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四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专题训练.doc_第1页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四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专题训练.doc_第2页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四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专题训练.doc_第3页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四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专题训练.doc_第4页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四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专题训练.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四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2017湖州学情调研)下表是19291932年美、德、英、法等国工业生产下降情况统计。导致下表中工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美国德国英国法国55.5%52.2%32.0%36.1%a.一战的影响b帝国主义分赃不均c经济危机的打击d殖民地人民的斗争答案c解析据材料“19291932年美、德、英、法等国工业生产下降情况统计”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该时期资本主义世界正在遭遇着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故c项正确。2(2017湖州学考评估)“我们不仅要使失业者的肉体免受饥寒,而且要维护他们的自尊心、自力更生的意志和他们的勇气决心。”为此,罗斯福()a恢复银行信用 b实施以工代赈c推进劳资谈判 d调整农业生产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罗斯福意在维护失业者的自尊,推动其自力更生,a选项与对失业者的救助无关,故a项错误;以工代赈是给工人提供工作机会以代替直接救济,可以达到材料中的意图,故b项正确;c选项不能推动失业者自力更生,故c项错误;d选项同样达不到材料中的意图,故d项错误。3(2017宁波适应检测)罗斯福新政期间出台了700多个法令,其中某法令规定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该法令是()a农业调整法 b全国工业复兴法c全国劳工关系法 d社会保险法答案d解析农业调整法是关于农业方面的法律,与材料主旨无关,故a项错误;全国工业复兴法是关于工业方面的法律,与材料主旨无关,故b项错误;全国劳工关系法是调整工人和资本家之间关系的法令,与题干主旨无关,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罗斯福政府在社会福利方面的相关法令,属于社会保险方面的内容,故d项正确。4(2017温州学考查缺补漏)1933年6月16日,美国国会通过的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雇员有权组成集体与雇主进行谈判。这一规定的目的是()a促进工业生产发展 b调整劳资关系c赢得广大选民支持 d扩大政府权力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雇员有权组成集体与雇主进行谈判”得出缓和劳资关系,故b项正确。5(2017浙江课改联盟学考评估)“提高农产品价值将分散不经济、不平等的救济活动统一起来对所有公共交通运输、通讯及其他涉及公众生活的设施作全国性的计划及监督。”发表此施政方针的是()a凯末尔 b罗斯福c戴高乐 d撒切尔答案b解析“提高农产品价值、统一救济活动、对社会经济干预”是材料的核心信息,与罗斯福新政措施最接近,故b项正确。6(2017湖州学考评估)有学者说,罗斯福新政“在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走了一条中间道路有管制的资本主义”。该学者强调的是罗斯福新政()a放弃了资本主义自由体制b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c调整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d是学习苏联计划经济的结果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走了一条中间道路”,最准确的表述为调整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故c项正确。7(2017浙江课改联盟学考评估)下表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率统计,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得益于()年份198019811982198319841985增长率0.31.92.53.66.83.4a.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b发展知识经济c减少政府干预经济 d推行福利政策答案c解析二战后,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经济,始于20世纪90年代,故b项错误;1973年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经济“滞胀”,八十年代纷纷减少干预,实行新自由主义政策,故c项正确;1973年经济危机后,八十年代美英法纷纷缩小“福利国家”规模,故d项错误。8(2017浙江课改联盟选考评估)(加试题)戴高乐指出:“使国家强盛是政府的责任,而国家今后能否强盛则取决于经济。因此,(政府)必须领导经济,这便是我的政府采取国有化、国家监督和现代化措施的主要动机。”此番言论应发表于()a大危机时期 b二战中c二战后 d20世纪70年代答案c解析政府“领导经济”“采取国有化”,说明法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这是在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以后,面对“滞胀”局面,资本主义各国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9(2017余姚学考评估)(加试题)20世纪80年代,法国政府控制的电子工业、基础化工、有色金属工业、军火工业、航空工业、公用事业的比重分别为44%、54%、63%、75%、84%、100%。从中可以看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本质特点是()a全面国有化计划经济b减少政府开支调节军工生产c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干预d开始重视限制私有企业的发展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的法国政府控制了公用事业的全部,可知此时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故选c项。10(2017丽水学情调研)20世纪90年代,美国实施了“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从而进入了“新经济”时代。当时的总统是()a胡佛 b罗斯福c尼克松 d克林顿答案d解析胡佛是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总统,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罗斯福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总统,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尼克松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总统,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克林顿是20世纪90年代的总统,他在任期间,美国实施了“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从而进入了“新经济”时代,故d项正确。11(加试题)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仍处于危急中,于是政府发出了“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的号召,为此苏维埃政权实行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全盘集体化答案a解析据材料“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仍处于危急中”和“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可知当时苏俄处于战争的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a项正确。12(加试题)所有制、经济管理等方面全面推行社会主义化,在苏俄内战结束后引起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为此,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总结了经验教训,苏俄政府迅速调整政策()a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b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允许资本主义的存在c推行集体农庄制度,大力发展商品经济d全力发展重工业,抵御法西斯德国的侵略答案b解析材料“在苏俄内战结束后引起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反映了苏联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b项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故b项正确。13(2017嘉兴选考押题交流)(加试题)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维埃政权迅速摆脱了危机,同时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思路。材料中的“新思路”主要是()a建立稳固的工农联盟b对外来资本的吸收和利用c大力推行企业国有化d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答案d解析新经济政策恢复商品贸易,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思路。故d项正确。14(加试题)学者莫斯统计,(苏联)从1927年到1933年间,高等教育招生(往往是技术学院)增加了3倍,其中工人阶级家庭出身的学生人数从总数1/4增加到了1/2。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a农业集体化的推动b工业化建设的需要c与美争夺世界霸权d经济危机趋于缓解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1927年到1933年”“技术学院”,斯大林执政期间,推行工业化,片面发展重工业,培养工业技术人才,故b项正确。15(2017建德选考检测)(加试题)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该学者评价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 d戈尔巴乔夫改革答案c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是在苏俄时期,与材料中的“苏联”不一致,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发展经济,并没有帮助苏联实现工业化,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工业化”“缺乏效率,极其浪费”等可以判断该学者评价的是斯大林模式,故c项正确;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6(2017浙江新高考联盟押题交流)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努力追求的方向,但各国经济发展模式却不尽相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30到1940年代,很多西方经济学家开始研究苏联我相信思想界、学术界对于苏联模式的推崇可能是“主流”。波兰经济学家兰格甚至认为苏联的经济体制可能会取代市场而做得更好。张军谈1929:危机经济学的诞生材料二罗斯福认为,拯救国家的希望在于迅速克服经济崩溃的威胁。1933年3月6日,他命令所有银行关闭4天,并禁止支付和出口黄金。3月9日,国会召开特别会议,并在4小时之内通过紧急银行法,财政部根据紧急银行法采取的迅速行动,立即恢复了企业界信心。到4月的第一个星期,货币便有10亿美元以上回流到银行,储藏者已将黄金送返联邦储备银行,财政部官员则只须发行少量新联邦储备货币。美阿瑟林克等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苏联模式”的名称,并从该模式的弊端角度分析其没有成为“主流”的原因。(2)据材料二,从金融措施的角度说明罗斯福新政取得成功的原因,并指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答案(1)模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原因: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压抑地方和企业积极性;忽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损害农民的利益;国民经济难以持续发展等。(任答两点即可)(2)原因:整顿银行,恢复信用,稳定金融秩序。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17(2017杭州学考押题交流)(加试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同下层脱节,它没有促成生产力的提高,而提高生产力是我们党纲规定的紧迫的基本任务。列宁1921年材料二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