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干果讲稿之一板 栗第一节 概论一,经济意义板栗属壳斗科栗属植物,原产于我国,是我国栽培利用最早的干果树种之一,产量、品质居世界首位,世界产量100万吨,我国占57%。近年来我国板栗发展很快,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出口创汇起到了重要作用。1板栗营养丰富,有重要的医疗保健作用板栗素以富含淀粉,营养全面的特点,被称为木本粮食。栗果营养丰富,含蛋白质5.710.7%,脂肪27.4%,淀粉等碳水化合物5160%,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如VA、B1、B2、VC,含有多种矿物质,Ca、P、K等。板栗是重要干果被称木本粮食,铁杆庄稼。坚果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含量与优质大米、小麦相近,而板栗粉质细腻,支链淀粉含量高,品质远非一般米、麦所能及,是幼儿及体弱病人的良好食品。在我国和日本都有灾年救荒和战争时期充军粮的历史记载。板栗的医疗保健作用也很突出。栗树各部分均可入药:栗果实健脾益气、补肾、消除湿热;栗壳治反胃、肚胀;树皮煎汤洗丹毒;树根治偏肾气;叶可作收敛剂。栗果在日本还被称为美容食品。2用途广泛果实可生食,糖炒、制罐头、栗粉、烘制糕点,还可入菜用作烹调材料。在古代是宫廷食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栗树木材质地坚硬,纹理通直,木材耐蚀防腐力强,适于作枕木、地板、桥板、船舵船板、枪托,还是良好工艺雕刻材料。还可用于培养海苔和食用菌等。栗树还是重要化工原料,树皮、枝叶和总苞富含单宁,在欧美广泛用于生产优质鞣料(烤胶等),为制革工业所珍视。雄花序燃烧可驱蚊蝇,花是密源,叶还可饲养樟蚕和柞蚕。木材蓄积量很大,据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调查,木材立木蓄积量一般每公顷15年生栗树林为5立方米,30年生时为18m3,在专以材用为目的的栽培中,苏联20年生的优良栗林每公顷生产达276立方米,意大利较高的欧洲矮林轮伐期为18年,每公顷产材285立方米,在美国及西欧,一些国家主要用于木材的生产。3高效产业,农民致富的摇钱树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科技人员的努力攻关下,板栗已能实现亩产300400kg的水平。如山东招远县山李家村57年生树大面积亩产超300kg,高产园达到542kg。河北省遵化县采用合理施肥、连年修剪、劣树改造、幼树早丰、矮化控冠、母枝定量等技术,8年生平均亩产达到620kg。板栗是高大的落叶乔木,可以间作蔬菜、药材、粮食、草莓、花卉等,经济利用土地,增加经济收入。一般亩收入在2000多元,高的可达5000元。而投入成本一般仅为水果的1/3。投入产出比较高,成为高校经济树种。很多地方农民依靠板栗致富。如迁西县,成了支柱产业,板栗收入占全县收入的40%,通过板栗生产,实现了小康县。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马钦凹镇合群村,过去是有名的贫困村,通过几年的努力,全村发展板栗1200亩,12万株,人均1.72亩,1991年全村人均收入1189元,有80户收入过万元。4创汇产业中国板栗色美味香,以其特有的优良品质,在世界食用栗中享有盛名,年出口4-5万吨,创汇1亿美元左右。出口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韩国、加拿大、美国、英国和法国等国家和港、澳地区。主要日本,香港等东南亚各国,转口到美,英等国,日本购买量约占80%以上。加入世贸后,外贸前景更为广阔。为我国换取大量外汇。据有关资料,近几年我国出口1吨板栗,可换10吨小麦。出口日本每吨价值可达2500美元,出口东南亚1700美元/吨,出口美国高达1万美元/吨。5绿化和生态效应栗树不仅用途广泛,而且抗性,适应性广,抗旱耐落,适于在山区发展,不与粮柿等农作物争地,充分利用山区土地资源。不论从水土保持,还是繁荣山村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二、栽培历史板栗是原产我国的古老果树之一,在山东临朐发掘出的大叶板栗叶化石距今1200万年至1400万年。证明在远古时代已有板栗生存和繁衍(原产我国)。西安半坡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掘出大量炭化栗、榛、松和朴树的果实,说明远在6000年前,我们的祖先为了补充收获的不足,就开始利用野生栗树果实作为食物,南京博物院1951年在湖熟文化遗址中发现了距今3600多年前用来冶炼铜铁和烧制陶器的粟炭。栗果和栗炭化石的出土,说明栗在我国很早就被利用。栗子树是我国栽培最早的经济树种之一。诗经中多次提到栗。“树之榛栗”的记载。论语记有“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用作纪念树。毛传有“栗,行上栗也”。左传有“行栗,表道树也”之说。可以推知,当时不但采食其果实,利用其木材,还可作为行道树。汉代的史记贷殖列传提到“燕、秦平树栗;此其人皆与千户候等”。证明板栗在汉代以前就已经成为很重要的经济树种。三、板栗的优势和前景板栗是传统的出口创汇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具有很强的竞争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内的需求也将迅速增加。