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第二讲教学内容授课教师 潘勤中国现代诗四首学习目标一、认真揣摩诗歌中的独特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二、体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尤其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三、理解诗歌所运用的表达技巧。 再别康桥学习目标一、揣摩诗歌中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二、体会诗歌的韵律和结构的特点。作者介绍 徐志摩 (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人。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回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1925年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次年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并出国游历英、美、日、印诸国。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学习重点一、 抓住诗歌中的意象,体会这首诗歌的美感,把握诗人对康桥的情感。绘画美:时间傍晚到夜幕初降,在幽静恬美的氛围中描绘了“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荫下的一潭”三个景象,借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揉合进诗人强烈的主观体验,丰富了这些景象的内涵,使之成为优美的意象。读者会自然而然地想象着作者在这所世界一流学府中的丰富生活,想象着诗人曾在文化上的吸吮与交融,想象着美好丰厚文化蕴育的美丽梦想“向更青处漫溯”“寻梦”,情绪达到高潮“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又陡然一落,“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为什么?固然有访友不遇、独个漫步的因素,更是不让外在的放歌打破内在热烈的思绪,只有在恬静中,心绪才能自由尽情放飞,最后,“悄悄地”离去,“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让这美丽的“梦”完整并永恒!全诗的意象美丽而又内蕴丰厚,外在的静谧、恬美与内在的热烈跃动如此和谐,多么令人回味,多么令人陶醉。几乎每节诗歌都包含了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都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同时又能唤起读者的想象力,丰富审美的内涵。建筑美:每句字数基本上是六七字(间有八字句),四行一节,十分整齐;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于整齐中见变化。音乐美:每节押韵,逐节换韵,因此本诗在诵读中能让人体味到它的音节铿锵的美感。“诗的生命在它的内在的音节”,“一首诗的秘密也就是它的内容音节的匀整与流动”(徐志摩诗刊放假),徐诗在词的运用上很注意平仄声错落安排,有起伏、有跌宕,读起来就产生了流动的音乐美感。诗句的平仄声错落安排,产生了一种流动的音律美。二、诗歌构思特点:首先,诗人避开了一般别离诗的告别对象。一般别离诗告别的是人,这首诗告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暄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其次,诗人为离别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一般离别,或执手叮咛,或牵手顿足,其中总带点“伤离别”的味道。而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 第三,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清草”“星辉”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独特的构思,来自诗人对个人自由天性的追求,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五四”以来的时代精神。 死水学习目标一、 揣摩诗歌奇特而丰富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二、 体会反讽手法。三、 从本诗体会闻一多的诗歌美学理论。作者介绍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幼年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1913年考入清华学校,1922年毕业后赴美留学,研习绘画、文学。1923年出版诗集红烛,以后闻一多开始致力于新诗创作。1925年闻一多自美回国,在北京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并成为徐志摩主编的晨报副刊诗镌的主要撰稿人。此时,他致力于研究新诗格律化的理论,在论文诗的格律中,他要求新诗具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由实践到理论为新诗发展探索一条值得重视的艺术途径。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收集了他1925年以来的诗作28首。这是他的代表作。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爱国主义的不朽诗篇。闻一多的诗,是他的艺术主张的实践。