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 4中药的性能 中药的性能是指中药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功能 是解释中药作用的理论 简称 药性 把各种药物多种多样的性质和作用加以抽象和概括 就形成了中药的药性理论 药性理论是中药基本理论的核心 其内容主要包括四气 五味 升降浮沉 归经及毒性等 中药的性能与性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医疗性质和作用的高度概括 是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反应中归纳总结出来的 具有理论的抽象意义 中药的性状是指药物的形状 颜色 气味 滋味 质地 包括轻重 坚软 疏密 润燥等 具有感觉的客观意义 四气 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也叫四性 四气中温热与寒凉是两类不同性质的药性 温热属阳 寒凉属阴 温与热 寒与凉 性质相同而程度有别 温次于热 凉次于寒 有些药物通常还标有大寒 大热 微温 微寒等予以区别 也是四气同中有异的反映 药性的寒热温凉 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后所产生的疗效反应中概括出来的 是相对于疾病的寒热性质而言的 能减轻或消除热证 阳证的药物 则属于寒性或凉性 如黄芩 板蓝根相对于发热 口渴 咽痛等火热证而有治疗作用 因此具有寒凉性 能减轻或消除寒证 阴证的药物 则属于热性或温性 如附子 干姜相对于腹中冷痛 畏寒肢冷 脉沉无力等阴寒证而有治疗作用 因此具有温热性 热证 阳证 寒性或凉性 减轻或消除 黄芩 板蓝根 发热 口渴 咽痛等火热证 治疗作用 此外 还有一些平性药 是指寒 热偏性不甚明显 作用较平和的药物 实际上仍有偏温 偏凉的差别 仍属四气的范围 称其性平 是相对而言的 四气从本质上讲 寒热两性而已 一般来说 寒凉性具有清热泻火 凉血解毒等作用 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 补火助阳 温通经脉等作用 五味即辛 甘 酸 若 咸五种药物滋味 此外 还有涩味和淡味 因此药物的滋味并不是只有五种滋味 而应是七味 但五味是五种最基本的滋味 而且长期以来 人们将涩附于酸 淡附于甘 以合五行配属关系 故仍称五味 药物的滋味 最初是通过口尝而确定的 入口则知味 入腹则知性 人们在饮食服药过程中 从经验中获得 有某种滋味的药物或食物 口服之后能产生某种医疗作用 通过多次的体验发现 具有其一种滋味的许多药食 都有某种相同的医疗作用 从而使人们发现药物的滋味与医疗作用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 规律性的联系 因此就用药物的真实滋味作为药性之一 来解释药物的作用 另一方面 由于将药物的真实滋味与其医疗作用相联系 而在实践中又发现 具有某种作用的药物 又没有相应作用的某种滋味 因此很难用真实滋味来解释药物的作用 因而就采用了以作用假设其味的方法 用虚假的滋味来表示药物的作用 所以药物的滋味有两种意义 一是真实滋味 一是虚假滋味 但都作为药性以表示药物的作用 药味之中 辛 甘 淡属阳 酸 苦 咸 涩属阴 不同味的药物 有不同的作用 相同味的药物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功效 综合前人的论述和用药经验 将五味的作用分述于下 辛 能散 能行 有发散表邪 行气 行血的作用 一般治疗表证的药物 如麻黄 薄荷 治疗气滞血淤证的药物 如木香 香附 川苇 当归等 都有辛味 甘 能补 能和 能缓 有补益 和中 缓急 调和药性等作用 如人参大补元气 熟地黄滋补阴血 饴糖缓急止痛 甘草能缓和药性 调和诸药等 某些甘味药还能解毒 如甘草 绿豆能解药食中毒 甘味药多质润而滋燥 酸 能收 能涩 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多用于体虚滑脱证 如山茱萸 五味子涩精 敛汗 五倍子涩肠止泻 乌梅敛肺止咳 涩肠止泻等 涩 与酸味作用相似 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如龙骨 牡蛎涩精 止汗 坷子涩肠止泻 莲子固精止带 乌贼骨收敛止血 固精止带等 苦 能泄 能燥 泄的含义甚广 有指通泄的 如大黄能通泄大便 用于热结便秘 有指降泄的 如杏仁能降泄肺气 用于肺气上逆的喘咳 而枇杷叶除降泄肺气外 尚能降泄胃气 用于胃气上逆之呕吐等 有指清泄的 如黄连 黄芩等能清泄火热 用治火热上炎之烦躁 目赤 口苦等证 有指开泄的 如桃仁能开泄血滞 用于淤血阻滞之证 燥能除湿 用于湿证 湿证有湿热 寒湿的不同 寒性的苦味药有清热燥湿的作用 如栀子 黄柏等 用于湿热证 温性的苦味药有散寒燥湿作用 如苍术 厚朴等 用于寒湿证 此外 前人认为 苦能坚 即苦能坚阴 有 泻火存阴 的含义 通过泻相火而达到保存真阴的目的 如黄柏 知母 用于肾阴亏虚而相火妄动的痞证 咸 能软 能下 有软坚散结和泻下的作用 多用于疲病 瘿瘤 痰核 及燥结便秘等证 如海藻 昆布治瘿瘤 鳖甲软坚消结 芒硝泻下通便等 淡 能渗 