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链》主题的再讨论_第1页
《项链》主题的再讨论_第2页
《项链》主题的再讨论_第3页
《项链》主题的再讨论_第4页
《项链》主题的再讨论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链主题的再讨论摘 要:对莫泊桑项链的主题历来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本文在分析了“讽刺说”和“褒扬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这篇小说的主题的理解:作者通过玛蒂尔德的悲剧,表现了小人物对命运的抗争和毁灭,表达了作者对他们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的境遇的深深同情。关键词:项链 主题 命运莫泊桑的项链是我国读者最为熟悉的外国文学名著之一,也是外国文学中被评介、赏析最多的短篇小说之一。长期以来其主题几乎被钦定为讽刺了小资产阶级虚荣心,揭露了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危害性,而将小说视为“一挂项链毁了一个家,毁了一个人青春和美丽” 的悲剧。但同时对这一主题的争鸣却一直未断,有论者将其主题定义为“金钱和人格的较量”,认为玛蒂尔德是“追求人格尊严”的“胜利者”;也有论者将玛蒂尔德视为由“错位到复位的女性”,而丢失项链是“拯救”了玛蒂尔德,使玛蒂尔德成为“为了明确的目标而一步步攀登奋斗的女性”、成了“由外在美到内在精神美的女性”;更有论者将项链定义为“一曲诚挚相爱的颂歌”,认为“丢项链的不幸反倒成全了卢瓦泽尔夫人”,使他们懂得了“拥有真心实意始终爱她的丈夫应该算是最大的幸事。”这些观点均认为玛蒂尔德并非悲剧人物,结局也非悲剧性的,玛蒂尔德借到的项链虽是假的,而她用十年的艰辛换来得却是“每个环节都是真的”、“每一颗都是真实的”。这两种观点似乎对立的分析者都抓住了分析这篇小说主题的关键:小说作者对主人公玛蒂尔德的态度。也正是从作者对主人公的态度这一点上可以把这些分析大致分成两类,即“讽刺说”和“褒扬说”。但这两类分析都有一个共同的偏颇之处:他们都以道德评判作为分析的切入点,不同的是“讽刺说”用道德标准衡量丢项链前的玛蒂尔德,而“褒扬说”则以道德标准衡量丢项链后的玛德尔德。所以前者只看到她的“梦想”,认为她是“羡慕上流社会、追求虚荣” 的小资产阶级典型,后者只看到她的“英雄气概”而将她视为“追求人格尊严的胜利者”或“由诚实劳动导致复位并最终找到自我的女性” ;前者认为作者是讽刺玛德尔德,后者认为作者是褒扬玛蒂尔德。我认为前者对主人公过于贬低,而后者则过于拔高,都是理解上的一种错位。不可否认丢项链是马蒂尔德人生的转折点,毕竟生活能改变人,丢项链前后的玛蒂尔德是不同的。但同样不可否认,人的性格是有延续性的,变之前是变之后的基础,变之后是变之前的发展和延伸,虽有“脱胎换骨”的变化,特别是在文学作品中,但这种变化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发生的。在丢项链和决定陪项链的一周之内,马蒂尔德是不会有这种巨大的人格的变化的。其实马蒂尔德的性格前后是一致的,确如“褒扬说”者分析到玛蒂尔德的本质是“善良、诚实、质朴”的,面对丢失项链的灾难她“却从没有过不良的念头,如赖着不还,买个假的还上,逃之夭夭或靠堕落还债等等”,然而这些品格在丢项链前玛蒂尔德也肯定是具备的,如要说是丢项链使她突然具备了这些品格,显然是不符合生活逻辑的,只是“讽刺说”者没有注意到这些。而“讽刺说”者注重的她性格中的“爱慕虚荣”等不过只是在丢项链前表现的较为充分,但后期的玛蒂尔德也同样具有如此的性格特征,如丢了项链后她先写信说“正在修理”,然后另买一件;在她还项链时仍未说明,只是担心佛莱思节夫人发现是件代替品,这正是“虚荣心”的表现,其实她这时完全可以如实相告的;即使当她“懂得了穷人的艰难生活”时,还不时“一个人坐在窗前,就回想其当年那个舞会”,当然这还是“梦想”即所谓的“爱慕虚荣”。只不过当项链没丢时,她作为中层社会,做的自然是上层社会的梦,而丢了项链后,她落入下层社会中,做的也就自然是中层社会的梦了,只是这时的玛蒂尔德闲时间少了,梦也便做得少而已。既然主人公玛蒂尔德的性格在丢失项链前后是一致的,作者莫泊桑就没有讽刺或褒扬玛蒂尔德,即没有做任何道德评判的意味。一方面,他绝没有因为玛蒂尔德有“梦想”而讽刺她。我们应该承认人有“梦想”即有欲望,是合乎人性的、是无可厚非的,即就是有些“梦想”的内容是错误的、甚至是不道德的,也不应该受到过多的谴责,因为那只是梦想,只要不付诸行动就不会对社会、对他人造成任何危害。何况玛蒂尔德的“梦想”也不过是“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而已,这一向往更好的生活的梦想是完全合乎人性、合乎情理。显然用我们潜意识中仍存在着的“狠批私字一闪念”式的泛道德要求,来猜测和理解莫泊桑写作此文的意图是我们解读这篇小说的的一个误区。另一方面,莫泊桑也绝非要用丢项链这件事来突出玛蒂尔德“善良、诚实、质朴”的品行,用十年的艰苦生活来“磨练她全新的人生态度”让她成为“一个变得很美好很可爱的女性形象”;更非要用十年的艰苦生活来写出“一曲诚挚爱情的颂歌”(真挚的爱只有劳动人民才会有这怕又是我们的一个思想误区)。