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艺术与科学(下).doc_第1页
谈艺术与科学(下).doc_第2页
谈艺术与科学(下).doc_第3页
谈艺术与科学(下).doc_第4页
谈艺术与科学(下).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艺术与科学(下)16美学论坛谈艺术与科学(下)文/徐大卫三,艺术家/科学家与社会(一)矛盾的社会位置科学家与艺术家同整个大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7我从结构和心理两个层次来谈.在结构方面,根据社会学家布迪厄(PierreBourdieu)的关于社会场域的构图,科学家和艺术家是属于广义的知识分子”圈,他们和国家资本家社会大众形成依赖和抗拒的矛盾关系.知识分子的出路,主要为包括国家学院,产业界,经纪商等的赞助或雇用.工作的路线则大致在两个极端之间游动专业自主导向的小众场域,以及商业营利导向的大众场域.前者以纯粹科学,纯粹艺术为典型.以同侪学圈和小众文人雅士为交流对象.例如研究宇宙生成和演化的大一统论,超弦理论等,常需动用昂贵巨大的望远镜和粒子加速器来做观测.只为了研究宇宙的终极奥秘.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则是艺术界的例子.要维持一个交响乐团,应付大牌明星的高行情,也是非常沉重的经济负担.像这无益国计民生,只有狭小消费群.但自称崇高伟大的事物,就需要很冠冕堂皇的理由来向国家(也就是纳税人)或企业界争取支持当经济不景气或市场衰退时.很容易成为动刀或遗弃的对象.至于商业导向的大众场域,则是应用科学,应用艺术的天下.科学的部分就是各种利用厚生的创造发明和建设.现代的都市生活从高楼,大桥到手机,计算机,都是科技的杰作:当然,搞杀人放火的战争科技也是重要大宗.艺术的部分则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标竿,从工艺设计到广告,服饰,精品都是很好的例子.我们生活周遭都是满满的应用科学和艺术兴致好的时候偶而来点半调子的科普漫谈或播放一首冗长的交响曲点缀一下.当然,大众和小众场域,绝非截然区隔而是互通有无,互相提携的.量子力学的发展史绝非单纯为了研究宇宙真理.而和二战与冷战时期的战争科技太空科技有密切关系.不过.对钟爱纯粹路线的知识分子来说.还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与主流社会(包括国家,资本,大众)保持适当距离而维护自己的信念.尤其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其很重要的任务之一即是实践启蒙”理想,扮演”正当的边缘人”(1egitimatedeviant,笔者发明的新词),对社会的深层真相加以揭露和批判,而不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此举就不易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充足资源.这即是”自主性的坚持与斗争,一种结构性的社会矛盾.附带提个有趣现象.在十八,十九世纪的上流社会.由才貌双全的社交名媛所主导的”沙龙”文化,齐聚各界名流谈天说地,成为跨领域社交与清谈的天堂.与会人员包括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科学家,政客等等,畅谈各种学问和天下大事.在此上流圈的时尚与社交,就和严肃,精致的知识文化结合在一起.它推动了知识圈内的激荡和成长,有时甚至参与了政策的辩论和商订.在今天,科学与艺术是否有这样的机会交流对话呢7而上流社交圈是否还有这样的知识兴趣.以及对知识分子的友好呢7谈完结构层面,再来谈心理层面.专业的艺术和科学领域.要求很高的知识或技术能力,严谨的规范和纪律,超越表象的想象力,不断革新的创造力,这都不是常人随随便便可以具备或学习到的.此行业的特殊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工作伦理,和坊问一般的人情世故也有很大的距离.因此,成就斐然,内化专业伦理甚深的艺术家或科学家,他的思考,信仰,欲望,生活方式与风格.和一般人经常是截然不同的.如果再考虑一个人的先天个性,还可以探究这先天个性与学习,工作表现之间,是否具有相互增强的效应,也就是.某种人格是否特别能够在某种领域上有卓越成就或至少能亲近投缘.下一节我来讨论几种极端的状况.(二)性情中人?艺术和科学都是专业要求很高的工作领域.好的业者必须随时砥砺,调控自己,严格把握创作和研究的质量,并努力压榨心思与创造力,不断生产新作品,作出新发现.可是另方面,与时俱变的潮流或典范,以及环境的缺乏回馈,又常常造成努力的价值难以确证.从而无法自我肯定.过去的成就也许转瞬便烟消云散.而未被认可的努力更是危殆不安的投资.