预计21世纪,仅国内板栗、柿子、枣的需求量可达400万吨,而目前国内总产量仅100万吨。1国际市场栗属植物分布相当广泛,北半球的亚州、欧州、非州和美州大陆都广泛分布。主要有四大食用栗:板栗、欧州栗、美州栗、日本栗。欧州栗分布最广,主要分布在意大利、法国、土耳其、葡萄牙、西班牙等,年产坚果约30万吨。约占总产量的40%,但从总的趋势看,20世纪以来,欧州栗的生产不断衰退,从意大利(产量屈欧州栗首位)来看,20世纪30年代前,年产60万吨以上,40年代后直接下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降至25万吨。70年代已降至6万吨,相当于30年代产量的1/10。在欧州的其它国家也有同样趋势。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墨水病和栗疫病(胴枯病)的毁灭性危害。美州栗主要分布于美国的24个州,是美国最有价值的森林树种,占美国森林面积的近1/3。也是重要的鞣料资源。主要用作用材树。坚果生产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只作为林业副产品。1904年发现栗胴枯病,并很快蔓延整个美州栗主区,栗树面积大大减少。(但美国栗果销售额可达3000-5000万美元。进口)。日本栗的分布范围较小,除日本,朝鲜外,在我国辽宁和山东也有少量栽培,主产于日本。日本栗在第一次大战后栽培面积达到12000ha以上,第二次大战开始后逐年下降,1950年已不足5000ha,战后发展较快,1960年达10000ha,到1980年已达50000ha,年产坚果6万吨以上,是日本果树中除密柑外发展最快的一种果树。目前日本栗的总产量达9万以上(包括我国和朝鲜产的)。日本栗栽培历史优久,但过去管理粗放,多为半野生栽培,战后日本对栗树栽培很重视,60年代以来逐渐转向现代化集约栽培。板栗主要分布在我国境内,分布很广,经济栽培区南起海南岛(N1831),北至吉林吉安(N4120),主要产区集中在黄河流域的华北,西北及长江流域各省。主要省:山东,河南,湖北四省。1990年前河北省年产坚果列第一位,约占全国的1/41/3。我国的板栗栽培分布广,80年代以前发展缓慢,总产量远低于欧州栗,仅与日本栗的产量相近。1984年总产量仅8万吨,90年代后发展较迅速,91年产量11.7万吨,95年达到25万吨,2000年达到59万吨。产量低的主要原因是管理粗放,没能集约化栽培。,中国栗坚果品质高居世界食用栗首位,其糯性强,风味佳,香甜可口,为世界各国一致称道。日本栗主要宜作菜肴用,糯性差,不易去涩皮。日本人最喜欢吃糖炒栗子,全靠从我国进口“京东板栗”,“天津甘栗”。板栗在加工中涩皮易剥离,加工效率和产品品质优于欧州栗和日本栗。板栗抗逆性也是栗属植物中最强者,除具备栗属植物的耐旱,耐瘠薄等抗性外,还具有很强的抗真菌性病害能力。特别是抗欧美毁灭性病害栗胴枯病,墨水病。正是由于板栗的这些优良特性(食用性,脱涩皮、抗性强等)。世界各地争相引种板栗。1853年美国即引种板栗子,20世纪以来,大量引进幼苗,种子,先后选出南京,梅林,牯岭等品种。美国还注重引进抗病性强的板栗种质资源,进行抗病性育种。以挽救用材树种-美州栗。欧州各国也都用板栗与本地种进行杂交,目的是培育出抗墨水病,抗栗胴枯病强的杂交种。日本对板栗的引种及研究工作更为重视,日本每年从我国进口大量板栗,若引种板栗成功,不仅可以减少每年进口坚果的数量,而且会进一步刺激消费(价格下降等),可以为食用栗在日本的栽培开辟一个新领域。日本园艺届进行了很大努力,但收效不大,一直没有取得满意的成绩,主要原因是:(1)气候条件差,限至了板栗在日本的栽掊面积,适宜降水量较少的地区;(2)板栗有花粉直感现象,板栗受日本栗花粉的影响,常使所结果实的涩皮不易剥离,所以至今日本还得吃中国板栗。日本是板栗的第一大进口国,在日本经营板栗的大小商社500多家,从业人员约10万余人。目前我国出口到日本的板栗不足市场需求的1/3。另外还出口或转口到东南亚其他国家及欧美市场。国际市场前景极为看好。从世界食用栗生产来看,总趋势是日益缩减,主要原因一是自然灾害如栗胴枯病,墨水病和栗瘤蜂等。二是经济效益问题,由于栗树一向被认为是耐瘠薄,耐粗放管理的树种,大多放任不管,也很少注意选种和育种工作,以致坚果产量很低,特别是板栗是干果,产量低,受水果发展的冲击,栽培面积缩小。因此,国际市场前景很好。2国内市场12亿人口大国,目前板栗除供出口外,人均占有量不足0.1千克,与日本(人均0.65千克)等国相比差距很大。板栗是季节性、区域性果品,市场覆盖面受到限制,一些沿海地区、大中城市和不产板栗的地方办理需求空间很高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需求将急剧增大。随着科研的进展,办理的保鲜和深加工技术的突破,以板栗做原料的加工消耗也将大增。我国板栗尽管受到外国普遍重视,广为引种,而我们自已却对这一种质资源了解和利用不够。多零星栽植在山地上,粗放管理,全国平均亩产16-18.8公斤,结果晚(7-8年),产量低。90年代以来,随着近年来出口量的增大,刺激了我国板栗的生产,山东、河南、湖北等省迅速发展,我省相对较慢,主要是唐山、北京、承德等地区栽培板栗面积发展较快,日本成栗园亩产200-250公斤,高产园300-350公斤。目前我国平均亩产16-18.8公斤。可以看出如果加强综合管理增产潜力是很大的,另外根据世界对板栗的需求及我国板栗特有的品质,我们发展板栗生产的前景是广阔的。四、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我国板栗总产量居世界之首,但是我国板栗生产仍普遍存在单位面积产量低,品质差,病虫害严重、优质高档果少等问题。