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九年级化学下学期质检试题(五)(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九年级化学下学期质检试题(五)(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九年级化学下学期质检试题(五)(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九年级化学下学期质检试题(五)(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九年级化学下学期质检试题(五)(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九年级(下)质检化学试卷(五)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答题栏内)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a切割玻璃b菜刀生锈c蔗糖溶解d冰雪融化2镉属于重金属,会危害人体健康2013年抽检出某地生产的大米四成镉超标这里的“镉”可理解为()a镉离子b镉原子c镉元素d镉单质3在野外和灾区可以用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成饮用水:化学沉降(用明矾)消毒杀菌(漂白粉)自然沉降 加热煮沸以上处理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abcd4乙醇(c2h5oh)可用作燃料,下列关于乙醇说法错误的是()a从类别上:乙醇属于有机物b从变化上: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从微观上:乙醇由碳、氢、氧三类原子构成d从宏观上:乙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5氢氟酸可用于在玻璃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雕刻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4hf+sio2sif4+2h2o,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6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春天,花儿朵朵,由于分子在不停运动我们能闻到花香b夏天,烈日炎炎,用可乐等碳酸饮料替代饮水有利于身体健康c秋天,果实累累,多吃水果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d冬天,寒风冽冽,室内用煤炉取暖应保证烟囱通畅,防止“煤气”中毒7已知可溶性盐在水中所解离出的阴、阳离子的电荷总数相等若测得某工厂废液中含有na+、so42、k+、cl四种离子,其中na+、k+、so42个数比为5:4:3,若so42的个数为3n,则cl的个数为()anb2nc3nd4n8在下列实验中,试管内固体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正确的是()a给装有木炭和氧化铜粉末的试管加强热b往装有氧化铜的试管里逐滴加入稀盐酸c试管里装着有剩余kno3固体的饱和溶液,加热试管d往盛有硝酸银溶液的试管里逐滴加入稀盐酸9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合理的是()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滴入酚酞溶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b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一定属于有机物c活泼金属与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所以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金属d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所以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10对下列现象或做法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用含碳酸氢钠的药剂治疗胃酸过多症中和胃里过多的盐酸b在钢铁制品表面涂油漆防止生锈c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立即熄灭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d大力提倡和推广使用太阳能等新能源因为化石燃料蕴藏量是有限的11下列能源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取之不尽的天然能源 的是()a氢气b太阳能c天然气d石油12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在稀盐酸中:ba2+、ca2+、co32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h+、fe3+、clc在氯化钠溶液中:k+、ca2+、no3d在硫酸铵溶液中:na+、cu2+、oh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13幼儿及青少年缺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煤燃烧排放出的某些气体在空气中溶于水,会形成;一旦发生火灾,消防队员通常用水来灭火,该方法的灭火原理是14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活性炭可用于除去色素或臭味,是因为它具有很强的性;用石灰乳和硫酸铜等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不能用铁制容器来盛装,用化学方程式解释15图a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b是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1)当m(10+n)时,该阴粒子的符号可能为;(2)当m=16时,a元素在化合物中形成的化合价可能为;(3)当m=17时,a元素与b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16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p点表示的意义是;(2)把t2时等质量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到t1,析出晶体较多的是;(3)当a中含有少量b物质时,可采用 的方法提a物质;(4)t2时,将90ga物质投入到100g水中,此时溶液质量为g17已知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丁是甲与乙、乙与丙反应的生成物之一(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转化关系如图:(1)常温下,若甲为黑色粉末,乙为红色粉末,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丙的化学式是;(2)若丁为常见难溶性盐,常温下甲为气体,则乙的化学式是,丙的化学式为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12分)18天然气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如果它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什么物质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将生成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到a中,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o2;(2)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3)观察到d中粉末由黑色变