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等效电路和应用.pdf_第1页
扬声器等效电路和应用.pdf_第2页
扬声器等效电路和应用.pdf_第3页
扬声器等效电路和应用.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扬声器等效电路和应用 一 翁泰来 韩 基 信息产业部 电子第三研究所 北京1 0 0 0 1 5 商 要 舟绍扬声嚣等效电路的三种形式和响应的一套可测量的扬声嚣小信号参数 并给出由 这些参数计算出的扬声嚣其他物理参数 f H s s 和有关电声参数 尸 r S P L B I 关键词 扬声器 等效电路 阻拉 I A b s t r a c 玎 r e e f o o f l k e T e q u i v a l e n t c i r c u it a r e i n o d u c e d a n d a l s o a s e r i e s o f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me a s u r a b l e s ma l l s i g n a l p a me t e m o f l o u d s p e a k e r t h r o u w h i c h o t h e r p h y c M p a r a m e t e r s MMS MMD C MS a n d r e l a t e d e l e c t r o a c o u s t i c a l p a r a i n e t e F 8 1 1 P r S P L B 1 c a n b e c a l c u l a t e d Ma t h e ma t i c a l e q u a t i o n a n d d e d u c i b l e t h o u g h t a r e a l s o g i v e n K e y Wo r d s L o u d s p e a k e r E q u i v M e m c i r c u i t I m p e d a n c e l 引言 扬声器等效 电路是扬声器低频分析 的 重要工具 这里介绍等效电路的三种形式 1 完整的原始形式 由 电 力 声三部 分组成 介绍此形式是为了明晰概念 2 全部等效到电学端 用于扬声器电 阻抗分析 推导出音 圈阻抗函数 在音圈阻 抗函数中引入了Q 系统力学品质因素 由音圈阻抗函数可以推导出Q 系统总品 质因素 的测量方法 和 Q 系统电学品质 因素 Q 的测量计算 从 电学端等效电路 容易理解动生阻抗的概念 3 全部等效到声学端 用于扬声器声 输出的分析 推导出声体积速度 砜 传递 函 数 G 从 G 表达式中引入 Q 系统总品 质因素 和 l 2 畎 由此 自然地 引入了 S m a l l 小信号参数 f s Q Q Q V 系统力顺的等效体积 这是一组可以直接测量 的量 再加上音 圈 电阻 和扬声器等效 辐射面积 S o 可以计 算出扬声器所有物理参数 系统总力学 质量 音圈和膜 片 的 力 学 质 量 C 振动系统 膜 片 支 撑 图1 扬声器等效电路完整形式 表 l 电 力 声参数定义 电学端 力学端 导纳类比 声学端 导纳类比 信号源电动势 音圈受到的电动力P振膜辐射声压 如信号源内阻 音圈振动速度 U 振膜体积速度 R 音圈电阻 l f m膜片音圈总质量 辐射导纳 L 音圈电感 c 膜片支撑力顺 辐射阻抗 i 流过音圈电滤 r 振动系统力导 j 实现电力转换的那部 R 振动系统力阻 丑 辐射阻 分电压 r 盥 1 R m s 口 音 日 磁 晾 中 鞋 通 密 度 振 膜 推 被 气 的 力 L 射 z 音 田 导 线 长 度 萎 厨 周 空 气 s 振 睡 有 效 辐 射 面 积 电力转换因子 无限太庳板附加辐射质量 2 M 2 M 自由空间中为M 村 村 导 J lf 导 p s n 振 膜 半 径 注 1 上面等效电路的力学螭的 流 是力 势 是线速度 声学端的 浪 是声 压 势 是体积速度 力学和声学端使用导纳型类比 2 上面是总体类比电路 实际使用时必须简化整理 等效到电学端进行阻 