能利 有渗湿利尿 利水消肿的作用 多用于水肿 小便不利等证 如茯苓 猪苓 能利水消肿 通草 金钱草能利尿通淋 利湿退黄等 滋味属于味觉的范畴 但有些气味芳香的药物也往往标有 辛 味 而以 辛香 并称 这样辛味就与嗅觉发生了联系 实际上 嗅觉所感觉到的气味 如焦 臭 腥 膻等 在中药学中不具有理论和实用价值 惟对芳香药物的认识和应用不仅历史悠久 而且也十分广泛 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 气味芳香的药物除具有辛味药能散 能行的作用外 还具有芳香化湿 芳香避秽 芳香开窍等作用 药味作为药性之一 也只能反映药物医疗性质的部分性能 但味所蕴含的作用较多 能针对疾病的不同性质而发挥多种基本作用 气和味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的作用 只能反映药物作用的共性和基本特点 两者合用才能较全面地认识每一种药物的作用和性能 气同味不同 味同气不同 药物的作用就有较大的差别 如紫苏 薄荷皆有辛味 能发散表邪 但紫苏辛温 能发散风寒 而薄荷辛凉 则能发散风热 麦冬 黄芪皆属甘味 有补益作用 但麦冬甘寒 能养阴生津 而黄芪甘温 则能补中益气 因此 不能把气和味孤立起来片面认识 气味相同的药物 一般来说 作用相近 但有的也有较大差异 还必须结合具体药物的功效加以认识 只有认识和掌握每一味药的全部性能 以及气味相同药物之间同中有异的特性 才能准确了解和使用药物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机体作用的趋向性 是与疾病的病势趋向相对而言的 升是上升 升提 趋向于上 降是下降 降逆 趋向于下 浮是发散 开泄 趋向于外 沉是泄利 固藏 趋向于里 升与降 浮和沉 是相对的 浮中有升 同性而属阳 沉中有降 同性而属阴 气机的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 气机升降出入发生障碍 人体便处于疾病状态 在病机和症状上就产生一定的病势趋向 而表现为向上 如呕吐 喘咳 向下 如泻利 脱肛 向外 如自汗 盗汗 向内 如表证不解 疮疡内陷 能够针对病势趋向 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 相对来说也就分别具有向下 向上 向内 向外的作用趋向 升降浮沉是用来表述药物功效特点的 一般来说 具有祛风散寒 发表升阳 透疹 开窍 涌吐等功效的药物 都能上行向外 药性是升浮的 具有清热泻火 泻下通便 利水渗湿 重镇安神 潜阳息风 消积导滞 止咳平喘 降逆止呕 收敛固涩等功效的药物 则能下行向内 药性是沉降的 有些药物升降浮沉的特性不明显 如南瓜子的杀虫功效 有些药物则存在二向性 如麻黄既能发汗解表 又能平喘 利水 川芎既 上行头目 又 下行血海 掌握药物的升降浮沉的性能 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 则可以纠正气机升降出入的逆乱 恢复脏腑生理功能的协调 二则可以针对疾病的不同部位 因势利导 驱邪外出 药物升降浮沉的性能与药物本身的气味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般来说 能升浮的药物大多具有辛甘味和温热性 能沉降的药物大多具有酸苦咸涩味和寒凉性 药物升降浮沉的性能 还受到加工炮制的影响 例如酒炒则升 姜汁炒则散 盐水炒则下行 醋炒则收敛等 此外 在复方配伍中 一种药物的作用趋向还可能受到其他药物的制约而发生变化 性质升浮的药物 在同较多的沉降性药物配伍时 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反之 性质沉降的约物 与较多的升浮性药物同用时 则其沉降性亦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可见各种药物所具有的升降浮沉性能 在一定条件下 是可以通过人为的操作而转化的 故李时珍说 升降在物 亦在人也 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医疗作用 是关于药物作用部位的理论 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 以所治病证为依据而确定的 由于经络能沟通人体内外表里 所以在病变时 体表的疾病可以通过经络影响到内脏 内脏疾病也可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 因此人体的疾病可以通过脏腑经络理论而获得系统的认识 通过症状而确定疾病发生的部位 如心悸 神昏 疯狂 痴呆 失眠 健忘 是心主神志的功能失常 故为心经病变 胸闷 咳嗽 气喘 痰多 是肺主宣降的功能失调 故为肺经病变 食少 腹胀 便溏 倦怠 是脾主运化的功能障碍 故为脾经病变等 根据药物的疗效 在脏腑经络理论的指导下 就可以说明药物的作用部位 而确定药物的归经 如桔梗 杏仁能治胸闷 咳喘 归肺经 全蝎能治抽搐 香附能治胁痛 归肝经 麝香能治昏迷 人参能治失眠 健忘 归心经等 可见药物的归经 是从药物对疾病的疗效中观察和总结出来的 毒药 一词 在先秦时期 通常是指治病的药物的总称 神农本草经 将约物分为上 中 下三品 提出 有毒 无毒 的区分 