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doc_第1页
风险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doc_第2页
风险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doc_第3页
风险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doc_第4页
风险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 制 说 明风险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是根据辨识出的危险源,提炼管理对象(人、机、环、管),并确定相应的责任人、监管部门和监管人员,有针对性地控制不同管理对象的标准和措施。通过对标准和措施的贯彻学习,严格按照标准作业、对照措施进行管理,达到对人、机、环、管危险源的预防与控制,实现矿井本质安全。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是针对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信息,参考各类事故统计资料,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作业规程进行编写的。编写过程中充分调动一线有丰富经验的员工和矿井各级管理人员参与,使标准和措施能够符合矿井生产作业实际。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是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风险管理的基础性文件。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共汇编了13个单位/部门304个管理对象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其中人员方面112个、机器设备方面139个、环境方面34个、管理方面19个(详见下表)。序号单位/部门任务数量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数量管理对象(人员)管理对象 (机器设备)管理对象 (环境)管理对象(管理)合计1综采队39153715-672连采队2412171-303掘锚队2512171-304综掘队1710151-265机电队26062-86运转队38215-87通风队20600-68车管组179123-249生产准备队33711-910生产办机电组1321-611生产指挥中心3100-112承包商151382-2313通用(各单位/部门)791111940合 计2811121393419304目 录第一部分 通用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11.1入井前准备21.1.1人员的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2带班队长2入井人员3井口检身员41.1.2机器设备的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5矿灯5自救器5金属检测仪6测酒仪61. 2车辆接送人员、运送货物71.2.1人员的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7机动车驾驶员7乘车人员91.2.2机器设备的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10汽车10货物101. 3敲帮问顶111.3.1人员的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11敲帮问顶作业人员111.3.2机器设备的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12敲帮问顶工具121.3.3环境的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12顶板、巷帮121.4登高作业131.4.1人员的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13登高作业人员131.4.2机器设备的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14安全带14梯子14脚手架141.5手动葫芦操作151.5.1人员的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15手动葫芦操作人员151.5.2机器设备的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16手动葫芦161.6多人配合作业171.5.1人员的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17协同作业人员17第二部分 单位/部门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182.1综采队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192.1.1人员的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19带班队长19机电副队长22采煤技术员25综采机司机26支架工31马蒂尔司机36控制台操作工38综采维修钳工42综采维修电工56超前维护工61刮板运输机司机79多功能车司机86电焊工87绞车司机88瓦斯检查员892.1.2机器设备的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92瓦斯检查仪92液压支架92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破碎机、移变列车93排水设施94拖拽电缆、水管94采煤机95系统电压95截齿96皮带机报警装置96泵站97支架相应管路97乳化液浓度98报警装置(KTC101)98综采机遥控器99马蒂尔99帮锚杆及网片100单体液压支柱100超前支架101锚杆101回柱绞车信号102钢丝绳102煤电钻103水管接头103安全带104轨道104手动葫芦105支架间隙106液压支架106液压支架的安全阀107移动变压器107电缆夹子108气泵108灭火器109电焊机109电氧焊工具110绞车110真空接触器1112.1.3 