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分析_11463.doc_第1页
教学案例分析_11463.doc_第2页
教学案例分析_11463.doc_第3页
教学案例分析_11463.doc_第4页
教学案例分析_1146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比较阅读式学案教学模式与案例李启乙一、背景情况:1、新课改的教学理念:(1)、少讲多学。即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少地进行给予式的讲解,让学生多活动,多学知识,多收益。(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和促进者。(3)、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一改“在听中学”的单一方式,创造“在做中学”、“在尝试中学”等多种学习方式;二改学生被动的学习态度;三改学生接受式学习的习惯,大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四改学生机械模仿的习惯,帮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有意义的学习。2、“学案”教学模式的理念:所谓“学案”,是教师在充分调查了解学情、大纲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要求,从学习者的角度为学生设计的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导学材料。“学案”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案”代替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学案”教学模式的总体思路是:“学案”为载体,将“学案”与教材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3案例教学前提情况:根据初二下学期教材特点和教学要求,我进行了比较阅读式学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我从立意、选材、表现手法方面,编写了两个单元比较阅读式的学案,先让学生依案自学,帮助学生掌握如何去确立课与课之间的比较点,如何去寻找课文中的事实依据,又如何去分析造成异同的原因,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学,做比较阅读式学案,最终达到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案例就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自制PPT的形式,运用演讲的方式,汇报他们自学自编比较阅读式学案的成果。二、案例教学流程:(一)、板书单元教学课题: 比较阅读(三) 综合训练(二)、全班朗读单元教学的具体要求。(三)、抽签决定小组演讲的顺序。(四)、板书对演讲组的点评或质疑的要求。(五)、学生依次上台利用PPT演讲自学自编比较阅读式学案。(六)、教师小结。三、案例的教学:(一)、用PPT演讲自学自编比较阅读式学案的是朱继超小组。题目: 比较晋祠和黄山小记表达方式的不同依据:晋祠第7节:“殿外有一周围廊,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较早的带围廊的宫殿。殿宽七间,深六间,极为宽敞,却无一根柱子。原来屋架全靠墙外的木柱支撑。廊柱略向外倾,四角高挑,形成飞檐。” 第9节:“沼上架了一个十字形的飞梁,下面由三十四根八角形的石柱支撑。桥边的栏杆和望柱形制奇特,人行桥上,可以随意左右。”黄山小记第5节:“我爱在傍晚看五彩的游云,它们扮成侠士仕女,骑龙跨凤,有盛装的车舆,随行的车队,当他们列队缓缓行进时,隔山望去,有时像海面泛舟一般。在我脑子里许多美丽的童话,都是由这些游云想起来的。” 第6节:“上山的路,休息的小亭子,跨溪的小桥,更今非昔比,过去使人视为畏途和冷落荒芜的地方,现在却像你的朋友似的在前面频频招手。这些建筑都有自己的光采,它新颖雄伟,使黄山的每一个角落都现显得生动起来。这里原是避暑圣地,酷暑时外面热得难受,这里还是春天气候。但也不妨春秋冬去,那里四季都是清新而丰美的公园。” 