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水污染现状调查及应对措施(小白).doc_第1页
广州市水污染现状调查及应对措施(小白).doc_第2页
广州市水污染现状调查及应对措施(小白).doc_第3页
广州市水污染现状调查及应对措施(小白).doc_第4页
广州市水污染现状调查及应对措施(小白).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广州市水污染现状调查及应对措施09信管6班 刘晓贤摘要:人类生活与生产皆离不开水。自古人们就“择水而居”,是为取水方便。到了现在,许多污染严重的工厂因为生产需要纷纷选择“依水而建”。由于生活与生产对水的用途和期望值均不同,于是生活与生产便开始争水。美丽的珠江曾经养育了多少广州人,创造了何等可歌可颂的历史文明。她给广州人带来的是甘泉生命的源泉,带走的是负重整个城市的废弃物。而面对广州市水污染现状,我们又将作何应对措施?关键词:广州市;水污染;调查;应对措施 城市水系是城市发展之源,世界上没有几个城市不是依托江河湖海而建立的。同时,城市水系不但是人类生活所必须,也是城市文明的载体和城市灵性所在,缺水的城市很难让人感受到文明的细致和生动。可以说,城市文明,有水则灵,无水则废。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的珠三角地区也曾被称为“水乡”,水系纵横,堪比江南。广州古誉“云山珠水”,全城水分六脉,是一座水上古城,仅仅30年前,珠江还是市民游泳、赛龙舟的好去处;而广州上游的佛山也伴随有河涌2802条,总长5084公里。水上人家,声音相闻;舟楫往来,永不疲倦。不过,随着近几十年来现代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用水量不断加大,水污染日益严重,并将城市与水、市民与水悲剧性地隔离开来。据统计,广州市每天有近100万t的工业废水排入珠江,废水中含有对人体危害严重的汞、福、铅、砷、铜、六价铬等重金属化合物,含有挥发酚、苯环系列及多环芳烃系列可疑致癌助癌物质;广州市内有14条较大的河涌通往珠江,这些河涌每天将100万t以上的城市生活污水排入珠江,且排放量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其中含有种类繁多的有机污染物质,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广州市郊的养殖业特别是养猪业日排放污水总量超过500万t,汇入珠江成为广州水体环境主要有机污染源之一,造成水体(划D、BOD、氮、磷的超标;尚无法统计的是江上行船的污染物,四面八方农业用水中残余的化肥、农药也汇入了珠江。由于管理上的问题,珠江为广州人向下游输送130万t/d左右的城市综合垃圾。事实已经证明,今日的珠江已经负荷深重,面临着更为严重的污染。珠江水的溶解氧浓度下降到了3.2mg/1,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和砷化物等出现超标现象。80年代初期,石门等水厂水质可达2一3类标准,80年代后期水质仍有3一4类标准;进入90年代只能达到4一5类水质标准,珠江水质的恶化已严重影响芳村、河南、石溪、员村、黄埔等自来水厂的供水,有时甚至波及到广州最大的日产100万t的西村水厂。多年的污染使得珠江及其附属的河涌一度成为臭江、黑江,如同一位原本高贵的母亲现已满身脓疮,令人闻之掩鼻,望而却步。以下是2010年广州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结果汇总表 序号指标代码 考 核 项 目计量单位 本 年本 年总分值类别 指标值得分值1环境质量Z 01API指数100的天数占全年天数比例%97.8120.0042.90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年均值毫克/立方米0.069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毫克/立方米0.033二氧化氮浓度年均值毫克/立方米0.0532Z 02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8.003Z 03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8.00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出入境水质变化4Z 04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dB(A)55.14.005Z 05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dB(A)69.12.906污染控制K 01清洁能源使用率%82.223.0029.877K 02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率%81.082.008K 03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99.305.009K 04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率工业危险废物处置率%1002.00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1003.0010K 05重点工业企业排放达标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9.502.96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99.811.00工业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98.281.91工业粉尘排放达标率%1001.0011K 06万元工业增加值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万元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强度吨/万元8.3762.00万元工业增加值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吨/万元0.0007542.00万元工业增加值烟尘排放强度吨/万元0.0003842.00万元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吨/万元0.0027712.0012环境建设J 01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5.658.0020.0013J 0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1.968.0014J 0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154.0015环境管理G 01环境保护机构建设达标3.003.0016G 02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由上表中有关水资源的数据显示:广州市的水污染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居民的用水需求,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水体污染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首先是降低了水体使用功能,使原来的取水点不符合取水要求,此时要么增加水处理设施,增大药耗和运行费用;要么将取水点向上游迁移,增加工程投入和输水费用。