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doc_第1页
现代汉语语法.doc_第2页
现代汉语语法.doc_第3页
现代汉语语法.doc_第4页
现代汉语语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汉语语法 第一节:词类 一、划分词类的标准: 根据词有什么语法功能,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或能否独立成句来区分。二、实词: (一)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名词的语法特征: 1、前面可加表物量的短语,一般不能同副词组合,如:可说“一间屋子” 但不能说:“不屋子” 2、名词通常在句中作主语、宾语,有时还可以放在另一名词前作定语。方位名词还常作状语。如:鸭绒褥子、丝绸服装 3、表人的普通名词后用“们”表复数。加“们”之后,不能再受数量词修饰。在专有名词后的“们”表“一类人”或“等人”“之流”的意思。 4、时间词、合成方位词和单纯方位词的四字语,都能修饰动词做状语(二)动词: 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判断、存在、变化等的词,可分为及物和不及物两类(这一点与英语相同)。 及物动词后可带受事宾语。 如:学习雷锋 热爱祖国 请求帮助 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受事宾语。 如:今天我休息。动词的语法特征: 1、能同程度副词以外的副词组合。动词中,注意:只有能愿动词、心态动词可以受“很”等程度副词修饰。 2、用来充当谓语,多数能带宾语:一般可带“着、了、过”表动作、行为的持续、完成、进行等动态意义。 3、有些动词有重叠形式。单音按AA式重叠。双音的按ABAB方式重叠。 4、能用肯定和否定相叠的方式表疑问。如:去不去?肯不肯? (三)形容词: 表示人或事物性质、形态、状态的词。根据形容词在造句功能上能否充当谓语,可分下列两类: 可谓形容词: 如:整洁、宽阔、干净、漂亮、聪明、伶俐、老实、泼辣、 非谓形容词:(也称 “区别词”) 如:共同、慢性、万能、大型、新式、初级、高速、天然 形容词的语法功能: 1、主要作定语、谓语有时也可作状语和补语、主语。 2、重叠形式有:AA(单音的)ABAB(双音的)高高大大 热热闹闹 大大方方 A里AB式,常表贬意:胡涂胡里胡涂 3、一般能同副词组合,只有自身本来有表程度意义的形容词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 注:现称为“状态词” 如: 笔直 4、多数形容词可带“着、了、过”表状态但如果又带宾语的话,就应看作动词。称“使动词” 如:严肃党纪 端正态度 (四)、数词 表示数目或次序先后的词。 分类: 1、基数:表示数量多少。 2、序数:表次序的先后。 3、概数:表不确切、不肯定的数目。 4、确数:表确切数目的数词。数词的虚用 用确数表示不确数 如:九牛二虎之力 三番五次 “半”只与“一”“两”组合,“倍”只用于增加,不能用于减少。 “两”和“二”有固定的习用的搭配,不能随意使用。如:看两眼 露两手 来两下 “一”可直接用在名词前,表某种抽象事物或某种行为动量。 如:这一情况 (抽象) 砍一刀 (动量) 如果“一”后接动词并与“就”呼应,这样“一”就不是数词,而是副词了。如:一学就会(五)、量词: 从意义上说是表示计算单位的词。 量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作“中心语”,而修饰语一般是数词或代词。 例: 代:(这/那)本书 数(一/三)本书量词的语法功能 1、数、量词组短语,充当名子成分。量词一般不单独充当名子成份,但单音节量词重叠之后可以。 2、量词可以同指示代词“这、那、每”等直接组合成“指量短语”。(六)代词: 具有指称、代替作用的词。 根据其意义和功能,可分三类: 1、人称代词(大家、大伙、我、你)、 2、疑问代词(什么、谁、哪么) 3、指示代词(这、那、这么些、那会儿)。 代词的任指和虚指: 虚指:指代不确定的人或事物。 任指:在其所指代的范围内没有另外。 虚指: 1、当代青年,谁没有过苦闷和彷徨?(任) 2、只要有信心,什么困难不可以克服?(任) 3、你这不要,那不要,到底要什么? (虚) 4、跳他个痛快,吃他个饱,(虚无所指称,增加语势) 5、哪里需要,哪里就是他家。(任)(七)、副词: 1、什么是副词? 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表时间、范围、程度、语气等意义动词。 如:互相帮助 格外高兴 “互相”“格外”都是副词,汉语的副词近200个。 