他的大多数诗作,犹如一张张重彩的油画,他不仅喜用浓重的笔触描绘形象,渲染气氛,尤擅于在大胆的想象、新奇的比喻中变幻种种不同的情调色彩,再配上和谐的音节、整饬的诗句这些优美的艺术形式的框架,使他的诗成为一幅完整的艺术品。但有时由于刻意雕琢,便失去素朴与自然美的光华。总之,闻一多的诗开创了格律体的新诗流派,影响了不少后起的诗人。学习重点 一、这首诗歌体现了闻一多的“三美”理论。 死水:意象奇特,内涵深刻。诗开头即将当时的社会比作“一沟绝望的死水”,再用“翡翠”、“桃花”、“罗绮”、“珍珠”比喻铜绿、铁锈、油腻、白沫,从色彩与形态两个角度看,是为了贴切,其实有深刻的用意。旧中国社会是一沟“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的死水,但是那个社会也不乏花红酒绿、珍珠玛瑙、彩罗绮绣,就社会表象来讲,诗中的比喻说的是事实,是在写实;但这些花花绿绿、五彩缤纷的东西,都是由破铜烂铁和残羹剩菜变来的,花红酒绿的本质是发了酵的污秽,就社会的本质来说,这也是事实,就连那大珠吞小珠、又被坐收渔利的“花蚊”吃掉的现象,也是事实,以美写丑,一连串奇特的意象深刻揭露了那个社会的表象和本质。这首诗体现了闻一多“戴着脚镣跳舞”的新诗主张,既有音乐美、绘画美,又有建筑美。全诗五节,每节四句,每句九字,非常整齐;在音节上,每句四个音节,三个两字音节一个三字音节,也很整齐,但由于过分注重了整齐,却忽略了平仄声的安排,诵读时显得呆板,不及徐诗有种流动的乐感。平仄声相对集中,读起来较沉闷。二、 反讽手法诗人借鉴西方现代派始祖之一的波德莱尔“以丑为美”的主张和技巧,营造一种反讽的氛围,揭露、批判丑恶和肮脏。诗人选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华丽词语描写死水,将丑恶写得很美。美与丑形成强烈的反差,造成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丑越写得美,越引起反感。学习难点“死水”究竟象征什么?分析:一般人认为,死水一诗,从创作、发表到结集出版,随时地不同,至少有三重意义。 第一重意义:从死水的创作时间看,“死水”是美国社会的象征。 此诗的后面,署有创作时间:1925年4月。正是在美国芝加哥留学的闻一多先生谁备提前回国的前夕。留美期间闻先生的情绪,有两个突出的方面:一是由于他在美国深受种族歧视之苦,对美国社会那种在繁华掩盖下的腐朽与罪恶感到愤怒与厌恶;一是对自己的祖国的无限热爱与思念。在这种情绪支配下,他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反帝激情的诗篇,如孤雁太阳吟忆菊等。这种爱国反帝的激情,更集中地表现在他回国前夕所写的洗衣歌七子之歌醒呀等诗中,如诗人所说,这些诗是“历年旅外因受尽帝国主义的闲气而喊出的不平的呼声”。 诗人是这样描写“死水”的外表的:一池的“绿酒”,上面有绿的“翡翠”、红的“桃花”、闪光的“罗绮”和灿烂的“云霞”,还“飘满了珍珠”,又有“歌声”。诗人又是这样揭示“死水”的内里的:里面有的是“破铜烂铁”和“剩菜残羹”,这些污秽的东西在这里霉烂、发酵;那翡翠便是破铜之绿,桃花是烂铁之锈,罗绮是油腻的光,云霞是霉菌的彩,绿酒是一沟臭水,珍珠是臭水上的泡沫。可见,“死水”的外表的华美,只是污秽和垃圾的霉变。华美外表的下面是污秽和罪恶。这样的“死水”,不正是美国社会最真实的写照吗? 第二重意义:从死水的发表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北洋政府。 死水虽然创作于1925年4月的芝加哥,那么,到了1926年4月,身在北京的闻一多先生,才特意把它拿出来发表,又有什么新的寓意呢? 1926年3月18日,就是鲁迅说的“民国以来的最黑暗的一天”,段祺瑞北洋政府血腥屠杀请愿的爱国学生,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闻一多先生怀着满腔义愤,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他选择此时发表死水,正是用以表达自己对北洋政府的深恶痛绝。也就是说:这个北洋政府已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那就让它见鬼去吧,“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态度是这样的决绝、激烈! 第三重意义:从死水诗集出版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现实。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闻一多先生对于祖国的美好希望破灭了。他结束了诗人的生涯走进了学者的书屋。1928年,他编成他自己的第二部诗集,取名“死水”出版,作为向诗坛的告别。他亲自为诗集设计了封面与封底,采用的是通盘的黑纸,只有封面的上方贴有小小的金色签条,写着书名与作者。整个封面封底散发着忧郁、沉闷的气息。人们看到这以“死水”命名的黑色诗集,心中就会浮起“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的诗句。这个时候,死水一诗和死水这一书,又有了另外一层寓意了。到这时候,在闻一多先生心目中,“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现实,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实激愤而又失望的情绪,也表现了他与反动统治者不合作的态度。 (选自庄善思的死水的三重象征意义,有删改) 我爱这土地学习目标揣摩诗歌中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作者介绍 艾青,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1928年夏考入“杭州西湖艺术院”绘画系。翌年春,赴法国巴黎勤工俭学。1931年9月在法国参加世界周刊主办的左翼人士集会以及反帝大同盟东方部的活动,开始接受无产阶级革命思想。