1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板栗生产出现了新局面。板栗栽培面积迅速增长,栗实产量也成倍增长。(1)全国板栗产量大幅度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认真贯彻国家关于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板栗生产得到了迅猛发展。全国板栗栽培面积由1980年的400万亩,发展到2000年的1300万亩;板栗产量由1991年的11.7万吨增加到1995年的25万吨,至2000年已达到59万吨,10年增长了近5倍,年平均递增16.48%,是历史上从来没有的增长速度。至今已经形成了以山东泰山、沂蒙山区,河北和北京的燕山山脉,豫、皖、鄂、苏的大别山区等为主的板栗主产区,其中山东、河南、湖北、河北为4个产栗大省(见表)表1 全国四大产栗省份及其增长速度省份1990年2000年1990-2000年产量(T)占全国%产量(T)占全国%年均增长率山东1417912.314683924.829.6河北2656523.1346205.93.0河南76726.78565014.530.7湖北93918.27081812.025.2(2)已形成了多个集中产区 全国集中的产区有河南的新县、罗山、湖北的罗田、麻城、河北的迁西、遵化、贵州的毕节、安顺、安微的金寨和山东的临沂、泰安等地,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快又大。(3)科研成果突出 全国各地从事板栗研究的科研机构开展了板栗优良品种选育,大树高接换优,低产栗园改造,子苗嫁接,丰产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矮、密、早、丰试验等研究和推广,选育出了近300个优良品种(系),总结出了一整套包括土壤改良、浇灌施肥、修剪更新、高接换冠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的综合技术措施,在加工、贮藏方面建立起一些龙头企业,开发出板栗果茶、板栗汁、板栗酒、板栗罐头、板栗粉、栗茸菌等十多个产品。在科研上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并在全国板栗产区迅速推广。(4)涌现出高产高效典型 在一些地区,板栗生产已经成为发展山区经济的支柱产业,如河南省信阳市,全市板栗总面积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45万亩增长到90年代的165万亩,产量由800万千克上升到8000万千克,产值达到5亿元。在高产优质栽培主面,各地也涌现出了一些典型,如河南省信阳县东双河乡农民石锦奎的栗园,嫁接后第四年平均亩产360千克;江苏省新沂市炮车栗园,平均亩产344.7千克;湖南省林科所10年生栗园,平均亩产419千克;河北省迁西县路庄300亩栗园,平均亩产达到467.6千克;湖北省罗田县20亩栗园,平均亩产421千克。这些高产典型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5)优质板栗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 近年来我国板栗出口量一直在4万吨上下(表2),而且有一升的趋势,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国板栗在世界上的交易量将会不断增长。但总体来看,优质高档板栗生产,在我国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优良板栗品种的推广和应用,矮、密、早、丰栽培技术和更先进的管理措施还没有被大部分群众所掌握,还没有深入应用到大部分生产栗园。因此,今后一段时间,我们要在优良品种选用、早实丰产栽培、低产林改造、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大规模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使板栗生产真正走上优质、高产、高效的发展道路。表2我国板栗出口量统计年 份出口量(T)出口额(万美元)单价(美元/千克)19903385860231.7819913671668081.8519934096083722.0419944426587271.9719953611777312.1419963201566122.0719983857868991.792优质板栗生产存在的问题虽然板栗面积和产量近年来在我国迅速上升,但优质板栗生产却少之又少。据统计,目前我国优质板栗果品率不足总产量的30%。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品种良莠不齐,结构不太合理优良品种是板栗优质高产的关键。我国板栗品种资源十分丰富,不乏丰产、早熟、耐贮藏品种。但不少地区对良种认识不足,对良种的市场潜力估计不到,盲目采种,盲目种植,板栗品种结构不合理,有的地方集中种植菜用栗,有的地方则单纯发展鲜食栗;对加工品种缺乏相应的研究和开发。还有一些地区,群众利用实生繁殖,造成变异大、结果晚、产量不稳定、单株间差异显著,利用嫁接繁殖时随意采条,良种观念淡薄,致使单株表现空苞严重,品质差,产量低。多数地区没有认真建立品种采穗圃园,甚至没有搞品种规划,栗农碰到什么品种就嫁接什么品种,造成一园多种,良莠不齐现象。有的存在同物异名现象,品种名称各地差别很大。因此,品种选优不够也是影响优质高档板栗生产的重要原因。(2)建园粗放,管理粗放各地板栗建园普遍存在苗木质劣、实生栽植、株行距过大、单位面积株数太少、密疏不均、分散种植等问题。