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复习 统筹“四块三带”协调区域发展课件 (2).ppt_第1页
中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复习 统筹“四块三带”协调区域发展课件 (2).ppt_第2页
中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复习 统筹“四块三带”协调区域发展课件 (2).ppt_第3页
中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复习 统筹“四块三带”协调区域发展课件 (2).ppt_第4页
中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复习 统筹“四块三带”协调区域发展课件 (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年中考时政热点专题复习系列 统筹 四块三带 协调区域发展 四大板块 热点聚焦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在西部地区开工建设一批综合交通 能源 水利 生态 民生等重大项目 落实好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政策措施 加快中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网络等建设 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完善差别化的区域发展政策 请注意 四大板块 与 三个经济地带 的区别 三个经济地带 见九下教材p112图8 43 提醒 中国的三大经济地带 考点分析 1 国家根据各地的优势 实施了哪些区域发展战略 西部大开发 中部崛起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东部率先发展 等 2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要完善差别化的区域发展政策 这说明发展区域经济要坚持哪一原则 因地制宜 变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 要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 要完善区域政策 促进各区协调发展 协同发展 共同发展 这需要我们坚持哪些原则 1 因地制宜 优势互补 2 共同富裕 1 有利于互通有无 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 更好地实现全国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 以及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 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3 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 3 为什么要实施差别化的区域发展政策 原因 意义 1 我国地域辽阔 地理环境区域差异明显 各地区的发展程度很不平衡 原因 2 只有因地制宜地考虑到不同地区的特点 采取适应当地条件的发展策略和方式 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意义 4 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 协同发展 共同发展 有何意义 5 依照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全国可分为哪几个经济地带 东部 中部 西部三个经济地带 这是体现我国区域发展宏观格局的三个经济地带 请比较上述三个经济地带各自发展区域经济的条件和特点 6 东北地区除了振兴老工业基地之外 还可以发展什么特色产业 请说明理由 1 产业 发展农业 2 理由 东北地区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平原广阔 土层深厚且肥沃 温带季风气候 雨热同期 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7 东部 西部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1 经济 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逐步缩小东西部发展水平的差距 实现共同富裕 2 政治 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与国家统一 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3 社会 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等等 8 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三个支撑带 热点聚焦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把 一带一路 建设与区域开发开放结合起来 加强新亚欧大陆桥 陆海口岸支点建设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在交通一体化 生态环保 产业升级转移等方面率先取得实质性突破 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 有序开工黄金水道治理 沿江码头口岸等重大项目 构筑综合立体大通道 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区 引导产业由东向西梯度转移 一 一带一路 考点分析 1 一带一路 战略有利于加强我国与哪些大洲的联系 亚洲 欧洲 非洲 一带一路 战略体现出我国海陆位置具有怎样的特点与优势 海陆兼备 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 太平洋 使这一地区气候湿润 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 有利于与各国海上往来和发展海洋事业 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 通过陆上交通可与中亚 西亚 欧洲各国直接往来 2 我们可以从 一带一路 战略中追溯我国古代哪些对外交往的事件 1 西汉 张骞出使西域 开辟丝绸之路 2 明朝 郑和下西洋 3 海上丝绸之路又被称为什么 元代 海上丝绸之路发达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1 陶瓷之路 2 原因 元代疆域空前辽阔 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航线 交通畅通 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空前繁盛 造船能力提高 指南针被应用于航海等 4 泉州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威尼斯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出发到达的最远地区 请设计一条从泉州港出发到达威尼斯的最短航线 泉州 台湾海峡 南海 马六甲海峡 印度洋 红海 苏伊士运河 地中海 威尼斯 威尼斯的气候类型 主要人种 大多数居民信仰的宗教分别是什么 1 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 2 主要人种 白色人种 3 宗教 基督教 1 时代主题角度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共建 一带一路 有利于加强沿线国家和地区间的交流和合作 有利于构建和谐世界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2 经济全球化角度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之一 共建 一带一路 有利于扩大国际投资 促进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改善沿线国家和地区人们的生活 方便人们购买来自各地的产品 3 区域发展的角度 因地制宜 优势互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 共建 一带一路 有利于沿线国家和地区互通有无 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 更好地实现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 以及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 一带一路 战略的提出 体现了我国怎样的基本国策 顺应了当今世界的哪一特征 1 对外开放 2 经济全球化 6 我国提出 一带一路 战略构想的原因有哪些 共建 一带一路 有何积极意义 4 国际角色角度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致力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共建 一带一路 中国履行了自己的国际义务 承担了国际责任 发挥了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的作用 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5 国内意义角度 共建 一带一路 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 加强与沿线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 同时也促进我国西部地区和沿边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等 6 对外开放角度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共建 一带一路 有利于我国以多种形式吸收外国资本 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 不断扩大对外贸易 