环境的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112两顺槽安全出口宽度112液压单体支柱112两顺槽顶板及煤帮113顶底板、梁端距113工作面压力114矿井水114顶板115液压支架115瓦斯116拆卸卡块作业空间116液压支架与电缆槽之间117超前维护工117浮煤118片帮煤118地质构造1192.2 连采队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1202.2.1人员的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120连采机司机120梭车司机124锚杆机司机124装载机司机127给料破碎机司机128胶带输送机司机129安装拆卸工130验收员136连采维修电工137连采维修钳工145带班队长152帮锚杆支护工1532.2.2 机器设备的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154连采机154连采机除尘系统154连采机拖拽电缆155连采机液压油缸155连采机油箱油位156梭车156给料破碎机157胶带输送机157胶带输送机保护装置158锚杆机158光学瓦检仪159树脂药卷159灭火器159电焊机160风筒160梯子161煤电钻1612.2.3 环境的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162巷道掘进工程质量1622.3 掘锚队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1632.3.1人员的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163掘锚机司机167梭车司机167帮支护工169顶支护工170装载机司机172给料破碎机司机174胶带输送机司机175安装拆卸工176采煤技术员182掘锚维修电工183掘锚维修钳工190连运一号车行走1992.3.2 机器设备的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200掘锚机200掘锚机除尘系统201掘锚机拖拽电缆201掘锚机遥控器202掘锚机液压油缸202掘锚机油箱油位203装载机203梭车204给料破碎机204胶带输送机205锚杆机206树脂药卷206灭火器207电焊机207风筒208梯子208煤电钻2092.3.3 环境的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210巷道掘进工程质量2102.4综掘队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2112.4.1人员的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211综掘机司机211班长215帮支护工216顶支护工217支护工219胶带输送机司机220综掘维修钳工221采煤技术员227综掘维修电工227综掘电器焊工2342.4.2 机器设备的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236综掘机236综掘机喷雾系统236综掘机拖拽电缆237连采机液压油缸237连采机油箱油位238胶带输送机238胶带输送机保护装置239液压钻机机239光学瓦检仪240树脂药卷240灭火器240电焊机241风筒241梯子242煤电钻2422.2.3 环境的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243巷道掘进工程质量2432.5机电队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2442.5.1人员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2442.5.2 机器设备的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244绝缘用具244高压接线盒244装载机245水管245手动葫芦246防爆开关2472.5.3 环境的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248瓦斯248顶板、巷帮2482.6 运转队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2492.6.1人员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249胶带机司机249矿井维修钳工2522.6.2 机器设备的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257皮带机2572.6.3 环境的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258噪音、煤尘和光照度258主运系统顶板鳞皮、片帮258主运系统防护拦259瓦斯259巷道积水、路滑2592.7 通风队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2602.7.1人员的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260瓦检员260监测监控工268便携仪器调校员272通风质量验收员273测风员278测尘员2792.8汽车队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2812.8.1人员的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281机动车驾驶员281乘车人员283汽修工284吊车司机289叉车司机290装载机司机291机动车驾驶员292作业人员292指挥人员2932.8.2 机器设备的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294汽车294货物294配件或修复件295空压机295电瓶296液压举升系统296转向系统296液压系统297传动系统297电器系统297进排气系统298清洗机2982.8.3 环境的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299油料299电瓶电解液299警示标识、标志2992.9 生产准备队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3012.9.1人员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301搅拌机司机301掏槽工302通风设施工303巷道维修工307爆破工310支护工313巷道维护工3152.9.2 机器设备的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318喷浆工3182.9.3 环境的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320清淤工3202.10 