2、分类: 表程度的: 表范围的 表情状的:(情态、状况) 表时间的副词 表重复、类同的 表肯定、否定的 表语气的 3、副词的语法特征: 副词经常是为修饰别的词语而存在的,功能很窄(只能作状语),一般不充当某一结构的中心词,因而有“副词”之称,但从表达作用上看,副词又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因而又有“副词”不副之说。 (1)除表程度的副词主要用于修饰形容词和心态动词之外,其它类副词对一般动词、形容词均可以修饰、组成以形容词为中心语或以动词为中心语的状中短语。 (2)表语气的副词常用来修饰全句,表达全句的语气。 (3)副词一般不能修饰名词,数词或数量短语。只有少数副词,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修饰它们: (4)有些副词兼有关联的作用,相当于连词的功能。 (5)副词除“很”“不”外,一般不受别的词修饰。而修饰副词的一般也是副词。(八)感叹词: 什么是感叹词? 感叹词也称“叹词”。表示感叹、惊喜、呼唤和应答的词。 如:唉 哎呀 喂 啊 哼 嗯 唔 哎哟等感叹词的语法特点: 1、最大特点是从不与其它词进行组合,因此出现“感叹词”的地方,前后都要有停顿。所以它总是充当独立成分,即:独立语。 喂,可别烫着!(独立语) 哎哟,痛死我了! (独立语) 2、叹词在不同的句子中,读不同的语调,表不同的意义。如: (1)、啊!多么蓝的天! (表感叹) (2)、啊?你不去了! (表惊奇) (3)、啊!我回来了! (表应答)(九)拟声词: 什么是拟声词? 拟声词也称“象声词”,直接诉之于听觉,摹拟人或事物声音的词。如:潺潺 琅琅 淙淙 袅袅 呦呦鹿鸣 嘈嘈切切错杂弹等 磨刀霍霍向猪羊、关关雎鸠、砍砍伐檀、机机复机机,无边落木萧萧下等来自古代书面语,使用时间长了,形式定型,使人一看便知其意,属“定型类”拟声词。 哗啦、扑嗵、卡嚓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确指意义,是拟声词中的非定型类。 拟声词的语法功能: 作状语 例:小伙子(chu)地脸就红了。 作定语: 如:夜很静,只听见唰唰的细雨声。 拟声词还可以作谓语: 如:马达隆隆,带起阵阵寒风。作补语: 如:锅、碗、盆、勺撞得。 偶尔作主语,如:劈哩叭啦成了除夕之夜的主旋律。 三、虚词 (一)、介词:主要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组成介词短语,放在动词、形容词或句子前面充当状语,表示时间、处所、对象、条件、方式等语法意义的词。 如:从今年算起(时间) 在北京参观(处所) 替大家办事(对象) 据研究得出结论(方式) 同他谈话,获益非浅。(对象) 当你再大一些,就会真正理解痛苦的含义(条件) (二)连词: 指连接词、短语、句子和句群的虚词。分为: A单音节的连词。如:“和、同、并” B 双音节的连词。如:因为/所以 主要连接复句中的分句,表达一定的关系。 连词的语法功能就仅是接连其它词,用来构成一定的语法关系。一般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C 还有跟副词配合使用的连词: 如:如果/就 只有/才使用时注意连词与副词语法现象的区分: 如:1、万一他出点差错,那就不好办了。(连) 2、钥匙万一找不到怎么办?(副) 3、作业还是认真点儿好。(副) 4、你是又来了还是没走?(连)表转折 注意连词和介词的语法现象区分: 如:老师和学生在一起研究问题。(连) 我曾经和学生一起研究过这个问题。(介)(三)助词: 助词附着于短语的特点,确定了它“词”的身份,而同什么是助词?指附着在词、短语或句子上边表示一定附加意义的虚词。 类型: 1、结构助词:的、地、得、所 2、动态助词:着、了、过 3、语气助词:吗、呢、吧、啦 4、比况助词:似的、一般、一样 5、其它助词:给、连、起见等的话。助词的语法功能: A 附着在词、短语或句子等语言单位上,表一定的结构关系。语法意义,或表达某种语气。 B 标志定、谓、补等成分 如: 1、模糊的字迹(定) 2、他跑了三趟(补) 3、他红红的脸象苹果似的。(谓) C 有的助词只单独使用,有的必须和有关的词语前后呼应,配合使用。如: 连/也(都) 象(仿佛、犹如)/似的(一样、一般) 区分语气助词和感叹词: 应注意位置、作用的不同: 语助词用在句末或句中有停顿的地方,表整句话的疑问、祈使、陈述、强调与语气,去掉之后往往句意没有什么变化。 如:别着急嘛!(祈使) 叹词表示的是人的感叹、惊喜、呼唤和应答常用在句首,用在句中的作状语,若去掉后句意往往不完整。 第二节 短语一、短语及其分类 短语是意义上语法上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词,所以也叫做词组。是大于词汇而又不成句的语法单位。 短语内的词语依靠一定的语法手段组成一定的语法形式,表现出一定的语法意义(关系)。主要的语法手段是词序和虚词。 实词和实词直接组合成短语时,多依靠词序,如意义重大重大意义(主谓 偏正),词序不同,语法意义就不一样;如果是非直接组合的,多依靠虚词,如猎人和狗猎人的狗(联合 偏正);也有实词和虚词直接组合构成短语的,如介词短语等,虚词不同,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也就不一样。