有利于我国与沿线的国家和地区相互取长补短 在竞争合作中加快自己的步伐 1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 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坚持 引进来 走出去 的方针 既要积极敞开国门 又要注意维护国家安全 3 注意吸收各国先进经验 提高开放水平 取长补短 优势互补 4 始终把自力更生 独立自主作为发展的根本基点 7 我国在推进 一带一路 时 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 温带季风气候 2 华北平原 3 北方地区 4 东部经济地带 二 京津冀 北京 天津 河北 协同发展 1 京津冀的气候类型 所处地形区 地理分区 经济地带 2 请根据图2 简述京津冀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点 1 地理位置 西倚太行山脉 东临渤海 2 地形特点 以平原为主 3 河北是天津的 米袋子 菜篮子 试从地形 气候角度分析河北的宜农条件 1 地形 地处华北平原 地势平坦 2 气候 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雨热同期 适合农业生产 4 人民解放军解放北京 天津的时间和战役 1948年11月至19419年1月 平津战役 5 结合图3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角度分析如何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有何意义 1 措施 坚持 因地制宜 优势互补 的原则 因地制宜地考虑京津冀各地的特点 采取适应当地条件的发展策略和方式 要更好地发挥京津冀各地的优势 开展京津冀地区之间的合作 实现互利共赢 2 意义 有利于京津冀地区互通有无 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 更好地实现全国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 以及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6 自觉打破自家 一亩三分地 的思维定式 最终实现 1 1 2 1 2 3 的效果 这对当前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要坚持 因地制宜 优势互补 原则 要更好地发挥出各地的优势 积极开展交流与合作 互通有无 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 提醒 关于天津 还可参考天津自贸区专题 7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地区 请分析原因 为此 我国实施了哪一工程 1 自然原因 位于北方地区 温带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少于800毫米 季风不稳定性 导致降水不稳定 有的年份出现旱灾等 人文原因 人口增长 经济发展 对水资源需求增加 水污染日益严重 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浪费损失严重 2 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 1 地形 长江中下游流经平原地区 水流平缓 江阔水深 2 气候 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丰富 水流量大 1月均温高于0 终年不冻 可四季通航 三 长江经济带 1 为什么长江有 黄金水道 之称 因为长江干流江阔水深 终年不冻 宜宾以下可以四季通航 是中国最重要的内河航运大动脉 变式 请分析长江成为 黄金水道 的自然成因 2 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哪一河段 为什么 上游 因为上游河段流经地势第一 二级和第二 三级的交界处 落差大 水力资源丰富 列举一项与此相关的重大资源调配工程 并说说有何意义 1 工程 西电东送 2 意义 不仅带动了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 还满足了东部地区的能源需求 同时促进了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3 长江干流依次流经哪些地形区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1 鸦片战争 1842年8月 英军舰船闯入南京长江江面 清政府求和 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中英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 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与英 法签订 天津条约 增开汉口 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通航 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3 甲午战争 与日本签订 马关条约 开放重庆等为通商口岸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4 长江见证了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请举例说明 1 遵循 因地制宜 优势互补 的原则 2 因地制宜 长江下游地区交通便利 经济发达 资金雄厚 技术先进 人才丰富 可大力发展综合性工业基地 高科技产业 上游地区有丰富的能源资源 秀美的山川 独特的民族风情等 可开发能源工业 旅游业 3 优势互补 长江下游地区可从上游地区引进能源资源 上游地区可从下游地区引进资金 技术 人才 互通有无 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 5 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 具有哪些得天独厚的人文优势 交通便利 工农业发达 城市密集 人力资源丰富等 6 请从 区域经济发展 角度 谈谈应如何推进长江上 下游地区之间的协同发展 1 奋斗目标角度 有利于推动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 区域经济角度 有利于促进东西部地区交流合作 互通有无 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 缩小东西部差距 更好地实现全国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 以及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3 对外开放角度 有利于推进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这一对外开放格局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加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7 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 有何意义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 热点聚焦 2014年12月12日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北京 天津 河北 河南4个省市沿线约6000万人将直接用上水质优良的汉江水 近1亿人间接受益 工程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的丹江口水库引水 自流到北京颐和园的团城湖 线路全长1432公里 考点分析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北煤南运等 1 南水北调工程集中反映了我国存在哪一资源问题 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 或水资源南多北少 这一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对工农业生产的布局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也会导致水资源的区域性短缺 2 我国还实施了哪些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 1 开源 修建水库 海水淡化等 注意 京津地区开采地下水已不适宜 2 节流 改进生产工艺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发展节水农业 调整产业结构 增强民众节水意识等 3 对于资源短缺的地区来说 能完全依赖于调配吗 若不能 请你指出一条可行的出路 不能 立足自身的自然特点和优势 寻求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方式是一条可行的出路 4 京津地区除了跨区域调水外 还应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水资源短缺 1 气候角度 我国南方地区 长江流域 气候湿润 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北方地区 华北地区 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 2 资源分布 我国水资源呈现南多北少的分布特点 3 地形地势 中线工程经过处的地势由南向北逐渐降低 5 请从气候特点 资源分布 地形地势等自然因素角度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合理性 1 有利于形成水资源开发 配置 利用的合理布局 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2 有利于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更好地实现全国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 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