。8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表现之一是()a.探索出了一条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b.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c.指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推动作用 d.提出了完整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8.【答案】a【解析】列宁领导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第一次在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进行的无产阶级 革命,这是对马克思 主义中“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革命”这一观点的发展。9.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7年3月(俄历2月),彼得格勒的女工高呼“打倒战争!”“要面包!”等口号举行游行示威,各工厂的男工也加入游行队伍。参加示威和罢工的人数不断增加。沙皇政府派军警开枪镇压,工人们奋起反抗。起义工人得到士兵的支持,起义迅速发展,革命的红旗代替沙俄的白、蓝、红三色旗在首都上空飘扬。正在前线指挥俄军的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于3月15日宣布退位。材料二代表大会决定:全部地方政权一律转归当地的工兵农代表苏维埃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推翻沙皇君主制以后俄国工农最明确最坚决地要求的和约,就是立即缔结没有兼并没有赔款的和约。和平法令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土地法令(1)材料一中提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判断它的性质是什么?(2)材料二的三个文献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通过的?各有什么作用?(3)两段材料所反映的事件关系如何?【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对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关系的认识。第(1)问,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和斗争内容即可判断;第(2)问,考查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第(3)问,考查对两段材料的综合把握,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答案】(1)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历史背景:1917年11月6日武装起义开始,次日完全占领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接着莫斯科等城市也相继起义成功。在革命胜利之际,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三个重要文件。作用: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正式宣布临时政府被推翻,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和平法令通过后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