成色,证明混合气中含有c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从e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能推断出混合气体中有一氧化碳,那么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5)从环保的角度看,此装置有一个不足之处,你认为是19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简易灭火器反应后废液的成分展开了探究:(1)实验一:确定该废液中是否含有盐酸选择试剂:根据盐酸的化学性质,同学们选择了如图所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x可以是(填一种具体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实验验证:某同学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锌粒,观察到,确定废液中一定不含有盐酸(2)实验二:确定废液中是否还有碳酸钠实验操作现象化学方程式结论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废液中含有碳酸钠(3)实验三:处理废液,回收氯化钠欲从废液中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再经过过滤、即可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四、计算题(共7分)20将30g碳酸钠溶液与48.2g氯化钡溶液混合,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所得溶液质量为58.5g,试计算:(1)反应生成的沉淀质量为g;(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014-2015学年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九年级(下)质检化学试卷(五)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答题栏内)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a切割玻璃b菜刀生锈c蔗糖溶解d冰雪融化【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切割玻璃只改变了玻璃的形状和大小,并没有生新物质,因此属于物理变化,而非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菜刀生锈是指菜刀中的铁在与空气中的水分子和氧气不断作用缓慢氧化从而生成新物质铁锈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c、蔗糖溶解是蔗糖分子在水分子中扩散的一个过程,由于蔗糖分子在水中不会电离,仍旧以分子的形式存在,因此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而非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冰雪融化是指固态的h2o变为液态的h2o的过程,因此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而非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镉属于重金属,会危害人体健康2013年抽检出某地生产的大米四成镉超标这里的“镉”可理解为()a镉离子b镉原子c镉元素d镉单质【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大米中的“镉”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解答】解:大米中的镉超标,这里的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镉”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在野外和灾区可以用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成饮用水:化学沉降(用明矾)消毒杀菌(漂白粉)自然沉降 加热煮沸以上处理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abcd【考点】水的净化【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几个净化水的步骤在水的净化中所起的作用,对将河水转化为可饮用水的净化步骤进行排序【解答】解:自然沉降,此操作只是把固体颗粒沉降而并未进行彻底分离,在此净化过程中应是最初的阶段;化学沉降(用明矾),可除去水中沉降下来的小固体颗粒,因此应排在沉降后;消毒杀菌(用漂白粉),使用漂白粉在水中生成氯气杀死水中病菌,此时水中含有少量氯气不能直接饮用,在此过程中不能为最后的净化操作;加热煮沸,通过加热煮沸,可使水中氯气挥发,并进一步杀菌,经过此步净化后的水达到了饮用标准,为此净化过程的最后步骤故选b【点评】家中使用的自来水经过自来水厂净化处理后,水中含有少量的氯气等,另外输送过程中可能沾染病菌,因此不宜直接饮用,通过采取加热煮沸后,除去水中氯气及较多量的钙、镁离子等并对水进行杀菌4乙醇(c2h5oh)可用作燃料,下列关于乙醇说法错误的是()a从类别上:乙醇属于有机物b从变化上: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从微观上:乙醇由碳、氢、氧三类原子构成d从宏观上:乙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分类【分析】a、根据乙醇的类别进行解答b、根据乙醇含有碳元素、氢元素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物质的结构进行分析解答d、根据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乙醇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b乙醇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乙醇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c乙醇是由分子构成的,由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可知,一个乙醇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d乙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氢氟酸可用于在玻璃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雕刻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4hf+sio2sif4+2h2o,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分析】利用物质的种类和数目来判断基本反应的类型,hf、sio2、sif4、h2o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是化合物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化合物与化合物【解答】解:a中化合反应是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而上述反应生成物是两种,故a错误b中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而上述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故b错误c中置换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而上述反应中无单质,故c错误d中复分解反应是化合物与化合物反应生化合物与化合物,上述反应符合,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虽利用了新信息,但习题较简单,学生应大胆去对未学过的问题利用课本学过的知识来分析解答6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