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安全生产规章制度(4).doc_第1页
第二篇安全生产规章制度(4).doc_第2页
第二篇安全生产规章制度(4).doc_第3页
第二篇安全生产规章制度(4).doc_第4页
第二篇安全生产规章制度(4).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节 安装安全规定 第326条 施工安装单位的技术责任人必须熟悉“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的各项规定,在所编制的施工方案中应提出安全技术措施。 第327条 凡是不了解“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来受过安全技术教育的工人,不准参加施工安装工作。 第3 28条 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等人员不得从事安装作业,高空作业。 第329条 高空作业的人员,应背工具袋。 第330条 安装过程中,上下同时作业时,应有隔离措施。 第331条 高空作业时,工人应系安全带,脚穿防滑鞋。安装现场的通道畅通,搭设的跳板脚手架应牢固,并增设安全网。 第332条 遇有六级以上大风,下大雨、雪、禁止露天高空作业。第333条 在阴天、光线暗、夜间施工时,应增设足够的照明。第六节 新老安装连接的安全规定 第334条 新安装项目验收合格后,才能组织与已投产装置连接的工作。 第335条 新安装项目在与已投产装置连接时,必须停产进行连接,严禁边生产边连接。 第336条 联接、安装过程中,需要动火、用火,必须办理动火、用火证。 第337条 联接、安装完毕后,应按“设备安装工程及验收规范”进行全面检查,验收。 第七节 试车有关规定 第338条 每台设备安装竣工前,应进行试运转。 第339条 试运转前,应对设备及其附属装置进行全面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试运转。 第340条 试运转步骤应先无负荷,后有负荷;由部件至组件,由组件至单台(套)设备;在上一步骤未合格前,不得进行下一步骤的运转。 第341条 润滑系统调试应符合下列要求:1、每个润滑部位应先涂注润滑油脂; 2、油压继电器等安全连锁装置的动作应灵敏可靠; 3、干油集中润滑系统油泵的工作压力,应使最远的润滑点流出润滑脂,并使终端压力控制阀动作,终端压力控制阀的压力应调到能顶动电器行程开关。上述两工作压力在达到要求的同时,应尽量调小; 4、润滑系统应畅通,油压、油量和油温均应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并无异常现象。 第342条 液压系统调试应符合下列要求: 1、液压系统内的空气应充分排除; 2、设备无负荷试运转时,应检查液压系统中的下列项目:a、 安全连锁装置和调压、调速、换向等各种操纵装置,应灵活可靠,执行机构的推动力、行程和速度应符合设计要求;b、 起动、换向、变速、停止时,运动应平稳,不得有爬行,跳动和冲击现象: c、管路系统不得有剧烈振动和刺耳噪音; d、油泵、阀门、管路及其附近的所有连接处,不得泄漏。3、设备负荷试运转时的检查项目同上,油温一般不应超过6 0。第343条 试运转时,对液体静压支承的部件(静压导轨、静压轴承、静压丝杆等),必须先开动液压泵,待部件浮起后,方得将其起动。停止运转时,必须先停止部件的运动,再停止液压泵。第344条 试运转时,气动、冷却或加热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1、各系统应畅通:2、各系统应进行放气和排污; 3、各系统的阀门和部件的动作,应进行数次试验,达到正确、灵活和可靠; 4、运转中各系统的工作介质供给不得间断或泄漏,并保持规定的数量、压力和温度。 第345条 运转中,轴承部位不得有不正常的噪音,滑动轴承的温度一般不应超过6 0;滚动轴承的温度一般不应超过70。 第346条 运转中,往复运动部件在整个行程上,不得有异常振动、阻滞和走偏斜等不正常现象。 第347条 运转中,各传动机构符合下列要求: 1、传动皮带不得打滑,平皮带不得偏斜。 2、链条、链轮运转时应平稳,无卡住现象和不正常的噪音; 3、离合器的动作应灵敏可靠,不应过分发热,对于磨擦片的离合器必须防油、水进入; 4、齿轮传动不应有不正常的噪音和磨损。第348条 运转中,操纵、联运、联锁、制动、限位等装置的作用应灵敏、正确、可靠;操纵开关标志牌所示应与实际作用相符;抽动和限位装置在制动或限位时不得产生振动。 第349条 运转中,每个安全或防护装置应牢固可靠;对调速器、安全阀等应进行定期试验和调整,使之能在规定范围可靠、灵敏、正确地工作。第350条 试运转结束后,应立即作好下列工作: l、断开电源和其它动力来源; 2、消除压力、负荷(包括放水、放气等);3、检查和复紧各紧固件。4、装好试运转前预留未装的和试运转中拆下各部件以及附属装置。5、整理试运转的各项记录。第十三章 工业卫生第一节 管理机构 第351条 公司设工业卫生委员会,由公司主要负责人任主任,有关部室部门负责人任委员。第352条 工业卫生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部门。