生产上还普遍存在管理粗放现象,缺乏早产、丰产栽培技术,缺乏修剪意识,行不成早期产量,进入丰产期时间长,结果晚,单产低。目前,大部分栗产区产量的增长主要是靠扩大栽培面积来实现的,而单位面积产量不高则是板栗生产中的普遍问题。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全国板栗平均亩产不足30千克,这与国内外高产典型相比,差距在10倍以上。有的几时年大树不结果,有的结构株产量只有几千克。板栗低产的原因,固然与其生长结果习性有一定的关系,但科学技术普及不够是主要原因。其表现是实生树较多,有的十几年或者几十年的树不嫁接,任其自然生长,有栗则收,无栗则罢。这种情况低产地区尤其突出。不少地方虽有嫁接的习惯,但普遍嫁接较晚,据调查仍有30%左右的实生树不嫁接。实生树不仅结果晚,果实小,且成熟不一致,“空苞”严重。嫁接树也很少连年修剪整形,因而低产。再就是栽培管理粗放,栽培水平比较低,不能适地适树,造林质量差。我国板栗适应性、抗逆性强,这是一大特点,但是人们往往把这一特点看成是板栗可以不注重管理的依据。由于这种观念的影响,栗农对于板栗矮、密、早、丰栽掊模式,连年整形修剪技术,降低空苞率,增雌减雄,施磷喷硼,老树更新和病虫害防治等增产措施没有认真应用,板栗的增产潜力没有充分挖掘。(3)病虫危害严重 由于管理粗放,板栗病虫害发生严重,尤为以栗实象鼻虫和剪枝象鼻虫对板栗产量、品质危害最重。在一些地方,虫果率可达30%-50%,严重的可达80%,栗果品质严重受损,产量也大幅度下降。近年来,随着环竟的恶化,板栗病虫害发生越来越严重,表现害虫数量增多,危害程度加重,危害范围扩大。(4)缺乏采后管理技术和贮藏加工技术 先进国家栗园,栗果收获后除了部分就地上市销售外,大量用于贮藏和加工。出口的栗果都进入工厂,经过清洗、争级、抛光、包装后冷藏保鲜。经过处理的栗果大小均匀,外观鲜艳光亮,商品质量高。与之相比,我国板栗采后处理简单,商品质量相差甚远。目前虽有加工产品,但档次和规模仍然有够。加工滞后,是制约我国板栗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深加工可以延长产业链条,扩大产品的市场覆盖面和产业带动面,还可以改善板栗市场商品供应结构,同时能解决板栗贮藏输送困难。但是目前板栗系例加工产品不到总产的30%,有些加工产品也多是低水平的重复,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的需要。由于板栗大批量保鲜比较去年难,一到上市季节,板栗量大难销,过后又难买到板栗。这种状况,不仅市场上难以做到四季均衡供应,且栗农也有较大的风险,更重要的是丢失了板栗的增值效益,这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5)板栗生产基础脆弱 目前就全国范围而言,占领市场的名牌板栗产品较少,出口外向型生产更少,国际市场意识普遍不够,包括以板栗为主要原料的深加工系列产品数量和质量都有待进一步提高,而且对板栗产品的宣传和营销策略也跟不上国际国内市场的发展需求。3优质板栗发展对策 我国已经加入WTO,优质高档板栗生产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此,我们必须为优质板栗生产筹划相应发展对策。(1)板栗优质技术先行 为了生产出优质高档板栗,必须加大技术投入。一是应加大现有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力度,尽快解决技术“硼架”问题,开展以高接换优、低产林改造、病虫害综合防治为主要内容的板栗栽培科技普及活动,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提高拉技进步对山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走“科技富山”的路子。二是继续开展板栗良种选育研究,坚持以选为主,选、引、育、繁相结合的方针,尽快实现板栗栽培的良种化。三是在栽掊技术语,以低干、矮冠、密植和集约化栽培为主,并因地制宜采取多种经营模式,实现栽培区域规模化,栽培技术规范化,经营管理标准化,四是要走山上建栗场,山下建工厂,山外 拓市场的路子,形成科研、生产、加工、新产品开发一条龙,技、贸、农、工、商一体人经的运作体系,使板栗生产真正成为发展山区经济的支柱产业。(2)稳定现状、拓宽领域 对于今后优质板栗的发展,一是应该在稳定面积的基础上,在强化集约管理技术的配套应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二是要深化对板栗贮藏技术的研究,从根本上突破板栗贮藏保鲜难题。三是充分发挥板栗加工龙头企业的作用,不断改善生产工艺,积极开发新产品,以特色产品不断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延伸产业链,提高板栗的附加值,促进板栗生产的发展。四是开发名牌产品,在开拓国内市场的同时,努力开辟国际市场,扩大板栗的出口创汇,增强板栗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五是加强政府和主管部门对板栗发展的宏观指导,充分发挥在政策扶持、信息服务和产业参与等方面的作用,促进我国板栗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具体应抓好以种下几点工作: 1) 良种化结构,区域化栽培 板栗生产必须坚持走良种化道路,加快老品种的更新。在现有良种基础上,增加丰产优质的大果型品种以及早熟加工专用品种的比重。优质板栗生产要重点选育和推广果肉壳层单宁含量少、果肉硬度低、渗糖速度快的品种。