二、短语的结构类(一)主谓短语 由主语和谓语两个部分构成,主语在前,谓语在后,用语序和词类表明其间的陈述关系而不是用虚词表示。主要有三类:a 动词性谓语:思想解放b 形容词性谓语:行为端正c 名词性谓语:今天星期三(二)动宾短语(述宾短语) 由动语和宾语两个部分组成,动语在前,宾语在后,动宾之间的支配、关涉关 系用语序表示而不是用虚词表示。依据宾语的不同类型,主要有: a 想他(动代词) b 盖被子(动名词) c 买三碗(动数量) d 接受批评(动动) e 喜欢清净(动形) (三)偏正短语 由修饰语和中心语两个部分组成,修饰语在前,描写或限制中心语,其间是修饰关系。有两类:定中短语和状中短语。 A. 定中短语 由定语和名词中心语组成,前后有修饰关系,有时用的表示。如: a 英雄气概 b 群众的智慧B.状中短语 由状语和谓词性中心语组成,前后有修饰关系,有时用地表示。如: a 十分热烈 b 紧张地劳动(四)中补短语(述补短语、后补短语) 由两个部分组成,补语附加在中心语之后,后一部分补充说明前一部分,有时有得表示。如: a 干得好 b 听不明白 c 去一趟 d 高兴得跳起来(五)联合短语 由语法地位平等的两个或几个部分组成,构成并列、承接、选择或者递进等关系。如: a 学校和工厂/北京、上海、广州(并列关系) b 讨论并通过(承接关系) c 升学或就业(选择关系) d 积极而且热情(递进关系) (六)连谓短语 由不止一个谓词性成分连用,谓词性成分之间没有语音停顿,没有上述五中关系,其间也不用任何关联词语。连谓短语表示连续的几个动作,如: a 上街买菜/进城看戏/坐下来学习 b 拉着手不放/站着不走 c 来骑马/去上班/查资料来/游泳去 d 送一本书给他/买了辆车给我 e 有希望去日本/有话慢慢说/有病不能来 f 倒杯茶喝/买本书看 (七)兼语短语 由前一动词的宾语兼做后一动词或形容词的主语,即动宾短语的宾语和主谓短语的主语套叠,形成一个宾语兼主语的兼语。有兼语的短语就是兼语短语,如: a 请他来/使祖国富强/派你去西安/选班长做代表/有人敲门 (八)同位短语 多由两个部分组成,前后各部分的词语不同但所指相同,语法地位一样,共作一个成分。如首都北京/京剧空城计/祖孙三代 /1999年那年 另外,还有一种松散的同位短语,其中可以有语音停顿和标点。如一只野兔,这个可怜的家伙,窜上了公路。的主语。 (九)方位短语 由方位词直接附着在名词性或动词性词语后面组成,主要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具有名词性。 a 大门外蹲着两条狗。 b 灶洞里的火光映红了嫂子的脸。 c 三天前他来过。(十)量词短语 由数词或指示代词加上量词组成,分为数量短语和指量短语。如: a 一打是十二个/小孩子三岁 b 这件(衣裳)好/那次他没去(十一)介词短语 由介词短语附着在名词等次于前面组成。介词短语可以作状语、修饰谓词,用来标明动作的工具、方式、因果、施事、受事、对象等,部分还可作补语和定语。 a 用大碗盛汤/比前几年好多了/为健康锻炼身体 b 从胜利走向胜利/对主席的评价 (十二)助词短语 由助词附着在词语上构成,包括的字短语、所字短语和比况短语。 A.的字短语 由的附着在实词或短语后面组成,指称人或事物,属于名词性短语,能作主语或宾语。 a 大的要照顾小的。 b 他首先听到的是海潮的声音。 B.比况短语 由比况助词似的、一样、一般附着在名词等词语后面,组成的表示比喻、推测等的短语,可以作定语、状语、谓语、补语等,属形容词性短语。 a 暴风雨般的掌声 / 死一般的寂静 b 木头似的站着 / 触电一样哆嗦了一下C.所字短语 由所字加在及物动词前面组成,指称动作所支配或关涉的对象,是名词性短语。 a 所想 /所需要 /所认识 b 所引用的只是一些文献资料 / 所起的作用很大三、短语的功能类 短语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方面是作句子成分,所有的短语都能充当一个更大的短语里的组成成分;一方面是成句,大部分短语加上句调后都能成句,少部分则不行。 短语的功能类型是由它跟别的词语组合时能充当什么句法成分决定的,即相当于哪类词决定的。常作主语、宾语,功能相当于名词的称为名词性短语;能作谓语,功能相当于动词、形容词的称为谓词性短语。其分类大致如下: 名词性联合短语 偏正短语(定中) 同位短语 方位短语 量词短语 的字短语 所字短语 谓词性联合短语 偏正短语(状中) 动宾短语 中补短语 主谓短语 连谓短语 兼语短语 比况短语四、复杂短语和多义短语 形式上是一个短语,实际上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类型的短语交叉在一起,这个短语就是多义的。多义短语虽然具有多个意义,但是在具体的上下文中通常只表示一种意义。如果在某些句子中出现了两可或多可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歧义现象了。 