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全真模拟试题D卷 含答案.doc_第1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全真模拟试题D卷 含答案.doc_第2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全真模拟试题D卷 含答案.doc_第3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全真模拟试题D卷 含答案.doc_第4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全真模拟试题D卷 含答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省(市区)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全真模拟试题D卷 含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董老师上游戏课时,小明总爱举手,但答题经常出错,小强不爱举手,但老师点名提问却总能答对。老师下列做法中,最合适的是( )。A.批评小明总出错,表扬小强爱思考B.表扬小明爱举手,批评小强不发言C.批评小明总出错,批评小强不发言D.激发小明勤思考,鼓励小强多举手3、资治通鉴成书于( )。A.西汉B.东汉C.北宋D.南宋4、一家人共有兄弟姐妹七人,但只知道甲、乙、丙、丁、戊、己、庚七个人中如下情况:(1)甲有三个妹妹;(2)乙有一个哥哥;(3)丙是女的,她有两个妹妹;(4)丁有两个弟弟;(5)戊有两个姐姐;(6)己也是女的,但她和庚没有妹妹。请问,这七个人中谁是男性谁是女性?( ) A.乙、丁、戊、庚为男性,甲、丙、己为女性 B.甲、乙、丙、庚为男性,丁、戊、己为女性 C.甲、乙、戊、丙为男性,丁、庚、己为女性 D.甲、乙、戊、庚为男性,丁、丙、己为女性 5、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 )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A.全社会B.学校C.家庭D.教师6、在Word的编辑状态下单击“粘贴”按钮 ,产生的操作结果是( )。A.将文档中被选内容移动到当前插入点B.将文档中被选内容移动到剪切板C.将剪切板的内容移动到当前的插入点D.将剪切板的内容移动到当前的插入点7、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通过考核、奖励、( ),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 伍建设。A学习和培训B沟通和合作C培养和培训D交流和互访8、下列对“度”的理解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电表上,1度等于1千瓦小时 B.眼镜片的度数为镜片屈光度的100倍 C.啤酒的度数是指所含酒精的体积百分比浓度 D.煤气表上,1度煤气指在标准压强下的1立方米煤气 9、下列关于消防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煤气泄露充满室内时,应首先打开门窗通风B当汽车因燃油泄露着火时,应立即用水浇灭C电器因短路着火时,可用干粉灭火器扑灭D当森林发生火灾时,可用覆土方式扑救10、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 )受保护权等权利。 A.选举权 B.教育权 C.发展权 D.婚姻权 11、关于教师人格的作用,被广泛接受的是( )的观点,“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 A加涅 B布鲁纳 C班杜拉 D乌申斯基 12、北京香山饭店是一座融中国古典建筑艺术、园林艺术为一体的酒店,设计师旨在借这一现代化建筑体现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该设计师是( )。A.刘敦桢B.贝津铭C.吕彦直D.梁思成13、多宝塔碑是颜真卿的( )作品。A.楷书 B.行书 C.草书 D.隶书14、某小学让学生乐队停课参加某公司庆典,公司给予学校一定的经济回报。 该校做法( )。A.正确。可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B.正确。学校拥有管理学生权利C.不正确。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D.不正确。侵犯了学生的人身权15、单纯的理性的逻辑方法,难以避免现实上的失误。人们的感情、人们的意志、人们的理想和道德,在经济行为中,也会起到巨大的作用。单纯的工程学或逻辑方法,是不够用的。亚当斯密指出,人们的活动是受自利引导,市场则以互利为原则,这一点被现代经济学家所继承和发展了。但人们却忽略了他的另一些观点,即人们的同情心、伦理考虑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一般来讲,个人有或至少应当有追求自利的自由,但并不意味着这种追求就一定有伦理正当。这段文字作者要强调的是( )。A单纯的理性的逻辑方法,难以避免现实上的失误B人的活动受自利引导,市场以互利为原则,被普遍继承C人们的同情心、伦理考虑在经济行为中会起到巨大的作用D个人有追求自利的自由16、教师获取报酬主要通过工资报酬、福利待遇和( )来体现。A. 带薪休假 B. 政治地位C. 有偿家教 D. 教师节17、创作出了名句“路漫漫兮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历史人物是( )。A.孔子B.屈原C.老子D.