春天,花儿朵朵,由于分子在不停运动我们能闻到花香b夏天,烈日炎炎,用可乐等碳酸饮料替代饮水有利于身体健康c秋天,果实累累,多吃水果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d冬天,寒风冽冽,室内用煤炉取暖应保证烟囱通畅,防止“煤气”中毒【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一氧化碳的毒性;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分子是运动的特性进行分析;b、根据夏天温度高,流出的汗水多,应饮用一定浓度的食盐水,有益于健康;c、根据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分析;d、根据碳在不充分燃烧时会生成一氧化碳分析【解答】解:a、由分子是运动的花香的分子通过运动能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所以,春天,花儿朵朵,我们能闻到花香故a解释正确;b、夏天温度高,流出的汗水多,造成体内的盐分的损失,应饮用一定浓度的食盐水有益于健康故b解释错误;c、由于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所以,秋天,果实累累,多吃水果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故c解释正确;d、由于碳在不充分燃烧时会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所以,在冬天,寒风冽冽,室内用煤炉取暖应保证烟囱通畅,防止“煤气”中毒故d解释正确故选b【点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知识,在学习中善于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做到学以致用7已知可溶性盐在水中所解离出的阴、阳离子的电荷总数相等若测得某工厂废液中含有na+、so42、k+、cl四种离子,其中na+、k+、so42个数比为5:4:3,若so42的个数为3n,则cl的个数为()anb2nc3nd4n【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题意,可溶性盐在水中所解离出的阴、阳离子的电荷总数相等;由某工厂废液中含有na+、so42、k+、cl四种离子,其中na+、k+、so42个数比为5:4:3,若so42的个数为3n,由可溶性盐在水中所解离出的阴、阳离子的电荷总数相等,计算cl的个数即可【解答】解:由某工厂废液中含有na+、so42、k+、cl四种离子,其中na+、k+、so42个数比为5:4:3,若so42的个数为3n,则na+、k+的个数分别是5n、4n,设cl的个数为x,由可溶性盐在水中所解离出的阴、阳离子的电荷总数相等,则5n1+4n1=3n2+xx=3n故选:c【点评】不同难度不大,掌握可溶性盐在水中所解离出的阴、阳离子的电荷总数相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在下列实验中,试管内固体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正确的是()a给装有木炭和氧化铜粉末的试管加强热b往装有氧化铜的试管里逐滴加入稀盐酸c试管里装着有剩余kno3固体的饱和溶液,加热试管d往盛有硝酸银溶液的试管里逐滴加入稀盐酸【考点】碳的化学性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酸的化学性质【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压轴实验题【分析】a、根据加强热时,木炭和氧化铜粉末的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分析;b、根据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时,固体的质量与时间关系的分析;c、根据加热时,饱和溶液中kno3固体的质量与时间关系的分析;d、根据硝酸银溶液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沉淀分析【解答】解:a、由于木炭和氧化铜粉末是有质量的,图象的出发点不能是零故a错误;b、由于氧化铜固体是有质量的,图象的出发点不能是零故b错误;c、由于饱和溶液中有剩余的固体kno3,是有质量的,图象的出发点不能是零故c错误;d、由于硝酸银溶液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沉淀,固体的质量要从无到有逐渐增大,当硝酸银反应完时,固体的质量达到了最大值故d正确故选d【点评】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发生的反应,判断固体质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合理的是()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滴入酚酞溶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b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一定属于有机物c活泼金属与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所以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金属d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所以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考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的化学性质;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置换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物质的分类;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分析】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与指示剂的变色、有机物的概念、盐酸的性质以及置换反应的概念间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滴入酚酞溶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正确;b、含碳元素的物质不一定属于有机物,比如二氧化碳属于无机物,错误;c、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比如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错误;d、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比如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的和氧气是分解反应,错误;故选a【点评】掌握常见的概念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对下列现象或做法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用含碳酸氢钠的药剂治疗胃酸过多症中和胃里过多的盐酸b在钢铁制品表面涂油漆防止生锈c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立即熄灭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d大力提倡和推广使用太阳能等新能源因为化石燃料蕴藏量是有限的【考点】常用盐的用途;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专题】化学与能源;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用含碳酸氢钠的药剂治疗胃酸过多症,是与盐酸反应,但是不是中和反应,故填:b、在钢铁制品表面涂油漆能防止生锈,正确;c、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立即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正确;d、大力提倡和推广使用太阳能等新能源因为化石燃料蕴藏量是有限的,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11下列能源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取之不尽的天然能源 