学 习 文 件 (偏正/动宾) 几 个 农 场 的 青 年 几 个 农 场 的 青 年 (偏正) (偏正) 演 好 戏 演 好 戏 (动宾) (动宾) (中补) (定中) 有时候 ,同一个词处于不同状态时,甚至在语义方面的表现也很不相同。例如“你”这个词,词典 里解释它的语义只说它是第二人称代词也就差不多了。但水浒全传里写潘金莲拉武松喝 酒的时候,一连多次称武松为“叔叔”,最后一次“筛一盏酒来,自呷了一口,剩了大半 盏, 看着武松道:你若有心,吃我这半盏儿残酒。”金圣叹对这个“你”字大加赞赏,很发 了一通议论。的确,这个“你”字突然把两个人的关系改变了,距离拉近了。“你”的这种 作用,也决不是居于静态时所能体现出来的。由此可见,同一个词或短语,处于静态时和处 于动态时在各方面都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别。作为进行交际的句子,它所表达的意义,决不 是组成它的词或短语意义的简单相加。要分析句子,要确切地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对句 子同组成句子的词或短语在意义上的这种区别,我们是不能不注意的。另外,由于一个词也可以成为句子,因此从量的角度上来看,句子同词或短语不能比较大小 ;当然,从交际职能上来看,说它是大于词和短语的语言单位那是可以的。可是有些书上笼 统地说句子大于词和短语,这就不恰当了。因为我们既然承认“蛇!”是一个句子,那就很 难说作为句子的“蛇!”比作为短语的“三条蛇”大。(二)句子的类型句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标准加以分类。1按句子的用途和语气划分句子按用途和语气划分出来的类别,又叫句类。如:陈 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一般句子从用途和语气上划分,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1)陈述句叙述一个客观事实,把事情告诉别人的句子叫陈述句。它用的是 陈述语调(平直 调),在书面上用句号表示。句末常用“的”“了”“呢”“罢了”等语气助词。在日常口 头和书面交际中,陈述句用得最多。陈述句按谓语的作用,又可以分为叙述句、描写句和判断句。叙述句是叙述人或事物的动作变化的。谓语常用动词性短语充当。描写句是描写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谓语常由形容词或具有描写性的短语 充当。判断句是判断人或事物的名称、类属或说明事物的数量范围的(2)疑问句用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叫疑问句。它用的是疑问语调(末尾 向上扬的),在书面上用问号表示。句末常“吗”“么”“呢”“吧”等语气助词。 疑问句根据表示疑问的结构形式上的特和语义情况,又可以分为特指问、是非问、选择问和 正反问等几种不同的句式。特指问句是用疑问代词来提出疑问,要求针对这些疑问代词所指内容进 行回答。是非问句要求对提出的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这种 句子 可以用点头或摇头回答,也可以用“是”或“不是”、“有”或“没有”来回答。选择问句提出几个问题,要求选择其中一个作出回答。这 种句子常用“ 是还是”或“还是”的格式,一般采用复句或紧缩复句的形式。例如: 是因为怯场,心慌,还是由于身体不适而影响了声音? 你是吃米饭,还是吃馒头?正反问正反问句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来提问,要求作出肯定或否定的 回答。它也可以说是选择问的一种,但它不采用复句或紧缩复句的形式。例如:河里的冰厚不厚?你跟他们到底有没有关系?另有一种疑问句不是有疑而问,而是用提问的方式来加强肯定或否定的语气,这种疑 问句叫做 反问句(又叫反诘疑问句)。它的特点是无疑而问,答案寓于问话的反面,即 肯定的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否定的反问句表达是肯定的意思。例如:当年毛委员和朱军长带领队伍下山去挑粮食,不就是用这样的扁担么?他们肩上挑的,难道 仅仅是粮食?(3)祈使句用来要求别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句子叫祈使句。它用的是祈使 语调(末尾向下 降的),句末可用“吧”“了”“呀”等语气助词。在书面上,语气强烈的祈使句句末可用 感叹号,语气较和缓的可以用句号。祈使句可分为表示要求和禁止的两类。表示要求的祈使句有命令、请求、催促、劝说等不同的语气。例如:(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表示禁止的祈使句也有命令、劝阻等不同语气。例如:(这是制度,)不能随便破坏!