于是,这种高专业标准.以及自我价值的不确定性,便成为业者的紧张,焦虑,压力来源.除了结构性压力之外艺术家个人的身心状况,也是影响其创作的重要因素.心理学家K?R?Jamison在疯狂天才(TouchedwithFire,心灵工坊.2002)一书中,检视历史上着名诗人,画家,音乐家等的传记,创作和病史,发现,许多人的创作高峰期,就发生在躁郁症的躁期,那是思绪敏捷泉涌,活力旺盛的周期相反的,他们在郁期则都经历着难以化解的沮丧和无力感.当中有不少人曾试图自杀.即使没有这方面的病史(或未被诊断和记载).许多艺术家的个性也是异常的难搞或敏感.比如贝多芬,肖邦和马勒等人.其人格怪异或阴郁,又饱受身体疾病,心理不快和人际关系紧张等多方煎熬.不过他们的作品都是精采感人的心灵讴歌,百年来启迪,滋润了无数听众.忧患或受难经验,在这类不寻常的人格中,确实可以激荡,炼化出卓绝不凡的精神世界.可是反过来说.这里也牵涉到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矛盾.伟大的艺术作品,是否只是源自艺术家的心理病症或不成熟的人生观,甚至”低EQ(按:情商)”呢7果真如此,此说是否会解消艺术经验的意义和正当性呢7请读者想想.科学家的部分我没有注意,最近英国又有研究指出牛顿和爱因斯坦都患有某种自闭症.这种病理化,标签化的谈论,完全无视于科学作为一种事业和社会制度,所可能蕴含的特殊的生活态度,伦理和秉性.还有另一个现象值得玩味,那就是文学戏剧创作对科学家的再现.我举几部电影为例,他们呈现了很特殊的科学家形象.1954年日本电影哥吉拉中的芹泽博士,外观即很不寻常.瘦高的身形不明原因戴上的独眼罩,埋首于地下实验室,有种非俗世的清孤感.他发现了一种威力强大足以毁灭哥吉拉的化学物质,因为不想让它被人类用在不当目的而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充分展现了日本人的死节美学.1965年鬼才导演StanleyKubrick的奇爱博士,片中角色是美苏核子危机中主持战争科技的德裔科学家.坐着轮椅操怪异13音和不自然表情,右手(因脑伤?)不听使唤直乱动.对于战争计划显露出冷静但邪门的乐趣.在尾声他竟兴奋得能站起走路并行纳粹敬礼.这是发挥到极致的”精通并得意于科学事物但有点神经病”的科学家形象.再比如星舰迷航记初代影集中的科学官史巴克(Spock),是外星种族华肯人,凡事讲求逻辑.常对他的人类同僚的不智行为泼冷水.虽看似不近人情.但在电影第二集中出于”多数人的需要重于少数人的需要”逻辑而牺牲生命拯救企业号.令人动容.二代影集的科学官Data则是人造生化人.在后期向往能拥有人类的情绪.他们的角色设定虽非人类.但也投射出科学与人性之间的张力.美学论坛17这些角色呈现了多种异于常人的特性或是远离人群,或是不黯世故.或是疯疯癫癫,可是也因此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令人回味再三.要注意.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科学家,而是文化创意者基于刻板印象或戏剧效果所做的想象.古怪或难搞的人格不限于任何职业.它遍布社会各界(军队,企业,政坛,海盗船);而大部分的科学家平常也就像邻家大哥大姐一样普通.但反过来说.当这些人格与科学,科学家结合在一起时,两者问的逻辑关系也就是”科学作为一种观念暨实践模式.与其工作伦理和社会角色,是否同某些生活风格和人我关系有着逻辑上的亲近性或互惠性这还是饶富趣味的,呈现出专家与常人,理智与情感,知识与生活的对立和辨证.当中存在许多不同的可能.一个热烈追求科学真理的心灵,的确有可能和尘俗脱钩或妄想宰制世界(经常只是观念上的),但也可以是个真诚坦率,不随波逐流因而更加可敬可爱的人.(三)偶像或异类艺术和科学是人类追求美和真的两个侧面.在现代社会中,两者都致力于求新求变.汲汲于揭露深层真相.探索,开拓未知领域,或是以新观点重读古老事物以激荡出新意义.总之就用尽各种方法.源源不绝地研发出新问题,新作品,新学说.这种无止尽探索的成果,必然与常人世界有所距离,这种距离会产生何种社会效应,就看时势的造化了.如果某种新奇的事物能获得世人的共鸣,能改变,启发世人的思想观念或生产模式,那创作者就成为先知,天才,领导者,造福人群的伟人.如果相反的,引起反感甚至悖逆社会(尤其权力团体)的基本信仰与伦理.就得被打成异端,叛徒,怪人而遭受迫害或排挤;除非经过一番折腾他的理念终于被接受了.当然更多的情形是,生产出来的作品或学说只能固守小市场,普普通通混过去.我们谈谈上面这两种极端的情况.在”偶像模式”里,成功的艺术家或科学家是世人崇拜的对象.崇拜的程度可以高到莫名其妙的地步.即使大家并不了解他们的思想与影响.看到其名字或作品时也要恭敬一番.而在教育和媒体中所传达的,由显赫伟人所组成的精英史观,也使艺术和科学成为天才的最佳征象.在此领域有特出表现的年轻人,就是天才桂冠的候18美学论坛选人.