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的工作方法、技术要求及精度要求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工作区高差大,地形切割强烈,水系较发育,植被茂密,局部地区第四系覆盖较厚。适用11万土壤测量方法,但是在已成型的矿区或采矿区周边及人员居住密集区,尽量避开污染源。本次工作设计采样点位17786个,另外采取重分析样534件,占总工作量的3%。检查样*个,占总工作量的*%。1、野外采样技术要求(1)、工作部署采样密度:依据地球化学普查规范DZ/T001191、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规范DZ/T01451994标准及测区实际情况,确定采样线距200m、点距20m,在村落、第四系覆盖区域适当抽稀测点密度,在岩体、构造发育地区适当加密采样点。110000土壤测量工作测网密度(2)、采样布局原则采样布局要均匀性、合理性、控制性、代表性兼顾的原则。剖面要尽量垂直于综合异常长轴方向或地层、地质构造线走向方向;采用20020m线点距布设。(3)、采样点布置及编号在每张11万地形图上,划出测线,沿测线每个采样点根据其所处的位置按上述顺序进行编号。在以上布点基础上,布置3%重分析样,样品编号规则不变,野外采集时取双样,全部样品送检编号重编,不得重复。(4)、样品采集采样介质:依据规范划定景观区标准,测区属于水系发育的中山区。土壤应采集粘土、细砂等物质。土壤的采样部位选择:一般采取距地表0.20.5m的B层土壤或BC层土壤。为提高样品的代表性,样品采取以采样点为中心、在5m范围内采集35个子样混合组合成一个样品作为该点样品,避免单点采样。样品重量一般不低于700g,确保过40目筛网的样品原始重量达到150g。如遇有岩石露头,倒石堆、河床堆积等不能取样时,可以空样或移点,但必须在记录中注明。避开人工污染和有机质堆积处,湿样需加套塑料袋防止相互污染,回驻地验收后,及时分开挂起晾晒。土壤不发育地区、岩溶区难以取得土壤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详查在测定的采样点周围点线距的110范围内采样)采取土壤样代替,并在记录本上记录说明。岩溶区发育地区采用在岩溶漏斗内采取组合样,在有代表性的漏斗内做标记的方法,并在记录本上记录说明。(5)、野外定点剖面要尽量垂直于综合异常长轴方向或地层、地质构造线走向方向;测点三维坐标采用GPS测量系统放置,测地精度按照DZ/T015395物化探工程测量规范7.2.3.7和7.2.3.8中公式对高程和测线平面测量计算点距中误差、点位测量中误差方法评价测地精度,要求点位中误差为相应比例尺图上距离0.6mm(110000为6m),相邻点距相对中误差为12.5%。相对高程中误差为相应比例尺图上距离0.6mm。野外定点采用GPS结合11万地形图定点。GPS在使用前,利用图幅内三角点坐标或当地GPS偏差校正值对GPS进行坐标校正,使GPS坐标与11万地形图坐标偏差15m。校正后,对所有工作区内使用的GPS在同时同点进行校验,使GPS间系统偏差小于5m。定点时要使GPS坐标达到稳定后再读取坐标并记录在记录本上。野外定点误差小于5m。(6)、标记野外采样点,均需留有固定标记,标记需使用红漆或红布条,标注或系在与人平视平行高度内,标注采样点编号。当近处无处标记时,在附近可标注处标注。并用箭头指示,注明目估距离,或在采样点附近挖一土堆,做证明在此采过样的标记,亦或在采样坑内埋设牛皮纸并编号做为标记,并在记录本上详注。(7)、变更采样点当设计的采样点在其误差允许范围内采集不到样品时,采集样品的点位超出误差后,或设计点位与实际地形存在误差时,可将此点视做采样点变更,并在记录本上注明,同时记录变更点位坐标。但变更点不超过采样点总数的10%。(8)、采样记录野外采样时按审查批准的设计样点位置采集样品,采样点的有关信息按规范要求格式认真观察、填写。每个采样点应详细记录地质体的出露情况、产状、岩性、接触关系、矿化蚀变等特征,记录内容全面、准确、客观,样品、记录、手图标记三者必须吻合无误,重要的地质现象做好信手剖面。记录卡(本)记录:a. 记录人员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对记录卡(本)各项如实填写。b. 要求在野外填写的内容,必须在实地填写,不得追记,允许在室内填写的内容,必须于当日或次日完成。c. 如实际采样点有变更,须在备注栏中注明变更的原因及变更后的坐标值。d. 记录内容要求准确齐全,字迹工整清晰,不得重抄、擦改、描改、涂改,保持整洁。必要时可划改,但每页不得超过3处。e. 野外采样时注意观察采样点周围或途中的地质现象,根据实地地质特征记录。样品介质及代号如表6-1。采样介质及代号表 表6-1名 称代 号名 称代 号名 称代 号水系沉积物SMSM土 壤SOLL坡积物SLWA冲积物ALFA洪积物PLFA残积物ELFA2、野外样品加工要求野外样品加工严格按地球化学普查规范规定的流程进行。加工过程中不得使用金属工具进行敲打、粉碎。每加工一个样品后进行认真清理,以防相互沾污。(1)、样品干燥方式采取日晒风干。干燥过程中及时揉搓样品,防止结块。为使样品粘土胶结的颗粒解体,可用木槌敲击干燥中的样品。(2)、用40目无污染样筛将样品充分过筛,截取重量大于200克的样品。(3)、重复样一律在野外样品加工时分出重复分析样,其长期保存样样瓶(袋)上、分析样袋上编号按正常采样编号。