(4)感叹句用来表示某种强烈感情的句子叫感叹句。它用的是感叹语 调(末 尾向下降的),书面上用感叹号表示。句末常用“啊”“啦”“了”等语气助词。2按句子的结构划分句子从语言结构的角度分出来的结构类型,又叫句型。 如:单句、复句;主谓句、非主谓句、名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主谓谓语 句等。从结构上看,句子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单句,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 一类是复句,由 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密切联系、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单句形式,在结构上 像单句,但不具有一个完整的句子语调。组合而成。单句又可以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主谓句是由主谓短语带上一定的语调构成的,非主谓 句是由主谓短语以外的其他短语或单个的词带上语调构成的。主谓句有主语和谓语两部分。从表达的角度看,主谓句里谓语的表达作用更 重要,谓语的性 质更值得重视。根据谓语的性质和构成,主谓句可以分为名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形容词 谓语句和主谓谓语句等。例如:今天晴天。这个姑娘细高个儿。主谓句从主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是施事还是受事看,又可分为主动句和被动句。主语是施事 的叫主动句,如“武松打死了老虎”;主语是受事的叫被动句,如“老虎被武松打死了”。非主谓句又可分为名词非主谓句、动词非主谓句、形容词非主谓句和叹词、拟声词非主谓句 。句子还可以从其他角度分成完全句(没有略而不说的成分的主谓句)和省略句, 常式句(句子成分位于常见的一般位置的句子)和变式句(有的句子成分位于超常的特殊位置 的句子),等等。单句进一步分类的情况请参看下表(见下页):单句有各种类型,复句也有各种类型(参见本书“一般复句的基本类型”),合起来 就有一个 从上位句型到下位句型的句型系统。这个系统就是分析句子的依据,析句一般都要求指出句 子所属的类型。确定句型时,先看它是单句还是复句,若是单句,再看它是主谓句还是非主 谓句,若是主谓句,再根据谓语的结构确定其类型。主谓谓语句分属 名词谓语句(苹果两块钱一斤)、动词谓语句(这本书我看过)、形容词谓语句(他身体健康)。 3按照在句群中的地位和作用划分句群中的句子,各有各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是各有各的语法功能。按照在句群中的地位和作 用,句子又可分为始发句、后续句、终止句、中心句和独立句。例如:他是一个心底无私天地宽的人。(始发句,也是中心句,提出话 题、中心)青年时代他是被“ 内部控制使用”的对象。中年时代他是在监狱、劳改农场度过的,不过也读了许多马列著作 。(后续句,展开话题,述说事情)他爱人给他送衣物,每次总是捎带一两本 马列的书。(独 立句,跟上下句不发生结构关系,而是补充、说明一些事情)他常常对人说:“战胜 磨难也是一种幸福。”(终止句,结束话题)因为句子的类型是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标准来划分的,所以一个句子可以同时属于不同 的类型。例如: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要作出很多决定。这个句子是陈述句中的叙述句,单句、主谓句、动词谓语句,主动句,完全句,常式 句。二、句子成分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的。在一个句子里,词与词之间,或者短语与短语之间,有着 一定的 结构关系,按照不同的关系可以把句子分为若干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句子的组成部 分就是句子成分。因为句子除了少数由词构成的以外,几乎都是由短语构成的,所以 短语中有什么成分,句子中一般也有什么成分。另外,在短语中跟定语、状语、补语相对应的中心语(以前叫“中心词”),我们没有作为句 子 成分处理,因为如果把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和中心语都看作是句子的基本 成分中学语文课本初中第三册上就是这样处理的(见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2 版第301页)。,那就会跟着出现下面几个问题:第一,中心语的性质问题。主、谓、宾、补、定、状这六种成分,性质单一,各有特点;而中心语的性质则比较模糊, 具有多元性。