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考试大纲.pdf_第1页
中国哲学史考试大纲.pdf_第2页
中国哲学史考试大纲.pdf_第3页
中国哲学史考试大纲.pdf_第4页
中国哲学史考试大纲.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哲学史 考试大纲 中国哲学史 考试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编号 06010100 06010101 01012011 01012012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 总学时数 总学时数 102 学时学时 学学 分 分 6 学分学分 一 考试要求一 考试要求 中国哲学史 是哲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 课程考试目的是考察学生通过学习 对中 中国哲学史 是哲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 课程考试目的是考察学生通过学习 对中 国哲学史的基本内容 基本精神 基本特点和主要思想 观点 概念及其现代价值的理解 国哲学史的基本内容 基本精神 基本特点和主要思想 观点 概念及其现代价值的理解 掌握和运用的能力 本课程的考试要求由低到高分为四个层次 即优秀 良好 及格和不掌握和运用的能力 本课程的考试要求由低到高分为四个层次 即优秀 良好 及格和不 及格 优秀者要求不仅熟练地掌握和理解中国哲学史的基本内容 精神 特点和其现代价及格 优秀者要求不仅熟练地掌握和理解中国哲学史的基本内容 精神 特点和其现代价 值 而且能够运用这门学科知识较为准确地分析和理解历史与现实中的一些问题 良好者值 而且能够运用这门学科知识较为准确地分析和理解历史与现实中的一些问题 良好者 要求熟练掌握和理解中国哲学史的基本内容精神 特点和现代价值 而且能够运用这门学要求熟练掌握和理解中国哲学史的基本内容精神 特点和现代价值 而且能够运用这门学 科知识分析现实问题 及格者要求对中国哲学史的基本内容 精神 特点和现代价值有基科知识分析现实问题 及格者要求对中国哲学史的基本内容 精神 特点和现代价值有基 本的理解和掌握 不及格者为对中国哲学史的基本内容 精神 特点及其现代价值缺乏基本的理解和掌握 不及格者为对中国哲学史的基本内容 精神 特点及其现代价值缺乏基 本的理解和掌握 本的理解和掌握 二 考试内容二 考试内容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1 了解中国哲学史的发展阶段 了解中国哲学史的发展阶段 2 掌握中国哲学史的基本问题特点 掌握中国哲学史的基本问题特点 3 了解中国哲学史的特点 了解中国哲学史的特点 4 了解研究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 学习的作用和意义 了解研究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 学习的作用和意义 第二章第二章 先秦哲学先秦哲学 1 了解先秦哲学思想的社会背景 了解先秦哲学思想的社会背景 2 孔子的仁爱哲学 孔子的仁爱哲学 2 1 了解孔子矛盾的政治立场了解孔子矛盾的政治立场 2 2 掌握仁者爱人的思想掌握仁者爱人的思想 2 3 理解天命观理解天命观 2 4 了解生知与学知的认识论了解生知与学知的认识论 2 5 了解中庸的方法论了解中庸的方法论 3 墨子的兼爱哲学 墨子的兼爱哲学 3 1 掌握兼爱非攻的思想掌握兼爱非攻的思想 3 2 了解非命强力的思想了解非命强力的思想 3 3 了解尊天事鬼的思想了解尊天事鬼的思想 3 4 理解重经验的认识论理解重经验的认识论 3 5 了解后墨的逻辑思想了解后墨的逻辑思想 4 老子道生万物的哲学思想 老子道生万物的哲学思想 4 1 掌握有生于无掌握有生于无 4 2 理解道法自然理解道法自然 4 3 了解反者道之动了解反者道之动 4 4 了解老子的辨证法思想了解老子的辨证法思想 5 庄子的相对主义哲学思想 庄子的相对主义哲学思想 5 1 理解庄子的理解庄子的 道道 论论 5 2 掌握相对主义的存在论和认识论掌握相对主义的存在论和认识论 5 3 理解逍遥游的人生观理解逍遥游的人生观 6 孟子尽心知天的哲学思想 孟子尽心知天的哲学思想 6 1 理解仁政思想理解仁政思想 6 2 了解尽心知性知天的宇宙观了解尽心知性知天的宇宙观 6 3 掌握性善论掌握性善论 7 周易 哲学 周易 哲学 7 1 了解 易经 及其宇宙生成理论 辨证法思想 了解 易经 及其宇宙生成理论 辨证法思想 7 2 了解 易传 的宇宙本原观 阴阳之道的观念了解 易传 的宇宙本原观 阴阳之道的观念 8 荀子天行有常的哲学思想 荀子天行有常的哲学思想 8 1 掌握天行有常的自然观掌握天行有常的自然观 8 2 理解虚一而静的认识论理解虚一而静的认识论 8 3 掌握性恶善伪的性恶论掌握性恶善伪的性恶论 8 4 了解其逻辑思想了解其逻辑思想 第三章第三章 两汉哲学两汉哲学 1 概论 概论 2 了解董仲舒神学目的论哲学思想 了解董仲舒神学目的论哲学思想 2 1 掌握天人感应的思想掌握天人感应的思想 