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种群的特征教学模式介绍:发现式学习认为,科学家用来解决问题、探究未知的理性策略可以传授给学生。其模式是在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索过程,教师试图模拟科学家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科学家如何面临疑难境,学会搜集和加工资料,最终达到问题的解决,从而获得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式教学的课程环节:激趣导学目标导学导思点拨设问寻疑诊断反馈拓展延伸设计思路说明:通过PPT投影:对于某水体中的鱼,何时捕?捕捞多少才能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牧民在承包的草场上该放养多少头羊,既能保护草原,又能取得最好经济效益?引入激发学生积极讨论,引入教学主题:种群的特征。根据教材的实际需求把要完成的教学内容分解成层次由浅入深的各个小目标,让学生去感知教材,链接生活,最大限度的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本节课利用多媒体资源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一边思考一边小结本节课的知识结构,起“温故而知新”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把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形成新的概念,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进行重组,完善知识结构。教师按小组巡视并检查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情况,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及时引导,点拨,利用教学中预设的各个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诊断反馈环节是贯穿本模式的一条主线。 从形式上看,练既可以是综合、书面的,也可以是整体、口头的; 从内容上看,既可以是知识掌握,也可以是思维训练;既可以是巩固强化,也可以迁移延伸;从教学程序上看,主要是安排在新课结束后巩固所学、迁移知识、培养能力,但也可以安排在新课开始前的导入性训练。 “大教学观”指出,要让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指导学生开展相关的课外实验,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通过延伸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提升认识水平,为进一步获得生物知识奠定良好的技能与心理基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必修3第4章第1节的内容,从本节课开始,学生将在群体水平上探讨生命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发展变化规律。教材着重介绍了种群的5个数量特征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其中样方的选择和确定是本节课的难点。要求学生学会从哪些方面来了解种群并体会群体与个体间的差异,深入理解“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道理。学好本节课不仅为后面探讨种群数量的变化做好铺垫,也为学习群落和生态系统打下基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列举种群的特征;2、掌握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1、尝试运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2、利用种群的特征来分析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同事物的发展性和多面性;2、体会“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辩证观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明确种群密度的概念,种群的几个基本特征。【教学难点】示范样方法的正确操作,证实样方法的科学有效性。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病毒的资料。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的重要成分,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学生产生寻求知识,从事学习活动的强大心理动因。通过PPT投影:对于某水体中的鱼,何时捕?捕捞多少才能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牧民在承包的草场上该放养多少头羊,既能保护草原,又能取得最好经济效益?引入激发学生积极讨论,老师趁机导入本课的课题:种群的特征。二、目标导学“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师当然需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怎样“教”呢?布卢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指出:欲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愉快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在目标意识驱使下,产生永恒的“内驱力”。显然,“导学”环节就成为“六环节”模式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是一堂课中“时间篇幅”最长的一段。【目标分解】1.怎样估算种群的密度?2.种群的数量特征有哪些?三、导思点拨 在目标导学环节后,利用多媒体资源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一边思考一边学习,起到加强印象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把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形成新的概念,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进行重组,完善知识结构,总结学习方法。符合“认知思考再认知”的认知规律。【讲授新知】农业生产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牧民在承包的草场上该放养多少头羊,既能保护草原,又能取得最好经济效益?农田中的害虫什么时候需要防治?这些问题的回答都需要明确一个事实:种群个体数量有多少?渔业资源什么时候捕捞,捕多少?种群概念: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种群有哪些数量特征?一、种群的数量特征1.种群密度(1)含义: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表示方法:小范围的水生生物单位体积 大范围及陆生生物单位面积(3)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提出问题】采用什么方法科学调查种群密度呢?【图片展示】蒲公英种群和藏羚羊种群的照片。1.对于蒲公英这样的个体小不明显、计数困难的又如何估算数量呢?(样方法)2.对于藏羚羊这样生活在固定区域个体大、易统计的种群如何统计?(标志重捕法)【探究分析】用样方法调查场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阅读P61,样方法,讨论思考:1.如何划定样方?2.为什么要强调随机取样?3.什么是五点取样法?什么是等距取样法?4.如何计数统计?【实例分析】如何估算一块100m2草地中蒲公英的数量?步骤1:确定调查对象 蒲公英 步骤2:选取样方(随机取样) 步骤3 计数 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例1.某同学在牛首山调查珍稀蝶类中华虎凤蝶幼虫的种群密度,得出5个样方(样方面积为1hm2)的种群数量分别为4、6、8、8、9只。那么,该同学应该怎样计算该种蝶幼虫的种群密度(单位:只/hm2)?(7只/hm2)【自学探究】自学课本P62 标志重捕法。什么是标志重捕法?如何计算呢?【练习巩固】例2:某生物兴趣小组为调查灰喜鹊的种群密度,用捕鸟网捕到10只灰喜鹊,标志后放回自然界中。