第二,一个中心与几个中心的问题。一个句子成分(偏正短语充当的),按理说只有一个中心语,比如一个主语只有一个主语中心 语,一个谓语只有一个谓语中心语。可是实际上,有的句子里的某个成分可能不止一个中心 语,这样就会出现“双中心”或“多中心”。第三,结构层次问题。有时,一个中心语前边有好几个定语或状语,而这些定语或状语往往是一层一层地递加在中 心语上的。分析中心语的方法掩盖了这种递加的关系,分析的结果跟另一种方法框式图 解法分析的结果不一致。如果不顾句子成分之间的层次差别,把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和中心语一概 称为“句子的基本成分”,实在是欠妥当的。基于以上的一些原因,我们没有把中心语当作句子成分看待,有时为了说明问题的需要,我 们采用了“主语中心”、“谓语中心”、“宾语中心”的说法。例如:乌鸦的翅膀绝对遮不住太阳的光辉。我们把上例中的“翅膀”叫做“主语中心”,把“遮”叫做“谓语中心”,把“光辉 ”叫做“宾语中心”。(一)主语和谓语1什么是主语和谓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出谓语说的是谁或什么;谓语是对主语加以陈述的,说 明主语怎 么样或是什么。分析句子成分时,用“”把主语和谓语分开,“”之前是主语, 之后是 谓语。当主谓短语作其他短语的成分时,主语下面画“”,谓语下边画“”。例如:优秀的科学家必定是某种程度的狂人。不会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来。她性格和蔼。2主语的构成(1)名词和代词经常作主语。例如:天才,就是2%的灵感加上98%的汗水。(2)数量词或数词作主语,一般是在表示数量关系的句子里,或者它所指的事物在上 文出现过或下文要出现的或是不言而喻的。例如:一斤是500克。(他买了两本书,)一本是小说集,一本是论文集。(3)动词作主语,谓语一般具有描写或判断性质,谓语或谓语中心常由形容词或表示 开始、停止、判断、使动、应该等意义的动词充当。例如:翻译不容易。浪费可耻。(4)形容词作主语,谓语一般表示判断或使令意义等。例如:谦虚是一种美德。美丽是同清洁分不开的。(5)短语作主语。名词短语常作主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主谓短语也可以作主语。例如:人的天职在于勇于探索真理。放光的不都是金子。天安门前灯火辉煌。吃鲜荔枝蜜倒是时候。在江河里游泳可以锻炼人的意志。沉着、勇敢是战士应有的品质。全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宣告了蒋介石消灭红军计划的破 产。3主语的意义类型从主语和谓语的意义关系上看,主语有三种类型:(1)施事主语主语是动作行为的发出者。 (2)受事主语主语是动作行为的承受者。 (3)中性主语主语不是施事、受事,而是描写、判断、说明的对象。4谓语的构成(1)动词或动词短语经常作谓语,主要叙述主语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在主动句中说明主语 作什么动作,在被动句中说明主语受到什么动作。“是”“应该”等非动作性动词主要用来 判断、说明主语的类属或说明能够怎样、应当怎样、愿意怎样等。例如:客人来了。人类早就幻想飞向太空。耐心和恒心总会得到报酬的。她唱得优美、动听。轮船在江面上缓慢地行驶着。带双宾语的动词短语和连动、兼语短语也可作谓语(参见后面“宾语”和“几种特殊 的句式”)。(2)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作谓语,主要用来描写主语的性状,说明主语本身怎么样。例如: 树叶绿了。她对人很热情。他高兴在脸上,我高兴在心里。他已经累得精疲力竭了。(3)代替动词或形容词的代词可以直接作谓语。(4)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一般用于说明天气、日期、籍贯等简短的句子,有些名 词短语作谓语则是描写人物的容貌或说明事物的情况、价值等。(5)数词、数量词作谓语,常用来说明事物数量、价值、年龄等;重叠的量词作谓语 ,常用来描写事物之多。(6)主谓短语作谓语主谓短语作谓语的句子叫主谓谓语句。这是汉语中很有特色的一种句子。为了便于说明,我 们把全句的主语称为大主语,把作谓语的主谓短语中的主语称为小主语,把主谓短语中的谓 语称为小谓语。主谓短语作谓语的情形比较复杂,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大主语同小主语有施受关系。受事施事+小谓语大主语是受事,在意念上是受小谓语支配的;小主语是施事 。例如:这件事我知道。那本书我看完了。这个道理任何人都能讲得清清楚楚。任何困难我们都能克服。一口水他都不喝。这类句子一般都可以转换成“主动宾”格式的动宾谓语句。施事受事+小谓语大主语是施事;小主语是受事,在意念上是受小谓语支配的。