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岩土工程勘察和治理实例分析 滑坡的岩土工程勘察和治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充分利用现场勘察监测,下面是搜集的一篇探究岩土工程勘察和治理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交通运输、工程建设安全,轻则影响交通、拖延工期,重则造成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1.滑坡治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对滑坡体及其周围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是制定治理计划的前提。本文以福建某滑坡为例,试总结岩土工程勘察和治理经验。 1、滑坡概况 该处滑坡为高速施工段,原设计二三阶边坡,落差22m,三阶坡率均为11.25.xx年10月,某段边坡出现肉眼可见变形,外侧坡面见小型裂缝,继而产生横向滑移,初期并无预防措施,继续施工,裂缝不断扩大,不得不于次月变更方案,第一阶改为挡墙加固,第二阶采用锚索框架结合放坡进行防护,次年3月,因连续强降雨,滑坡段变形加剧、范围扩大,边坡坡脚多处有土体变形开裂或拱出,坡面上新出现多处不规则开裂,多处裂缝开裂错动,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塌陷现象,裂缝宽0.5-2m不等,深度在0.8-6m不等,走向和长度不一,最长裂缝至路基中心线约155m,形成滑坡。 2、现场勘察 2.1自然地理及气候条件 滑坡区域所在高速合同段位于闽北地区丘陵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潮湿、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660ml、平均气温17.4-19.3,极端最高气温41.5、极端最低气温为-8.5(1971),霜期50-100天/年,4-6月多雨,10月至次年3月为旱季。主要灾害性气候有季节性洪水、霜冻和台风。滑坡周围数平方公里内,树枝状水系发育,河流、溪谷密布,水位季节性变化较大,记录以来3次大洪水,自然蓄水能力较强。 2.2地形地貌 滑坡场区剥蚀丘陵地貌,山脊线近南北向,标高135320m,相对高度120180m左右,山体最高处高程约316.9m.诱发滑坡区域的走向从西向东,呈多阶台地状,自然坡度约535。山体为人工经济林,广种杉木、板栗树及茶树,坡脚沟谷处出河流流经,裸露地,两侧沟谷竹林茂密。东侧山坡靠近自然河,由东向西,自然坡度约1525。山间低洼处为204省道穿过,省道东侧山体大范围基岩出露,坡脚处较陡,为自然河冲刷凹岸。 2.3工程地质条件 该处滑坡区域位于武夷山隆起带东侧地区,构造形成较复杂,主要受政和-大埔深断裂带影响,现场调查发现滑坡区域存在三条次一级构造,其中一条次一级构造对本滑坡场区的影响较大,由隧道东侧延伸至滑坡场区中部,长度500m,宽度3m,岩石硅化破碎,硅化脉中生长石英晶簇,断裂带及旁侧岩石具硅化、片理化、糜棱岩化、炭化,控制本场区的风化层厚度。 2.4地震及地震效应 参阅福建地震地质工程勘察院出版的关于该地的地震报告,本场地基本烈度为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中硬场地土的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40s,沿线构造带不存在地震断层位错效应,故地震及地震效应并非致滑坡的主因,且不会对今后滑坡造成显着影响。 2.5地层及工程地质层组划分 据现场地质测绘及钻探资料,该地层由上而下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层、坡残积层,下伏基岩为震旦系龙北溪组云母石英片岩及其风化层。主要为素填土、淤泥质粘土、坡残积粘性土、全强风化石英云母片岩、中微风化石英云母片岩。 2.6水文地质概况 2.6.1地表水与地下水场区地表水系较不发育,主要为山间沟谷发育的一条短小水系,勘察期间流速约12m/s,水面宽度仅为12m,附近较大的水库、较大的水系均离本场区较远。地下水有第四系冲洪积孔隙水、基岩风化层孔隙裂隙水、基岩构造裂隙水三大类型地下水,基岩风化层孔隙裂隙水为地表水补给,垂直径流速度较大,变化性强,是对边坡稳定性影响最大的地下水系。 2.6.2水文地质条件根据目前钻孔资料,坡体上的地下水位多稳定在1621m,滑坡体内地下水位稳定在39m,而工程开挖处坡脚的地下水位稳定在1.52.5m.场区内可见一废弃井,涌水量约2L/s,水温约1822,为下降泉;有2处有地表汇水经开挖断面流出,涌水量0.50.8L/s,水温约为2325,还有1处地下水经开挖坡面新出现的长约100m裂缝中流出,涌水量约0.5L/s.涌水均顺坡而下,呈冲沟状排泄,低缓台地和山间沟谷赋存有一定数量的地下水,高速公路坡地开挖后,破坏了原有的迳流和排泄条件,现象是地下水多从开挖坡面的裂隙面涌出,后缘坡体的地下水位变深。 