的是()a氢气b太阳能c天然气d石油【考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a、根据氢能的优点判断b、根据太阳能的优点判断c、根据天然气的来源和特点判断d、根据石油的来源和特点判断【解答】解:a、氢气燃烧生成水,又可以用水来制取,为可再生能源,但不是天然能源,所以错误b、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的天然能源,且不排放污染物,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正确c、天然气是古代海洋生物遗体经若干年复杂的变化形成的,是化石能源,不可再生,所以错误d、石油也是古代海洋生物遗体经若干年复杂的变化形成的,是化石能源,不可再生,所以错误故选b【点评】能源、信息、材料、环境是当今世界四大首要问题,在能源危机日趋严重的今天,它既是社会热点,也是化学考查的热点,主要侧重能源的分类、能源使用对环境的影响、新能源开发的技术和前景等12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在稀盐酸中:ba2+、ca2+、co32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h+、fe3+、clc在氯化钠溶液中:k+、ca2+、no3d在硫酸铵溶液中:na+、cu2+、oh【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在稀盐酸中,稀盐酸中的氢离子能与co32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钡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产生碳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h+、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氢氧根离子和铁离子结合产生氢氧化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c、k+、ca2+、no3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氯化钠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d、在硫酸铵溶液中,nh4+、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氨气和水,cu2+、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13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煤燃烧排放出的某些气体在空气中溶于水,会形成酸雨;一旦发生火灾,消防队员通常用水来灭火,该方法的灭火原理是降低可燃物温度至着火点以下【考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能源;化学知识生活化;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青少年缺钙会引起佝偻病分析;煤燃烧排放的废气so2、no2溶于雨水,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形成酸雨分析;根据灭火原理分析解答【解答】解: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煤燃烧排放出的so2、no2等气体在空气中溶于水,会形成酸雨;一旦发生火灾,消防队员通常用水来灭火,该方法的灭火原理是降低可燃物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故答案为:钙;酸雨;降低可燃物温度至着火点以下【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元素与人体健康、酸雨的形成原因、灭火原理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4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活性炭可用于除去色素或臭味,是因为它具有很强的吸附性;用石灰乳和硫酸铜等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不能用铁制容器来盛装,用化学方程式解释fe+cuso4=feso4+cu【考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已有的元素化学性质的决定因素、活性炭的性质以及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故填:最外层电子数,吸附,fe+cuso4=feso4+cu【点评】掌握常见的物质的性质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5图a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b是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1)当m(10+n)时,该阴粒子的符号可能为n3、s2、cl;(2)当m=16时,a元素在化合物中形成的化合价可能为2;(3)当m=17时,a元素与b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cl3【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元素位置、结构与性质;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在阳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在阴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据此解答【解答】解:(1)当m(10+n)时,该阴粒子是由原子得到电子形成的,当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时易得到电子,所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可能是:5、6、7该阴粒子的符号可能为:n3、s2、cl;(2)当m=16时,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大于4,在反应中易得到两个电子,在化合物中形成的化合价可能为2价;(3)当m=17时,a元素是氯元素,与金属形成化合物时显1价,b是铝元素,化合价是+3价,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cl3故答案为:(1)n3、s2、cl;(2)2;(3)alcl3【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6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p点表示的意义是t1时,a和b的溶解度相等;(2)把t2时等质量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到t1,析出晶体较多的是a;(3)当a中含有少量b物质时,可采用降温结晶 