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2讲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考试内容必考要求考查点拨1.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1)环境问题的概念和成因(2)环境问题的分类b a本讲内容是考试热点内容,常见的试题设计是以漫画材料、模拟实验为题目背景考查环境问题的类型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b1.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1)概念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2)类型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问题原因表现后果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人类长期大规模地开采和破坏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数量锐减和质量下降资源不能满足人类需求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人类长期砍伐森林和开垦草原生态系统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受损生态恶化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有害物质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等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2015浙江10月选考)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遥感与地面监测表明,过去20年间,青藏高原内陆湖面积由2.56104平方千米增至3.23104平方千米。完成12题。1.内陆湖面积增大的最主要原因是()a.地壳抬升 b.气候变暖c.下渗减弱 d.河道淤积2.内陆湖面积增大会带来()a.生物多样性增加 b.蓄洪功能减弱c.湖水盐分浓度增加 d.通航能力减弱答案1.b2.a(2016浙江10月选考)下图为“北半球和全球平均气温距平(相对于19712000年平均值)变化图”。完成34题。3.北半球气温上升幅度最大的时段是()a.19001910年 b.19101940年c.19401975年 d.19752010年4.北半球气温变化显著大于全球,主要是因为北半球()a.纬度较高 b.海拔较低c.陆地面积比例较大 d.森林覆盖面积较大答案3.d4.c解析第3题,直接读图就可以得出,19001910年,气温总体是下降的;19101940年上升了0.6 ,19401975年基本上没有升降,只是波动性变化了一些。19752010年上升了0.8 左右,上升幅度最大。第4题,北半球陆地面积广大,由于陆地比热容比海洋的比热容小,接受同样太阳辐射就会比海洋的气温变化剧烈。课时训练(2016浙江名校协作体测试)读“某种植被类型在我国各省区分布面积比重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该植被类型是()a.针叶林 b.草原c.常绿阔叶林 d.常绿硬叶林2.该类植被分布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a.水体富营养化 b.酸雨c.土地荒漠化 d.赤潮答案1.b2.c3.(2015浙江学业水平测试)近几十年来,北极圈附近的格陵兰冰原面积在不断缩小,其合理的解释是()a.地壳运动加剧 b.太阳辐射减弱c.附近寒流加强 d.全球气候变暖答案d4.南方低山丘陵区是我国仅次于黄土高原的第二大水土流失区。下图方框中、相应内容排序正确的是( )耕地紧张乱砍滥伐植被破坏地形起伏大a. b.c. d.答案d解析该地水土流失的最重要原因是人口密度大,耕地不足,能源缺乏,这样就使人们一方面毁林开荒,盲目的扩大耕地面积,另一方面乱砍滥伐,获取燃料,这两者使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进而诱发了水土流失。另外,从自然地理背景看,这里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年降水量较大,多河流发育;地貌多为较薄的地表疏松层覆盖的石质山地,一旦侵蚀,岩石裸露,难以恢复。即降水变率大、地形起伏大也是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的原因之一。读下图,完成56题。5.图中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全球变暖 b.臭氧层空洞c.水体污染 d.水资源短缺6.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会造成全球()a.高山雪线上升 b.各地降水增多c.酸雨危害加剧 d.陆地面积增大答案5.a6.a(2014浙江学业水平测试)读“北美洲大型哺乳动物和鸟类物种数量变化示意图”,完成78题。7.人类到达后该地物种锐减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灾害 b.栖息地破坏c.气候变化 d.小行星撞击8.按性质分,物种锐减属于()a.生态破坏问题 b.环境污染问题c.自然资源衰竭问题 d.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答案7.b8.a“绿色gdp”正成为当前人们热门的话题。所谓“绿色gdp”,是指现行gdp总量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的保护服务费用后剩下的部分,即“绿色gdp”gdp总量(环境资源成本环境资源保护服务费用)。据此完成910题。9.从根本上说,要实现gdp的绿色增长,就必须()a.降低经济增长速度 b.转变经济增长方式c.提高劳动生产率 d.提高环境资源成本10.目前,一些国家通过设置绿色壁垒、技术壁垒限制我国产品出口,对此,我们应该()在产品环保、技术标准上与国际接轨开发绿色产品,提高产品质量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采取必要的措施,适当提高关税a. b.c. d.答案9.b10.a解析第9题,从根本上说,要实现gdp的绿色增长,就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第10题,我们应该在产品环保、技术标准上与国际接轨,开发绿色产品,提高产品质量,从而破除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11.下列各种生态环境问题最有可能是由于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引起的是()a.淮河流域水质变坏 b.土壤的盐碱化c.全球变暖 d.酸雨答案b解析淮河流域水质变坏,主要是工业生产排污造成。土壤的盐碱化可能是由于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引起的。全球变暖、酸雨主要是工业生产中的废气排放造成的。12.对于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回答下列问题。(1) 请列举三种森林的环境效益。(2) 亚马孙雨林约占全球雨林的一半,每年释放的氧气占全球氧气总量的1/3,被人们称为“ _”,同时,热带雨林还具有促进全球_、调节全球_的作用,雨林又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又被誉为世界_宝库。(3) 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请列举三种在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人类活动。答案(1)调节气候、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等。 (2)地球之肺水循环水平衡生物基因 (3)雨林边缘城市建设及修路等工程对雨林的破坏;国际商业性伐木对雨林的破坏;开辟大型肉牛养殖场对雨林的破坏;巴西迁都至巴西利亚,以及向雨林移民等加剧雨林的破坏。13.读“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外圆代表_,内圆代表_。(2)图中箭头a表示人类通过_活动从环境中输入_,箭头b表示人类通过_活动向环境中输出_,箭头c表示人类的_,箭头d表示_。(3)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可用图中箭头_表示;任意排放有害物质可用箭头_表示;酸雨可用图中箭头_表示;植树种草可用图中箭头_表示。答案(1)环境人类社会(2)生产物质和能量消费废弃物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对环境的作用环境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反作用(或环境对人类的反馈作用)(3)abdc解析第(1)题,周围事物环境的范围比中心事物人类社会的范围要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安徽师范大学人才招聘5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按摩放松明星代言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森林主题游乐园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土方工程施工方案及质量控制要求
- 幼教园所课程活动设计与家长沟通技巧
- 检验科生化操作标准流程SOP
- 安全生产风险培训介绍
- 城市井盖安装工程专项方案
- 慢性肾衰患者电解质精准管理方案
- 小学生安全教育知识竞赛试题集
- 施工升降机安全技术培训材料
- 安全培训反三违课件
- 小学中段阅读教学讲座
- 土地属地管理办法
- (新教材)2025年秋期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核心素养教案(第2单元)(教学反思有内容+二次备课版)
- 行车安全培训课件
- 机械检验培训课件
- 福建民间信仰管理办法
- 2.2中国的气候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
- DB11∕T 1130-2024 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管理与监测技术规程
- 2025电化学储能电站技术监督规程第5部分:化学与环保技术监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