例如 :我这部电影看过。咱福都享够了。他名山大川都走遍了。我们任何困难都能克服。第二种:大主语同小主语有领属关系。小主语代表的事物隶属于大主语,是大主语的一部分。例如:他身体健康。山里人胆子本来就小。这些战士眼睛熬红了。外表文静的何士光内心世界非常丰富。现在的大青山,树木不多。沙漠地区,空气干燥。这类句子的小谓语大多是形容词性词语;但也有非形容词性的,如例。第三种:大主语是主谓谓语叙述的情况所关涉的对象。这部影片,观众有不同的意见。那个地方,他并不陌生。这个问题,研究的人太多了。这类事,我们的经验很丰富。新的操作方法,现在能掌握的人很少。第四种:作谓语的主谓短语是主宾同形结构。他们俩手拉着手。全世界人民心连心。咱们谁也别忘了谁。生产的高潮一浪高过一浪。他们你帮我,我帮你。这类句子的大主语和小主语之间也有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或领属和被领属的关系,只不 过格式 上有点特殊。例至例的主谓短语是主宾同形结构;例中“你帮我,我帮你”,是两个 主谓短语回环的形式,一般不单用一个。第五种:大主语同谓语中的某一词语(常常是代词)有复指关系。高耸入云的桥堡,这是多么宏伟的建筑。42个活蹦乱跳的小伙子,他们都是好战士。雷锋,他是我们时代的新人。这个孩子,我也疼他。跑第一的刘晓明,我们应该给他点奖品。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觉得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这位南征北战整整十年的老战士,他的作战经验是非常丰富的。下面的句子也可归入这一类型:他的两个妹妹,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医生。他们有的讲故事,有的发议论,有的兴冲冲地截言插语作补充。例、中的大主语分别同谓语里的有关词语有复指关系,它们的谓语都是由主谓短 语构成 的联合短语充当的。要注意的是,不要把有复指关系的其他句子同这类主谓谓语句混淆起来 。例如:飞沙像山一样压下来,那在大戈壁里是不希罕的。B10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第六种:大主语是时间、处所词语,谓语对大主语进行描写或说明。江南的夏夜,蛙声如潮。天安门前,灯火辉煌。湖面上,波光粼粼。江岸上,厂房巍峨。那边山坳里,枫树的叶子全红了。第七种:大主语是主谓短语,摆出一种情况,全句谓语对大主语进行评议或说明。“四人帮”疯狂镇压“四五”运动,铁证如山。他分析问题,头头是道。小杨办事,钉是钉,铆是铆。第八种:作谓语的主谓短语是名词或名词性的。这书一本两块钱。这书两块钱一本。这种塑料花多少钱一把?这种名词性主谓谓语句极少见,多见于口语里。主语、谓语构成表,见附录现代汉语语法简表。5主语、谓语的语序和主、谓之间的停顿 在一般情况下,主语在前,谓语在后。有时为了强调谓语,在表示疑问或强烈感情的句子里 ,主语和谓语的语序也可以颠倒。例如:找到了没有,你的手表?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主语、谓语之间一般没有停顿,但是有的句子感情强烈或因句子过长,在口语中也有 停顿,在书面上用逗号隔开。例如:在沙漠里,水,多么珍贵啊!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 的极端的热忱。(二)宾语1什么是宾语宾语是动词性词语后边的连带成分,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它一般 可以回 答动作行为涉及的是“谁”或“什么”的问题。分析句子时,宾语用“”表示。带宾语的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动词性短语。2宾语的构成能作主语的词和短语,一般也能作宾语。(1)名词、代词经常作宾语。 (2)数量词或数词作宾语,它们所指称的事物一般要是上文或下文出现的,或因一定 的语言环境不言而喻的。 (3)动词、形容词作宾语,谓语动词常常是表示心理活动、开始、停止或表示对待、 处理等意义的动词。例如:他喜欢学习,(一有空就去图书馆。)大家停止了争论。这种行为应予以批评。广州工农民主政府宣布成立了。人人讲卫生,个个爱清洁。动词、形容词作宾语同它们带上定语活用为名词作宾语不一样,例如“我们坚决支 持你们的 斗争”和“我喜欢小张的沉着,也喜欢小刘的痛快”,其中的“斗争”、“沉着”、“痛快 ”不能看作是动词、形容词作宾语。(4)短语作宾语。在很多情况下,宾语往往是由短语充当的。例如: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我们一定要好好地总结经验教训。这几本书都是从图书馆借来的。他在看打球。我们要提倡顾全大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特别注意保持清醒的头脑。