2 2 了解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思想了解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思想 2 3 理解性三品论理解性三品论 3 王充元气自然论哲学思想 王充元气自然论哲学思想 3 1 了解元气自然论了解元气自然论 3 2 了解无神论了解无神论 3 3 理解重效验的认识论理解重效验的认识论 3 4 了解人性论与骨相论了解人性论与骨相论 第四章第四章 魏晋玄学魏晋玄学 1 概论 概论 2 王弼贵无论哲学思想 王弼贵无论哲学思想 2 1 掌握无为宇宙之本体掌握无为宇宙之本体 2 2 理解得意忘言理解得意忘言 2 3 了解名教出于自然了解名教出于自然 3 裴頠的崇有论哲学思想 裴頠的崇有论哲学思想 4 郭象的独化论哲学思想 郭象的独化论哲学思想 4 1 理解万物独化自尔理解万物独化自尔 4 2 掌握不可认识论掌握不可认识论 4 3 了解名教即自然了解名教即自然 5 僧肇的不真空论哲学思想 僧肇的不真空论哲学思想 5 1 了解不真空论了解不真空论 5 2 了解物不迁论了解物不迁论 5 3 了解般若无知论了解般若无知论 第五章第五章 隋唐佛教隋唐佛教 1 佛教及其基本教义 佛教及其基本教义 1 1 了解佛教的产生与传播了解佛教的产生与传播 1 2 了解佛教的理论结构了解佛教的理论结构 1 3 掌握佛教的基本教义掌握佛教的基本教义 1 3 1 四谛说四谛说 1 3 2 因果论因果论 1 3 3 空论空论 2 天台宗三谛圆融的哲学思想 天台宗三谛圆融的哲学思想 2 1 了解止观双修了解止观双修 2 2 理解三谛圆融理解三谛圆融 2 3 了解一念三千了解一念三千 2 4 掌握无情有性掌握无情有性 3 法相宗万法唯识的哲学思想 法相宗万法唯识的哲学思想 3 1 理解三性说理解三性说 3 2 掌握八识说掌握八识说 3 3 了解内识转化为外境了解内识转化为外境 4 华严宗四法界的哲学思想 华严宗四法界的哲学思想 4 1 了解六相圆融了解六相圆融 4 2 理解一多相融理解一多相融 4 3 掌握四法界掌握四法界 5 禅宗自性顿悟的哲学思想 禅宗自性顿悟的哲学思想 4 1 掌握明心见性掌握明心见性 4 2 了解机峰与棒喝了解机峰与棒喝 4 3 理解禅宗作风对佛教的影响理解禅宗作风对佛教的影响 第六章第六章 宋明时期的哲学思想宋明时期的哲学思想 1 概论 概论 1 1 了解理学的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理论背景和思想渊源了解理学的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理论背景和思想渊源 1 2 掌握理学的性质和特点掌握理学的性质和特点 1 3 了解理学的发展阶段及其历史地位了解理学的发展阶段及其历史地位 2 张载 张载 太虚即气太虚即气 的哲学思想的哲学思想 2 1 掌握太虚即气掌握太虚即气 2 2 理解见闻之知和德性之知的矛盾理解见闻之知和德性之知的矛盾 2 3 了解一物两体的思想了解一物两体的思想 2 4 理解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理解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 3 程颢 程颐天即理的哲学思想 程颢 程颐天即理的哲学思想 3 1 掌握理本气末掌握理本气末 3 2 理解格物穷理理解格物穷理 3 3 了解二元人性论及伦理思想了解二元人性论及伦理思想 4 朱熹大成的理学思想 朱熹大成的理学思想 4 1 掌握理一分殊掌握理一分殊 4 2 掌握格物致知掌握格物致知 4 3 了解一分为二了解一分为二 4 4 人性论和理欲观人性论和理欲观 5 陆九渊的心学思想 陆九渊的心学思想 5 1 掌握吾心即是宇宙掌握吾心即是宇宙 5 2 理解自存本心和认识论理解自存本心和认识论 5 3 了解朱陆之争及其实质了解朱陆之争及其实质 6 王守仁致良知的哲学思想 王守仁致良知的哲学思想 6 1 掌握天地万物与我一体掌握天地万物与我一体 6 2 掌握致良知的认识论掌握致良知的认识论 6 3 了解知行合一和四句教了解知行合一和四句教 第七章第七章 明清之际的哲学思想明清之际的哲学思想 1 概论 概论 2 王夫之理依于气的哲学思想 王夫之理依于气的哲学思想 2 1 掌握体用实有论掌握体用实有论 2 2 掌握理气观掌握理气观 2 3 掌握神形物三相遇知觉乃发的认识论掌握神形物三相遇知觉乃发的认识论 2 4 理解一物两体的辩证法思想理解一物两体的辩证法思想 2 5 理解习与性成的人性论理解习与性成的人性论 3 颜元的哲学思想 颜元的哲学思想 3 1 掌握以实理批判虚理掌握以实理批判虚理 3 2 理解注重实践的认识论理解注重实践的认识论 3 3 了解人性论了解人性论 4 戴震的哲学思想 戴震的哲学思想 4 1 理解道为阴阳之实体理解道为阴阳之实体 4 2 掌握血气心知的人性论掌握血气心知的人性论 4 3 掌握达情遂欲的伦理思想掌握达情遂欲的伦理思想 4 4 了解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了解对宋明理学的批判 第八章第八章 近代哲学近代哲学 1 概论 概论 2 