通过合理规划品种布局,选育和建立加工适性好的品种基地,加大良种苗木的繁育,老林区采用高接换优技术,逐步实现板栗栽培的良种化。2)规范化技术,科学化管理 通过科技推广、科普工程和其他渠道,加强技术培训,进一步推广良种栽培,矮化密植及其它优质丰产规范化栽培新技术,提倡建立高效优质生态率,减少板栗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注重板栗采后处理和贮藏保鲜及加工技术,改善贮运条件逐步实行产地分级包装和冷藏集装运输,降低产后损失,提高良种板栗商品价值,增加生产效益。3)实施名牌战略,促进内销外贸 板栗是大众化食品,国内外市场较为广阔,但随着产量的迅速增加,市场竟争日趋激烈,建立自已的名牌,以名名牌占令市场,拓宽板栗销售渠道是今后板栗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目前在豫南地区,已有不同规模的板栗市场形成,其影响扩大到周边省市,但这些市场的规模还不够,也缺乏政府相应的疏导和科学管理。我们要运用各地优质板栗知名度提高的契机,建立健全板栗销售市场和服务体系,人力促进我国板栗的内销我贸。4)稿好系列化开发,增加经济效益 目前我国的板栗加工产品从数量到类型都很少优质高档加工产品更少。要根据国际、国内消费市场需求,进一步开发优质板栗深加工品种,使板栗加工产品向保健型、营养型等多功能、高档次发展,同时要扩大规模,使板栗加工产品占领国内市场,并以此带动和促进板栗产业的健康发展。板栗副产品的开发,潜力很大,仅栗壳一项开发出来就效益明显。栗壳富含单宁,可以提炼栲胶,是解决目前栲胶原料不足的途径,还可以加工成活性炭,也可以培养栗蘑。栗蘑是一生中 珍贵的食、药两用真菌,一吨板栗的栗壳培养栗蘑的产值大约相当一吨板栗的产值。一个劳动力一年可以培养一万袋栗蘑,收入8000-10000元,如果充分利用起来。将是板栗产区栗农的又一大收入。第二节 种类和品种一、 主要种类栗为壳斗科栗属植物。本属现存10多个种,坚果均可供食用,其中分布较广的有板栗、日本栗,欧州栗,美州栗,锥栗,茅栗。进行经济栽培的主要有板栗、日本栗和欧州栗。我国分布的主要种类有板栗、茅栗、锥栗、日本栗四个种。(一)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板栗原产我国,为主要栽培种,目前生产中栽培的优良品种多出于此种,板栗分布广泛,我国从南到北基本都有分布,其中华北最多,为板栗的特产区(京东板栗,天津甘栗)。板栗为落叶乔木,树体高大,达1326米,树冠半园形,树皮深灰,呈不规则纵裂,新梢上有短毛。叶卵园披针形或卵椭园披针形,叶厚脉粗,叶缘锯齿粗大,基部更大。叶尖短尖。叶片背面有星状毛。雄花序长16cm左右,雌花生长在雄花序基部,上具有针刺。每总苞有坚果三粒,果实较大,扁园形,种皮易剥离,内质细,味甜,糯性强,品质特好。9-10月成熟。板栗风土适应性较强,较抗寒,抗栗疫病和根颈溃疡病。抗白粉病较弱,幼树越冬易抽条。(二)锥栗(C.henryi Rehder Wilson)原产我国,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安微,福建,台湾,江西,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在川东鄂西一带山林中最为普遍。锥栗为大乔木,树体比板栗高大,高达20-30米,枝条光滑无毛,叶脉具毛,叶薄,叶片长卵椭园形,长椭园披针形或披针形,叶尖长狭而尖,叶缘锯齿针状,叶柄细长,总苞多刺,单生或2-3个聚生。每苞内在空果,个别坚果锥形(底园顶尖)故名锥栗,果实小,味甜可食,宜可做砧木用耐瘠薄,适应性强,较易感栗疫病。(三)茅栗,原产我国,分布于河南、山西、及长江流域,云南贵州也有分布。茅栗为灌木或小乔木,树高达15米左右,新梢密生短柔毛。叶片长椭园状到卵形。先端渐尖,叶缘有稀齿。每苞有坚果2-3粒,多达5-7粒果个小,直径1分分左右,种皮易剥离。肉细味甜品质较好,易丰产。茅栗适应性强,较抗病可做板栗砧木,矮化,结果早。(四)日本栗,此种析产于日本,主要分布于日本、朝鲜和台湾,辽宁丹东,山东文登有少量分布,均由日本引入。日本栗树体也较矮,为乔木或灌木,树高达15米树冠以半园形,较开张,新梢多具有细柔毛。叶椭园或狭长椭园形。叶片渐尖,叶缘整流齐,有钝园锯齿,叶背有绒毛。每总苞内有坚果2-3粒多的达5粒,果大,种度不易剥离,果内粉质,品质中等,适宜做菜。日本栗较矮化,结果早,丰产性强,耐低湿,较抗栗凉山瘿蜂和根颈溃疡病,易染栗疫病耐寒性较弱。二主要优良品种我国板栗品种资源很丰富,生产中的优良品种实际是一些各地选出的一些优良类型。板栗和苹果、梨、桃等水果不同,无性繁殖只是近几年的事。目前生产中的大树还多用实生繁殖,所以同一品种内株间差异很大,品质表现不一,如坚果可食率相差可达9.6%,干物质量相差可过19.2%。各板栗产区在长期的栽培的过程中,选择出一些适宜当地环境条件及管理水平的一些优良品种,有些采用无性繁殖方法得以保存和发展,形成了许多地方品种,但大部分地区管理粗放,长期实生繁殖,选择不够,尚不能形成典型的园艺品种。一些地区虽然也有品种名,但多为当地的土叫法,出现很多同名异物和异物同名的问题。我们在了解板栗品种时要注意 其区域性。目前生产中各地栽培的板栗品种,根据地域分布大体可分为6个地方品种群,即长江流域品种群、华北品种群、西北品种群、西南品种群、东南品种群、东北品种群1东北品种群主要分布辽宁和吉林南部。多数为日本栗的丹东栗,涩皮不易剥离,肉质差,抗病虫能力弱,产量较高。2华北品种群主要分布于北京、河北、山东、河南和江苏北部的黄河故道地区。坚果小而整齐,多小于10g,肉质佳,含糖量高,多在20%左右,淀粉含量在50%左右,适于糖炒。产地集中,产量占总产量的60%左右。