第353条 公司安全部门、环保部门、生产部门、劳动人事部门、公司办、工会组织在各自业务范围对工业卫生工作负责。第二节 管理内容和要求第354条 工业卫生管理工作范围包括尘毒噪声控制与监测、健康监护、职业病防治、急性中毒救护、有毒化学品管理等。 第355条 尘毒控制的基本要求是:限制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防止粉尘、毒物的泄漏和扩散,保持作业场所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采取有效的卫生和安全防护措施,减少人员与职业危害因素的接触,对劳动环境进行监测和分析。 第3 56条 凡新改扩建项目,设计和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认真落实安全卫生“三同时”工作。 第357条 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过程,应采用密闭的设备和隔离操作,以无毒或低毒物料代替毒害大的物料,革新工艺,实行机械化、自动化、连续化。 第358条 对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工艺设备和管道,要加强维护,定期检修,保持设备完好,杜绝跑、冒、滴、漏。对各种防尘、防毒设施,不得随意停用、挪用或拆除。 第359条 长期达不到国家规定工业企业卫生标准,尘毒噪音影响严重、危害较大的作业场所要限期整改,经过整改,仍达不到标准的,要停车整顿。 第360条 尘、毒、噪音的生产岗位应按车间环境监测方法进行布点和定期监测。已布点的监测率要求达到8 0以上,监测点的样品合格率达7 5,测点的几何均值应不大于车间最高允许浓度(MAc)。 第361条 根据“预防为主、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原则的编制防尘,防毒规划,并纳入年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结合挖潜、革新改造,逐步消除尘毒危害。 第362条 健康监护工作按健康监护技术规定内容执行。 第363条 建立公司一级、生产厂二级、车间工段三级的三级急性中毒抢救网络。 第364条 一、二级抢救网络要规范急救、治疗、转治程序,配备足够的抢救器材。 第365条 若事态较大,生产调度部门组织启动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第三节 管理职责及工作程序第366条 工业卫生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各有关部门相互密切配合,工业卫生办公室是公司工业卫生综合管理、协调常设机构,各有关部门应自觉接受业务指导,提供信息反馈资料。 第367条 职工医院是落实工业卫生工作的关键部门,既是部门工业卫生工作的落实者,也有一定的管理职责。负责对新进厂,转调岗职工的体检,职工健康监护;参与健康监护评价;负责职业病防治,三级抢救网的培训和日常运行管理;负责现场化学灼伤冲洗药品提供;负责提供常见病、妇科病、职业病等信息。第368条 环保部门参与工业卫生尘毒、噪声的布点,负责周期性监测信息提供,负责或参与防尘、防毒治理,负责提供新、改、扩建工程工业卫生监测资料,完成临时性工业卫生监测任务,参与健康监护评价工作。第369条 技术部门负责防尘、防毒,降噪计划的安排,负责提供新产品、新项目安全卫生“三同时”资料和信息。第370条 计生办负责提供职工婚姻,异常生育信息。第371条 劳动人事部门负责组织新进厂职工体检,妥善安排好职业禁忌症者和过敏症患者的工作。负责提供职工异动、缺勤和人员结构信息。第372条 工会负责职工劳动鉴定、仲裁,负责女职工的保健,负责提供职工死亡信息:第373条 各有关厂、部室认真贯彻落实工业卫生有关 规定,接受和配合专业部门的管理,保证三级急救网正常运转。 第十四章 厂区交通 第374条 管理组织:1、为保障公司所属厂区交通运输安全,维护生产及交通秩序,防止交通事故发生,各单位必须有领导分管,专人负责交通管理工作。2、对车辆和船舶应根据有关规定制订各厂区交通管理细则。把人、车、路三者实行统一管理。第375条 信号、标志: 1、交通标志、信号是重要的交通指挥设施。 2、交通标志的形状、图案、符号、数目或文字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76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的具体规定制作。 3、厂区交通路、厂门、弯道、坡道、单行道、交叉道以及禁止各种车辆停放场所等、应按有关规定,结合厂区具体情况设置信号标志,警告标志。 4、厂区限制路,管制路以及有毒、有害物排放的地方应设置明显的警告路标。 5、厂区铁路要按规定在线路上安装信号灯、道叉灯及各种警示路标,通道路口要设有栏杆、警铃或信号灯。 6、铁路站台、装卸货位、罐洗刷区域和跨越路轨、搬运物资区域等,要在来车方向设置警示标志,夜间要有信号灯。 7、破路施工以及跨越道路拉设绳架,除征得主管部门同意外,还必须有明显标志,夜间要有红灯。对施工场地狭小。车辆行人来往频繁的区域,应设临时交通指挥。 8、厂区交通道铁路沿线及站台货位,要设有足够的照明。 