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海学校九年级9月份化学月考试卷分析(一)8072-7964-7156-6348-5532-470-31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最高分最低分人数总分九一0362791539643214729281508九二036976156878118757629321817 554 69.4 20 试题分析:本次考试命题内容为:第一章空气和第二章第一节水的组成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试题很基础,注重对基础的考查。本次考试试题欠缺:化学计算及化学实验探究题。因为化学计算还没涉及,所以在这里我用了一道基础的套公式题代替化学计算题,分值为五分,中考计算题总分也为五分。化学实验探究用课本中的几个重要实验代替。所以我认为考查知识不是很到位,有些题型无法进行。试卷设计意图:1 首先检测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2 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用白话回答问题现象很普遍,为了规范答题用语。另外一个多月发现学生答题审题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审题习惯,通常拿过题就做,虽然在平时多次强调,习题处理时也要求学生画关键词,并嘱咐题上的每一个字都不能放过。但学生意识程度不够,所以在这次考试中我有意设下了三个陷阱。第一处:就是气体鉴别;在中考中有一个实验探究题的一个空是2分,考查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要求语言准确,不能引入新的杂质。第二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现象这块,我特意让学生描述实验过程中的现象,这就包括红磷燃烧时和红磷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后的两个现象。第三处:最后一道计算题,以前做过一个类似的题,这次我对时间进行了改动。3 让学生重视课堂听课,同时重视老师要求重点掌握内容。试卷判分原则:非常严格要求,尤其是语言表述问题,让学生意识到规范答题的重要性。(一) 选择题分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刘洋CB刘琨于梦瑶DBAC王鑫宇C王佳欣张姗姗D张亚慧CA孟祥龙CAB孙鑫扬A秦凯旋CB孙鸣翼 ADAD易潇CADC廖娜ACAAAD马文艺CCACDA韩斌宇DCACBBDBAC李伟松ABBBDCBDA江思文CCACBD陈娟CCABC李媛媛DBDDBAAB范婷婷CADCABAAAA张佳男BADAADA周悦BADDBACDAAA陈晨BCBADB魏瑞芳BCDDAABA张东CBDCAADAA郝国旺DDCABADADAA郭张进BBADCBABA高天DBABCCACADCDDAAB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于小雪DA李昆哲陈杨CB杨宇静C王婉秋CCC李楠CDCAD张镭王明川DD韩亚梦ACACCDABADAC王可坤柴博B贾丹丹C徐雪娟BCBDAC黄选文CDBDCA赵梦蝶CDBDC关硕DAA肖垚A陈桉齐CCCDBAADDC徐艳华DDD曹阳ACCAAAB范金鹏ADBC白聪CBDCDAAA沈丘繁星BCCADDC丁虹艺DCCCBDADBAC杜韩ADCBCBADABC王晴BCBDADB续博雄CCABAD于新力ACBBAC空ABAADBAC郭广辉CCBADBA吕小民CCCDDBDABBBC陈晟轩ABBAC空ABAADBABAAC郭军ACABADBBC选择题各题得分率如下: 1: 96.3% 2: 85.45% 3: 94.5% 4: 96.3% 5:98.1% 6: 60% 7: 96.3% 8: 76.4% 9:81.8% 10:80% 11: 70.9% 12: 69% 13: 85.45% 14:78.2% 15:83.6% 16:89% 17: 69% 18:40% 19:47.3% 20:65.45% 21: 85.45% 22: :96.3% 23:98.1% 24: 65.45% 25:69%错误典型分析:6实验室加热约2mL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ABCD6:正确答案A ,学生误选C的很多。原因是学生认为加热2ml的液体,可以用铁架台固定是没错的,但是有意识到试管夹和铁架台同时存在了,忘记实验的简约原则。简约原则我只是在实验探究题中强调过。问题:主要是对题意的理解上存在问题。并不是对于加热用到哪些仪器存在困惑。8氧气广泛用于炼钢、焊接或切割金属等,这些应用依据氧气的性质是 A. 不易溶于水 B.密度比空气略大 C.无色、无味的气体 D.与其他物质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错误类型:选A和B较多。学生在学习氧气性质时对于氧气的物理性质记忆很深刻,化学性质也主要是一些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对于学面学习的讲氧气用途时提到过氧气的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没能全面联想。我想这可能也是我在平时强调的不够到位吧。11在我国的许多城市里,空气质量监测的指标主要包括:悬浮颗粒(粉尘)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气二氧化硫稀有气体氮的氧化物(二氧化氮)A B C D 分析原因: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碳,所以学生认为空气质量监测里就应包括二氧化碳。17.工业上用空气分离法制氧气,原理的依据是 A氧气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同 B氧气与氮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 C氧气与氮气的密度不同 D氧气与氮气的沸点不同 分析原因:在氧气制法做了详细的介绍,并与实验室制法进行了区分。