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衰退(degeneration):菌种在培养或保藏过程中,由于自发突变的存在,出现某 些原有优良生产性状的劣化、遗传标记的丢失等现象,称为菌种的衰退。菌种衰退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从量变到质变的逐步演变过程。开始时,在群体细胞中仅有个别细胞发生自发突变(一般均为负变),不会使群体菌株性能发生改变。经过连续传代,群体中的负变个体达到一定数量,发展成为优势群体,从而使整个群体表现为严重的衰退。经分析发现,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 基因突变(1)有关基因发生负突变导致菌种衰退菌种衰退的主要原因是有关基因的负突变。如果控制产量的基因发生负突变,则表现为产量下降;如果控制孢子生成的基因发生负突变,则产生孢子的能力下降。菌种在移种传代过程中会发生自发突变。虽然自发突变的几率很低(一般为10-610-9),尤其是对于某一特定基因来说,突变频率更低。但是由于微生物具有极高的代谢繁殖能力,随着传代次数增加,衰退细胞的数目就会不断增加,在数量上逐渐占优势,最终成为一株衰退了的菌株。(2)表型延迟造成菌种衰退表型延迟现象也会造成菌种衰退。如,在诱变育种过程中,经常会发现某菌株初筛时产量较高,进行复筛时产量却下降了。(3)质粒脱落导致菌种衰退质粒脱落导致菌种衰退的情况在抗生素生产中较多,不少抗生素的合成是受质粒控制的。当菌株细胞由于自发突变或外界条件影响(如高温),致使控制产量的质粒脱落或者核内DNA和质粒复制不一致,即DNA复制速度超过质粒,经多次传代后,某些细胞中就不具有对产量起决定作用的质粒,这类细胞数量不断提高达到优势,则菌种表现为衰退。2. 连续传代连续传代是加速菌种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传代次数越多,发生自发突变(尤其是负突变)的几率越高;另一方面,传代次数越多,群体中个别的衰退型细胞数量增加并占据优势越快,致使群体表型出现衰退。3. 不适宜的培养和保藏条件不适宜的培养和保藏条件是加速菌种衰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不良的培养条件如营养成分、温度、湿度、pH值、通气量等和保藏条件如营养、含水量、温度、氧气等,不仅会诱发衰退型细胞的出现,还会促进衰退细胞迅速繁殖,在数量上大大超过正常细胞,造成菌种衰退。1.合理的育种 选育菌种时所处理的细胞应使用单核的,避免使用多核细胞; 合理选择诱变剂的种类和剂量或增加突变位点,以减少分离回复;在诱变处理后进行充分的后培养及分离纯化,以保证保藏菌种纯碎。这些可有效的防止菌种的退化。 2.选用合适的培养基 有人发现用老苜蓿根汁培养基培养“5406”抗生菌细黄链霉菌可以防止它的退化。在赤霉菌产生菌藤仓赤霉的培养基中,加入糖蜜、天门冬素、谷氨酰胺、5-核苷酸或甘露醇等物质时,也有防止菌种退化的效果。也有选取营养相对贫乏的培养基做菌种保藏培养基,如培养基中适当限制容易利用的糖源葡萄糖等的添加,因为变异多半是通过菌株的生长繁殖而产生的,当培养基营养丰富时,菌株会处于旺盛的生长状态,代谢水平较高,为变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大大提高了菌株的退化几率。 3.创造良好的培养条件 在生产实践中,创造和发现一个适合原种生长的条件可以防止菌种退化,如低温、干燥、缺氧等。在栖土曲霉3942 的培养中,有人曾用改变培养温度的措施(从20-30提高到33-34)来防止它产孢子能力的退化。 4.控制传代次数 由于微生物存在着自发突变,而突变都是在繁殖过程中发生而表现出来的。所以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移种和传代,把必要的传代降低到最低水平,以降低自发突发的机率。菌种传代次数越多,产生突变的几率就越高,因而菌种发生退化的机会就越多。这要求不论在实验室还是在生产实践上,必须严格控制菌种的移种传代次数,并根据菌种保藏方法的不同,确立恰当的移种传代的时间间隔。如同时采用斜面保藏和其它的保藏方式(真空冻干保藏、砂土管、液氮保藏等),以延长菌种保藏时间。 5.