一段时间后第二次捕获8只灰喜鹊,其中被标志的有2只,则此地区灰喜鹊的种群大小约为?若第二次捕获8只未标志的灰喜鹊,2只标志的灰喜鹊,次的确的灰喜鹊的种群又是多少?(N(108)240只)【归纳总结】种群密度的两种调查方法: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2、出生率和死亡率【自学探究】学案引导,自学课本 找出答案。检查自学情况。【总结分析】(1)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定义。(2)出生率、死亡率与种群密度之间的联系。3、迁入率和迁出率(1)概念: 在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 )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2)意义: 迁入率和迁出率在研究城市人口变化中具有重要意义.【总结提高】迁入率和迁出率对种群有什么影响?4、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1)给出种群的年龄结构三种类型:【分析思考】A.这三种年龄结构类型有什么特点?B.这三种类型对种群的发展趋势有什么影响?引导学生对三种年龄组成类型进行分析。【分析思考】我国人口发展趋势怎样?(2)性别比例阅读课本P63。【思考问题】性别比例失调会对种群产生怎样的影响?二、种群的空间特征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空间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或分布型。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归纳小结】PPT投影四、设问寻疑通过目标导学和导思点拨环节后,完成了教学的基本目标,解决了学生带共性的问题,但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世界,他们难免还存在着个别特殊问题,所以安排一定时间接受质疑、咨询、解惑,实现因材施教。教师按小组巡视并检查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情况,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及时引导,点拨,利用教学中预设的各个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2011年国家统计局发布,我国新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78,即男性117.78比女性100,远超国际认同的可以容忍的最高警戒线107。 设问1:你认为这会给我国社会发展带来什么问题?设问2:生产中利用性引诱剂来杀灭某一性别的害虫的目的?(性别比例的应用: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从而达到杀虫效果。)五、诊断反馈诊断反馈环节是一个灵活而流动的环节,是贯穿本模式的一条主线。 从形式上看,练既可以是综合、书面的,也可以是整体、口头的;既可以是说,也可以是听;既可以是知识掌握,也可以是思维训练;既可以是独立作业,也可以是集体讨论。 从内容上看,既可以是知识掌握,也可以是思维训练;既可以是巩固强化,也可以迁移延伸。从教学程序上看,虽然主要是安排在新课结束后巩固所学、迁移知识,培养能力,但也可以安排在新课开始前的导入性训练;还可以安排在新课进行中的发现性训练或强化训练。【课堂诊断】1.下列生物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D )A.一块稻中的全部水稻、水草及其他生物 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类C.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D.一块棉田中的幼蚜虫、有翅和无翅成熟蚜虫2.对草原2公顷范围内进行某种鼠的种群密度 的调查,第一次捕获并标志为78只,第二次捕获68只,其中有标志的为30只,那么这种鼠的种群密度是( C )A.176只 B.88只C.88只/公顷 D.176只/公顷3.人口学家统计预测,世界上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美国、瑞典等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相对稳定,西欧发达国家人口为负增长,这种预测增减动态的主要因素是( D )A.种群数量和密度 B.种群的年龄结构C.种群的性别比例 D.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六、拓展延伸此环节属于延伸阶段,“大教学观”指出,要让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指导学生开展相关的课外实验,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生物学科本身就是一门实验性的自然学科。通过课外生物实践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情感。通过延伸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提升认识水平,为进一步获得生物知识奠定良好的技能与心理基础。影响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1、物种的个体大小个体大的物种密度低。 2、生存资源的供给能力生存资源丰富的地方种群密度高。3、周期性变化环境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种群密度周期性变化。如候鸟飞来时密度较高,飞走后密度为零。蚊子密度夏天高,冬天低4、外来干扰如农田中洒农药后害虫因大量死亡而密度很快下降5、天敌数量的变化如猫增多导致鼠密度下降;青蛙增多导致害虫减少6、偶然因素如流行病、水灾、旱灾教学反思 教学无定法,贵在得法。学习和运用教学模式,应当着重把握其明晰的教学思想,追求神似而不拘泥于形式。 我探索构建的“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力求体现“授之以渔”,其指导思想是明晰,那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与人共处、学会发现”。由于教学过程的千变万化和教学对象的千差万别,这一模式也必然会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师要善于充分挖掘每个模式的教学功能,避免陷入教学模式单一僵化的误区,不断整合与创建新的教学模式,努力构建和谐课堂。通过这节课我体会到:一、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使知识更有趣味性。本节课使用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延边自治州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油品分析质检岗
- 国家能源伊春市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及参考计算机与自动化岗位
- 国家能源鹤壁市2025秋招电气工程类面试追问及参考回答
- 中国移动枣庄市2025秋招笔试行测题库及答案通信技术类
- 赣州市中储粮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题库信息技术岗
- 白城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提升练习题含答案
- 2025年材料成型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厨房消毒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文办理考试题及答案
- 采购内勤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重庆明德商业保理有限公司招聘1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仁怀市中小学校长绩效考核的实施方案a
- 2025年气象系统公务员录用考试面试真题模拟试卷(结构化小组)
- 前列腺癌根治术护理查房课件
- 经销商加盟合同模板
- 英语四级核心词690个附高频词汇表
- 国家开放大学《建筑工程质量检验》形考任务1-4附参考答案
- 一级学科中英文名称对照表
- 2001年版与2011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 月骨脱位与月骨周围脱位-课件
- 7-3审计报告附注(小企业会计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