第一层学生掌握没问题。失误的原因:在考试前没有对此点进行复习,从第二层往下,自主性差的学生印象不深,从而也悟出,对于二三层的学生要多次反复强调,复习时一点要每个点都复习到,强化到位。18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分析原因:在对物质在氧气中反应现象对学生进行强化时,我曾在课堂上给学生去背,然后发纸条检测,发现好多学生,不管什么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一切现象都是产生大量白烟。第一层学生基本都能拿到分。二三层学生我觉得还是内心重视程度不够,我的检测还需要加强。19在实验室收集某气体即可用排水法收集又可用向上排空法收集,由此可推知此气体一定是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常情况下,它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以上说法正确的是A B C D 分析原因:本题是一道气体收集方法逆向考查。在制氧气时,我把气体的收集方法排空气法、排水法向外进行了拓展。并详细的介绍过哪种方法适用什么样的气体收集,之后给出氧气的性质让学生选择收集方法。要是问氧气用什么方法收集没问题,但反过来考查错误率很高,说明还要对学生的审题能力进行训练。20.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 a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C. 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D. 该装置不能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原因分析:对于洗气瓶的使用还没有完全掌握。此题是气全收集方法的向外拓展。对于此种类型题学生接触还很少,洗气瓶也只接触过一次。这样的类型题我认为在学习完二氧化碳的制取后,关于气体制备综合运用时就会接触多一些,再把原理复习一遍,对于洗气瓶的简单应用是没问题的,但对于关于它的综合运用在大综合题中还是进一步学习。24能用于鉴别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最简便的方法是 A.带火星的木条 B.加入澄清石灰水 C.燃着的木条 D.闻气味分析原因:氧气的监别是重点,通常鉴别氧气的方法就是用带火星的小木条,看到有氧气的鉴别学生很自然的就选A。我问了一些学生,看到A觉得正确往下就没有再看题。从这道题折射出,对于学生的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还是要多多训练。此前在习题中,我就已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强调过(1)对于题中的字一个都不能放过,防止学生只看空不看题。(2)越简单的题越要小心。不要凭经验直接写答案。(3)审题时要画关键词,并在旁边进行标注。学生的习惯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改变的,还是继续努力。25.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预先加入少量细砂或水的是 A石蜡 B铁丝 C红磷 D甲烷原因分析:考试后我问了一些学生,学生说老师红磷燃烧不是也得放水吗?我一说还有细大砂呢,学生恍然大悟。26(3分) 得分率: 76.4%26.下列现象说明空气中含有哪种气体:(2)饼干、瓜子等在空气中会变软 。 误填:稀有气体、氧气;分析原因:对于化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意识不够。所以,这就提醒多,在以后课堂引入多采用周围生活的例子,让学生感觉到原来我学习化学是有用的, 不只是为学习而学习。27(1分)得分率 48.6% 据氮气的性质写出选用氮气的主要原因是 。原因:这道题有评分时,我要求的非常严格,主要是考查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有一部分同学意思对,但白话现象严重,我都扣掉相应的分。28(5分)得分率 76.9%原因:1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实质认识不够到位。2 理解题意错误。我问了这名同学,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是什么变化时,学生说,他不是说将二氧化碳通入吗,不也没说反应吗?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他也没说呀。29(5分)得分率 98.2%30(6分)得分率 76%本答答题情况:除了高天和陈晟轩空白,李媛媛答非所问外,其他同学都能按取样操作现象结论的答题模式进行答题。这也是我比较骄傲的一点,在进行鉴别题专题时,和往年相比,我觉得我有一个进步,就是着手早,从刚一接触小的鉴别题开始,我就规范的把解题过程、注意问题渗透给学生,没有像往年一直到第二学期才细统的介绍给学生。而且在这一块学生上课状态也非常好,差生都能按照步骤答题。因此,在设计试题时,我故意在这里挖了一个坑,学生都知道要鉴别的两瓶气体是氮气和二氧化碳,从学生错误类型看方法现象结论都没问题,就是取样时语方描述不确切,结果一分都没拿到。 我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意识到化学题要结合情境去完成。因为新情境试题是近年来中考一个方向。31(10分)得分率 70.5%错误类型:15名同学仪器名称扣一分;2(2)中收集装置只选一种;(3)中制取装置漏填,只写发生装置没写收集装置或只写出一种组合。(中考要求写出一种即可,但我要求两种必须写全)3文字表达式仍有一部分学生失分。在这里我附加了一个条件:从一开始在写文字表达式时,我就要求学生,上面写文字表达式,下面必须把物质的化学式写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等学化学方程式做铺垫。