3西北品种群主要分布于甘肃南部、四川北部、陕西渭河以南、湖北西北部和河南西部。大多数品种坚果较小,8g左右,品质一般,产地分散,实生树为主。4长江流域品种群主要分布于湖北、浙江、江苏和河南东南部大别山等地区。坚果大,单果重在16g以上;含糖量低于10%,淀粉含量高,在57%左右;肉质偏糯性,是与菜用和加工成食品。产地集中,多嫁接繁殖。5东南品种群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江西东南部和广西东部和南部。坚果重8g左右;果肉含糖量低;淀粉含量高,60%左右;肉质中等,多糯性。产区分散,以实生为主。6西南品种群分布于四川东南部、湖北西南部、贵州、云南和广西西北部。坚果多为小粒型,7g左右;果肉含糖量低,淀粉含量高,高达62%。产地分散,多实生繁殖。六个品种群概括起来分为南方和北方两大品种群。(一)北方栗:北方栗实际包括华北、西北品种群。北方栗多实生栗品种、品种多由单株优选而来,地域分布性很强,有些品种只在优产地很小范围内栽种。北方栗表现为树体高大、抗寒、抗旱性较强,坚果较小,每公斤100粒以上。坚果种皮易剥离,适宜作炒栗,是出口的名牌商品,出口商品主要为河北、北京等燕山良种栗,称为“天津甘栗”、“河北甘栗”、“京东甘栗”。山东良种栗在国际市场上称为“泰山甘栗”、“山东甘栗”。北方栗肉质细腻,旦白质及糖分高,含糖量多在20%以上。淀粉含量较低,平均46.8%。含水量低且淀粉质地糯性强,平均糊化温度为57.8,果皮茸毛少,富光泽,颜色深,果个小,平均重8.8-9.7克1燕山红栗:又名燕红,北庄1号,北京市农科院果林研究所在昌平县北庄村选出的优良单株。坚果茸毛少,呈红棕色,有光泽,故名燕山红栗。目前在北京郊区广泛栽培,河北省有少量引种。该品种树势强,树体中等偏小,树冠紧凑,树姿开张,结果枝比例高,早期丰产,总苞壳薄,刺束较稀,出实率高,平均单果重8。9克,果肉甜,糯性强,含糖量20。25%蛋白质7。07%,9月下旬成熟。嫁接后2年开始结果,3-4年大量结果,早期丰产在土良瘠薄条件下,易生我独果,对缺硼较敏感。2燕昌栗。又名下庄4号,北京市果林所1975年在昌平县下庄村选出的优良单株,树冠半园形,树姿开张,枝条软,结果枝较多,结果母枝连续结果能力强,总苞刺束较密。坚果较少,平均单果重8。6克,皮色红褐,果肉香甜,富糯性,含糖量高21。63%,蛋白质7。80%,9月中旬成熟。该品种早期丰产,内膛结果能力强,丰产稳产,空苞率低,品质优。3红光栗。又名二麻子。原产山东莱西县店埠乡,是山东最早小片嫁接栽植的品种,有70多年嫁接栽培的历史,是山东主要良种之一。该品种树势较旺,树冠紧凑开张,嫁接后3-4年开始结果,丰产稳产,总苞皮薄,针刺稀短而硬出实率高,坚果较大平均重9。5克,整齐,果皮红褐色,油亮美观,故称红光栗,果肉质糯性,细腻香甜,含糖量较低14。4%品质中上,9月下旬-10月上旬成熟。4金丰(徐家1号)1969年选自山东招远的纪山乡徐家村,烟台称“金斗”是山东的主栽品种。该品种树姿直立,幼树长势旺,结果后长势中,枝条渐开张,花芽易形成,结果早,丰产稳产,坚果较小,单果重8克左右,果皮红褐,果肉细腻甜糯,含糖16。8%,含淀粉较高达61。2%。该品种喜欢肥水,不耐瘠薄,在主地条件差的情况下,树势弱,空苞率高,坚果不整齐。5燕魁1973年在河北迁西的汉儿庄乡杨家村自实生树中选出。树冠半园头形,树姿开张,分枝角度大,枝条稀疏,坚果较大,9。25-10。74克,棕褐色,有光泽,果肉质地细腻,味香甜,糯性,含糖21。12%,淀粉51。98%,栗苞出籽率高,空苞率低,平均2。75粒,产量高,4年生亩产达380。79克,9月中旬成熟。,耐瘠薄,适应性强,易管理,颇受栗农欢迎。6早丰1973年河北迁西汉儿庄乡杨家峪村,自实生树中选出的早实丰产优种,早实丰产性居首位。要冠高大,园头形,树姿半开张,分枝角度中等,坚果较小,平均8克左右。果肉黄色,质地细腻,味香甜,含糖19。67%淀粉51。34%9月上旬成熟,嫁接后2年结果,4年丰产。该品种早熟,早实,丰产,抗病,耐旱,耐瘠薄,极受生产者欢迎因幼树结实量大,在大量结果后,要补充足够的养分,在肥水不足时常出现小果和空苞。7银丰栗 又名下庄2号,1975的自北京昌平下庄村银山选出。该品种树势强健,枝条短,雌花量大,结果母枝连续结果能力强,早期丰产,有内膛结果习性,苞皮薄,出实率高。坚果较小,平均重6.9克,皮色棕褐,光泽较差,果肉香甜,含糖21.17%,9月下旬成熟.缺点是果个小,成熟前有少数栗苞提前开裂的缺点。8明拣栗 原产陕西长安,果偏小,每斤50粒左右,果实大小均匀,如同拣出来的一样,而且果皮光亮,故得名。果实味甜,糯性强,有香味,品质优良,9月上旬成熟,丰产,是西北地区畅销市场的主栽品种。此外,各地还有很多优良的地方品种,如燕山地区的红皮油栗,邢台等在行山区的大明显,河南的紫油栗等,大家可参考教材P298。(二)南方栗 南方栗主要包括长江流域,西南,东南品种群的一些品种,南方栗一般栽培管理较集中,管理水平较高,多用嫁接繁殖,性状稳定,品种数量也较多,约有100多个,约占全国板栗品种的1/3以上。南方栗坚果一般都较大,平均重15.7克,外果皮毛茸较多,光泽较差,种皮易剥或稍南剥离,最大特点是含糖量较低在12.0%以下,淀粉含量较高,平均60%左右,偏粉质,含水量较北方栗高,淀粉糊化温度平均63度以上,大多数品种适宜作菜用,故又称为菜栗子,有些品种也可炒食和菜用兼用。南方栗因长期生长在高温,高湿的条件,因此较耐高温多湿。主要品种很多,简单介绍几个供参考1九家种:剔名铁粒头。原产于江苏吴县洞庭西山,产量高品质优良,耐贮藏,深受群众欢迎,在当地有十家之中九家种的说法,故得名“九家种”。该品种树体较小而且直立,树冠紧密,新梢短粗,节间短,总苞扁而薄,刺束稀而短,出籽率很高,坚果果皮赤褐色,果面有短茸毛,9月下旬成熟耐贮藏中等大,平均重12.2克,肉质细腻,甜糯,味香含水43%,糖11.6%,蛋白质7.64%,适于炒食或菜用。