抗分析 等效剜声学端求传递函敷 辐射体积速度 求声功率 效率 声压级 维普资讯 力顺 还有效率 声压 丹 声压级 S P L 和 电力转换因子 2 等效电路及参数定义 2 1 完整的等效电路 图 1 是完整的等效电路形式 它包括电力声三 部分 表 1 汇总了相应参数的定义 2 2 全部等效到电学端 等效电路全部等效到电学端如图 2 所示 用于 电阻抗分析 参数测量 力学和声学元件使用导纳 类比 等效到电学端为动生阻抗的电学元件 表 2 给出相应参数的定义 图 2 扬声器电学端等效电路 表2电学端参数定义 参数 定义 c 璐音脚膜片总力质量 朋 和辐射附加声质量 M A2 M k 等效到 电学端的类比电窖 导纳类比 c M 种 Mm s M 2 总力学质量 朋 s n 辐射附加声质量 附加力学质量 无限障板 为2 自由空间为朋 振动系统支撑力顺等效到电学端的类比电感 导纳类比 L c c 支撑 力顺 n 振动系统力导 r 瞄等技到电学端的类比电阻 导纳类比 碡 例 R 振动系统力导 振动系统力阻 这里引人 Q 表示音圈阻抗 R r R f s 2 T s 2 S T s Q s 1 1 式中 7 l 蚺 C 腰 韬 c Q 蚺c h R s j gO 下标含义 S为系统 E为等效到电学端 C为系统 顺性 盯系统总质量 M S 表示力学系统参数 2 3全部等效到声 学端 全 部 等 效 到 声学端 的电路 形 式如图 3所示 阻 抗型类比 其参数 定义见表 3 便于计算声输出特性 传输函数 体积 速度 砜 辐射声功率 效率 声压级等 图3 扬声器声学端等效电路 表 3声学端参数定义 参数 定义 等效到声学嗤的系统总声阻 振动系统力阻 振动系统力导 r m I R 一 振动系统力阻等效到声学端的声阻 一s 信号源内阻 音脚电阻 等效到声学端的系统总质量 M M S 诅 M Mk 振动系统膜片 音圈质量 朋m 等技到声学端的振动系统膜片 音脚质量 M m M 嵋 帆 辐射附加声质量 无限瘁板为 2 自由空间为 c 等技蓟声学靖的振动系统膜片支撑声顾 c c 振动系坑膜片支撑力顺 V 声顺 c 的等技窖积 V p c p l 1 8 k 导 m c 3 4 5 m B G s 1 舯 肛 卫 R R E S D s 略 岳 计人信号源内阻 R 和其他机械阻时总 Q值为 Q t 当 R 0 忽略其他机械阻时 Q T Q 计算 效 率 系统总力学质量 肘m 音圈和膜片的力 其 中 等卺 平坦区I G 0 I 1 一般只计算 尸 声 I U o I R r R p 2 2 5 I 维普资讯 户 电功率 e 2 R 令 2 并将 1 式 代入整理 可得到 表达式 2 计算 M 系统总力学质量 推导 f M 产 s S D 2 M L 一 4 f 1 C s x s p c 代入整理可以得到 3 计算 f m 音圈和膜片的力学质量 M M M M 8 3 p a 2 6 7 a p p 1 1 8 k g m S e 百 将 3 式 代入得到 4 计算 肚 推导 由 2 Q 直接推导得出 5 计算声压 2 E l f 推导 无限太障板低频无指向性活塞辐射 k a 1 时 距离 处声压 j p 趣 e j 1 l l U 0 l 由 1 代入 o 爱 功 率1 w 低 频 振 动系统质量控制 取频响平直部分IG O I 1 r I m 6 声压级 S Ia L S P L 2 0 l g P 2 x l O 7 小结 已知 Q 瞄 Q Q 曙 R 西 s D 蜘 p 1 1 8 k g m c 3 4 5 m s 可以求出 lf L 4 1 f s V s 肚 等 S I a L 2 0 B lf I p S D 2 6 7 S k M MM s M 3 测量参数 要想得到完整的 套扬声器参数 Q值和 V 需要首先测量出来 1 可以通过扬声器阻抗曲线得到 2 Q 值的测量一般先测量阻抗曲线如图 4 随 后计算出Q Q Q 计算公式见表 4 图4 阻抗曲线示意图 表 4 Q值计算公式 3 V 测量方法 a 附加顺性法 分别测出扬声器单元和装入闭箱后的各 自阻 抗曲线 计算出附加顺性后的总 Q值 力 Q值和电 Q值为 口 c r Q 一 Q 一 然后计算 V s c r r I c r 和 为装入闭箱后 从阻抗曲线求 Q值时与 表 4 