生产指挥中心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3212.10.1人员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321调度员3212.11保德煤矿信息组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3232.11.1人员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323网络管理员323集控维护工3242.11.2 机器设备的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325上位机系统325交换机及网络3252.11.3 环境的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325机房3262.12 承包商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3272.12.1人员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327管道工327带班队长328放炮员329技术员332领料员333押运员334打眼工335锚杆支护工337巷道维修工338砼硗筑工339锚索支护工340锚喷支护工341清淤工3422.12.2 机器设备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343便携式瓦检仪343运送火工品专用车辆343放炮母线344发炮器344高架平台344敲帮问顶工具345封泥345钻机3452.12.3 环境的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346顶板、巷帮346瓦斯3462.13 保德服务公司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3472.13.1人员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347检修工347调度员351吊车司机351浴池工351车棚工352充灯工353餐厅服务员354食堂采购员354厨师355服务员356 卫生员356绿化工357洗衣工3592.13.2 机器设备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360电源开关标识360电器设备360楼梯361玻璃361餐具361椅子362刀具362抽油烟机362台案363地板363烘干机364疏通机3642.13.3 环境的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365餐厅地面365第三部分 管理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366本质安全委员会主任367矿长368生产矿长370机电矿长370总工程师371党委书记373副总会计师374生产指挥中心主任374生产办机电组主任375生产办生产组主任375体系办主任376经营办主任377综合办主任377安监处处长379安监处主任379各单位负责人380通风队队长382队长382技术员384 第一部分 通用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1.1 入井前准备1.1.1 人员的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带班队长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管理对象带班队长管理责任人分管矿领导监管部门安监处监管人员当班安监员工作任务开班前会 编 号管理标准1.带班队长必须熟悉本班员工的技能掌握情况;2.带班队长必须询问、了解上个班安全生产情况及存在问题;3.班前会上必须组织员工进行班前安全风险评估;4.带班队长在班前会上对每项工作的分配要布置合理,有针对性,不得安排员工从事无相应技能的工作;5.带班队长不允许安排无经验、技能的新员工独立工作,必须要分配一名老员工带领新员工,经过一年的师带徒实习,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安排其独立工作;6.带班队长在班前会上必须对员工进行安全技术知识培训,包括每日一题等内容;7.带班队长在班前会上必须对员工进行作业规程及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培训。管理措施1.值班矿领导、安监员随机参加各队的班前会,对班前会工作进行监督检查;2.矿里对队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培训,提高管理人员业务素质;3.值班矿领导、安监员不定期对井下新员工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发现新员工被分配独立工作的情况,对带班队长进行相应处罚。入井人员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管理对象入井人员管理责任人带班队长监管部门安监处监管人员井口检身员、安监员工作任务入井前准备 编 号所需工具矿灯、视具体作业活动而定所需个人防护安全帽、自救器、防尘口罩、工作服、水靴(防砸靴)、耳塞、手套等管理标准1.入井人员参加班前会时,必须认真听取生产工作安排与安全注意事项,当自己不具备所安排工作的技能时,应立即向带班队长提出,要求更换工作内容;2.入井人员入井前必须更换单位统一发放的工作服,禁止穿化纤衣服入井;3.入井人员领用矿灯时,必须检查确认矿灯各零部件齐全,闭锁螺栓(封钩)紧固可靠,灯泡、开关接触良好、不灭灯;灯碗玻璃不松动、无破损现象,灯线无破损,出线口密封良好,长度不少于1m,接线必须使用线鼻子;灯盒、锁盖,绝缘良好,灯盒无漏液、无变形、无破损,充电达到额定容量,方可使用;4.入井人员入井前必须领取自救器,检查并确认自救器外观无破损、封条无开封、未过期(使用有效期为3年)方可使用;5.入井人员入井前应检查确认工作所需工器具是否齐备、完好;6.入井人员不得佩戴电子表、携带烟火入井;7.班组长以上管理干部、单岗、特殊作业人员入井前必须领取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器,并检查确认仪器完好;8.入井人员入井前,必须将入井登记卡交检身房登记,并主动接受检身,经检身人员检查确认后方可入井。管理措施1.经营办每年组织对员工进行一次入井安全常识培训;2.井口检身员对入井人员进行严格检身,发现入井人员穿化纤衣服、未带自救器、矿灯或携带的自救器、矿灯不完好、佩戴电子表等违禁物品以及呼气酒精浓度超过0.1mg/L等情况时,禁止其入井;3.