我们看到,十年的艰苦生活使马蒂尔德由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变成了“一个贫苦人家的粗壮耐劳的妇女”,“她那粉嫩的手指”被“磨粗”了,她青春的容颜消失了,十年的艰苦生活使她由一个充满天真“梦想”、“讲究打扮”、心理细腻的少妇变成了“胡乱得挽着头发,歪斜的系着裙子,露着一双通红的手,高声大气的说话”的中年妇女;路瓦泽尔也由一个可以上戏院、同朋友一起外出旅游、打猎的年轻人,变成了整日在债务的重压下,为了“五个铜子一页的书稿”而每晚劳累到深夜的中年男子;他们的生活由有一个“小女仆”、有“好香的肉汤”的中产家庭,变成了“争价钱,受嘲骂,一个铜子一个铜子的节省”钱还债的艰难境地,如果抛开道德说教,任谁也难说这是“成全”,是“拯救”了他们。人生来并不是为了受苦,物质的享受并没有错,莫泊桑无意用玛蒂尔德来塑造一个“安贫乐道”的道德典范。抛开道德评判的偏见,我们不得不承认不管对玛蒂尔德还是她的家庭来说,丢项链无论如何都是悲剧性的事件,十年艰苦的生活以及给他们造成的变化是他们,或任何人都不愿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剧。显然,我们应该看到作者对玛蒂尔德既不是讽刺,也不是褒扬,因而无论是“讽刺说”还是“褒扬说”显然对项链的主题理解有不当的地方。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项链的主题呢?如果去掉道德评价,不从玛蒂尔德所谓的“虚荣心”上找发生在她身上的悲剧根源,那么这悲剧的根源有在何处呢?分析一篇作品主题的最主要的或者说唯一的依据就是文本,仔细阅读这篇小说,我们会发现,在小说中还有一个常被我们忽略的“角色”命运,它才是这出悲剧的导演。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篇小说的主题:作者通过玛蒂尔德的悲剧,表现了小人物对命运的抗争和毁灭,表达了作者对他们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的境遇的深深同情。小说的第一部分是整个情节发展的基础。这一部分突出了玛蒂尔德的梦想,主要写了玛蒂尔德古典、精巧、珍奇、华丽的梦境与寒伧、黯然、破旧、粗陋的现实之间的反差,而这一矛盾的造成则是由于“命运的差错”。从个人品质上说玛蒂尔德具备了一切进入上流社会的条件“美丽、丰韵、娇媚”、“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格”,而且在她的生活中也有像她一样的姑娘进入上流社会的实例从作品的第一句“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中突兀的“也”字可知,但不公平的命运却又让她缺少进入上流社会的通行证金钱。一方面梦境与现实的反差是如此巨大,另一方面现实与梦境又似乎只有一步之遥,于是她便处在极度的渴望之中,梦境至于她正如希腊神话中的坦塔罗斯(Tantalus)之与水一样,近在咫尺又遥不可及。命运就是这样折磨着小人物,这是命运第一次对主人公的捉弄。若到此为止,玛蒂尔德作为一个诚实、质朴的女子,她会在这矛盾和痛苦中终其一生,时间的流失也许会渐渐磨灭她的梦想。“然而”(作者使用这个词开始第二部分),命运似乎垂顾了她,让她有了展现自己、实现梦想的机会。她抓住了这个机会,她成功了,“卢瓦泽尔夫人得到了成功,她比所有的女宾都漂亮、高雅、迷人” 应该说这是预料中的事,她本有这样的个人品质。“她陶醉于成功的光荣”,陶醉于“幸福的云雾里”,而不知不觉中厄运已降临在她头上,简直可以说她已陷入命运设计好的圈套之中,项链几乎可以说是命运捉弄她的道具,引诱她的诱饵没有项链她便没有成功、没有光荣,可有了项链她却几乎断送了自己和丈夫一生的幸福。这又是一巨大的反差,而造成这一反差的原因只能是命运,这是命运第二次对主人公的捉弄。用十年的艰辛和几乎一生的幸福作为她本该得到的一个晚上的成功和光荣的代价,命运对他们也太残酷了。但他们没有屈服于命运,而是表现出了“英雄气概”,以人的尊严来与厄运抗争,用他们十年的青春、用他们一生的幸福,经受住了厄运,战胜了命运的打击他们还清了债务,他们似乎可以安心地面对生活了。然而,命运再次捉弄了他们项链是假的。他们原本可以不必失去这一切、不必承受这一切,他们十年的艰辛付出、他们痛苦的抗争都成了无意义无价值的,这才是命运最恶毒的一笔:它让你在以为达到目的时,却发现根本就没有目的;让你以为你以经赢了时,却发现根本没有对手、没有比赛!也只有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才能体会出作者独具匠心的绝妙安排,这样的安排不仅使小说有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结尾,使情节发展有了大的跌宕,更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命运对主人公的捉弄,写出了小人物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从而给人不尽的回味和思索。再回头看文中这段感叹: “倘若当时没有丢掉那挂项链,她现在是怎样的一个境况呢?谁知道呢?谁知道呢?人生多么奇怪,多么变化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我们此时的感受恐怕要更多、更深,甚至会感到那位骑着瘦马与绵羊、与风车作战的老骑士的几分悲凉,也就更能够体会到作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