曹操18、宋元时期是我国科技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成就有( )。 沈括创制的“十二气历”郭守敬的“授时历”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火器发明和使用 A B C D19、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 )。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20、还有半年退休的郑老师,仍在学校带头上示范课,对徒弟要求严格,导致个别徒弟心存抱怨,下列关于郑老师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爱岗敬业 B、与时俱进 C、甘为人梯 D、勤恳乐教21、教师沈某因无正当理由拒不服从学校教学安排,被学校暂停授课并扣发当月绩效工资,学校的这种做法( )。A.不合法。侵犯了沈某从事教育教学的权利B.不合法。侵犯了沈某获取工资报酬的权利C.合法。学校有对教师实施奖励或者处分的权利D.合法。学校有对教师实行教育行政处罚的权利。22、“做教师不要忘记自己也曾是孩子”说明教师要( )。A拓宽知识视野B换位思考C淡化教师角色D消除刻板印象23、钱某闯入某乡中心校寻衅滋事 ,破坏了一间教室的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对于钱某( )。A.应当乡人民政府给予治安管理处罚B.应有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C.应有该中心给予教育行政处罚D.应有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24、某地发生了大量的古生物化石,则该地的岩石种类有可能是()。A.火成岩B.变质岩C.沉积岩D.岩浆岩25、李老师一个学期对父亲是副乡长的小杜家访N次,却从未对需要帮助的留守儿童小龙家访过。李老师的做法( )。A符合主观联系家长的要求B有违平等待待生的要求C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要求D有违严慈相济的要求26、有的成语与历史人物密切相关。下列选项中,与“狡兔三窟”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管仲与齐桓公B.毛遂与平原君C.冯谖与孟尝君D.曹刿与鲁庄公27、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 )。A德育B智育C创新教育D全面发展教育28、下列人物中,被誉为“飞将军”的我国古代名将是( )。A李广B周亚夫C霍去病D蒙恬29、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 )。 A.依法执教 B.教书育人 C.爱岗敬业 D.团结协作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1、阅读下面的问题,按要求回答问题。盲道上的爱上班的时候,我看见同事方老师正一辆辆地搬走停放在学校门口人行道上的自行车。我就走过去,和她一道搬。我说:“车子放得这么乱,的确有碍观瞻。”她冲我笑了笑,说:“那是次要的,主要是这些车子侵占了盲道。”我不好意思地红了脸,说:“您瞧我,多无知。”方老师说:“其实,我也是从无知过来的。两年前,我女儿视力急剧下降,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她视网膜出了问题,并让我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我没听懂,问为啥要做充足的心理准备。医生说:你女儿有可能失明。我听了差点昏过去。我央求医生说:我女儿才二十岁啊,没了眼睛怎么行!医生啊,求求你,把我的眼睛取出来给我女儿吧。那一段时间,我暗暗地为自己的这个决定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为了让自己适应失明以后的生活,家中无人时,我就开始闭着眼睛拖地抹桌,洗衣做饭。每天下班后,我就闭上眼睛沿着盲道往家走。那盲道,也就两砖宽,砖上有八道杠。一开始,我走得磕磕绊绊,脚说什么也踩不准那两块砖。在回家的路上,石头绊倒过我,车子碰到过我,我多想睁开眼睛瞅瞅呀,可一想到有一天我将彻底地生活在黑暗里,我就硬是不叫自己睁眼。到后来,我在盲道上走熟了,脚竟认得了那八道杠。我真高兴,自己终于可以做个百分之百的盲人了。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女儿的眼病居然奇迹般地好了。有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在街上散步,我让女儿解下她的围巾蒙住我的眼睛,我要给他们父女俩表演一回走盲道。结果,我一直顺利地走到了家门前。解开围巾,我看见走在后面的丈夫和女儿都哭成了泪人儿-你说,在这一条条盲道上,发生过多少叫人流泪动心的故事啊!要是这条人间最苦的道连起码的畅通都不能保证,那不是咱明眼人的耻辱吗!”带着方老师讲述的故事,我开始深情地关注那条“人间最苦的道”,国内的,国外的,江南的,塞北的我向每一条畅通的盲道问好,我弯腰捡起盲道上碍脚的石子。有时候,我一个人走路,我就跟自己说:喂,闭上眼睛,你也试着走一回盲道吧。尽管我的脚不认得那八道杠,但是,那硌脚的感觉那样真切地瞬间从足底传到了心间。我明白,有一种挂念已深深地嵌入了我的生命。痛与爱纠结着,压迫我的心房,促我身体力行。让那条窄路宽心地延伸吧,我替他们谢谢你。(选文有改动)问题:(1)写出第段中加点词语“无知”在文中的含义。