(4)、样品加工要及时,并严格按照加工流程进行,做到准确无误,严防弄虚作假。要认真核对样袋号、标签、图上编号和记录号,以防错号、漏号而造成样品混淆和错位。(5)、长期保存样袋入塑料瓶或纸袋中,瓶(袋)上的标签内容包括:15万图幅号、采样格子号及样号,分析样(组合样)装入纸样袋内再套入塑料袋中,纸样袋上标明15万图幅号、工区及采样格子号。(6)、样品装箱:每批采样工作结束后,经有关人员对样品、记录本、手图、送样单核对无误后,按顺序每八个分析样为一捆用牛皮纸包好,并标明15万图幅号、起止格子号、样品数量,再装入相应大小的塑料袋中排列装箱。单点样按格子号顺序装箱,样品箱上标明15万图幅号、批次号、样品编号及件数。3、野外样品管理每个作业组均设专人负责样品验收、管理、加工、入库工作。每一个驻地均设有专门的样品库房放样,并作如下具体要求:(1)、各台班每天工作结束后,样品管理人员对每个台班的样品逐个进行检查登记验收,然后将样品分门别类干湿不同区别排放。严禁样品间相互沾污。样品房要求干燥、通风,不得堆放杂物,杜绝鼠咬虫蛀。(2)、每天将样品置太阳下晾晒,样品凉晒时密切注意天气变化,避免雨淋。(3)、每天天黑后均要将凉晒的样品收入库内,并清点样数是否与出库一致,发现丢失及时补采。(4)、样品加工结束,并按要求组合装箱后,再按批次的顺序号入库存放。4、野外样品交送(1)、野外施工结束并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样品管理人员将长期保存样按15万图幅及先后顺序对照手图、送样单清点入库,并分别标明工区、15万图幅号、起止点号及样数。(2)、将分析样按批次对照送样单送交实验室样品管理员入库。送交实验室的送样单上一律不得标明重复样的位置。(二)、野外质量检查为了确保11万化探工作质量,生产各个阶段质量管理活动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进行。施工中严格遵守三级检查验收制度,并实施GPS航迹全程实时跟踪监控野外定点精度和到点率,作如下具体规定:1、野外生产小组自检(1)、日常自检:由各采样小组长执行,当天完成野外作业后,就地检查每个环节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样品数、记录本及点位是否一致,回到驻地填好样品登记簿再交给样品加工员及组长验收后方可收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2)、阶段性自检:当采样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时,对所开展的扫面工作进行100%的检查。样品、样品登记簿、记录本、手图是否统一,记录本上所有应填项目是否齐全,是否漏采等,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该返工则返工,该补救则补救。2、作业大组长检查作业大组长分阶段到各采样组和样品加工组进行方法技术和工作质量检查。(1)、方法技术检查组长随同采样组深入工作现场,观察野外采样全过程,检查其是否符合设计及有关技术规定。同时深入样品加工组,检查样品加工全过程,了解样品加工方法正确与否,样品有无沾污、编号有无混乱发生等。(2)、工作质量检查外业检查:组长不定期跟班或由野外作业人员带点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定点是否准确,采样部位、采样介质是否合适,记录内容与实地情况是否相符,采样点是否留有标志,野外检查工作量(包括重复样)不得少于实际工作量的5%。发现问题会同原作业人员妥善处理。内业检查:每天各台班回来后,分别检查其布点的合理性、样品的质量(是否有腐殖质、草根和树叶等),记录是否完整、正确,样品重量是否符合要求,样品有无污染等,野外记录的内业填写部分的齐全、正确与否、图面的整洁程度,样品加工流程是否按规定进行,是否有污染、错号、重号现象,样重是否合乎要求,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工作量为实际工作量的10%,发现错误及时反馈给原作业人员纠正。3、项目内部检查项目负责人及质量管理小组分阶段不定期地检查野外工作,其中包括对作业大组长检查的内容作适当的抽查。内、外业检查工作量分别不得少于实际工作量的5%、3%,检查内容同作业大组长,对于质量不符合设计及有关规定要求的资料坚决不予验收。4、项目实施单位检查野外工作结束前,由支队派质量检查组对野外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其外业检查工作量不得少于实际工作量的3%,内业检查工作量不得少于实际工作量的5%。并对三级质量检查工作及全部实物样品和原始资料进行评价、验收,写出验收文据。(三)、样品分析测试1、样品分析方法技术要求(1)用于样品的各种分析方法,都必需遵循下列原则:土壤样品中所要求测定的元素都是指它们的全量,不能用酸溶量和偏提取分析替代。分析方法的各项质量指标,包括分析方法检出限、准确度、精密度等各项指标执行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 第4部分:区域地球化学调查(15万和120万)样品化学成分分析(DZ/T0130.42006)规范要求。严格执行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比例尺15万)标准。必须报出分析元素的定量结果。