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ED光源的单片式DLP照明系统设计.doc_第1页
基于LED光源的单片式DLP照明系统设计.doc_第2页
基于LED光源的单片式DLP照明系统设计.doc_第3页
基于LED光源的单片式DLP照明系统设计.doc_第4页
基于LED光源的单片式DLP照明系统设计.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38 卷第 9 期 2011 年 9 月 光电工程 Opto-Electronic Engineering Vol.38, No.9 Sept, 2011 文章编号:1003-501X(201109-0099-05 基于 LED 光源的单片式 DLP 照明系统设计 刘 旖,林祖伦,祁康成,王小菊,芮大为,沈 匿 ( 电子科技大学 光电信息学院,成都 610054 摘要:在较小体积的照明系统中实现较好的照明效果是近年来微投影仪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在对 DLP (Digital Light Processing微投影显示系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紧凑的基于 LED 光源的单片式 DLP 照明光路结 构。 当照明光斑尺寸满足 0.3 英寸的 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s芯片时, 中继系统的长度缩短至原来的 50% 左右。并利用 ZEMAX 软件分别对基于理想点光源和扩展面光源的照明系统进行了建模仿真。追迹 50 万条光线 的仿真结果表明,本设计在两种光源模型下都可得到均匀的照明光斑,系统的光能利用率在 33%左右。 关键词:DLP;微投影显示;照明均匀度;复眼透镜;中继系统 中图分类号:TN27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3-501X.2011.09.019 The Illumination System Design of One Chip DLP Optical Engine Based on LED Light Source LIU Yi,LIN Zu-lun,QI Kang-cheng,WANG Xiao-ju,RUI Da-wei,SHEN Ni ( School of Optoelectronic Informatio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610054, China Abstract: Achieving good illumination performance in a compact illumination system is the main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micro-projector. A compact illumination system of one chip Digital Light Processor (DLP projector making use of LED light source is introduc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LP micro-projection display system. The length of the relay system is shortened to about 50 percent while the light spot is big enough for illuminating the 0.3 inch 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s (DMD. Meanwhile, two models of illumination system respectively based on an ideal point source and an extended surface source are simulated by ZEMAX software. The 500,000 threads tracing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our design can achieve uniform light spot in a relative small system size. The utility rate of luminous energy of this illumination system is about 33 percent. Key words: DLP; micro-projection display; illumination uniformity; fly-eye lens; relay system 0 引 言 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LCoS(Liguid Crystal on Silicon与 DLP 是目前三大主流投影显示技术,与 前两种投影显示技术相比,DLP 具有以下明显的优势: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光能利用率高,功耗低; 采用全数字控制,具有精确的彩色再现能力;投影亮度和对比度高;电磁辐射低,可防止信息泄露;对恶 劣环境忍耐度高。 随着近年来微投影机市场的迅速增长,DLP 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个人影院、商业演示,甚至军事指挥与 航空航天领域1。在今年的美国消费电子展(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上,各大公司推出的 DLP 微投影仪 大放异彩,而 TI 公司推出的第四代 DMD 芯片将使 DLP 投影质量进一步提高,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收稿日期:2011-04-11;收到修改稿日期:2011-05-17 基金项目:富通翱翔基金资助项目(FTAX201006 作者简介:刘旖(1987-,女(汉族,重庆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工作是光学设计。