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doc_第1页
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doc_第2页
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doc_第3页
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doc_第4页
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小编准备了七年级第一学期工作,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学情本学期任教初一(1)、(2)、(3)、(4)、(5)、(6)班,共约300多名学生。初一是起始阶段年级,最大特点是:好动,好讲,比较浮夸。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对新学科会有较浓的兴趣。但初一学生的特点又使得他们可能管不住自己,上课只是听听而已,他们的记忆力、对问题的理解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尚处于较低水平,综合归纳能力更是欠缺,况且还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上课不认真听,学习欠积极不主动。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惯、行为习惯成为新学期的常规工作,而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又成为今后的重点。二、工作计划教学计划: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中国历史第一册,主要包括四个单元的内容:即中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阐述了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把握好朝代的更替,掌握不同历史时期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能力目标:在教学中,正确运用课本中的史料、图片,课本中的动脑筋问题,活动与探究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教会学生正确的,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日常检测,加强学生归纳问题、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训练。通过引导学生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使学生掌握评价历史事件、人物的方法,学会正确表述历史。充分利用 我的三分钟我展示 ,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标:在教学中,除了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培养,还应充分利用历史课堂的优势,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通过学习中华文明的起源,青铜文明,使学生懂得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不同朝代的历史发展概况,认识到杰出人物如秦始皇、汉武帝、曹操、孝文帝等对历史发展所起到地推动作用。通过不同时期文化成就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技史的教育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习古代科学家、文学家们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勤奋好学、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教学重点:夏、商、周的更替及青铜文明;秦的统一和灭亡;大一统的汉朝;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魏晋的建立;不同时期的文化科技成就。教学难点:主要是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教会学生灵活运用知识。2、具体措施:(1)研究初一学生特点,抓好起始年级的常规教育,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注意培养初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2)深入研讨教材,提高驾驭教材能力;认真学习初中历史教法、学法指导意见,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和业务能力;(3)完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每一课的学案。备课做到实用性强,提高课堂效率;组织好每一次单元检测工作;(4)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以 我的三分钟我展示 为平台,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表述历史、评价历史等方面的能力;关注全体学生和学生每个方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优生发展,提高合格率;(5)重视的力量,积极参加集体教研活动,开展好集体备课,充分发挥集体优势,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对学生的培养计划:1、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主要措施:利用历史课的优势,引导学生探讨历史上的著名人物的品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协助,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经常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发展动向,及时将学生不良行为加以改正;与所有教师一起,共同关注学生成长,引领学生沿着健康轨道发展;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对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以取得家长对教育的支持。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学习奠定基础。主要措施:(1)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主要是利用学案,在上课时检测学生预习效果,让学生学会预习。(2)培养学生听课、做的习惯。笔记可以记在学案上,也可以记在书上,经常检查,以起到督促的作用。(3)培养学生主动巩固的习惯。针对历史学科没有作业的特点,想办法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养成主动复习的习惯。(4)培养学生整理好资料的习惯。许多学生上完课后资料保存不好,丢三落四,应对他们经常进行检查,促使学生养成保存资料的习惯。(5)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充分利用 我的三分钟我展示 ,培养学生表述、评价历史的能力。(6)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专项能力训练,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知识。专业发展计划:(1)积极参加校本培训活动,及时了解工作计划、工作目标,使自己的工作有据可依,有标可循。参加本学科各种培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努力使自己适应新的教学要求。(2)积极参加各种教科研活动,参与研讨和网上研讨,多听、多评课,取别人之长,补己之短。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提高业务能力。(3)努力掌握更高的电教水平,把信息技术与课堂激趣有效整合。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4)在教好本年级教学任务的同时,对其它年级教材要经常疏通,做到知识体系的连贯,使自己能够适应不同年级的教学。集体备课教学质量要提高,的力量远远不够。因此必须重视学科组集体力量,发挥集体优势,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1、制订实用的集体备课计划。2、集体备课必须实用性强,特别是讲学稿设计,要充分发挥年级学科组的的集体优势,努力把教材挖掘到最细。备课要做到提前备课 主备人说课 修改 定稿。集体备课中,要做到坦诚交流,资源共享,互相提高。3、认真对待每一次测试,做好试题的筛选和检测后的讲评,对每一次检测质量进行认真分析,查漏补缺,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周次起讫日期课时教学内容重点难点19.1-9.31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北京人、山顶洞人距今久远,只能依考古成果推断想象29.4-9.102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第3课华夏之祖河姆渡、半坡居民的农耕生活人文初祖黄帝大汶口文化晚期反映出人与人的关系及原因39.11-172活动课寻找历史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夏朝的建立、西周分封制认识奴隶社会进步性残酷性49.18-242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青铜器的高超工艺齐晋争霸青铜文明的概念奴隶悲惨生活与其关系59.25-10.11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生产技术的进步、变法与大变革时代的关系610.2-81休假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甲骨文甲骨文字形结构、古代历法、离骚的艺术成就710.9-152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活动课编写历史小故事孔子的主张和教育成就各位思想家的主张810.16-222第10课秦王扫六合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秦的统一及作用秦未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焚书坑儒以及空间概念的形成910.23-292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汉武帝的 大一统 文景之治治理黄河、农业进步、丝织治炼技术的提高理解 大一统 的含义正确分析两汉经济发展原因1010.30-11.52第14、15课匈奴的兴起及汉朝的和战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正确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交流中的地位1111.6-121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造纸术、地动仪、华佗与张仲景的医学成就地动仪的构造原理1211.13-192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活动课课佛教和道教及史学中的史记如何用正确的态度认识宗教1311.20-262第18课三国鼎立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官渡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淝水之战、江南的开发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1411.27-12.32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祖冲之和圆周率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圆周率推算涉及复杂概念方法1512.4-102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无锡乡土史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辉煌的石窟艺术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