分析差异的原因:晋祠是一篇说明文体裁的作品。主要介绍晋祠的特征。本组找的是第7节“圣母殿”与第9节“鱼沼飞梁”的相关依据。“圣母殿”的内容:介绍了殿的宽、深,以及构造特征。“鱼沼飞梁” 的内容:介绍了它的构造特征。文章采用的是以说明为主的表达方式。黄山小记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主要通过对黄山美丽景色一系列细腻的描写抒发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如依据中对云的描写、对黄山的描写,其中就蕴含了作者的喜爱之情,文章采用的是以抒情为主的表达方式。同学甲:比较点选择正确,依据摘录也正确,分析较有理。教师:请你们组哪位同学加上一句总结性的话,这样能使主旨更显明。朱继超:晋祠与黄山小记表达方式的不同是因文体不同所致。教师:补充得很好,让我们为他们组鼓掌。(二)、用PPT演讲自学自编比较阅读式学案的是藤玲薇小组。题目: 比较晋祠和黄山小记写水的异同点依据:1、不同点: 晋祠 水的流势不大。黄山小记从黄山发出最高音的是瀑布流泉。 急雨过后,水自天上来,白龙骤下,风声瀑声,响彻天地之间。 2、相同点:(1)、水清:晋祠 水的清澈令人叫绝,无论多深的水,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历历可见。黄山小记特别在游泳池里,却好像石翠玉色的,蓝的发亮,像晴朗的天空。(2)、水柔:晋祠 清清的微波,将长长的草蔓拉成一缕缕的丝,铺在河底,挂在岸边,合着那些金鱼、青苔以及石栏的倒影,织成一条条大飘带,穿亭绕榭,冉冉不绝。黄山小记有时如两丈白缎飘舞,声貌动人,乐于与行人对歌。(3)、水多:晋祠这里一泓深潭,那里一条小渠.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黄山小记有名的“人字瀑”、“九龙瀑”、“百丈瀑”并非常常可以看到,但是急雨过后,水自天上来,白龙骤下,风声瀑雨,响彻天地之间。 分析异同的原因:不同点:晋祠的水水势不大,与地面平行,而且是小溪流,所以晋祠的水是静的。黄山小记的水都是瀑布,瀑布是在高处,与地面有很大的落差,所以黄山的水是响的。相同点:晋祠和黄山小记两篇文章都描写了水的清、静、柔的特点,都表达了作者对水的喜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 同学乙:我认为她们选择的“水多”这个比较点不妥,因为黄山小记一文中写到的是水并不多,她们摘录的依据中己明确指出了这一点:黄山小记有名的“人字瀑”、“九龙瀑”、“百丈瀑”并非常常可以看到。 既然“并非常常可以看到”,可见水不多。同学丙:“我们认为她们的选择比较点是正确的,因为这里讲水多并不是指水量大,而是指有水的地方多,她们摘录的依据中有:人字瀑、九龙瀑、百丈瀑”。老师:藤玲薇你听了这两位同学的发言后有什么想法?藤玲薇:我要感谢丙同学,因为他表达了我的观点。老师:同学们学会运用辨异思维,发现问题,勇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很可贵,老师非常高兴!对刚才的争论,我认为:藤玲薇小组如果在依据表述时能严谨些,那么就很有说服力了;还有在摘录黄山小记“水柔”特点的时候,还可以补充:“如丝如带,缭绕林间”,这样依据能更充分些。你们认为怎样?藤玲薇:谢谢老师的指点。(三)、用PPT演讲自学自编比较阅读式学案的是王芳小组。题目: 比较晋祠与黄山小记修辞手法的相同点依据:晋祠1、比喻:(第3节) 这里的山,巍巍的,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晋祠拥在怀里。2、拟人:(第3节)又如伸开的两臂,将晋祠拥在怀中。3、引用:(第5节)当年李白来到这里,曾赞叹说:“晋祠流水如碧玉。”黄山小记1、比喻:(第4节)平时从密林里观流泉,如丝如带。2、拟人:(第3节)夏天的黎明,我发现一种鸟儿是能歌善舞的。3、引用:(第4节)有人随口念到:“人在泉上走,水在脚边流。”一.两篇文章都运用了比喻、拟人、引用,三种修辞手法介绍晋祠和黄山,使文章生动形象。二. 晋祠通过介绍现存的古建筑物,表达了作者赞美祖国山河之情黄山小记通过游览黄山,表达了作者赞美祖国山河之情分析相同的理由:1、两篇文章都运用了比喻、拟人、引用,三种修辞手法介绍晋祠和黄山,使文章生动形象。2、晋祠、黄山小记都表达了作者赞美祖国山河之情。听课老师:我认为晋祠是篇说明文,它运用修辞手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具体、生动地介绍事物特征的,而黄山小记是篇抒情散文,文中运用修辞手法的目的主要是表达作者对祖国山河赞美之情的,所以它们的作用是不相同的。