第376条 交通线路: 1、交通道路必须平坦畅通,路侧要设下水道(明沟应加盖),并定期疏通。严禁向路面排放蒸汽、烟雾、酸碱等有害物质。冬季积聚的冰雪要及时消除。2、企业可根据需要将道路划分为:自由路:允许各种车辆通行; 限制路:允许“安全车辆”通行、其它车辆须经主管部门批准方可通行。管制路:为消防车、救护车专用通道路线,禁止其它车辆停留。3、严禁在要道和消防通道上堆集物资、设备,禁止在路面上进行阻碍交通的作业。凡是由于生产需要必须临时占用或破土施工时,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方可占用。 4、交通道路两侧堆放的物资,要离道边1米以上,堆放要牢固,跨越道路拉设的绳架,其高度不得低于5米。 5、履带车未采取护路措施,不准在交通路上行驶。 6、铁路两侧距钢轨1.5米内,不准堆放物资、设备,在规定的范围外堆放的物资必须稳固,以防溜塌侵入轨道,并不得影响机车行驶视线。 7、跨越铁路拉设电线和管道、应事先征得有关部门同意,架设要牢固,距离轨道面的高度,输电线路不得低于7.5米,管道不得低于5.5米。 8、在铁路两侧挖沟(坑)穿越路基,埋设电缆及各种管道时,必须取得有关部门的同意和批准,方可施工。 9、在铁路两侧、上空,地下从事非铁路运输作业而影响铁路运输时,必须取得主管部门的同意,并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1 0、要经常维护铁路路基、路轨、保证铁路畅通。 1 1、巡道工每天必须巡视,并作好路况纪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铁路畅通。 第377条 车辆: 1、车辆按公安、交通部门规定定期检审发给检审合格证后,准予继续行驶。厂管小型机动车辆(电瓶车、小型翻斗车)和特种车辆(叉车、铲车,吊车)(未办牌号)车况要保持良好、由公司主管部门负责检审,每年不应少于二次,检审合格后应发牌照及检审证方可继续行驶。 3、机动车辆行驶证须随车携带,号牌必须安置在指定位置,并保持清晰,不准转借。 4、机动车辆的车况必须保持良好。车容整洁,制动器转向器、喇叭、刮水器、后视镜和灯光装置必须保持齐全、有效。冬季要防寒防冻,采取防滑措施。5、定期对机动车辆进行小修、中修、大修,实行二级保养制度,严格车辆的质量检查,杜绝失检和漏修,凡不符合安全行驶的车辆,不得使用。6、铁路机车要按铁道部规定检修和保养。自备专用罐车不得任意改装。罐车内作业必须遵照设备内作业规定执行。第378条 驾驶:1、机动车辆驾驶员必须经专门培训,持驾驶证方可驾驶。2、生产作业车辆及特种车辆(未办牌照的)禁止在厂区外行驶。3、不准驾驶与驾驶证准驾车型不符的车辆。不准将车辆交给无驾驶证的人驾驶。不准驾驶不符装载规定的车辆。患有妨碍安全行车的疾病或过度疲劳及饮酒后不准驾驶车辆。4、车辆必须在车队停车场或准许停放车辆的地点依次停放,不准在厂区和生活区任意停放过夜。机动车停放时,必须关闭电源、拉紧手制动器、锁好车门,有坡的地面停车应垫上三角木。车停好后方可离开。 5、做好出车前,出车后的安全检查工作。6、必须严格执行调车制度,没有任务派车单或本单位领导签字同意,不得私自出车。 7、客车没有停稳时,不准开车门和上下人,开车门时,不准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待车停稳后先下后上。不准抢车,扒车。 8、不准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乘坐公司客车。 9、铁路机车司机、司炉、调车人员等都必须经专门训练,考核取证后,方可作业。 10、厂区铁路运输、必须严格执行联控制度,确保机车车辆运行安全;机车通过道口,要减速鸣笛,认真了望,确认信号,严禁臆测行车,执行“要道还道”制度。 调车员白天用旗,夜间用信号灯指挥,信号标准以铁路部门规定为准。 机车司机没有收到调车信号,不准动车,变更调车计划应彻底传达。蒸汽机车作业时,调车人员严禁在车辆外侧调车。 11、机动车辆进出厂门及转弯处,时速不得超过5公里小时,直线路行驶时速不得超过l 5公里/小时。 12、机车在正线行驶时速不得超过2 0公里小时, 支线时速不超过1 5公里小时,路轨末端、连接作业及轨道衡时速限为3 4米小时。 13、机车挂有易燃易爆、腐蚀性等危险物品的罐车时时速不得超过1 0公里小时。 第379条 车辆装载: 机动车辆载货要符合下列规定: 1、不准超过行驶证上核定的载货量及核定人数。 2、装载散装、粉状或易滴漏的物品,不能散落、飞扬或滴漏车外,须封盖严密。如有遗漏须立即停车重新密封并及时清除异物。 3、装载化学危险物品,按危险物品安全管理规定执行。车辆不乱停放,一定要停在安全地点。 4、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载物,必须按规定不准“超长、超宽、超高、超重。5、装载货物须均衡平稳捆扎牢固,防止货物移动。6、货运机动车不准人、货混载。机动车除驾驶室和车厢内可乘坐额定的人员外,其它部位(驾驶室顶、脚踏板、叶子板等)不准载人。 第380条 非机动车、行人:1、厂房内,设备旁不准停放自行车,三轮车,自行车必须集中存放管理。2、不准儿童在生产区域道路上玩耍及逗留,儿童不准在厂内道路上骑自行车或三轮车。3、在厂区行走时注意脚下沟、坑、井,头顶上部管线、架子、电缆、电线等障碍物。4、行人不要在有毒、有害物排放的地方停留,不准在起重物下穿行。