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得胜镇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第一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1个答案)1、 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d 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必仇2、据史书记载,从公元前722年前479年,诸侯朝齐晋楚者33次,朝周王者3次。这实质反 映出 b a.中原地区经济发达 b.分封制已开始解体 c.三国霸主地位确立 d.吴越文化的先进性3、西周以血线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这表现在b 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 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 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4、商汤以夏桀“弃捐在帝之恩刑,推蹶(摔倒)它王之法籍”,方以“有夏多罪,天命殛(杀死) 之”为词进行征伐,周武王伐纣也以纣“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作为兴兵的理由之一。这些做 法反映了当时 d a.以不行宗法作为开战说辞 b.王朝更替需得到先祖支持 c.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形成 d.统治者利用尊祖崇礼观念5、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 b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井田制 d.宗法制6、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 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实行。这一制度 d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决策时集思广益7、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呼!”,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 这主要体现了 a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8、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 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a a.唐朝的门下省 b.宋朝的枢密院 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9、中国古代各个时期都设有对地方、对百官的监察制度及监察机构,以其实现对权力的约束。期 中“位卑权重”“以小驭大”且无固定治所的是 b a.秦朝的丞相 b.汉朝的刺史 c.元朝的御史台 d.明朝提刑按察使司10、贞观元年,唐太宗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比来护己之短,遂成冤隙,或苟避私冤,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唐太宗认为 a a.三省六部提高了行政效率 b.制度实行的效果与初衷不符 c.中书省门下省不应互相牵制 d.三省六部制导致亡国危机11、有学者认为,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是脱胎于汉魏以来察举制度的母体之中的。二者的渊源关系 表现在 b a.体现了才能唯上的原则 b.体现择优选拔的原则 c.体现程序公平的原则 d.体现平等竞争的原则12、宋太宗开宝六年殿试题为“未明求衣赋,悬爵待士诗”。到宋神宗熙宁九年殿试策论中提到“民 遇水旱而流亡,兵无以抵蛮夷之军”,要求应考者对此进行论述。上述考题的变化,表明宋朝d a.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b.考试仍重诗赋的倾向 c.受宋明理学的影响 d.考试内容更加社会化13、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 政。”由此可知,该朝臣 a a.主张加强相权 b.主张建立内阁 c.反对中央集权 d.反对三省六部制14、从“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到“履至尊而制六合”,此时期中国历史的变化是 b a.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 b.从诸侯争霸到中央集权 c.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d.从封邦建国到设置郡县15、南朝宋裴驷史记集解记载:“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 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a.材料观点前后矛盾 b.反映了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c.体现了皇权的独尊 d.文字材料不足为信16、在秦朝朝议中,有发言权的不仅是三公九卿,没有具体行政职责的博士也可进言。据此可知朝 议制度 a a.减少了君主决策的失误 b.阻止了皇帝的恣意妄为 c.保证了中央机构的独立性 d.标志秦代中央官制完善17、明太祖废丞相后,曾下令:“内府内臣(宦官)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但不久后又制定半印 勘合制度:“六部所行一切都须经过内府勘合,方可施用。”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d a.