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生物学科大课间实践与反思 湖北省公安县郑公中学孙欣 湖北省公安县教研室黄安平 摘要:在开展生物学科大课间活动与反思,要充分利用大课间的时间和空间优势,主办一系列生物学科活动,让学生们走进大自然,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大自然,激发学生热受生命、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关键词:生物;大课间活动 :G633.91:A:1671-0568(xx)12-008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西南联大教育模式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子课题“农村完全中学大课间活动的评价和管理研究”(编号:HBxx0026)的研究成果之一。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我校(注:此处指湖北省公安县郑公中学,下文同)大课间活动的主旨,现在结合我校的教学实践,谈谈做法。 一、生物大课间教学活动综述 学生通过大课间活动,走进生活、生产,感受到了生物学科的价值和魄力。为“识别生物,关注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具备环境保护意识,实施可持续发展理念”,应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比较完整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观察身边的一草一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为。我们利用课间、双休日,到农田、到小区、到工厂,亲身体验农药、化肥的使用,生活污水的处理,工业废料的合理利用。通过对实际情境的观察、问题思考,通过查阅资料、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找寻问题答案,并及时反馈到相关观测点,作好宣传、整改、督办工作。学生在观察、体验、领悟、解决实际问题、处理人际关系中逐渐形成了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要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大自然就是生物圈,它有许多神奇的老师,能不断培养学生的美感,启发学生的悟性,还能够向学生展示最伟大的事物的规律,使他们的身体得到休整,让他们充满灵气。“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等单元就是在用这样的教育思想作为构建课程的基础,让学生们走进自然,亲近自然。 以月为单位开展大课间活动主题教育活动。根据目标,在大课间活动中利用自然界多种元素这条主线,整合设计了系列主题活动:有“生物需要阳光和空气”、“生物圈中的水”、“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的语言”、“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等。每个主题我们都设计以月为单位开展大课间活动。通过游戏中的自主探究、自然教室、绿色家访等形式去完成一系列的课程内容。相应地配合日常活动,创设情境、社区实践活动等形式,使每个主题都得到巩固和深化。我们特别注重以“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为主题的大课间活动实施时情感的渗透,如在树的移栽活动中,以拟人化的形象和“树朋友”说悄悄话,与“树朋友”做游戏,感受“树朋友”的呼吸和心跳,激发了学生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探究实践是学生介入自然界的手段之一,是学生们获得情感体验的基本途径,我们利用和创造各种机会,带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例如,在“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活动中,我们让学生参与植树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劳动,并确认“一人一树一朋友”,定树挂牌、绳索绕缠、遮阳输液,真正做好了对树的关照、关爱,形成积极向上的生命观。 二、学校开展大课间活动的感悟 丰富多彩的生物大课间活动是让学生们了解自然、激发热爱和亲近大自然情感的主渠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大课间时间,我们选择和设计了充满感情色彩的生物主题活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带着自己的情感态度、已有经验进入学习情境,而不是照单全收、宽泛地接受客观事物的印象。“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主题就是在上述理念影响下建构的。在这一主题里,我们并不勾画四季树木、花草、气候的知识网络,而是和学生们一起去结识“树朋友”、“花朋友”、“草朋友”,给小猫小狗、小鸡小鸭防疫治病,收留流浪猫,为小鸟筑巢,给家中的宠物建立健康档案,以朋友身份善待每一个生命 正是因为学生深入地走进了大自然,使学生的情感丰富起来:学生不再是独身子女,不再故作娇态;开始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大自然的活动中。他们认真观察,仔细揣摩,网上搜索,表达交流,原来生物的每一种活动都有生命的意义。种子的萌发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顽强,蜜蜂翩翩起舞传递着花的梦想,树的落叶不只是冬季的“花瓣”,四季的气息蕴含不同的情感愿景,惟有生物才能淋漓尽致地展现。须臾中,学生惊喜地发现,大自然是如此之丰富,如此魂牵梦绕,只有生物的多样性装点了生活,生活才有了五彩缤纷。 在大课间活动中,我们充分挖掘内容与学生经验间的情感联系纽带,生成主题活动的内容,体现教师才华。应该说,当学生走进绚丽多彩的大自然,总是感受生物的新奇,教师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将学生的新奇思想潜移默化地转化到帮助学生理解抽象事物的本质特征。如从千姿百态的花朵中归纳出花的基本结构,从花的结构中找到花的主要结构,在花的主要结构中观察传粉、推测受精,从受精后子房的变化推测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和子房结构的对应关系。从“有的果实中为什么有多粒种子?”进一步深化相关内容,让神奇的大自然引出了学生们千奇百怪的问题,于是,“生物的语言”就成了活动的主题。在这一主题活动中,以“种子的萌发”为开端,创设问题情境,以“植株的生长”为延续,组织学生走进田间地头,观察记录;以“开花和结果”为圆满,赋予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学生在活动中,大胆想象,思维空间得到拓展;大胆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他们用不同的种子设置不同的条件,控制变量,探究其萌发的条件;用视频记录植株的生长,用美妙的歌声赞美花的艳丽;用生命的伟大拥抱果实和种子的成熟。学生通过富有感情色彩的描述和体验来感受自然现象的神奇,从而深化自然现象与人类的关系。 生物大课间活动让学生们对生物有了亲近感,对环境保护有了紧迫感。自开展“生物与环境”大课间教育以来,校园及周边环境中的自然角和动植物区倍受学生关注。荒坡地种上了草,河滩地栽上了树,池塘里浮萍被打捞,禁鱼期网鱼有了人劝阻;学生们不再在草地上赛跑,不再攀爬树干,不再摘花断柳,校园四周充满了绿意和生机。此外,学生们还利用大课间,利用重大节日,走向街头、农户,向居民发放宣传单,在社区或党员服务中心办刊,宣传环保知识,以纠正人们的不良习俗。学生的示范就像一面镜子,照亮你我,规范着大家的行为。有居民说:“孩子们都在讲环保,护环境,他们能做到,我们成年人又有什么理由不自律呢?” 通过大课间实施“生物与环境”课题活动,学生周边的“小社会”环境净化了,资源丰富了,人的素质提升了,“小社会”处处生机盎然。 大课间开展“生物与环境”课题研究,改变了部分学生的行为习惯。通过大课间对“生物与环境”课题的实施,使学生真实感受到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学生认识到:我们作为生物圈最重要的角色,保护身边的环境就是保护自己。因此,有了生活中自觉节水,洗衣使用无磷制剂,食堂饭菜实施“光盘行动”,垃圾分类存放、果皮入筒,行走爱护一花一草,体育锻炼经常、适度,青春期卫生正确对待,学生间交流轻言细语、关爱互助,等等。良好的心态、舒畅的情怀不仅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适应自然的能力,学生的个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偏旁的演变课件
- 你好地球绘本课件
- 音乐制作室管理办法
- 网络信息核查管理办法
- 2025年乡镇拆迁面试题及答案
- 出行司机交通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划重点+70题(含答案)
-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插件式自动化部署研究-洞察及研究
- 出生证明真伪鉴定课件
- 出国工作前安全培训教育课件
- GB/T 36572-2018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导则
- 甲状腺危象教学课件
- GB/T 11275-2007表面活性剂含水量的测定
- GA/T 970-2011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置行动要则
- 外科学-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课件
- 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教育课件
- 督查督办培训课件
-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知识体系整理
- 2023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D题
- PCB常见不良品图片及改善措施汇总
- 开学第一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