2.6.3水质的腐蚀性共取地表水、地下水共2组样品,试验分析为地表水、地下水的水质对弱透水层中的砼具弱腐蚀性(场地岩土层均为弱透水层),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3、监测资料分析 根据现场钻孔结合监测孔位移资料分析,现阶段变形异常位置多位于全砂土状强风化层内,与勘察所揭示的滑动面保持近一致;本次勘察钻孔地下水稳定水位在滑动面之上,设置监测位移孔后水位均有不同程度的浮升,证实了由于坡体滑动后,使得地下排水不畅,从而进一步加速滑坡体的蠕滑变形。 4、滑坡的变形成因分析及预测 据以上研究,滑坡的变形成因可能为:(1)南北向区域断裂川石-汲溪折断带的存在,风化层厚度大,土体稳定性差,风化程度较弱,抗剪强度整体偏低,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2)路堑施工活动,下切开挖破坏原有的土层结构,又因长时间无支护,自然坡体前缘支撑被削弱,并有持续前移倾向,再又恰逢多次连续降雨,滑坡体前部的抗剪力因脆弱的地质背景而迅速减弱最终导致山体变形,以上滑坡的直接诱因;(3)调取施工日志,发现大量降水浸润基岩上松散土层,土体迅速饱水软化,自重迅速上升,而岩土抗剪强度又不断下降,因排水不畅,地下水、地表水蓄积加剧了这一过程,现阶段勘察与监测位移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也证实了这一点2. 综合判断,滑坡体仍为变形初期,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滑坡后缘错动较显着,形成清晰界面,尽管近期降水减少,但若仍无有效的预防措施,或再次有短时间强降雨,局部潜在滑动面极易转变为一级滑动面,并与原滑动面相互贯通,造成更大的破坏。 5、滑坡稳定性评价 现场地质勘探、钻孔、位移监测资料显示,滑坡体已成气候,宏观变形迹象已经形成,且不可逆,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故应改变原有加固措施。考虑该坡并不稳定,但未见裂缝扩大迹象,有加固可能,安全系数应略小于1,进行滑动面抗剪强度参数反分析估算各滑动面的抗剪强度参数,结合滑动面附近地层土样室内重复剪试验成果,稳定系数应在0.981.00之间。 6、治理对策 该滑坡为为开挖引起的深层牵引式大型滑坡,当前仍处于变形蠕滑阶段,场区内地表水、地下水对钢筋具微腐蚀性,强降水是滑坡重要诱因,且仍可能加剧滑坡。治理举措为:首先,对拉张裂缝进行隔水处理,并回填夯实;其次,尽快设计完善截排水系统,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截”、“排”、“护”、“填”、坡顶卸载、加固、反压等工程措施进行处理;最后,利用监测孔,对深部变形进行监测。 7、小结 由此案例可知,滑坡的岩土工程勘察和治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充分利用现场勘察、监测、土样室内重复剪试验、资料分析等方法,参照工程技术标准、施工进程、工程日记,细致深入的了解滑坡区自然地理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地震及地震效应、地层及工程地质层、水文地质情况,测算滑动面土层综合抗剪强度参数,根据滑坡体各部分的稳定性、推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注册计量师考试试题有答案
- 煤矿矿井地质知识试题库及答案
- 数据文员面试技巧:常见面试题及答案解析
- 免疫学肠道杆菌课件
- 计算思维与人工智能基础 习题及答案 第11章
- 养护系统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养护知识培训心得体会课件
- 专业医学人才求职必 备:医院面试题解析
- 养护安全知识培训班课件
- 面试必 备资料:临平考编面试题目及答案详解
- 软件项目开发需求规格说明书(标准模板)
- GB/T 9797-2022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镍、镍+铬、铜+镍和铜+镍+铬电镀层
- GB/T 33365-2016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焊接网试验方法
- GB/T 32288-2015电力变压器用电工钢铁心
- FZ/T 01008-2008涂层织物耐热空气老化性的测定
- 精神科病历书写精神科病历书写及范例
- 《乒乓裁判规则规程》考试题库(附答案)
- 依托自主化装备建设分布式能源三联供项目
- 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肌少症)课件
- PCB全制程培训教材
- 应急保障措施及处置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