大体是把攻病愈疾 药理作用强的药物称为有毒 把能久服补虚 药理作用平和的药物称为无毒 反映了有毒药物可以损伤正气的意义 至于后世本草中 在药物性味之下所标的 大毒 小毒 在认识上 大多是指一些具有现代意义上的毒性或不良反应的药物 至此 毒 的含义已不是古时那种广义的概念 而是具有特定的含义了 3 5中药的配伍配伍是指根据病情需要和药性持点按照一定的组合原则 将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应用的方法 神农本草经 把单味药的应用及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总结为七个方面 称为药物的 七情 单行即用单味药治病 选用一味针对性强的药物 治疗病情比较单纯的疾病 即可获得疗效 如清金散 单用一味黄芩治轻度的肺热咯血 独参汤 单用一味人参治疗虚脱证 现代单用鹤草芽驱杀绦虫 以及许多行之有效的 单方 等 它具有简便廉验的优点 便于使用和推广 但若病情较为复杂 单味药则力量有限 难以实现既分清主次 又全面照顾的治疗要求 而且有的药物具有毒副作用 单味药应用无以避免不良反应 因此 需要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 药物合用 药与药之间会发生某些相互作用 如有的能增强或降低原有疗效 有的能产生或消除毒副作用 因此 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 就必须有所选择 讲究一定的原则 这就需要重视药物的配伍关系问题 七情 中除单行外 其余六个方面都是讲配伍关系的 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 可以增强原有的共同功效 如麻黄 桂枝均为辛温之品 都能发汗 两者配伍 可以产生协同作用而增强解表的功效 大黄 芒硝均属苦寒之品 都能泻下清热 两者配伍 可以增强通便作用 龙骨 牡蛎均性涩 两者配伍 能增强收敛固涩作用等 相须应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具有相似的性能功效 具有相近的作用强度 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种共性或性能功效虽不相同 但是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应用 而以一种药为主 另一种药为辅 能提高主药的疗效 如同属甘味 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 治疗气虚水肿时 茯苓可以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 同属苦寒之品 清热泻火的黄芩与泻下清热的大黄配伍 治疗实热内郁之证时 大黄能提高黄芩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 相使应具备二个基本条件 有相同的治疗目的 应确定主药物 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和不良反应 能被另 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如生半夏 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和消除 所以说生半夏 生南星畏生姜 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不良反应 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 生南星的毒性或不良反应 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 生南星的毒 生绿豆能减轻或消除巴豆的毒副作用 故称绿豆杀巴豆毒 由此可见 相畏 相杀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 是药物之间相互对待而言的 相恶即两药合用 一种药物与另一种药物相作用 而使原有的功效降低 甚至丧失药效 如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所以说人参恶莱菔子 相恶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恶是相互的 两药合用 可使两药原有的功效都降低或消除 两药合用 只是两药某方面或某几方面的功效减弱或丧失 并非各种功效全部相恶 两药合用 治疗目的不一致时 可产生相恶 治疗目的一致时 可能不产生相恶 如治疗元气虚脱 需用人参来益气固脱 若配伍消积导滞的莱服子 则人参的补气效果降低 若治疗脾虚食积 但用人参益气 则不利于积滞胀满 单用莱服子消积导滞 则会加重气虚 因此 原则上要避免相恶之配伍 但亦有可资利用的一面 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 能产生或增强毒性或不良反应 如 十八反 十九畏 中的若干药物 有两种情况 一是两种药物单独应用时无毒 但配合应用时会产生毒副作用 