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艾青在法国度过了“精神上自由,物质上贫困的三年”,回到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创办“春地画会”,得到鲁迅先生的支持。艾青等人因此遭反动派搜查并被判刑6年。在狱中,他创作了大量新诗。其中大堰河我的保姆表达了诗人对中国广大农民悲惨境遇的浓厚同情与关切,引起强烈反响。1936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颂扬他们的勤劳、淳朴、善良和智慧,受到茅盾、胡风等文学家的高度评价。1953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工作者协会理事。 艾青对诗歌艺术和诗学理论进行了长期不懈的辛勤耕耘。在继承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借鉴西方艺术的优秀成果,多方探索,勇于创新,取得辉煌成就。在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上,呈现出丰富多彩与自然和谐的辩证统一。 在六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艾青以极大的热忱关心国家民族命运,执着地追求光明,自觉地表现时代。他的主要作品有大堰河、火把、他死在第二次、黎明的通知、归来的歌、雪莲等诗集,诗论、新文艺论集、艾青谈诗、艾青论创作等论文集,以及其大量著作。 艾青是我国现实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他的诗作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并荣获法国文化艺术最高勋章,葡萄牙自由勋章等国际文学奖。 艾青为我国诗歌的繁荣发展倾尽了毕生精力,做出了卓越贡献,影响到老中青几代诗人,是继郭沫若之后中国新诗的又一面旗帜,被聂鲁达称为中国诗坛泰斗。学习重点一、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该诗是艾青抗战时期的一首代表诗歌。以“假如”的虚拟手法开头,突兀新奇,引人深思。这是第一层强化。鸟声本是清脆婉转,这里偏以“嘶哑”形容,这是第二层强化。接着,诗歌中出现了诗人心中“土地”,以及土地上的“河流”、“风”和“黎明”。作者在描写这些意象时,淋漓尽致,这是第三层强化。然后,以“我死了”陡转,于是,生和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反差,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生生死死永远不变的强烈的热爱之情,这是第四层强化。最后,以问答的形式归结诗歌主旨,水到渠成,情感升华,这是最后一层强化。全诗就是在这一层层的强化中,唱出了爱国主义的最高音。二、 意象及其象征意义诗人将深沉的感情直接化入“土地”、“河流”、“黎明”等一系列意象中。“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象征着遭受磨难的祖国,“悲愤的河流”象征人民的悲愤,“激怒的风”象征人民的反抗精神,“温柔的黎明”象征光明和美好的希望。 赞美学习目标一、揣摩诗歌中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二、体会诗歌的韵律和结构的特点。作者介绍 穆旦,原名查良铮,著名诗人和诗歌翻译家。祖籍浙江海宁,1918年生于天津。中学时即开始诗歌创作,17岁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37年“七七”事变后随大学南迁长沙,后又徒步远行至昆明。1939年开始系统接触现代主义英诗、文论,创作发生转变,并走向成熟。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外文系,留校担任助教。1942年从军,参加入缅抗日,历经艰险。1943年回国后经历了几年不安定的生活。1945年创办沈阳新报,任主编。1947年参加后来被称为“九叶诗派”的创作活动。1949年8月赴美留学,获芝加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53年初回国,任南开大学外文系副教授,致力于俄、英诗歌翻译。1958年被指为历史反革命,先后十多年受到管制、批判、劳改,停止诗歌创作,坚持翻译。1975年恢复诗歌创作。1977年春节因病去世。1979年平反。 主要著作有:诗集探险队(1945)、穆旦诗集(1939-1945)(1947)、旗(1948)、穆旦诗选(1986)等,及欧根奥涅金(1957)、唐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版权法规执行案例分析报告
- 考试题库及答案经济法
- 残疾人座车设计趋势分析报告
- 大学食堂做档口营销方案
- 古田公司团建方案咨询
- 2024年小学教学质量提升工作计划
- 电厂锅炉运行维护安全操作规程
- 美容院店铺营销策略与运营指南
- 配电箱出线施工方案
- 混凝土仿木花架施工方案
- 高中心理健康课程《人际关系-寝室篇》课件
- 水产微生物学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报告-三段式距离保护
- 香港永久性居民在内地所生中国籍子女赴香港定居申请表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学道德与法治 第5课 协商决定班级事务 课件
- 跨境电商亚马逊运营实务完整版ppt课件-整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
- GB∕T 31038-2014 高电压柴油发电机组通用技术条件
- 基层工会经费财务规范化建设
- 亚硒酸 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 预防接种家长课堂(课堂PPT)
- 重庆高等教育学会2017-2018年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拟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