该品种适应性强,结果早,丰产,稳产,150-350KG以上,树冠坚秦适宜,密植栽培,特别是具短枝型,雄花小而少的特点,优良性状超过已有的其它品种。2焦扎 原产于江苏宜兴,溧阳两地,以宜兴太华乡为最多,是当地的主栽品种,总苞成熟后局部刺束变褐色,似一焦块,故名焦扎。坚果特大,平均重23.7克,果皮紫褐色,果面茸毛长而多,果肉含水高达49%,糖11.3.%,蛋白质7.3%,淀粉49.24%,淀粉糊化温度61.6度。9月底成熟, 产量中等,较稳定,适应性强,耐干旱和早春冻害,对桃蛀和栗实象鼻虫抗性强,耐贮藏,适宜山区发展。3尖顶油栗:原产山东郯城东庄乡,为江苏省植物研究所于1963的从产地实生单株中选出的无性栗,经多年观察试种,1981年确定为丰产,优质新品种,并已在江苏一在带推广发展。该品种要对冠开展,呈圆头形,能早期丰产,总苞呈长椭圆形,苞皮薄,刺束稀而开展,坚果呈长三角形,果顶显著突出,故名尖顶油栗,果面茸毛较少,有光泽,果个中等大,平均重10.8克,整齐度高,果肉质细甜糯,品质很好,果肉含水52.44%,含糖22.41%,淀粉40.37,蛋白质6.21%,适宜炒食。该品种树势中等,宜早期丰产,嫁接苗二年后开始结果,结果枝经短截后,空节以下芽易抽生结果枝,空易控冠密植,适应性及抗病虫能力强,极耐贮藏。4魁栗 原产浙江省上虞,为当地主栽品种,以果大而著称,一般粒重17.85克.该品种栗果大而整齐,色泽美观,树势强分枝力强,喜肥水,不耐瘠薄,丰产,大小年不明显,不耐贮藏.果肉淡黄色,含水51.99%,糖7.9%蛋白质7.88%.9月中下旬成熟,适于菜用,栽植时应注意选配授粉树,单一栽植,产量低。5迟栗子:又名大红袍。原产安徽广德的砖桥、山北一带,为当地主栽品种。该品种树体高大,树姿开张,产量高而稳定,抗逆性强,果实耐贮藏,果大色艳,市场售价平均高10-20%,很有竟争力。总苞椭圆形,总苞重111.7克,坚果红褐色,有光泽,平均单粒重18克左右,果肉含水45.5%,糖9.9%,淀粉51.8%,蛋白质6.0%。嫁接树长势旺盛,3年结果,早果,早丰,9月下旬到10月上旬成熟。6处暑红 又名安徽处暑红,头黄早。原产安徽广德地区,为当地主栽品种之一,该品种树势中等,树冠紧密,枝条节间较短,分枝角度较小,坚果较大,平均重16.5克,坚果整齐,紫褐色 光泽中等,果肉细腻,味香甜,含水47.2%.糖12.6%,淀粉51.1%蛋白质6.07%,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成熟期早,中秋节前可上市,很有市场竟争力,颇受欢迎,但成熟期气温高,难贮藏,适宜在离市场较近地区发展。幼树生长旺,结果早,3年结果,产量高而稳产,抗病虫能力强,适应性强,河滩及山地均可栽培。第三节 生物学特性一根条:板栗根系比较发达,具有很多特点。1板栗属深根性树种,根栗发达,种直分布,可达数米1.2-1.5米以上,主要分布在0-80厘米,20-60厘米为集中分布区.77.28-80.51.深度受土层厚度和土质影响很大,一般地土层浅,质地粘重的土壤中根系发育不好,分布浅,相反,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的土壤中,根系发达,垂直分布也较深。板栗根系水平分布范围较大,一般为树冠的3-5倍,集中分布区为树冠外缘,山地生长的板栗树,向下坡生长的根系最我多,伸展最远,可达22米,向上坡近距离分布根系较多,而后逐步较向横向生长,横向分布居中。板栗根系深广,表现出强的适应性,群众有板栗山,核桃川的说法,核桃虽属深根性树种,但在山坡上不如板栗生长好(水平根发达)。2根栗生长节奏板栗根系的活动,比地区一体化部分开始早,结束迟,在南京条件下,幼苗根系从4月初开始活动到10月下旬结束,约维持200多天,板栗根系年生长有两个高峰,第一次在地上部新梢旺盛生长之年约6月上旬,第二次约在9月份,枝条停止生长这后。成的栗树的根,土温8.5度,时开始活动,升高到23.6度时根系生长最旺.据昌黎观察,4月上旬根系开始活动,7月下旬至8月下旬达到高峰,12月下旬进入休眠。3板栗根系再生能力弱:板栗根系断伤后,皮层与木质部容易分离,俞合和再生能力较杏、梨、苹果要弱,伤根后需较长时间方能发出新根,且苗齿越大,伤根粗,愈合的越慢,发新根越晚。从发根速度和新根生长情况来看,直径在2mm以上的粗根当年内多数未发新根或生长甚微。由于粗根再生能力弱,因此移栽,施肥或土良管理过程中切意伤根过多,以免影响树体的正常生长。细根的再生能力较强,断根后能增加须根数量,适当断根有利于根系更新。板栗的根系基本没有产生根苗的能力,不易利用根插来繁殖苗木。4板栗根系有共生的外生菌根。板栗根的幼嫩根尖常能与一些真菌共生形成菌根,果树菌根有内生,外生,兼生等三种类型,板栗菌根属外生菌根,随着根系活动,在根毛尖端出现白色小点,白点不断形成,产生极细微的分枝状菌丝,包围在细根外面。板栗根系尖端形成根毛很少,有的甚大至看有到根毛,这使板栗对水分,养分的吸收能力受到限制,但是由于形成菌根,弥补了根毛少的不足,扩大了吸收面积,增强了吸收能力。特别是真菌可以活化磷素营养,可使土良中不溶性铁,铝,钙,的磷酸盐活化而被吸收利用,妥土壤含水量达到萎蔫系数时,菌根仍肥吸收水分供应栗根生长发育。菌根形成期与栗根活动期相适应,菌根在栗根发生新根后开努形成,栗根停止前结束,7-8月分菌根发生达到高峰。板栗菌根的繁殖条件是有机质多,PH5.5-7,氧气充足土壤含水量20-50%,土温13-32度时,菌根形成最多,土壤疏要松,有机肥充足,菌根形成多。根据日本田中谕一朗试验,有菌根土壤中播种的栗物的苗高,苗重和要根重都增加,细根的数量也增加。板栗菌根中真菌的种类在华北地区可能与油松是同类或有一定联系,据北京地区几个苗圃的试验,种板栗的苗圃地种油松,结果油松生长明显加快,菌根增加,同样,油松围地种栗苗也生长良好,说明板栗和油松菌根有一定联系。