的方法提a物质;(4)t2时,将90ga物质投入到100g水中,此时溶液质量为150g【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随着温度的变化,溶液中析出晶体质量的大小;一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一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分离;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可以判断配制的溶液质量【解答】解:(1)p点表示的意义是t1时,a和b的溶解度相等;(2)把t2时等质量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到t1时,a的溶解度差大于b的溶解度差,因此析出晶体较多的是a;(3)a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b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当a中含有少量b物质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a物质;(4)t2时,a的溶解度是50g,将90ga物质投入到100g水中,只能够溶解50g,此时溶液质量为:50g+100g=150g故填:t1时,a和b的溶解度相等;a;降温结晶;150【点评】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17已知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丁是甲与乙、乙与丙反应的生成物之一(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转化关系如图:(1)常温下,若甲为黑色粉末,乙为红色粉末,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2o3+3c4fe+3co2;则丙的化学式是h2或co;(2)若丁为常见难溶性盐,常温下甲为气体,则乙的化学式是ba(oh)2或ca(oh)2,丙的化学式为na2co3【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框图型推断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1)本题的信息是:常温下,若乙为红色粉末(氧化铁或铜),甲为黑色粉末,甲能够和乙反应,所以乙为氧化铁,甲为碳;丙也能够和氧化铁反应产生丁,说明丙具有还原性,可以是氢气或一氧化碳;(2)根据丁为常见难溶性盐,常温下甲为气体,常见的气体中二氧化碳能够和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反应产生碳酸钙(或碳酸钡)沉淀;乙若为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则丙为碳酸盐,如常见的碳酸钠【解答】解:(1)常温下,若乙为红色粉末(氧化铁或铜),甲为黑色粉末,甲能够和乙反应,所以乙为氧化铁,甲为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2o3+3c4fe+3co2;丙也能够和氧化铁反应产生丁,说明丙具有还原性,可以是氢气或一氧化碳,化学式为:h2或co;故答案为:h2或co;2fe2o3+3c4fe+3co2;(2)因为丁为常见难溶性盐,常温下甲为气体,常见的气体中二氧化碳能够和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反应产生碳酸钙(或碳酸钡)沉淀,乙就是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反应的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若乙若为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则丙为碳酸盐,如常见的碳酸钠,反应的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故答案为:(1)2fe2o3+3c4fe+3co2;h2或co;(2)ba(oh)2或ca(oh)2,na2co3【点评】本题的推断难度不大,关键是依据题目所给的特殊物质的信息,结合物质的性质,通过正推或逆推或假设等方式完成符合要求的结论,然后带入验证即可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12分)18天然气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如果它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什么物质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将生成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到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o2;(2)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3)观察到d中粉末由黑色变成红色,证明混合气中含有c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cocu+co2;(4)从e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能推断出混合气体中有一氧化碳,那么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混合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5)从环保的角度看,此装置有一个不足之处,你认为是没有处理尾气【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综合实验题【分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用来干燥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加热条件下,氧化铜能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一氧化碳有毒,逸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解答】解:(1)观察到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o2;(2)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3)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cocu+co2,所以观察到d中粉末由黑色变成红色(4)从e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能推断出混合气体中有一氧化碳,那么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混合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防止对检验一氧化碳产生干扰;(5)从环保的角度看,此装置有一个不足之处,就是没有处理尾气,会导致一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正确的做法是在导管口处点燃尾气,或利用塑料袋把尾气收集起来故填:(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吸收水蒸气;(3)cuo+cocu+co2;(4)吸收混合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5)没有处理尾气【点评】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19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简易灭火器反应后废液的成分展开了探究:(1)实验一:确定该废液中是否含有盐酸选择试剂:根据盐酸的化学性质,同学们选择了如图所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x可以是氧化铜(填一种具体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实验验证:某同学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锌粒,观察到没有气泡产生,确定废液中一定不含有盐酸(2)实验二:确定废液中是否还有碳酸钠实验操作现象化学方程式结论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废液中含有碳酸钠(3)实验三:处理废液,回收氯化钠欲从废液中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再经过过滤、蒸发结晶即可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