对应的符号 Q 是扬声器单元的电Q值 V a V 等 据 其 中 Q 衢 Q r0 Q c r r 0 c c 维普资讯 c 当 时得到近似公式 B 一 1 b 开 口箱法 分别测量开 口箱和闭箱的阻抗曲线 开 口箱时 求 H 闭箱时求 先后计算 和 一 1 丽 4 举例 以一个 q b 2 0 0扬声器为例 4 1测量扬声器参数 4 1 1 测量准备 测量扬声器有效辐射半径 a O 0 8 2 5 m 算 出有 限辐射面积 S D O 0 2 1 4 m 测量扬声器直流电阻 R E 7 1 n 4 1 2测量扬声嚣单元 Q值 用 G B 9 3 9 6 1 9 9 6的 1 8 3款方法 测量扬声器单元 的阻抗曲线 图 5 从阻抗曲线 上读出j 3 5 2 5 It z Z 4 1 0 7 n t o Z 岫 R E 5 7 8 5 2 0 4 5 l五l l l 1 7 0 8 n 从阻抗曲线上读出与之对应的频率 2 4 2 H z 5 1 3 0 H z 1 f 0 5 4 Q r o Q r s 3 1 3 Q 口 Q t o t o 6 5 4 1 3 测量扬声器单元等效客积 V 用 G B 9 3 9 6 1 9 9 6的 1 8 4款方法 使用一个体积为 V 2 8 d m 2 8 L的倒相箱 首 先测量扬声器装在倒相箱中的阻抗曲线图 6 从曲 线上读出A 2 1 3 6 H z 6 9 2 8 H z 然后把倒相孔 密封好 使其成为闭箱再测量一条阻抗曲线图7 从中读出 c l 5 9 6 2 H z f 一 4 1 2 5 H z f f tf n f B 3 5 8 7 I lz v 2 s r1 4 9 3 5 d m 4 2 计算扬声器其它参数 上面已经得到了一组直接测量量 下面利用前 面推导出的公式 可以计算一系列的扬声器参数 1 计算声顺 C 2 计算力顺 C M s 3 计算系统总 力学质量M 4 计算辐射附加力学质量 帆 5 凰5 扬声器单元阻抗曲线 图6 倒相箱阻抗曲线 圈 7 倒相孔密封后阻抗 曲线 计算音圈和振膜的力学质量 m 6 计算 值 7 计算效率 8 计算声压级 S P L 其中常量 声速 c 3 4 4 m s 空气密度 p 1 2 1 k g 4 2 1 计算声顺 c 产 等 4 9 3 5 x 1 0 a 3 4 5 1 0 7 m N 一 T 丽r 4 2 2 计算力顺 c c 粤 3 4 5 x 1 0 7 7 5 3 3 4 m N 一 i 面 r 一 4 2 3计算系统总力学质量 M M s 4 2 4计算辐射附加力学质量 lf l f l 2 6 7 a 3 p 2 6 7 x 0 0 8 2 5 x 1 2 1 1 8 1 g 2 7 维普资讯 4 2 5 计算音圈和振膜的力学质量 m M M s M 5 0 3 4 2 6 计算 值 B l 8 10 T m 4 2 7 计算效率 o 3 2 C Y 4 2 8 计算声压叛 S P L S P L 2 0l B l p m S v 互 8 7 3 d B 5 附录 前面提到的等效网络以及推导和计算是传统 的经典方式 它对于扬声器系统设计中 箱体和倒 相 管部分 的计算 很有 用途 现在大 部分 的音箱 C A D软件都是基于这一理论设计的 但是 扬声器 系统设计中 无源分频网络计算所需的负载不能由 经典等效网络参数提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L MS 测量系统给出了一个扬声器新模型 下面就这个模 型和参数做一解释 经典等效网络只适用于低频 在较高频率由 于扬声器膜片的分割振动 它不再是集总参数系 统 以及磁路系统在高频磁损耗的产生和导磁率的 增加 使系统变得很复杂 为了分频网络设计的需 要 制造一个模型 按其参量计算的扬声器阻抗曲 线与实际测量结果在全频段相一致 L M S系统对原 经典等效电路进行了修改 它把原作为常数的音圈 电感量 L 变为由随频率变化的阻 R e m和感 L e m 从而造成这个新模型在 2 O 2 0 H 2 范围与测量结果 在数值上相等 模型见图8 图 8 L MS全频段扬声 器阻抗模型 网络 这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