二是两药其中之一或二者均有毒 配伍应用时会增强毒性 六种配伍关系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的意义 有些药物配伍 因产生协同作用而增进疗效 是临床用药时充分利用的 有些药物配伍 可能互相拮抗而抵消 削弱原有的功效 用药时应加以注意 有些药物配伍 由于相互作用而减轻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不良反应 在应用毒性药或烈性药时必须考虑选用 有些药物配伍 因相互作用而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 属配伍禁忌 原则上应避免配用 从单味药到配伍应用 是祖国医学通过长期的实践 逐步认识和总结出来的 积累了丰富的药物配伍经验 配伍是中药的主要应用形式 药物按一定法度加以组合 并确定一定的分量比例 制成适当的剂型 即为方剂 方剂是药物配伍的发展 也是药物配伍应用的较高形式 3 6用药禁忌配伍禁忌是指在用药过程中 避免配合应用的药物 七情 中的 相恶 和 相反 属于配伍禁忌 但相恶是一种可使药物某些方面的功效减弱 但又是在 定情况下可以利用的配伍关系 并非绝对禁忌 而相反的药物则能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 故原则上应禁止配伍应用 有关配伍禁忌的药物 历代本草书籍都有记载 但说法并不一致 目前医药界共同认可的是金元时期概括的 十八反 和 十九畏 十八反 甘草反甘遂 大戟 海藻 芫花 乌头反贝母 瓜萎 半夏 白蔹 白及 藜芦反人参 沙参 丹参 玄参 细辛 芍药 十九畏 硫黄畏朴硝 水银畏砒霜 狠毒畏密陀僧 巴豆畏牵牛 丁香畏郁金 川乌 草乌畏犀角 牙硝畏三棱 官桂畏石脂 人参畏五灵脂 现代在这方面的研究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结论相差很大 经实验研究 初步表明 有些是有毒的 如细辛配伍藜芦 可导致实验动物中毒死亡 有些是否有毒 取决于绝对剂量或相互间的相对剂量 如甘草 甘遂合用 毒性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甘草相当于甘遂的剂量 若甘草大干甘遂的剂量 则毒性较大 有些未见明显的毒性 如贝母和半夏分别与乌头配伍等 因此 对十八反和十九畏的研究 还有待进一步的实验和观察 但目前应采取慎重的态度 一般来说 若无充分根据和应用经验仍须避免盲目配合应用 妊娠用药禁忌是指妇女在妊娠期间 为避免损害胎元以致堕胎而禁止服用的药物 根据药物对胎元损害程度的不同 一般可分为禁用与慎用两类 禁用药大多是毒性较强 或药性猛烈的药物 如水银 砒霜 雄黄 轻粉 斑鳖 马钱子 蟾酥 川乌 草乌 藜芦 胆矾 瓜蒂 巴豆 甘遂 大戟 芫花 牵牛子 商陆 麝香 干漆 水蛭 三棱 莪术 天南星 白附子等 慎用药主要是破血逐瘀 破气消积 攻下导滞及辛热之品 如桃仁 红花 牛膝 川芎 牡丹皮 姜黄 大黄 番泻叶 芦荟 枳实 芒硝 附子 肉桂 半夏等 服食禁忌是指在发病过程中 由于用药或疾病本身的关系而避免服用的食物 简称食忌 俗称忌口 食忌有两方面的情况 由于服用某些药物不可同吃某些食物 如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常山忌葱 地黄 何首乌忌葱 蒜 萝卜 薄荷忌鳖肉 茯苓忌醋 鳖甲忌苋菜 以及蜜反生葱等 由于疾病的关系不宜吃某些食品 如热病应忌食辛辣 油腻 煎炸类食物 寒病应忌食生冷 胸痹应少食肥肉 脂肪 动物内脏 水肿忌食盐 消渴忌食糖 疮疡 皮肤病患者 应忌食鱼 虾 蟹等腥膻发物及辛辣刺激性食品等 3 7用法与用量用量也称剂量 通常是指干燥的生药在汤剂中的成人一日内服量 本书特别注明者除外 其次是指在复方中药和药之间的比较分量 即相对剂量 现在我国对中药生药的计量采用公制 即1公斤 1干克 明清以来 普遍采用16进位制 即1斤 16两 160钱 临床上具体用量主要依据所用药物的性质 用药形式及病人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同时还应考虑季节 气候 居处的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总之要做到因药制宜 因人制宜 因时制宜 因地制宜 一般中药用量除特别注明者外 均为汤剂的常用内服剂量 一般为5 10克 部分较大的为15 30克 用法用法 主要指汤剂的煎煮方法和服用方法及各种药剂的给药途径 煎煮方法汤剂是中药最为常用的一种剂型 煎煮汤药的方法是否合理 直接影响疗效为确保疗效 应按下列要求煎煮 煎药器具 应首选化学性质稳定的陶瓷器皿 如砂锅 砂罐等 其次可选用搪瓷器皿或不锈钢锅 忌用铁 铝 铜等化学性质较活跃的金属器具 以免金属离子与药物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而降低药效 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煎药用水 煎煮用水必须干净清洁 无持殊异味 含矿物质少 一般来说 人们的生活用水都可用来煎煮中药 特殊需要时 也可用酒 醋等辅料煎煮 煎药水量 加水量要适中 要根据药材质地 性质 火候大小 煎煮时间等确定加水量的多少 