利用不同类型的细胞进行移种传代 在有些微生物中,如放线菌和霉菌,由于其菌的细胞常含有几个核或甚至是异核体,因此用菌丝接种就会出现不纯和衰退,而孢子一般是单核的,用它接种时,就没有这种现象发生。有人在实践中发现构巢曲霉如用分生孢子传代就容易退化,而改用子囊孢子移种传代则不易退化;还有人采用灭过菌的棉团轻巧地沾取“5406”孢子进行斜面移种,由于避免了菌丝的接入,因而达到了防止退化的效果。 6.采用有效的菌种保藏方法 用于工业生产的一些微生物菌种,其主要性状都属于数量性状,而这类性状恰是最容易退化的。因此,有必要研究和制定出更有效的菌种保藏方法以防止菌种退化。菌种的复壮(rejuvenation):使衰退的菌种恢复原来优良性状。狭义的复壮是指在菌种已发生衰退的情况下,通过纯种分离和生产性能测定等方法,从衰退的群体中找出未衰退的个体,以达到恢复该菌原有典型性状的措施;广义的复壮是指在菌种的生产性能未衰退前就有意识的经常、进行纯种的分离和生产性能测定工作,以期菌种的生产性能逐步提高。实际上是利用自发突变(正变)不断地从生产中选种 菌种的复壮措施:纯种分离 采用平板划线分离法、稀释平板法或涂布法均可。把仍保持原有典型优良性状的单细胞分离出来,经扩大培养恢复原菌株的典型优良性状,若能进行性能测定则更好。还可用显微镜操纵器将生长良好的单细胞或单孢子分离出来,经培养恢复原菌株性状。 通过寄主体内生长进行复壮(如Bacillus thuringiensis的复壮) ;主要是对一些寄生性的菌株,可以将衰退的菌株接种到相应的宿主体内,提高其寄生性能及其它性能. 淘汰已衰退的个体(采用比较激烈的理化条件进行处理,以杀死生命力较差的已衰退个体)。可以采用各种外界不良理化条件,使发生衰退的个体死亡,从而留下群体中生长健壮的个体.如:对5406抗生菌的分生孢子进行-30-10度的低温处理5-7天,使80%死亡,在抗低温个体中可找到健壮的个体.采用有效的菌种保藏方法。 /question/54860384.html?fr=ala0 复壮的判断方法:1.生化指标:比如一些能够利用特殊物质作为生长必须物质的菌株,你可以通过其生活过程中某些中间代谢物的产量作为指标。或者是这个菌株产生的酶或者是这个菌株产生的次生代谢物。2.生理指标:菌株如果复壮,那么他的生长量就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或者更高,适合用于群体研究。3.通过特殊的生化反应筛选出复壮的菌株:比如说你的菌株能够分解淀粉,那么你可以使用淀粉培养基进行培养,培养后通过碘液显色,粗略判断其是否复壮。复壮的技术措施在大生产中复壮菌种的理论根据所谓复壮, 就是通过一定技术措施将菌种退化了的原本具有的优良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古诗登高赏析与解读:高二语文教案
- 我的周末初一语文作文12篇
- 农业行业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免责合同
- 时间想象课件
- 高中我的老师作文8篇
- 市场调研数据分析表格-新零售模式探索
- 梦想的色彩700字(11篇)
- 农业生产托管技术服务协议
- 课题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第1课时 常见仪器和试剂取用 分层作业(解析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 《新编商务应用文写作》第三章 习题参考答案
-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协调机制和工资预防机制
- 流体力学的课件
- GB/T 9258.1-2000涂附磨具用磨料粒度分析第1部分:粒度组成
- GB/T 4458.3-2013机械制图轴测图
- GB/T 311.2-2013绝缘配合第2部分:使用导则
- GB/T 13912-2002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4800字
- 新录用公务员取消录用审批表
- 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反应期液体复苏策略课件
- 全文解读《中国式现代化》学习PPT
- 消控中心值班检查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