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 稿三.doc_第1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 稿三.doc_第2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 稿三.doc_第3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 稿三.doc_第4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 稿三.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 张和祥小学 茹维琼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内容,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表达人物思想品质的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通过“读、说、议”这三种简单的方法,让学生深刻理解父与子的了不起。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表达人物思想品质的方法。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教学重难点:1、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亲的伟大.2、让学生明白父亲为什么了不起?3、感受承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的巨大力量。4、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表达人物思想品质的方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汶川的那一次大地震吗?灾难降临,大地颤抖(图片一),山河移位(图片2),满目疮痍(图片3),上演着一幕幕的生离死别(图片四)。有一位母亲被人们发现时,双膝跪地,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她已经死亡。在她已死亡的身体下面,一张熟睡中婴儿的脸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撼。母亲手机屏幕上有这么一条未发出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是啊,母爱是伟大的。相信同学们在生活中也感受到了深深的母爱,那么,我们就交流到这里。好,现在开始上课。(上课)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母爱是何等的深沉,父爱同样也能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地震中的父与子。看老师板书课题(与),我们一起来深情地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书提示: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上自然段序号;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字词反馈: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投入。老师来考考大家(指名齐读)出示: 洛杉矶 阿曼达 昔日 废墟 挖掘满脸灰尘 布满血丝 破烂不堪 第三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都是来形容挖掘中的父亲)小眼睛真亮。问题反馈:生字认读的真不错,老师相信学习课文来肯定会更加得心应手。谁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有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个小时,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阿曼达和儿子的同学,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概括要抓住主要的信息,细节不要)三、切入整体,感受父亲的“了不起”1、提问:课文是怎么评价这一对父与子。(了不起)2、走近了不起的父亲: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12自然段,画出能体现父亲的了不起的语句,并在旁边做做批注,写写感受。3、合作探究:你从哪儿看出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1)好多人来阻挡他,他还是坚持挖。(有哪些人来阻挡他?为什么阻挡?哪些人来阻挡他,父亲怎么说怎么做的?)有人阻挡他,谁阻挡他?(一些好心人)怎么阻挡的?你读读看(太晚了,没有希望了)没有希望了,这个时候父亲怎么做?我们一起读一下。(生齐读: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理解他,他便继续挖。还有谁阻挡他?(消防队长)怎么阻挡的?(太危险了,马上就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还有谁?(警察:我很理解你这样做,这里很危险)父亲都怎么说?(生: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这么多人来劝阻他,父亲回应他们的只有三句话。(课件出示:谁愿意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自己先试着读一读,比较一下,想想父亲说这几句话时的心情有什么不同?第一次是充满希望的,热切的,(双眼直直),你来试试,父亲问道(指名读)第二次也是有希望的,但是比之前削 弱了。(指名读)第三句是不抱有希望了,父亲失望地问道:(指名读)就把你们的理解送进去读好父亲的三个问(师生合作读)(很好,你们已经走进父亲的内心,体会到他的心情了)后来为什么没人再来阻挡他了呢?(生:大家以为这位父亲失去孩子过于悲痛,已经精神失常了)为什么认为他精神失常了?(生:因为好多人都阻挡他,他都说是不是来帮助我)这位父亲是真的精神失常吗?(没有失常)因为(生:他只有一个信念,儿子在等着他)过渡:因为有着这样的信念,父亲才会不顾阻拦,发了疯似地挖。这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你还找到了哪里体现父亲的了不起的?(2)出示: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为什么你觉得他了不起?(挖了很长时间)你尤其从哪个地方读出来的?(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大家把目光聚集到上面两个句子。读一读,比一比,发现有什么不同。比较句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挖了36小时,没人再来阻拦他。(预设: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更能读出时间的漫长,父亲挖掘的艰辛、煎熬)36小时啊,是多久?(两天一夜)36小时是多少分钟?(2000多分钟!)36小时是多少秒?(12万秒!)2000多分钟,12万秒多啊!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父亲不断地在反反复复地做一个什么动作?(挖)你体会到什么?(体会:这位父亲居然能在36小时,这么长时间里不吃不喝地挖掘废墟,肯定是很疲惫,又累又饿。但他还能够坚持下去,实在了不起)那我们该怎么读?(语速缓慢的,读出漫长,读出艰辛)(指名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很深情,能否再累点。(齐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带上你的感悟,读好这句话。 想象说话:同学们,这可是地震中的36小时啊!在父亲挖掘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哪些触目惊心的场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怎样一位光辉的父亲形象呢?现在,请你们轻轻地闭上双眼,听着老师的朗读,想象,你看到了什么?(师范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睁开双眼,你看到了什么?(指数名学生回答)过渡:的确,这位可怜的父亲,左肩扛着肉体的伤痛,右肩扛着精神的压力,是什么力量支持他这样做?(是他对儿子讲的一句承诺“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四、“承诺”让父亲“了不起”1、体会“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2、引读:是啊!8小时过去了,父亲面对着断壁残垣,碎石瓦砾,一片死亡的废墟,悲痛欲绝时,支撑他的就是这句话“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于是,发了疯似地挖,挖得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12小时过去了,可怕的余震再次袭来,房屋倒塌,四面八方的瓦砾毫无遮挡地向父亲劈来的时候,回想在他耳边的还是这句话“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继续挖,挖得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36小时过去了,父亲生命已经达到了极限,体力耗尽,伤痕累累就要倒下时,给他力量的仍然是那句话“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挖得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3、面对这样的地震,这样的灾难,父亲的坚持此时此刻,你能理解了吗?说说你的看法。 (爱与信任)正是有着这份信任,坚守与儿子的这个承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他才能在身心煎熬中坚定地挖,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直到挖得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确实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了不起)就让这位了不起的光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