第十五章 安全技术措施第一节 编制依据及范围第381条 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应依据:1、国家劳动保护法律、法规标准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项目总名称表。2、公司需要解决的保证人身安全健康和生产安全的措施项目。3、公司预防火灾、爆炸、工伤、职业病及职业中毒需采取的技术措施。4、发展生产所需采取的安全卫生技术措施,以及职工提出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合理化建议。第382条 安全技术措施项目编制范围如下:1、安全技术 以防止火灾、爆炸,工伤为目的一切措施,如安全防火装置、保险及信号装置等。2、工业卫生改善生产操作条件和车间劳动环境条件,防止职业病和防止职业中毒的一切措施;防尘、防毒、防暑降温和消除噪音等措施。3、辅助房屋及设施 有关保证职工劳动卫生所必须的安全卫生设施,如沐浴室更衣室、消毒间等。 4、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编写安全技术教材、购置图书、仪器,举办安全技术培训班、安全展览,出版安全刊物所需材料、设备等。 5、其它 凡不能列入项目的措施,如安全技术试验研究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和材料等。第二节 编制与审批程序 第383条 根据国家和公司有关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法令的具体规定,组织工人、技术人员和其它有关人员讨论安全技术措施项目。由厂指定专人编制、确定安全技术措施项目、具体计划和方案交公司安全部门审查汇总。 第384条 安全技术措施项目经公司安全部门审查,结合重大隐患整改项目,编制出公司年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报总工程师审核。 第385条 公司主管部门根据总工程师的意见,召开工会、有关部门和各厂负责人参加的专门会议。讨论决定以下项目:1、年度安全技术措施项目;2、各项目资金及来源;3、设计单位及负责人; 4、施工单位及负责人; 5、竣工及投产日期。 第386条 生产计划部门将批准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与生产技术措施计划同时下达。 第387条 厂(部室)在日常和专业检查中查出的不安全因素及其整改措施,要按月报安全部门备查。 第388条 各厂在每年九月份前,编制出下一年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报安技部门汇总。 第389条 已经批准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不得任意变动,特殊情况需修改计划时,应经公司主管总经理或总工程师批准。 第390条 属于上级主管部门审批范围或申请上级拨款的安全技术措施项目,公司安全部门应先办理报批手续,经批准后再列入计划,如撤消或调整上级已批准的安全技术措施项目,同样应办理报批手续。 第三节 经费与材料第391条 建立企业提取安全费用制度。为了保证安全生产所需资金投入,形成企业安全生产投入的长效机制,公司应在当年留用的设备更新改造中提取2 0以上(或销售额的1%-2%)的费用用于安全投入。综合利用的产品,可按国家有关规定,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减免税。第392条 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生产设备进行改装或重大修复而不增加固定资产的费用,由大修理费开支。 第393条 凡不增加固定资产的安全技术措施,由生产维修费开支,摊入生产成本。第四节 检查与竣工验收 第394条 安全部门对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执行情况,应定期检查并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 第395条 根据情况定期召开有关部门参加的会议,研究、处理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执行中的重大问题、保证安全技术措施计划顺利完成。 第396条 安全技术措施项目竣工后,由安全部门会同其它有关部门和使用单位进行检查验收。 第397条 安全技术措施项目竣工投入使用三个月后,由使用单位写出技术总结报告,对其经挤技术效果和存在问题作出全面评价。验收合格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技术措施项目应纳入单位正常管理。第十六章 科研与设计第一节 科研 第398条 确定科研专题应符合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防范社会灾害性事故的要求。 第399条 制订试验方案除提出试验所用的原料、中间产品、产品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