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雨欲来风满楼 维新运动的兴起 提出向西方学习 林则徐 学习西方的技术 林 魏 洋务派 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度 冯 王 郑 康 梁 学习西方民主共和制度 孙中山 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陈独秀 李大钊 高考链接 a 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轨迹是 a 师夷 器物 制度 思想b 器物 师夷 思想 制度c 师夷 器物 思想 制度d 器物 制度 师夷 思想 123456789101112 图说新思想 陈独秀 黄兴 梁启超 李鸿章 魏源 曾国藩 林则徐 李大钊 郑观应 孙中山 王韬 康有为 地主阶级抵抗派 地主阶级洋务派 早期维新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资产阶级激进派 对号入座 5 7 4 6 9 11 3 12 2 10 1 8 地主阶级抵抗派 林则徐 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我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向西方学习 地主阶级洋务派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等 师夷长技以自强 求富 只学技术 不学制度 是失败的根本原因 引进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来挽救危机 我们自古以来 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就有拼命硬干的人 就有为民请命的人 就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 想一想 近代以来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怎样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一 早期改良思潮 时间 条件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作用 局限 l9世纪60 70年代 1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 2 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影响 3 洋务运动弊端明显 需要寻找新出路 王韬 薛福成 郑观应等 振兴工商业 发展资本主义 同外国人 商战 学习西方先进制度 设立议院 实行君主立宪 为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做了理论准备 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 也没有付诸实践 时间 条件 代表人物 主张 作用 局限 王韬 王韬 1828 1897 江苏吴县人 1867年至1870年间前往英国译书 并游历英 法 俄等国 1874年 他在香港主编 循环日报 评论时政 主张变法自强 提出 富强即治国之本 主张允许 民间自立公司 认为 官办不如民办 他后来回到上海 与洋务派交往密切 常为洋务派出谋献策 但后来 走上批评洋务运动的道路 著作有 弢园文录外编 等数十种 王韬故居 江苏吴县 现为王韬纪念馆 商力兵力要当兼行而并用也 盖练兵以保商 而国威之震 国体之尊 即系于是 王韬 弢园尺牍 上丁中丞书 恃商为国本 王韬 代上广州冯太守书 商富即国富 此西国所以恃商为国本欤 王韬 弢园文录 卷十 朝廷有兵刑礼乐赏罚诸大政 必集众于上下议院 君可而民否不能行 民可而君否亦不能行 必君民意见相同 而后可颁之于远近 英国政治之美 实为泰西贵国所闻风向慕 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 王韬 弢园文录外编 卷2 郑观应 塑像 郑观应 1842 1922 广东香山 今中山市 人 曾长期在英商太古轮船公司任买办 1880年后 经李鸿章推举先后任上海机器织布局总办 轮船招商局总办 上海电报局总办等职 80年代到90年代初 他在思想上与洋务派发生分歧 逐渐形成维新改良思想 成为早期维新派的重要人物 其著作有 盛世危言 等 习兵战 不如习商战 稽古之世 民以农为本 越今之时 国以商为本 十万之豪富 则胜于有百万之劲卒 欲致富 必首在振工商 欲制西人以自强 莫如振兴商务 只知选购船炮 不重艺学 不兴商务 尚未知富强之本 商战为本 兵战为末 农工商是富强基 初学商战于外人 继则与外人商战 郑观应 议院者 公议政事之院也 集众思 广众益 用人行政一秉至公 法诚良 意诚美矣 无议院 则君民之间势多隔阂 志必乖违 力以权分 权分而力弱 虽立乎万国公法之中 必至有公不公 法不法 环起交攻之势 故欲借公法以维大局 必先设议院以固民心 郑观应 盛世危言 议院上 欲自强 必先致富 欲致富 必首在振工商 欲振工商 必先讲求学校 速立宪法 尊重道德 改良政治 郑观应 盛世危言 二 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 著作 特点 原因 贴照片处 康有为档案 康有为 男 广东南海 1858 1897 已婚 上书皇帝 著书立说上书皇帝办报开会 天赋定理人人得之 人人皆可平等自立 康有为 孟子微 东西各国之强 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国会者 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 以国会立法 以法官司法 以政府行政 而人主总之 立定宪法 同受治焉 人主尊为神圣 不受责任 而政府代之 东西各国 咨行此政体 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 合为一体 国安得不强 伏乞上师尧舜三代 外采东西强国 立行宪法 大开国会 以庶政与国民共之 行三权鼎立之制 