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脾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疗效观察.doc_第1页
归脾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疗效观察.doc_第2页
归脾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疗效观察.doc_第3页
归脾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疗效观察.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归脾汤治疗心绞痛60例疗效观察何坚汉 广东 肇庆【摘要】 目的 观察归脾汤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 120例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归脾汤治疗,对照组60例予以复方丹参注射液;主要观察心绞痛、心电图的改善情况。 结果 心绞痛及心电图总有效治疗组高于对照组。 结论 运用归脾汤治疗心绞痛疗效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关键词】 心绞痛 归脾汤近十年来,因心绞痛而来我诊所求诊的病患呈明显上升趋势,考其病因多以冠心病引起,且冠心病的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我依据中医辨证,认为其多属气阴两虚和气血两虚为主,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多拟补气益血的方剂治疗此病,以归脾汤在应用过程中尤为常用,且疗效显著。线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诊断标准 参照文献【1,2】拟订,临床具有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倦怠懒言、头晕、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脉弱而细数等表现,治疗前静息状态下心电图有心肌缺血的改变。1.2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120例均为2010年1月到2011年6月本诊所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60例。 治疗组男性21例,女性39例;年龄29-62岁,平均47.51岁;病程2个月至15年,平均5.62年。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41例;年龄31-63岁,平均48.23岁,病程1个月至13年,平均5.24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根据病情使用药物,如高血压患者继续使用降压药维持治疗,观察期间保持剂量、用法不变,治疗期间除心绞痛发作较严重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外,停服硝酸脂类药物。并嘱不宜饱食,劳累,情绪过激。治疗组应用归脾汤加减:红参10g 黄芪30g 白术15g 当归15g 甘草10g 茯神15g 远志10g 酸枣仁15g 木香10g 龙眼肉15g 生姜10g 大枣15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温服。对照组予复方丹参注射液(上海中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ml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每日1次。两组均以3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若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血压明显升高(收缩压升高30mmHg或舒张压升高20mmHg以上)等情况即退出观察。1.4 观察方法 全部患者每周在就诊时及治疗结束时检查相关项目,包括临床症状、体征、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及静息状态下心电图等情况并详细记录。1.5 疗效标准 参照文献【2】标准拟定。显效:心绞痛等主要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或大致正常。有效:心绞痛等主要症状减轻;心电图S-T段的降低治疗后回升0.05mV以上,但未达正常水平;在主要导联T波改变变浅(达25%以上者),或T波由平坦变为直立,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改善者。无效:心绞痛等主要症状无改善,心电图基本与治疗前相同。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X2检验。2 结果2.1 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 见表1。结果示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5.00%,对照组为81.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 表1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治疗组 60 30(50.00) 27(45.00) 3(5.00) 57(95.00)*对照组 60 30(50.00) 21(35.00) 11(18.33) 49(81.67) 与对照组比较,*P0.05, * *0.01。下同2.2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见表2。结果示心电图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7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治疗组 60 29(48.33) 27(45.00) 4(6.67) 56(93.33)*对照组 60 22(36.67) 23(38.33) 15(25.00) 45(75.00) 2.3 两组其他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见表3。结果示心悸、倦怠、失眠等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其他症状改善情况比较n(%) 项目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心悸 治疗组 60 34(56.67) 25(41.67) 1(1.67) 59(98.33)*对照组 60 22(36.67) 32(53.33) 6(10.00) 54(90.00) 气短 治疗组 60 32(53.33) 24(40.00) 4(6.67) 56(93.33)对照组 60 21(35.00) 29(48.33) 10(16.67) 50(83.33)倦怠 治疗组 60 34(56.67) 9(31.67) 7(11.67) 53(88.33)*对照组 60 14(23.33) 33(55.00) 15(21.67) 47(78.33)失眠 治疗组 60 31(51.67) 25(41.67) 4(6.67) 56(93.33) 对照组 60 16(26.67) 28(46.67) 16(26.67) 44(73.33)*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比较 治疗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略有双向性调节疗效,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均无明显变化(P0.05)。3 讨 论祖国医学虽无冠心病心绞痛之称,但可归属“胸痹”范围 。金匮要略曾谓“胸痹、人参汤主之”;诸病源候论亦云“胸痹之证,因虚而发”。综合临床病例辩证认为,胸痹者为瘀所发,然其瘀之生,由气虚不能帅血,血虚不能载气,气血虚弱不充盈脉道,血液运行缓慢则滞于脉络,血滞久则瘀成。治之之法,必先治气。故方用红参、黄芪大补宗气;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当归补血活血;龙眼肉、酸枣仁、远志养心安神使气血归心;木香理气醒脾。诸药合用,共奏补气益血养心之功,从而气行,瘀散,痹消。药理研究表明,人参、黄芪有强心、扩张冠状血管和外周血管的作用,还有与当归一样增强造血、抗血栓等功能【3】;酸枣仁有抗心肌缺血、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3】;全方除大枣,茯苓外,对心血管、血液等均有不同的治疗作用。上述研究也为补气益血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复方丹参注射液具活血祛瘀、改善心肌缺血作用,至今仍是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常规药物。但凡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疗效不理想时,运用补气益血,补益心脾的归脾汤治疗,常收获满意疗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