目前很多研究者,正在从高菌根的筛选,进行接种试验,以实现应用菌根肥料,促进栗树良好生长发育的生态农业。二枝芽特点(一)芽板栗的芽子接性质分为混合芽,叶芽、隐芽三种。1混合花芽分为完全混合花芽和不完全混合花芽。完全混合在花芽着生在比较粗壮枝条的顶端及其下2、3节上,芽体肥大饱满,扁圆形,萌发后形成结果枝和雄花枝两种枝。不完全混合花芽:着生在完全混合花牙的下部或较弱枝顶端及其下部,芽体比完全混合花芽略小,萌发后形成雄花枝。2叶芽(又能称小芽)着生在结果母枝的中部和中下部,生长枝的顶部和中下部,芽体比花芽瘦小,呈钝三角形,茸毛较多,萌发后形成各类生长枝。3隐芽(休眠芽,潜伏芽)着生在各类枝条的基部或多年生枝及枝干上,芽体及小,一般不萌发呈休眠状态,经修剪或受伤刺激后萌发能力很强,可成徒长枝或发育村以,寿命长,有利于栗树更新多壮。栗枝条顶芽生长后期枯死脱落,顶芽实为侧芽。芽有三种1/2、1/3。2/5,因此常出现三叉枝,四叉枝和平面枝,修剪时要注意芽的位置和方向。(二)枝条1枝条类型。栗的枝条可分为生长枝,结果母枝和结果村以雄花枝四种。(1):生长枝:由叶芽或休眠芽萌发形成,由于芽的异质性枝条生长势可分为发育枝,徒长枝、细弱枝三种。A发育枝:由叶中上部芽萌发的健壮枝条,不着生花芽。健壮的发育枝可转化为结果母枝。B徒长枝:又叫水娃枝,游杆,由骨干枝上的隐芽受刺激刺萌发而成的直立旺长枝条,节间长组织不充实,长可达60-1米以上。C细弱枝,由于芽的异质性,枝条中下部叶芽成细弱枝上部芽萌发,形成细弱的枝条,长度不足10厘米,很难转化成为壮枝或结果母枝,白吃饱枝端3-4个细弱枝簇生在一起,又称为鸡爪码,有时平行排列。鱼刺码,细,短,一般生长2-3年后即自行枯死,因不易被利用,故修剪时多被剪除。(2)结果母枝:由生长健壮的发育枝和结果枝转化而来,其顶芽及其下2-3芽为混合花芽,有些品种中下部叶芽及基部隐式也能形成混合花芽,如青毛软扎。据调查结果母枝主要是由结果枝转化而来,只有一小部分是头一年的雄花枝和发育枝。由结果枝形成的结果母枝,根据其生长习性和发育的强弱,分为三类。强结果母枝,长度在15厘米以上,生长粗状有较长的尾枝,上有3-5个花芽,能连续结果,是最好的结果母枝。弱结果母枝长度不足15厘米,生长纤细,尾枝短,上面只有现代战争花芽,营养条件好的情况下,下一年能继续结果,否则抽生雄花枝。更新结果母枝有的结果枝无尾枝,下一年由枝条基部的芽抽生结果枝或雄花枝,而母枝的上部因无芽而自然干枯,这类枝的形成多因营养壮况不良引起。结果母枝上混合花芽数量及完全混合花芽的数量与栗树树龄,结果母枝强弱有密切关系,一般初早期或盛果期树形成,花芽多衰老树少,强壮结果母枝形成花芽多,一般可形成3-5个完全混合花芽,连续结果能力也强,弱结果母枝形成花芽少,结实力差,多为不完全混合花芽,一般不能连续结果,因此栗树也属壮枝结果,促生健壮结果母枝是丰产的基础。年龄时期结果母枝长度(cm)平均抽生果枝数(个)生长结果期10以下1.010.1202.020.1303.330.1404.0结果期5以下1.85.1102.110.1202.320.1304.0衰老期5以下1.35.1102.7810.1203.99(3)结果枝:由结果母枝上完全混合花芽抽生的具有雌雄花序的枝枝,亦称结果新梢,着生在结果母枝前端自然生长的栗树,一般都分布在要树冠外围,有外围结果习性。结果枝上着生雌花序和雄花序,全枝自下而上分为4段,基部几节着生叶片,落叶后在叶腋间留下几个小芽,往上约3-10节,着生雄花序,这些节位无叶芽,雄花脱落后成为空节,雄花节前端1-3节着生混合花序,有雌雄两种花序待结果实脱落后,留下果柄痕迹,没有芽,在混合花序的前端为尾枝或果前梢,着生花芽,果前梢的长短,芽的数量和饱满程度决定第二的连续结果的能力。按枝条长度结果枝可分为长20厘米以上,中15-20厘米,短15厘米以下,3种,结果枝长度受肥水条件,树龄,树势,及营养状况影响,但与品种特性有密切关系,例:处暑红,青扎等属长枝类型,明显属中枝类型,九家种属短枝类型,在修剪和建园时要考虑到品种特性。年龄时期结果枝长度(cm)平均抽生雌花枝(%)平均(%)初果期10019.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镍矿资源合作开发与市场推广合同
- 2025年防火门材料采购及库存管理合同
- 2025版石材行业研发与技术转移合同
- 2025版老旧房屋买卖及社区环境美化合同
- 2025年度纪录片拍摄场地短期租赁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常年法律顾问服务合同-反垄断法合规咨询范本
- 2025版科技园区前期物业服务委托合同范本
- 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秋季国家开放大学学生公寓管理与服务合同
- 2025年水电安装公司水电工程设计与施工合同
- GB 1886.23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
- 2023年赣州市建兴控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概述课件
- 脑梗死病人-护理查房课件
-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全套课件
- 医院介入手术病人护送交接流程
- 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班主任培训班) 课件
- 骨关节结核教案
- 楼板厚度检测报告
- 纳米材料ppt课件精品课件
- 精神发育迟滞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