牵制日益权重的内阁 b.减轻皇帝的行政负担 c.协调政府各部门的关系 d.加强对六部的监察18、明朝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为正七品官,分区掌管监察,称“巡按御史”。巡按御史“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主断。州县官员在巡按御史到来前,“迎跪道旁,倘遇风雨,即知府亦陷膝泥中”。这表明 a a.监察官员位卑权重 b.监察官员掌握了地方行政权 c.监察机构庞大臃肿 d.监察制度利于提高行政效率19、明成祖时,宫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参议机构,用来弥补废丞相后中枢决策留下的空缺,这个机 构就是“内阁”,其性质是内廷秘书班子。这反映出“内阁” c a.是皇权执行机构 b.其阁员位卑权重 c.有助于合理决策 d.是中枢决策机构20、从秦朝到清朝君主专制不断强化,但不乏与之相悖的特殊现象,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d a.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 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度拆分抑制相权 c.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d.清初军国大事皆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21、“品”是我国古代官吏的级别,分一品到九品。在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到了明代 提升为正二品。这直接原因是因为明代 b a.官员晋升相对容易 b.中枢机构设置调整 c.科举选拔趋向严格 d.中央集权不断强化22、下面有关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描述,正确的是:明朝内阁首辅大臣有票拟权,明朝内阁大学士可以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清朝军机大臣负责承旨拟写诏令,清朝军机大臣可以制定军国大计等机要政务 a a. b. c. d. 23、西周初年,周公长子伯禽就封鲁国。史记鲁周公世家说:“鲁有天子之礼乐者,以褒周公 之德也。”由此可以得知 a a.鲁国在西周的地位较为显赫 b.西周时期还没有形成严格的等级秩序 c.鲁国是西周时期最大的封国 d.春秋时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24、秦始皇曾采用战国时期阴阳家的五德终始说。该学说认为,各个相袭的朝代以土、木、金、火、水等五德的顺序进行统治,周而复始。秦得水德,水德尚黑,所以秦的礼服(官服)、旌旗都用黑色。与水相对的数是六,所以车轨的宽是六尺。这实际上反映出,秦代采用五德循环说旨在 b a.宣扬以德治国 b.辩护政治统治 c.推动经济发展 d.加强民族融合25、有人认为我国古代某一朝代的皇帝“身兼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与这一结论相关的是 d a.秦朝的三公九卿制 b.汉朝的中外朝制度 c.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d.明朝废除丞相制度26、公元1071年,枢密使文彦博对宋神宗说,“(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非与百姓共治天下也,” 最能体现该主张的是 c a.由中央掌控地方赋税 b.由世家大族担任朝廷要职 c.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d.抽调各地精兵去充实禁军27、有学者在评述梭伦改革的某项措施时说:“(它)使正在萎缩中的公民集体日益壮大,为雅典民 主政体的发展提供了最主要的政治保障。”该项措施应为 b a.发展工商业 b.废除债务奴隶制 c.发放观剧津贴 d.实行财产等级制28、1730年,英国下院的反对派领袖威廉多德斯韦说:“我们起着国家大公审庭的作用极为自豪。”1774年,内阁大臣诺斯勋爵则愤愤地说,议员们“责难大臣,还要他们每日报告工作他们的根本目的是要把行政部门置于被质讯的地位,”这反映了18世纪的英国 c a. 内阁与首相共同对议会负责 b.工业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下院对政府的行政监督增强 d.封建贵族和议会的矛盾加剧29、1840年8月,道光帝(爱新觉罗旻宁)受命琦善向英军表示,林则徐上年禁烟是“措置失当”, “必当逐细查明,重治其罪”,这 a a.表明清政府转向妥协立场 b.是笼络英军的缓兵之计 c.是出于保护林则徐的需要 d.体现出天朝上国的大度30、1901年3月,鉴于总理衙门法定地位不强,衙署和编制过于简单,根据驻北京外交使团的照会, 李鸿章提出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冠于六部之首”。这反映了清政府 b a.由被动外交转为主动外交 b.进一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c.吸取了义和团事件的教训 d.与列强开始了平等交往 第二卷 材料分析题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4分)【材料一】:1975年在湖北云梦出土的竹简,第一次提供了自秦孝公至秦始皇时期陆续修成的秦律 的部分内容律文中对农田水利、山林保护、牛马饲养、国家粮食的贮存发放、货 币流通、市场管理、工程兴建、徭役征民、刑徒监管、官吏任免、军爵赏赐等各方面, 都有许多严格具体的规定秦律规定“盗徙封,赎耐”即私自移动田界,要判耐罪, 可赎。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盗”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者,也要判处30天劳役。 律文中所见到的刑名计有斩首、磔(断裂肢体)、弃市、斩趾、黥、劓(割鼻)城旦舂(男子 输边筑城,女子舂米,均为四年以上徒刑)等。 -詹子庆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材料二】:在田律徭律仓律关市律等律中,对劳动人民缴纳赋税以及手工业生产和 商业活动都有明确规定和限制,违反者处以严厉的刑罚秦法对“宦大夫”等地阶 级、“隶臣妾”等被压迫阶级的身份、地位以及户籍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得任意变更。-林剑鸣秦史稿【材料三】: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以秦律为基础,参照六国律,制定了全境通行的法律。秦律经 过汉朝的损益成为唐以前历代法律的蓝本。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秦汉史【材料三】:至于秦始皇兼吞战国,遂毁先王之法,灭礼谊之官,专任刑罚,躬操文墨,尽断狱, 夜理书,自程决事;而奸邪并生,赭衣(刑徒)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悉怨,溃而叛之。 -汉书刑法志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分析秦律担负着哪些职能?(3分)2、据材料一、二分析秦律有什么特点?(3分)3、据上述两题回答:秦律的实质是什么?(3分)4、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秦律的实施有何作用?(5分)32阅读下列材料(13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 【材料一】:请看图示一 、 图示二 和 图示三 皇帝中书省吏 户 礼 兵 刑 工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史记【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明史【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檐曝杂记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2分)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2分)3、根据图示二内容,概括唐朝中央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3分) 4、根据示意图,分析唐朝皇帝是如何加强皇权的。(2分) 5、比较秦朝与唐朝中央机构的变化,说明变化的趋势。(2分)6、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2分)33. 选修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四则材料均摘编自徐文明十一世纪的王安石)【材料一】:王安石主张以开源为主、节流为辅,强调通过发展经济来满足需求,并不主张一味减少开支或者要求人们节欲。正是这一观点使王安石远远超出了同时代的人,也使他蒙受了许多不白之冤。【材料一】:以司马光为代表的守旧派对经济一窍不通,却自以为是,不肯接受王安石的理财之道。司马光对王安石“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饶”的观点根本弄不明白,他以为“天地所生,货财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间,则在公家”,这完全是一种自然经济的观点,一是认为财物完全是天地所生,忽视了人的劳动能够创造新的财富;二是认为财物是一个常数,不会增加,不懂得世间还有扩大再生产。因此,他认为所谓理财就是聚敛,就是搜刮民财。【材料一】:王安石则主张“天下财富依天下之力而生”,是可以不断增加、不断发展的,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常数。理财就是发展经济,增加社会财富。为了强调开源、强调发展生产,王安石对盲目的节用表示反对,正是这一点使人们对他产生了误解。【材料一】:司马光之辈既然不懂还有开源一说,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就只有节俭一法了。节俭当然是美德,也是解决财政困难的办法之一,然而如果只会节俭,一味强调节俭,就势必会减少必不可少的开支,虽然能解一时之急,却会造成更大的隐患。而且,过于抑制需求对发展生产也是不利的,现代经济已经完全证明了这一点。宋朝的前几位皇帝除真宗外,都是比较节俭的,然而单纯讲节俭却不是解决财政困难的根本途径,而且只有皇帝节俭,大臣、贵族都奢费无度,也是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车辆运输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手语教学第4讲课件下载
- 特色灌肠培训课件
- 售房委托书三篇
- 香精喷雾干燥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通风设备防腐涂层性能测试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黑龙江“安全生产月”知识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
- 树脂耐磨损性测试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回炉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焊工作业人员技能知识练习题含答案
-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GMP培训专家讲座
- 2023年中远海运船员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辐射及其安全防护(共38张PPT)
- 金风15兆瓦机组变流部分培训课件
- 膀胱镜检查记录
- 沈阳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三联)
- 化工装置静设备基本知识
- 电脑节能环保证书
- 美国共同基金SmartBeta布局及借鉴
- 露天矿山危险源辨识汇总
- 国家城镇救援队伍能力建设与分级测评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