E-mail: 。 100 光电工程 2011 年 9 月 当前 DLP 微投影仪的发展方向主要有提高照明系统性能和进一步减小系统尺寸两方面。 针对这两个问 题,本设计采用双排复眼透镜阵列提高光能利用率和光斑均匀度,并采用摄远透镜组作为中继系统缩短系 统尺寸,满足 DMD 芯片的照明需求。 1 单片式 DLP 照明光路的设计要求 DLP 微投影显示系统主要由光源、 照明光路、 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s芯片和投影透镜组成。 根据系统使用的 DMD 芯片个数,可以将 DLP 分为单片式、两片式和三片式投影系统。与后两种投影方式 相比,单片式成本低,照明光路结构简单,非常适合应用于便携设备中。照明系统是微投影机的关键,决 定投影系统的亮度、色饱和度和均匀性等重要指标2。单片式 DLP 照明光路的设计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能实现光能的均匀分布。一般的光源和透镜符合高斯强度分布,采用普通照明系统将导致投影图像 中间明亮而边缘较暗。因此所设计的照明光路需能实现光能的重新分布,尽可能均匀地照亮 DMD 芯片。 2 具有较高的光能利用率。光能利用率直接影响投影图像的亮度,具有较高光能利用率的照明光路系 统能在给定光源的情况下,提供更明亮的照明光斑。 3 结构紧凑。便携性设备要求系统体积越小越好,用较小尺寸的系统实现较高的照明效果。 2 照明光路结构 本设计基于 LED 光源进行 DLP 的照明光路设计。作为一种新兴光源,LED 具有寿命长、亮度高、色 域广等特点3。用 LED 代替传统的弧光灯作光源,体积小巧,方便携带4。设计的单片式 DLP 照明光路结 构如图 1 所示。采用二向色分光镜代替传统的 X 棱镜,实现 RGB 三基色合光,降低成本和系统重量。采 用双排透射型复眼透镜,将入射的圆形光斑转化为与 DMD 芯片耦合的方形光斑,提高光能利用率并实现 均匀照明。与传统设计中的光棒相比,复眼透镜的光程较短,能使系统结构更为紧凑。使用摄远系统作为 中继系统,并用反射镜转折光路,进一步缩短系统尺寸。 LED-B Mirror Light absorber LED-G Dichroic mirror Projection lens LED-R Collimating lens Dichroic mirror Fly-eye lens Relay system Mirror DMD 图1 单片式 DLP 照明光路结构 Fig.1 Illumination system of one chip DLP projector system 复眼透镜的口径和焦距分别由光源和系统尺寸确定5,以往采用复眼透镜的光路设计中,普遍使用一 个正透镜来会聚光线,称为会聚透镜。在复眼透镜的口径与焦距一定的情况下,子透镜列数越多,照明光 斑越均匀,但会使光斑的面积减小。一般的方法是增大会聚透镜的焦距来保证照明光斑的面积,这将导致 光路结构的尺寸增大,系统的紧凑性降低6。本设计采用正透镜和负透镜组而成的摄远(telephoto系统来会 聚光线,能够在保证焦距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光路尺寸。图 2 是本设计基于 0.3 英寸 DMD 芯片的照明光 路仿真模型,图 3 是采用会聚透镜时,为达到相同大小的照明光斑所需光路的仿真模型。 对比图 2 和图 3 可以看出,在相同焦距下,本设计的光路结构相比只采用会聚透镜的光路结构,尺寸 缩短了约 50%,系统结构更加紧凑。 第 38 卷第 9 期 刘 旖 等:基于 LED 光源的单片式 DLP 照明系统设计 101 Fly-eye lens Collimator Relay system Projection lens Mirror Source Source DMD 20.59 mm Fly-eye lens Collimator DMD Collimating lens 40.08 mm 图 2 设计实例的 ZEMAX 仿真模型 Fig.2 Illumination system design simulated by ZEMAX 图 3 采用会聚透镜结构的 ZEMAX 仿真模型 Fig.3 Illumination system with convex lens design simulated by ZEMAX 3 理想点光源的 ZEMAX 仿真结果 将 LED 简化为理想点光源建立仿真模型, ZEMAX 追迹 50 万条光线, 用 得到如图 4 所示的光斑图形。 962.932 4 866.639 2 770.345 9 674.052 7 577.759 4 481.466 2 385.173 0 288.879 7 192.586 5 96.293 2 0.000 0 (a 413.193 5 371.874 1 330.554 8 289.235 4 274.916 1 206.596 7 165.277 4 123.958 0 82.638 7 41.319 3 0.000 0 (b lmcm-2 图4 Fig.4 (a 复眼透镜前的照明光斑;(b DMD 芯片处的照明光斑 (a Light spot before fly-eye lens array; (b Light spot at the position of DMD chip 图 4 中(a是光源发出的未经过复眼透镜的光斑,光斑呈圆形,中间明亮而边缘较暗;(b为经过照明光 路后在 DMD 芯片处的得到的光斑,光斑呈方形,长宽比与 DMD 芯片相一致,为 4:3,整个光斑内光能分 布均匀。图 5(a、(b两图分别对应图 4 中两个照明光斑 X 方向上的照度分布,可以明显看出照明光路对光 源光线的整形和匀光作用。表 1 列出了图 4 中两个照明光斑的参数。 