(2)医生为什么要让方老师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方老师自己做的“决定”和“准备”又是什么?2、我在单位工作很有成就感,因此,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不怕见父母,不怕见邻居,不怕见同事和领导但是就怕见我孩子的四年级老师。都怪我的儿子不争气,使我也总是挨这位老师的训。我儿子爱说爱动,在课堂上时常有“违反”纪律的现象,因此我被这位教师在电话里或当面训了两三次。“你这个家长是怎么当的,连个孩子都管不好!”“孩子的毛病都是你们大人惯的就你们这样的家长实在太多了!”“不怎么样的家长,孩子都是这个样,瞎逞能”等。有一次,儿子因同学给他起外号,把一个学生鼻子打出了血,我在老师电话的严厉催促下来到学校。当着一些老师的面她的第一句话就是:“看你把你儿子教育的,都反了天了!”“这么点的孩子都管不好,你也太无能了吧?这还用我教你吗”她训人的时候,神态颇为自豪,总是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的样子,我心里对她已反感至极。要不是我儿子在她的手底下,我非要和她好好理论一番不可。 问题:请分析材料中教师在职业道德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危害,你认为在教育中教师应怎样对待与学生家长的关系?为什么?3、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无数建筑,除去极少数例外,几乎都以重复运用各种构件或其他构成部分作为取得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历史中最杰出的一个例子是北京的明清故宫。从天安门到端门、午门是一间间重复着的“千篇一律”的朝房。再进去,太和门和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成为一组“前三殿”与乾清门和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成为一组的“后三殿”的大同小异的重复,就更像乐曲中的主题和“变奏”;每一座的本身也是许多构件和构成部分(乐句、乐段)的重复;而东西两侧的廊、庑、楼、门,又是比较低微的,以重复为主但亦有相当变化的“伴奏”。然而整个故宫,它的每一个组群,每一个殿、阁、廊、门却全部都是按照明清两朝工部的“工程做法”的统一规格、统一形式建造的,连彩画、雕饰也尽如此,都是无尽的重复。我们完全可以说它们“千篇一律”。但是,谁能不感到,从天安门一步步走进去,就如同置身于一幅大“手卷”里漫步;在时间持续的同时,空间也连续着“流动”。那些殿堂、楼门、廊庑虽然制作方法千篇一律,然而每走几步,前瞻后顾、左睇右盼,那整个景色、轮廓、光影,却都在不断地改变着;一个接着一个新的画面出现在周围,千变万化。空间与时间,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在北京故宫中达到了最高的成就。翻开一部世界建筑史,凡是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一条街道或者一个广场,往往都以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说是千篇一律,却又千变万化。每一条街都是一轴“手卷”、一首“乐曲”。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在城市面貌上起着重要作用。(摘编自梁思成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问题:(1)请简要概括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关系。(2)简要分析北京故宫的建筑在“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结合中取得的艺术效果。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一位母亲对儿子关怀备至,从衣食住行到学习,每天不忘叮嘱儿子好好学习。母亲对父亲说:“你怎么整天都不关心教育儿子?”父亲说:“我时时刻刻都在教育儿子”。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第 5 页 共 5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A2、D3、C4、【答案】D 5、A6、参考答案: C7、C8、【答案】C 9、答案:B10、【答案】C 11、D12、答案B13、A14、 答案:C15、C16、A17、B18、C19、B20、B21、B22、B23、参考答案:D24、 答案:C25、答案:B26、C27、C28、A29、B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1、(1)没有注意到车子侵占了盲道,没有自觉主动地帮助盲人的意识。(或不明白方老师搬车的原因和意图。)(2)如果方老师的女儿真的失明,会对方老师的女儿、方老师及她的家庭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医生让她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或因为方老师的女儿有可能失明,医生怕方老师到时承受不了,所以医生让她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方老师的“决定”是:要把自己的眼睛捐献给女儿。方老师的“准备”是:为了让自己适应失明以后的生活,开始闭眼做家务,练习走盲道。2、主要问题:教师缺乏良好的道德修养,自以为是;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