了解龚自珍和魏源的哲学思想 了解龚自珍和魏源的哲学思想 3 洪秀全的哲学思想 洪秀全的哲学思想 4 康有为的哲学思想 康有为的哲学思想 4 1 了解托古改制的思想实质了解托古改制的思想实质 4 2 掌握大同思想掌握大同思想 5 孙中山的哲学思想 孙中山的哲学思想 5 1 了解 三民主义 思想和民生史观了解 三民主义 思想和民生史观 5 2 掌握 知易行难 的思想掌握 知易行难 的思想 三 考试方式三 考试方式 1 考试类别 闭卷 笔试 考试类别 闭卷 笔试 2 记分方式 满分 记分方式 满分 100 分分 3 考试时量 考试时量 120 分钟分钟 4 试题总数 约 试题总数 约 50 题题 5 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命题总的指导思想是 全面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原理 基本概念和主要知识点的命题总的指导思想是 全面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原理 基本概念和主要知识点的 学习 理解和掌握的情况以及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学习 理解和掌握的情况以及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命题的原则是 题目数量多 范围广 难易搭配比较合理 基本知识题占命题的原则是 题目数量多 范围广 难易搭配比较合理 基本知识题占 60 左右 左右 中等难度的知识运用题占中等难度的知识运用题占 20 左右 较难的知识应用题占 左右 较难的知识应用题占 20 左右 以客观题为主 主观 左右 以客观题为主 主观 题为辅 题为辅 6 题目类型 题目类型 1 选择题 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 有一个或多个答案是正确的 请把你 选择题 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 有一个或多个答案是正确的 请把你 认为正确答案的序号 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少选多选均不给分 共认为正确答案的序号 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少选多选均不给分 共 20 分 分 2 判断题 下列个题 你认为正确的 请在题干的括号内打 判断题 下列个题 你认为正确的 请在题干的括号内打 错的打 错的打 共 共 20 分分 3 名词解释题 共 名词解释题 共 20 分 分 4 简答题 共 简答题 共 24 分 分 5 论述题 共 论述题 共 16 分 分 7 各类题目的特点及考试目的 各类题目的特点及考试目的 1 选择题 是从一个题目的若干答案中选择一个或多哥正确的答案 它具有简单 选择题 是从一个题目的若干答案中选择一个或多哥正确的答案 它具有简单 明确 客观的特点 其考试目的主要是检验学生对基本知识理解的准确程度 明确 客观的特点 其考试目的主要是检验学生对基本知识理解的准确程度 2 判断题 它实质上与单选题相似 也具有简单 明确 客观的特点 用这种题目 判断题 它实质上与单选题相似 也具有简单 明确 客观的特点 用这种题目 进行考试主要也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进行考试主要也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名词解释题 它具有简单 准确 客观的特点 用这种题目进行考试主要也是考 名词解释题 它具有简单 准确 客观的特点 用这种题目进行考试主要也是考 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基本概念的记忆和掌握程度 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基本概念的记忆和掌握程度 4 简答题 属于中型题目 要求学生简要地回答出一些基本问题 主要考查学生对 简答题 属于中型题目 要求学生简要地回答出一些基本问题 主要考查学生对 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 论述题 它也具有较大的难度 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论述题 它也具有较大的难度 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8 答题要求 答题要求 1 选择题 要求选择正确 不可少选或多选 选择题 要求选择正确 不可少选或多选 2 判断题 要求判断准确 判断题 要求判断准确 3 名词解释题 要求答出定义及所包含的内容及实质 有字母表示或有计算公式的 名词解释题 要求答出定义及所包含的内容及实质 有字母表示或有计算公式的 也应写出来 也应写出来 4 简答题 只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