其二,直接影啊工农业生产,污染的水体造成工业产品不合格,农业减产。污染成分停留在工业产品内或被农作物所吸收,再通过工业品,“米袋子”、“菜蓝子”波及四面八方,源源不断地进入人体,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其三,水污染造成城市惶恐,是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之一。其四,被污染的河流很容易成为传播疾病的“流动炸弹”。 2007年6月20日,广州已经确诊的两例霍乱病例,就属本地食源性感染,并与鱼蟹、虾等水产品有关。这样的病例在广州乃至全国都已经相当罕见了,却在经济发展多年之后重现,想来不禁令人唏嘘。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发布的珠三角地区环境状况公众评价调查报告显示,珠三角九个城市的受访者中,有近四分之一的人不以城市自来水为饮用水源。( 11月11日广州日报) “四分之一”的受访者不以自来水为饮用水源,这一比例折射出人们对自来水及其水源的不信任。当看到一条条日益变色的河流,一个个不再清澈的湖泊,他们有理由将自己对水质的忧虑变现成“不喝自来水”的行为。人类生活与生产皆离不开水。自古人们就“择水而居”,是为取水方便。到了现在,许多污染严重的工厂因为生产需要纷纷选择“依水而建”。由于生活与生产对水的用途和期望值均不同,于是生活与生产便开始争水。该报告中“四分之一的人不以城市自来水为饮用水源”的调查结果深刻地揭示了生活与生产之间关于水的矛盾。经济建设要搞,自来水也要喝,而水源又只有那么点,另一方面工厂排污影响水质,而自来水对水质又有较高要求,政府不得不周旋于“民众生活用水”与“工厂生产用水”之间。 就在今年2月份,江苏盐城因自来水源受化学污染,全城停水。而早在2005年,哈尔滨就曾受松花江水源污染影响,停水4天。3天后,湖南冷水江市唯一的自来水源资江受含氨水的污染,被迫停水十多个小时。这些都还是影响比较大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而更多的小污染和慢性水污染则难以计数。水污染已成当前重大社会公害。就在近日,审计署发布审计调查结果表示,历经6年时间,国家投入910亿元资金改善“三河三湖”的水质,其结果是“整体水质依然较差”。于是有专家评论说“边治理边污染,再投910亿元也没用”。此话虽带“恨铁不成钢”的愤懑情绪,但却不乏道理。 在水污染严重,治污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唯有以理性的态度看待GDP,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监管污染严重的工厂才能治好水污染,才能协调好生产与生活用水之间的矛盾。为GDP放弃干净水,代价将是GDP的不可持续以及今后巨额的治污成本。算大账,利长远,保护水源、治理水污染不吃亏。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政策导向、政绩考评、强化执法监督等方面确保地方政府必须算大账,我们乃至子孙后代才会有放心的自来水可喝。另一方面,毫无疑问,珠江水被加重污染将会阻碍广州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影响广州市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进程。因此,必须及时采取果断措施,从广州市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整治珠江水污染。珠江流域污染控制是一次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从流域、区域和污染源治理的三个层次上协调整治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在流域层次上强调宏观调控,在区域(城市)层次上强调在流域调控指导下的水污染控制规划,在污染源治理的技术层次上强调清洁工艺和革新替代技术的应用。1、推行清洁生产,实现污染物的最少化,走经济和环境持续发展的道路。清洁生产要从污染大户入手。广州绢麻厂、广州氮肥厂、广州造纸厂、广州紫泥糖厂、人民制革厂、广州味精厂等12家大型企业,工业废水排放量占全市排放量的47%,是珠江广州河段的水污染大户。政府应当在政策上鼓励这些企业优先推行清洁生产,在企业改造的过程中加大技术投入,摒弃传统落后的工艺,确立清洁生产的目标,如日能耗、日排放量、吨产品能耗、吨产品排放量、原料转化率、综合利用率等,建立统计制度,全面提高生产管理水平。2、有步骤地调整工业布局,使产业结构合理化。位于市区或水厂取水点附近的污染型企业必须有计划地迁移到工业区,便于废水集中处理,或者通过改变产品结构降低废水的排放量。广州市内对一些资源利用效益不高、经济效益不好、环境效益差的产业、行业、企业坚持实施“关、停、并、转”的措施;对资源利用效益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效益亦有利的产业、行业、企业,坚决给予支持和扶植,鼓励其发展;对资源利用效益高、经济效益较好或出口创汇,但生产过程中排出一定的兰废污染物的产业、行业、企业,则给予相应的环境治理投资,扶植其发展。3、控制面源污染,城市排污有序化。广州市所辖范围数千平方公里面积,相当大一部分没有纳入城市下水道而是分布在四面八方,无序地通过各种渠道流向珠江,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目前的城市下水道建设不完善,历史上欠帐太多。4、完善环境立法,提高排污收费标准,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企业领导应该站在维护国家法律的高度上把环境责任纳入生产的全部过程,视环境指标与经济指标同等重要,这是前提。在此基础上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建立污染物排放总量与浓度双控制和颁发排污许可证的法律制度,配套收费,所征收的排污费要略高于由排污单位自己治理污染所需费用,从而实现节约用水,大家治理的目标。广州市应当在深入研究基础上制定出适合于本市使用的有关法律条文,使保护珠江的工作有法可依。5、领导重视,管理跟上,紧紧依靠科技进步。领导重视指的是省、市、部属领导有专人抓环保工作,企业领导有专人负责,环保部门密切配合行动。同时,通过应用现代化的高科技信息系统进行水质变化过程的监测和预测,及时反馈,预防污染事故的发生。珠江的综合治理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优先选用革新替代技术。末端处理要从单纯的净化处理转向尽可能回收利用和再循环使用,要打破行业框框,吸收先进、实用、有效的技术,以最低的资金投入来实现最好的环境效益。实际上,广州投入340亿元欲在亚运会前初步完成水环境治理目标:实现中心城区全面截污,乡镇污水全面治理;纳入整治的河涌水质不黑不臭,珠江干流水质逐步提升,全市水环境明显改善。截至2010年6月30日,全市污水治理和河涌整治项目581项,已完成569项、正在收尾11项,还有1项水浸街治理工程经市政府批准延缓实施,全市工程总体进度为99.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