相较于政治和军事精英后两者也是左右历史的重要族群从而也是众人的偶像(例如亚历山大,拿破仑,曹操),但他们的才干较偏向谋略,统治,斗争,杀人等方面,不如科学和艺术给人的印象来得纯粹,崇高,浪漫.在艺术的领域.由学院,媒体或国家所经典化”的人物与作品,就成为拜物教的中心.观赏者一味接收其价值把它当作圣物来研读.渴望能领受其奥义.现代的艺术展演方式也呈现出一言堂的基调,作者不是退隐幕后就是舞台上镁光灯的焦点,观赏者很难以近距离与其互动.柯灵乌就希望能改善这现象,尝试一种能让艺术家与观赏者真正面对面交流的园地,彼此分享看法,既有赞赏也有批判:两造一同参与创作这创作就是有弹性可变而有多种可能性的活物.而不是一拍板就定案的僵固化石.此说强调创作者与观赏者互为主体”的活泼性,观赏者本身就是一种创造者,不应二元划分.然而这点子在大众消费的层次上较难实现.艺术领域是如此,我想科学应该也具有类似的逻辑常人(或半调子科普消费者)应该要有更多与科学界辩论的机会才是.另一种极端是,艺术或科学作品与世人主流观点相;中突或无法被理解,此即边缘人模式”.先谈艺术的部分.人才培育的阶段,虽然艺术作为文明成就的一环能取得相当程度的社会认可,但在教育体系和个人生涯选择上,又似乎是弱势的一条路.比如搞现代舞,搞美术,搞影剧.都不是升学竞争的主流.因而不会是功课好的学生想念的领域.尤其在华人社会家长制的家庭暨学校教育里,像李安这种功课不好的孩子,少年期就过得很痛苦,他们的才华很难被正视而获得及早的栽培.至于创作与消费的方面,被称为”前卫”或艺术”导向的作品,经常只能是小众的品味.不过若能在一定规模的小众里建立声望也算是个小型的偶像.在科学的领域,虽然它掌握文凭制度上的优势,但有时也走入另一种边缘.科学家的发现很多时候都在被拆解,泼冷水.他们勇于怀疑甚至叛离常识追求表象之下的真理,纠正世人的错误的”意识形态”或生活方式.例如自然科学企图化约许多人间现象如情绪,习俗,灵异,或是对科技的滥用提出生态,环保方面的警告:社会科学则痛斥阶级剥削,性别歧视,帝国主义等积非成是的制度或文化.他们的基调都是不信任常识或片面之见,而在一个高度专业的,掌握大量资料与学说的知识平台上,俯瞰,穿透这个世界.这种行径常使它难以融人大众甚至违逆了世人(或权力集团)的情感与利益以致无法参与主流社会的游戏规则.成为正当的边缘人”.在过去,自然科学的新发现有时会遭受宗教或道德势力的反动,尤其当它的学说与官方的宇宙观相冲突时.哥白尼和伽利略遭逼迫即为着名例子.今天,这种遭遇比较可能发生在社会科学,它必须很辛苦地和资本主义父权体制等恶势力搏斗.在艺术和科学史上,从边缘人转变成先知或偶像的例子很多这是藉由时间的筛选,让某种原本难以理解或离经叛道的事物,成为后世的主流或至少获得相当的认可.但即使如此.也只是社会变迁的常见结果不能说受平反的先知一定代表客观真理也不意味着未受平反的边缘人就注定是无意义的废柴.历史终究有其主观性和偶然性.上面只是对典型情况的讨论.两种模式在现实世界是交互参杂的.例如牛顿,贝多芬是世人的片面上的偶像.但他们的作品却不见得真正受大众理解.反过来说,科学对世界的影响,更不在于世人对它的认知,而是体现在无孔不入的”科技”中,它由国家和资本所主导.经由物质建设和商品消费而深入人们的生活.晚近的”科技与社会”学门(Science,TechnologyandSociety)就是在反省科技文明与其背后的专家体制对生活世界的侵入和宰制,以及牵连到的权力和伦理问题.当然,科技可以用在好的方面,也可以用在坏的方面,这常常不是科学家所能单独决定,而是统治集团的强势作为.总括上面的讨论,艺术家和科学家与社会的关系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可能性.他可以是贡献社会,造福人群的伟大劳动者.或汲取资源发展自己兴趣的纯粹清谈者;他可以是骄傲的既得利益者,或披荆斩棘的革命者:他可以是邪恶统治阶级的走狗或坚持”自主性”的孤独先知,异乡人或流浪者.不一而足.(四)小结总结这一大串的讨论.再复习一下科学与艺术的异同点.两者都讲求严谨的理性,超越表象的想象力以及源源不绝的创造力.两者都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但发展方向,内容与典范也会呈现时代风尚和变迁,而非永恒僵固的.科学偏重于对研究对象本身的解释.严守实证的原则:但新学说的研发却也深具开拓性和游戏性.艺术则偏重创作者个人的感想和情绪.但仍服膺于该类艺术在观念和技术上的规范与合理性.意即主观与客观,理性与感性,律则与游戏.是以不同的方式并存在两个领域里.而不是二分对立.艺术家与科学家的专业化,自主化的思想与实践,经常带出激进,叛逆,前卫,与众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不过,它们与时创新,大胆诘问,开明辩论的职业文化.再加上现实经验现象的复杂晦涩,历史与时尚的典范变迁则造成真理宣称的不确定性和流浪性.在与社会的关系上,艺术和科学对世界和人都抱持严肃的关怀对”真理有很强的执着性和信念.企求揭开世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