报出率必须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要求主要分析元素报出率大于90%,次要分析元素的报出率大于85%。(2)综合分析定样品分析元素为Au、Ag、Cu、Pb、Zn、As、Ti、Hg、Ge共9种。(3)样品分析方法检出限要求(见表62)。 分析元素及检出限表6-2元素检出限(ug/g)元素检出限(ug/g)Ag0.03Ti100As1Pb5Au0.0003Hg0.005Cu1.5Ge0.1Zn15(4)分析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要求分析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用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水系沉积物系列进行考核,对每个样品分析12次,按规定办法计算准确度和精密度,其结果应符合表6-3要求。 准确度和精密度标准 表6-3 表示允许 方法含量范围准确度精密度检出限三倍以内0.2040检出限三倍以上0.1325注:为每个GBW标准物质12次实测值的平均值;Cs为GBW标准物质的标准值;n为每个GBW标准物质测量次数;Ci为每个GBW标准物质单次实测值。2、分析方法配套参考方案HGAFS AsGFAAS Au、AgICPOES Cu、Pb、Zn.CV-AFSHgXRFTiO2HF,HNO3溶样,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测量Ge3、质量控制(1)、样品分析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和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包括:分析方法控制、分析方法质量指标控制、准确度控制、精密度控制、报出率控制、重复性检验控制、监控图控制和分析人员自我控制。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包括:标准监控样元素合格率控制、标准监控样标准值与测量值相关系数控制、标准监控样标准值与测量值的双样本的方差检验(F检验),元素地球化学图控制。(2)、土壤样品准确度控制采用分析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方法进行控制,按不同样品类别,分别在每50件样品中,在预选留出空号内,插入二件同类别国家一级标准物质(一件高含量,一件低含量),与样品一起分析,分别计算每种元素,每件标准物质,每次测定的测量值与标准值的对数差(logC),和对数差的标准偏差(),应符合日常分析准确度、精密度要求(见表6-4),一次原始合格率要求90%,并绘制质量控制图。金元素分析精密度控制,同水系沉积物、土壤样品精密度控制方法相同,控制限见表6-5。一次原始合格率要求80%,并绘制质量控制图。 日常分析准确度、精密度要求 表6-4 表示 允 许 方法 含量范围准确度精密度检出限三倍以内0.170.20检出限三倍以上0.150.171-5%0.100.155%0.070.07 金元素标准物质和样品分析允许相对偏差 表6-5含量范围(ng/g)相对偏差=0.3-11001-3066.63050执行的技术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事故管理的安全培训记录课件
- 环保应急预案评审汇报
- 装修行业年终总结
- 食品外贸公司汇报
- 2025年专利申请文件的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招标采购从业人员专业技术能力考试(招标采购项目管理中级)冲刺试题及答案(浙江温州)
- 《种树郭橐驼传》
- 第08讲 两点分布、二项分布、超几何分布与正态分布(练习)(解析版)
- 生产运营工作总结
- 2025诊所租赁合同协议范本与诊所药品供应合同
- 水磨钻施工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2025下半年新疆兵团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398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广西林业局考试真题附答案
- 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称答辩备考试题及答案
-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招聘笔试题库2025
- 解读:与自己握手言欢(南充)-2025中考作文题+写作指导+例文展示+点评
- 新版2026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第4课《 科技力量大》第1课时 科技改变生活和科技改变观念 教学课件
- 景区导览者2025年AI赋能报告智能导览新趋势
- 建筑业有效标准规范清单(2025年9月)
- 河南省焦作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详解)
- 质量管理与控制考试试题及答案2025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