一般来说 将药物放入锅内摊平 加水超出药面2 3厘米为宜 质地坚硬 黏腻或需久煎的药物加水量可稍多 质地疏松 气味芳香或不宜久煎的药物加水量以淹没药面即可 煎前浸泡 生药煎前浸泡 既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 又可缩短煎煮时间 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而致有效成分耗损或破坏 一般药物可用冷水浸泡20一30分钟 种子 果实类药物可浸泡1小时 煎煮火候及时间 火候有武火和文火两种 武火是火焰较大 使水液温度上升较快 煮沸时间较短的火候 文火是火焰较小 使水液温度上升较慢 煮沸时间较长的火候 解表药及其他气味芳香性的药物 一般用武火 迅速煮沸 改用文火维持10一15分钟左右即可 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类 骨角类 贝壳类 甲壳类药物及补益药 有毒药 一般宜文火久煎 煎煮次数 为了充分利用药材 避免浪费 剂药可煎三次 最少应煎两次 特殊煎法 在复方中 有些药物因其性质性能 临床用途的不同 应以区别于其他药物的特殊形式入煎 1 先煎 即将某一种或几种药物先煎煮一段时间 再加入其他药同煎 需要先煎的药物主要是一些质地坚硬的矿物药 动物的贝壳 甲壳 骨角类药物及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植物药和有毒药 如磁石 石决明 龙骨 牡蛎 龟板 鳖甲 海蛤壳 附子 川乌 草乌等 2 后下 即煎药前将某种药物留出 待其他药物将煎好时 把留出的药物放入同煎数分钟即可 需要后下的药物主要是含挥发性成分的芳香药 如紫苏 薄荷 荆芥 藿香 砂仁等 以及久煎则有效成分易于破坏的药物 如大黄 青篙 钩藤 杏仁 番泻叶等 3 包煎 即用洁净的纱布将某些药物包裹起来 与其他药物一同煎煮 需要包煎的药物有的是粉末状或颗粒细小而质轻的药材 如蒲黄等 不包煎则漂浮于水面 有效成分煎出不完全 且不便于服用 有的含淀粉 黏液质较多者 不包煎则容易粘锅糊化 焦化 如车前子 葶苈子 滑石粉等 有的药物有毛 对咽喉有刺激性 如辛夷 旋复花等 有些药物煎煮易产生悬浮的细小物质 习惯上也要包煎 如五灵脂等 4 烊化 即将某种药物用开水浸泡或稍加热使其完全溶化成液体状态 与其他煎好的药液兑服 烊化的药物主要是易溶于水的胶类药及药膏 如阿胶 鹿角胶 鸡血藤膏等 胶类药物如与其他药同煎 容易粘于其他药物表面或锅底 既浪费药材 又容易熬焦 从而影响疗效 5 另煎 即将复方中的某些药物 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东广州市海珠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招用见习人员6名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内蒙古恒正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0名工作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辽宁能源控股集团所属辽能股份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混合动力政策推广策略-洞察与解读
- 2025年福建省福安市教育局招聘7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滁州市机械工业学校公开引进教育紧缺人才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甘肃省兰州市西北师范大学诚聘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新)
- 2025广东“百万英才汇南粤”大亚湾开发区招聘公办学校教师358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河北沧州孟村饶安高级中学招聘1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上半年重庆城市职业学院招聘事业单位人员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高血压的中医食疗与养生
- 中医体质量表
- 明清传奇小说
- 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猎人海力布故事缩写两个基本方法
- 初中生物学教材解读人教八年级上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江艾佳细菌八年级上册生物
- GA 1809-2022城市供水系统反恐怖防范要求
- 2022年全国工会财务知识大赛参考题库精简600题(含各题型)
- GB/T 2072-2007镍及镍合金带材
- GB/T 13460-2016再生橡胶通用规范
- 基础观感验收自评报告
- 班级管理(第3版)教学课件汇总全套电子教案(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