以免学方程式时再从头一个个背,易混。这次评分中,只要没写化学式的或化学式书写有误的我都另给扣了一分。方程式失误情况统计:一班(17名),二班(9名);相差这么多,我也思考了一下原因:对于这个问题我想从我自身找一下原因,就是课下一个个过关的程度不够。 在这里我存在一些困难:课上没有充足的时间让我一个个去过关,课下呢,因为我们物理和化学每人教两个班,所以存在基本上抓不到人的现象,中午时间等到学生完成其他科目的任务,也该出去吃饭了。这也是一直困扰我的问题。 通过这道题我进行了自醒:今后的教学中,还是将问题处理在课堂上完成.提高效率.32(5分)得分率 63.6%考查:电解水的现象、结论及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本考点为考试前一天所讲的内容,没有进行复习。分子和原子是在第三章学习内容,但为了尽早培养学生的微粒观,在这里将电解水微观示意图引入,目的是为接下来学原子和分子做铺垫。本题中失分最多的地方就是画电解水微观示意图。这与学生对他很陌生有很大的关系。33(10分)得分率 78.5%分析: 错误类型:(1)没有答红磷燃烧。没有燃烧,就不会产生后面的现象。(2)只答红磷燃烧产生的现象,没有答燃烧后继续实验产生的现象。本题也是,我扣分扣的特狠,只要有一处的漏洞,2分全扣掉。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包括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实验产生误差的原因、实验的原理等。本题中失分率最高的地方是在“本实验进程中的现象是”,这一空上,本空为2分。因为我们在平时的练习题中,一部分题只强调红磷燃烧时的现象,我也发现学生对产生大量白烟记得很清楚。为了全面考查学生对此实验的掌握程度,我在此将改成了实验过程中,目的就是让学生对于会的知识点,在做答时要结合情境,不能只记住答案,是个题就往上填。 34(5分)得分率 74.9%错误类型:(1)推出物质是什么了,语言准确程度欠缺,将“铁”“铁丝”,我问了一部分学生,学生受25题干扰,答成了铁丝。原因:我认为学生接触化学的时间还是很短。(2)表达式书写还存在不准确。比如:我们学习了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学生认为写表达式时就得写木炭。在平时我也强调过木炭主要成分是碳,并且两个碳的写法有不同。应该说强化程度不够吧。专家说强化四次学生才能掌握,我只强调一次。35(5分)得分率 21.8%35(5分)成年人每分钟大约吸入8L氧气,则一小时大致需要空气的体积是多少?这些空气的质量约为多少?(标准状况下空气的密度为1.293 g/L,要求写出计算过程)。设计意图:本试卷按照中考模式来,中考时计算题两道.第一题2分,第二题3分.结合目前我们接触知识点的情况,我出了此题。出题时,我就意识到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套用公式问题,但得分率不会高,我们学生的特点是一涉及计算就懵。本道类型题我们接触过一次,我在原题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编。错误类型:(1) 经验主义做怪:原题是时间是一天,结果发现“张镭”就将时间用了24小时。(2) 氧气和空气不分。直接用氧气去计算。考试后,问了一些同学,他们说都没看到空气。(3) 计算能力真的不够理想。40*60=240,大有人在。(4) 题意不清。(5) 书写不规范。(6) 题中的数据擅自更改。于梦瑶对于题中给的气体的密度直接给四舍五入。 在本次试卷分析中,我不仅逐题进行了分析,也逐个学生进行了分析,我把两个班每名学生存在的问题列了一个清单。我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化学气相淀积工协同作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丝线脱胶后处理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石材切割设备校验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薄膜电阻器制造工异常处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招聘师前沿技术考核试卷及答案
-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控制燃烧第2节化石燃料的利用练习试题以及答案(适合鲁教版)
- 吐司店转让合同
- 银行中级工试题及答案
- 银行招聘面试题目及答案
- 银行运营考试题目及答案
- 课堂高效学习的主阵地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上学期主题班会
- 2025年放射工作人员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
- 电力运行维护管理办法
- 高考熟词生义解密(复习讲义)-2026年高考英语一轮复习(北京专用)挖空版
- 2025年甘肃省高考政治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北京市中考英语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 浙江名校协作体(G12)2025年9月2026届高三返校联考英语(含答案)
- 2025年环保法律法规基础知识考试卷及答案
- 2026届新人教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静电场及其应用(含答案)
-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综合类C证习题(含答案)
- 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PPT优秀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