她感到十分满意。我知道他已经回来了。3双宾语有些表示交与、告知、称叫意义的动词,如“给”“送”“赠”“奖”“罚”“教”“问” “告诉”“请教”“通知”“称”“叫”等,可以带两个宾语。靠动词近的宾语一般指人, 叫近宾语;离动词远的宾语一般指事物(也有的指称呼),叫远宾语。 例如:他给我HT1.HT5K 一封信。母亲教给我 许多生产知识 。王老师教我们 数学。我借了学校资料室 几本书“学校资料室”和“几本 书”之间有领属关系。有人主张这种句子不作双宾语处理。党组织交给他 一个烈士的孩子。他问我 小刘的学习好不好 。双宾语中也有两个都指物或都指人的,如例、。例中近宾语指物,远宾语指人 ,这种情况很少见。双宾语同联合短语作宾语不同,要注意区别。例如:4宾语和动词的关系(1)宾语表示动作的对象。(2)宾语表示动作的结果(3)宾语表示行为者使用的工具或有工具意义的事物。(4)宾语表示动作的处所。动词一般是不及物动词。宾语与动词的意义关系很复杂。从施受关系看,宾语又可以分为三种:受事宾语:宾语一般是动作行为支配或涉及的对象,或表示动作的结果,或 表示动作行为使 用的工具等。例如:爱人民、修水库、喝两盅 、写草书、抽烟斗、听半导体、吃 火锅、跳牛皮筋儿等。施事宾语:宾语是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例如:教室里坐着三个同学、东方升 起了红太阳、午后走了一位旅客、桥上能走大卡车 。中性宾语:指施事、受事以外的,或难于断定是施事还是受事的宾语。例如 :他是 教师、山上有座庙、青年人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他们待我似亲人、他的外号叫“闲不住”。(三)补语1什么是补语补语是谓词(动词或形容词)性词语后边的连带成分,对谓词性词语起补充说明作 用。它可以回答 “怎么样”、“多久”、“在什么地方”等问题。分析句子时,补语用“”表示。2补语的构成补语一般由以下这些词或短语充当:动词、形容词、表动量或时量的数量词、代词“怎么样 ”、副词“很”和“极”、表示时间或处所的介宾短语以及动词或形容词性的各种短语。例 如:他带走了所有的书。天上飘过来几朵白云。教室打扫干净了。道静的心突地动了一下。我们在路上走了三天。他们谈得怎么样?天气冷得很。大家高兴极了。从上面的例句可以看出,补语前面用不用“得”是有规律的:趋向 动词、数量词、副词“极 ”、介宾短语作补语都不用“得”;各种短语、副词“很”、代词“怎么样”、形容词的重 叠形式和本身已表示程度意义的形容词(如“笔直”“雪白”“通红”“飞快”等)作补语, 都要用“得”。补语前用助词“得”很常见,也有用“个”“得个”的,如“喝个痛 快”“打得个落花流水”。结构助词“得”容易同“觉得”“值得”“晓得”等动词中的后缀“得”相混淆,应注意区 别。“觉得”“值得”“晓得”分别都是词,它们后面的部分往往都是宾语。至于“记得” “认得”“懂得”等,后面跟的是名词性词语,则作宾语,“得”是动词后缀;后面跟的是非名词性词语,则作补语,“得”是结构助词。3补语同动词、形容词的关系(1)动词后面的补语,常常表示动作的结果、时间、处所、数量、趋向、可能、经历的时段 或空间等。结果补语:赶走、吓跑、打死、写完、晒干、讲清 楚、洗干净、打不倒、打得倒、看不清。时间补语:生于1950年、写了三天(“三天”是“写”经历的时段) 、住了一宿(“一宿”是“住”经历的时段)。有时动词后边既有趋向补语,又有对象宾语时,补语和宾语的位置可有三种情况:拿出来一本书。拿了一本书出来。拿出一本书来(“出”和“来”分别是语素, 合起来才是 一个词,作一个补语,而不是分别作补语,所以用线把 它们连了起来)上面三例用框式图解法可作如下分析:这里的三例框式图解法,参见中学语文教学1985年2期上冯志纯的谈谈句子的分析和图解法一文。 可能补语:在动词后面用“得”或“不得”表示可能或不可能。例如:“ 这个人你惹不得 ”、“这东西晒得晒不得?”在结果补语或趋向补语前加“得”或“不”,也能 表示可能或不可能。例如:写完写得完/写不完,洗干净洗得 干净/洗不干净,抬出来抬得出来/抬不出来。有时,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结果补语和可能补语的界限很难划开,但只要一放进具体的 语言环境中,它们的界划就十分清楚了。例如:“你看,这个字写得好不好?”(字已写)从上面的例子还可以看出,从提问的形式和答话的否定形式也可帮助我们把结果补语和可能 补语区分开来。可能补语有两种提问形式,如上面的“写得好不好”和“写得好写不好”; 结果补语一般只有一种提问形式,如“写得好不好”。从答话的否定形式来看,结果补语前 面有“得”,如“写得不好”;可能补语前面没有“得”,如“写不好”。(2)形容词或心理活动的动词后面的补语,常常表示性状或行为达到的程度,也可以表示数 量、时间或趋向等。例如:热得厉害、好得很、美极了、慢一点儿(这里 的“一点儿”也属于程度补语)、大了三岁、高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