则中国之治强 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 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代内阁学士阔普通武作 康有为 三 梁启超与 时务报 1896年在上海创办 西方之言曰 人人有自主之权 何谓自立之权 各尽其所当为之事 各得其所应有之利 公莫大焉 如此则天下平矣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 时务报 第9期 变法之本 在育人才 人才之兴 在开学校 学校之立 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其大成 在变官制 梁启超 变法通议 梁启超 生民之初 本无所谓君臣 则皆民也 民不能相治 亦不暇治 于是共举一民为君 夫曰共举之 则非君择民 而民择君也 夫曰共举之 则其分际又非甚远于民 而不下侪于民也 夫曰共举之 则因有民而后有君 君 末也 民 本也 天下无有因末而累及本者 亦岂可因君而累及民哉 谭嗣同 仁学二 数千年来 三纲五伦之惨祸烈毒 由是酷焉矣 君以名桎臣 官以名扼民 父以名压子 夫以名困妻 兄弟朋友各挟一名以相抗拒 而仁尚有少存焉者得乎 然而仁之乱于名也 亦其势自然也 谭嗣同 仁学一 严复 1854 1921 中国启蒙思想家 翻译家 字又陵 福建人 福州船政学堂第一届毕业 留学英国海军学校 1880年 清光绪六年 任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 后升总办 中日甲午战争后 发表 论世变之亟 原强 辟韩 救亡决论 等文 反对顽固保守 主张维新变法 揭露和批判程朱的 理居气先 和陆王的 良知良能 译 天演论 以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的论点 号召人们救亡图存 与天争胜 对当时思想界有很大影响 但也宣扬了庸俗进化论和 是实非幻者 惟意而已 等唯心主义观点 严复曾主办 国闻报 协办通艺学堂 戊戌变法后 他翻译 原富 等 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思想和逻辑学 首次提出 信 达 雅 的翻译标准 辛亥革命后 严复思想日趋保守 1913年列名发起孔教会 1915年列名筹安会 著有 瘉壄堂诗集 严幾道诗文钞 等 著译编为 侯官严氏丛刊 严译名著丛刊 今有 严复集 严复为 天演论 写的序言 1896年 严复所译之书的书影 天演论 出版以后 不上几年 便风行全国 竟作了中学生的读物了 在中国屡次战败之后 在庚子辛丑耻辱之后 这个 优胜劣汰 适者生存 的公式确是一种当头棒喝 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 几年之中 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 延烧着许多人的心和血 天演 物竞 淘汰 天择 等等术语都渐渐成了一班爱国志士的 口头禅 还有许多人爱用这种名词做自己或儿女的名字 胡适 胡适自传 在上海 天行者以物竞为功 物各争存 宜者而立者强 强皆昌 不立者弱 弱乃灭亡 严复 天演论 国者 斯民之公产也 至侯将相者 通国之公仆隶也 严复集 上海湖南天津 变法通议 仁学 天演论 时务报 国闻报 1变法图强2伸民权 设议院 实行君主立宪制3改革科举制度 培养人才4发展近代工业 冲决君主之网罗 反对发对君主专制 反对封建思想观念 用进代论理论阐述维新变法主张 反对发对封建君主专制 主张维新变法 实行君主立宪制 材料二 布衣改制 事大骇人 故不如与之先王 既不惊人 自可避祸 康有为 康有为维新思想有什么特点 既体现了康有为高超的政治智慧 又暴露了康有为等维新派的软弱性 这种宣传方法有什么利弊得失 托古改制 把传统的儒家学说与维新思想相结合 材料一 材料二布衣改制 事大骇人 故不如与之先王 既不惊人 自可避祸 康有为 康有为的变法理论 不是直接移植外国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 而是借发挥孔子的政治思想 利用传统的儒学权威来宣传变法道理 其原因何在 答 儒学传统思想对中国影响深刻 民族资产阶级软弱保守性 不可能打出鲜明旗帜 由康有为出身经历 文化底蕴决定 特别由其所处时代决定 康有为为减少改革阻力 采取此策略 材料一 老一辈革命家吴玉章回忆说 当我读到康 梁的痛快淋漓的议论以后 我很快就成了他们信徒 一心要做变法维新的志士 对于习八股 考功名 便没有多大兴趣了 维新思想在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强烈地冲击了传统思想 使一部分人开始接受维新思想 思想界之大飓风 火山大喷火 正当维新思想给全国人民带来思想的冲击的同时 1895年之事 给全国人民心灵上巨大的打击 签订 马关条约 四 公车上书和强学会 公车上书 1895 使维新思潮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强学会 维新派政治团体 康有为等先后在北京 上海两地发起 公车上书的原因 你怎样看待康有为领导下的 公车上书 标志着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然而 上书不达 贴照片处 康有为档案 康有为 男 广东南海 1858 1897 已婚 上书皇帝 著书立说上书皇帝办报开会 宣传维新思想的报刊 强学会 1895年 强学会成立 当时有名的官员翁同龢 孙家鼐 李鸿藻都列了名 刘坤一 张之洞 王文韶等都捐了5000两银子入会 李鸿章得知强学会成立后 表示赞赏 自愿捐3000两银子入会 但康有为拒绝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维新变法思想进一步扩大 包括地主阶级在内的很多阶层都受其影响 康 梁维新思想传播的影响 启发明智 为维新运动奠定一定社会基础 组织力量 为维新运动奠定领导基础 制造舆论 为维新运动作了舆论准备 减少改革阻力 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贴照片处 康有为档案 康有为 男 广东南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