443.266 2 145.353 2 Incoherent illuminance/ lmcm-2 Incoherent illuminance/ lmcm-2 5.000 0 221.670 7 0.075 1 -5.000 0 lmcm-2 72.676 6 0.000 0 -5.000 0 0.000 0 X cooroinate value/cm (a 0.000 0 X cooroinate value/cm (b 5.000 0 图5 (a 复眼透镜前照明光斑的照度分布;(b DMD 芯片处照明光斑的照度分布 Fig.5 (a Illumination distribution of light spot before fly-eye lens array; (b Illumination distribution of light spot of DMD chip 分析表 1 中的数据可知,通过照明系统前后,光斑上的峰值照度减小到了原来的 42.9%,系统的总光 能利用率约为 33.4%。 102 光电工程 2011 年 9 月 表1 照明光斑的参数比较 Table 1 Parameters of two light spots Light spot before fly-eye lens array Detector size /mm Pixels Total hits Peak illuminance /lmcm-2 Total power /lm 1010 500500 493 758 9.629 310 2 Light spot at the position of DMD chip 1010 500500 490 639 4.131 9102 3.011 510 9.013 710 4 扩展光源的 ZEMAX 仿真结果 为更接近实际情况,将仿真模型中的理想点光源更改为 1 mm1 mm 的面光源,仿真结果如下。 图 6 给出了光源为扩展光源时通过照明系统前后的光斑图形。图 7(a、(b分别对应了图 6 中两个照明 光斑在 X 方向上的照度分布。从图 6 和图 7 可以看出,当光源是扩展光源时,设计的照明系统仍然能获得 较均匀的方形光斑。 687.463 6 618.717 2 549.970 9 481.224 5 412.478 1 343.731 8 274.985 4 206.239 1 137.492 7 68.746 4 0.000 0 (a (b 484.441 0 363.996 9 323.552 8 283.108 7 242.664 6 202.220 5 161.776 4 121.332 3 50.888 2 40.444 1 0.000 0 lmcm-2 图 6 (a 复眼透镜前的照明光斑 Fig.6 (a Light spot before fly-eye lens array using extended light source lmcm-2 (b DMD 芯片处的照明光斑 (b Light spot of DMD chip using extended light source Incoherent illuminance/ lmcm-2 129.198 1 Incoherent illuminance/ lmcm-2 5.000 0 252.028 5 133.185 1 66.592 6 6.367 7 -5.000 0 0.000 0 X cooroinate value/cm (a 0.000 0 -5.000 0 0.000 0 X cooroinate value/cm (b 5.000 0 图 7 (a 复眼透镜前照明光斑的照度分布 (b DMD 芯片处照明光斑的照度分布 Fig.7 (a Illumination distribution of light spot using extended light source before fly-eye lens array (b Illumination distribution of light spot using extended light source at the position of DMD chip 表 2 给出了图 6 中两个照明光斑的具体参数。与理想点光源相较,扩展光源初始的光斑面积更大,峰 值照度较小,通过照明系统后,峰值照度减小到原来的 58.8%。系统的总光能利用率约为 33.3%,略低于 光源模型为理想点光源时的光能利用率。 第 38 卷第 9 期 刘 表2 旖 等:基于 LED 光源的单片式 DLP 照明系统设计 使用扩展光源时的照明光斑参数比较 103 Table 2 Parameters of two light spots using extended source Light spot before fly-eye lens array Detector size /mm Pixels Total hits Peak illuminance /lmcm-2 Total power /lm 1010 500500 456 905 6.874 6102 8.332 210 Light spot at the position of DMD chip 1010 500500 452 552 4.044 4102 2.772 610 5 结 论 本文综合考虑了照明效果和系统尺寸两方面的因素,分析并设计了基于 LED 光源的单片式 DLP 微投 影仪的照明光路,当 DMD 芯片为 0.3 inch 时,本文设计的中继系统与传统设计相比,尺寸缩短了 50%左 右。通过调节复眼透镜和中继系统的焦距改变照明光斑的尺寸,此种设计可以应用于不同型号的 DMD 芯 片,使系统结构更加紧凑。分别用理想点光源和扩展面光源对设计进行了软件仿真和分析,均能实现光斑 形状的转变和能量均匀分布。 参考文献: 1 2 田文超,贾建援. DMD 及 DLP 显示技术 J. 仪器仪表学报,2005,26(8:358-359,391. 高慧芳,刘钦晓,刘鹏,等. 单片式微型滤色膜 LCoS 的照明系统设计 J. 光电工程,2011,38(3:100-104. GAO Hui-fang,LIU Qin-xiao,LIU Peng,et al. Illuminating System for Single Color Filter LCoS Panel Micro-Projector J. Opto-Electronic Engineering,2011,38(3:100-104. 3 YU Xing-jie, Y 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