如果这组同学在分析原因时,能补充一句:“晋祠通过介绍的事物特征,间接地表达了作者赞美祖国山河之情。”这样表述全面些,你认为怎么样?王芳:老师讲的有道理,是我疏忽了文体特征,谢谢老师的提醒。(四)、用PPT演讲自编比较阅读式学案的是陈菲小组。题目: 比较晋祠和黄山小记详略安排的不同依据:摘录晋祠中详写寺庙的材料:第710节:一是圣母殿。它建于宋天圣年间,重修于宋崇宁元年(1102年),这是全祠的主殿二是殿前柱上的木雕盘龙。这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较早的盘龙殿柱三是殿前的鱼沼飞梁。这是一个方形的荷花鱼沼以圣母殿为主题的建筑群还包括献殿、牌坊、钟鼓楼、金人台、水镜台等摘录黄山小记中略写寺庙的材料:第6节:漫游换上。随处可以歇脚。解放以后不仅“云谷寺”、“半山寺”面目一新,同时保留了古刹的风貌,但是比起前山后崭新的建筑如“观瀑楼”、“黄山宾馆”、“黄山疗养院”、“岩音小筑”、“玉屏楼”、“北海宾馆”管理处大楼和游泳池等,又都是小巫见大巫了。上山的路,休息的小亭子,跨溪的小桥,更今非昔比,过去使人视为畏途和冷落荒芜的地方。现在却像你的朋友似的在前面频频招手。这些建筑都有自己的光采。它新颖雄伟,使黄山的每一个角落都显得生动起来。这里原来是避暑圣地,酷暑时外面热得难受,这里还是春天的气候。但也不妨春秋冬去,那里四季都是清新而丰美的公园。分析差异的原因:晋祠:1、晋祠的主旨赞美晋祠是“我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2、晋祠的特征之一是“悠久的历史文物”,而“圣母殿”是我国古建筑中的“三绝”,正是晋祠“悠久的历史文物”特征的代表,所以文章要详写“圣母殿”这座寺庙。黄山小记:1、黄山小记的主旨是作者抒发对黄山、对祖国河山的无限热爱情怀,憧憬祖国生气蓬勃的美好前程。2、而寺庙只是一个歇脚之处,所以一笔带过。3、文中提及寺庙也是为了衬托、突出下文中现代化建筑的。同学丁:这组同学选择的比较点很独特,依据、分析都不错。我们选择比较点往往着眼大处,而没注意到小的地方,这让我感到今后读课文思路要再拓展些。老师小结: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上台演讲自学自编比较阅读式学案的同学表示感谢!感谢他们自学的、自编的、精彩的比较阅读式学案!感谢他们自制的、精美的PPT作品!感谢他们“敢做吃螃蟹的第一人”!刚才几位同学演讲的自学自编比较阅读式学案,从体裁、描写、修辞、详略几个不同角度谈了自已比较阅读学习的体会,从中我不仅惊喜地看到了同学们己经很好地掌握了比较阅读的学习方法,而且比较点如此之多,让我很受启发。我想:有了今天这样一个良好的开端,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去探索、去实践,就能炼就“上天揽月,下海捉鳖”的本领,在比较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四、实践后的反思:一、比较阅读式学案教学模式价值取向的更新1、从静态解析走向动态共识所谓“静态解析”,是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以教师一言堂解析为主的教学方式;而“动态共识”,是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互动达成共识,从而发展学生学习能力,深化个性培养的教学方式。比较阅读式学案教学模式打破了教师唱独角的传统“静态解析”教学方式。它的课堂教学内容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案例中的课堂教学内容都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反馈;它的课堂教学过程注重“动态共识”, 案例中的课堂教学过程都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动态”状,并且在彼此分享思考与体验的过程中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 2、从统一求同走向多元创新 以往教学统一“参考”,统一思路、统一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