带班队长、安监员、瓦检员对入井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未按要求佩戴自救器、矿灯,携带违禁物品或上班前喝过酒、精神状态欠佳或其他不符合要求的,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进行相应处罚;4.充灯工发放矿灯前进行检查,发现矿灯不完好的不得发放;5.安监员监督检查班组长以上管理干部、单岗、特殊作业人员佩戴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器情况,发现未按要求佩戴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器者,对其进行相应处罚。井口检身员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管理对象井口检身员管理责任人安监处副处长监管部门安监处监管人员安监员工作任务井口检身 编 号所需工具金属检测仪、测酒仪所需个人防护工作服、手套管理标准1.井口检身员必须对所有入井人员、车辆进行检查、登记, 不得空岗、脱岗,假检、漏检、假签;2.井口检身员接班后必须检查确认金属检测仪灵敏、有效,电池电量充足,测酒仪读数灵敏、准确后方可使用,发现问题及时联系安监处安排更换、维修;3.井口检身员对入井人员进行严格检身,发现未按要求佩戴劳动保护用品、携带违禁物品、呼气酒精浓度超过0.1mg/L或有其他违规行为的人员,禁止其入井;4.井口检身员检查并确认入井车辆不超员、乘车人员按要求乘坐车辆,方可允许入井;5.井口检身员对入井车辆进行检查,确认车辆驾驶员有“司机入井安全资格证”及车辆完好后方允许入井;6.井口检身员对入井设备进行检查,确认有“入井防爆检验合格证”后方允许入井;7.井口检身员检查并确认入井车辆内无烟火和点火物品。管理措施1.安监处每年对检身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和考核;2.检身班长、安监员对检身员检身过程和记录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检身员未按要求进行检查、登记时,对检身员进行相应处罚。3.安监员对井下人员与检身员登记的入井人员记录的一致性进行抽查,发现不一致的,对检身员进行相应处罚。1.1.2 机器设备的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矿灯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管理对象矿灯主要责任人充灯工监管部门通风队、安监处监管人员瓦检员、井口检身员、安监员 编 号管理标准矿灯各零部件齐全,闭锁螺栓(封钩)紧固可靠,灯泡、开关接触良好、不灭灯;灯碗玻璃不松动、无破损现象,灯线无破损,出线口密封良好,长度不少于1m,使用线鼻子接线;灯盒、锁盖绝缘良好,灯盒无漏液、无变形、无破损;充电达到额定容量。管理措施1.矿灯使用人员要对所领用的矿灯进行检查,发现不完好,立即要求更换;在使用过程中损坏或有故障的矿灯要立即升井进行更换;2.充灯工对所有收回的矿灯进行检查、维修,保证矿灯完好;对所有矿灯按充电要求进行充电,确保矿灯电量充足;3.充灯工不发放不完好的矿灯。自救器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管理对象自救器主要责任人入井人员监管部门通风队、安监处监管人员瓦检员、井口检身员、安监员 编 号管理标准自救器外观无破损、无变形、封条无开封、无过期(使用有效期为3年)。管理措施入井人员入井前必须检查并确认自救器外观无破损、封条无开封、无过期(使用有效期为3年)。金属检测仪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管理对象金属检测仪主要责任人井口检身员监管部门安监处监管人员安监员 编 号管理标准金属检测仪探测时,距离香烟盒10-30mm,能够声光同时报警,电池电量充足。管理措施1.井口检身员接班后必须检查确认金属检测仪灵敏、有效,电池电量充足,发现问题及时联系安监处安排更换、维修;2.安监处每季度对金属检测仪进行一次维护。 测酒仪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管理对象测酒仪主要责任人井口检身员监管部门安监处监管人员安监员 编 号管理标准测酒仪精确度在0.01%(0.01BAC)或0.05mg/liter(0.50 BRAC)内;电池电量充足;显示数据清晰,夜间清晰可见;酒精含量超限时,蜂鸣器自动报警。管理措施1.井口检身员接班后必须检查确认测酒仪读数灵敏、准确后方可使用,发现问题及时联系安监处安排更换、维修;2.安监处每季度对测酒仪进行一次维护。1.2 车辆接送人员、运送货物1.2.1 人员的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机动车驾驶员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管理对象机动车驾驶员管理责任人带班队长监管部门安监处监管人员安监员工作任务车辆接送人员 编 号所需工具汽车、矿灯所需个人防护安全帽、自救器、防尘口罩、工作服、水靴、耳塞、手套等管理标准1.机动车驾驶员必须持有国家颁发的驾驶执照及矿发放的入井车辆操作证;2.机动车驾驶员应熟悉车辆状况;3.机动车驾驶员开车前必须检查车辆的转向系、制动系、传动系、灯光电器装置、发动机、底盘部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填写维修记录后方可驾驶;4.检查车辆无“四漏”(漏油、漏气、漏水、漏电)情况,并确保“四足(油足、气足、水足、电足)”后方可驾驶;5.机动车驾驶员必须每日填写入井车辆日常点检记录;6.机动车驾驶员出车前必须检查灭火器的压力(绿色区1.2MPa)、铅封及校验日期,如发现灭火器不完好时,及时更换后方可出车; 7.机动车驾驶员驾车入井前,必须按车辆核定人数载人,严禁超员;8.机动车驾驶员在行使中,保持不低于30米的安全车距,严禁强行强会,要礼貌行车.9.机动车驾驶员在井下主要运输巷道内行使速度不得超过30Km/h,其他巷道车速不得超过20Km/h,会车速度不得超过5Km/h;行驶到巷道交叉点、转弯及前方有车辆、人员或视线有障碍时,都必须鸣号减速,速度不得超过10Km/h;经过巷道施工地段或遇有行人时,做到“一慢、二看、三通过”在施工人员指挥下或靠巷道右侧停车,确认安全后方可通行;10.车辆在行驶途中发生故障时,机动车驾驶员应立即将车辆停靠在巷道右侧进行修复,同时在来车方向50100米设置危险警示牌,不得妨碍其它车辆通行;11.防爆车辆驾驶员必须按规定路线驾驶车辆,管理措施1.汽车队每班班前会对驾驶员进行车辆安全操作理论与技术培训;2.车管组管理人员随机检查机动车驾驶员点检记录填写情况,如发现机动车驾驶员点检记录填写不完整或与车辆实际情况不符时,每发现一次对机动车驾驶员进行相应处罚;3.汽车队必须每年对机动车驾驶员进行不少于一次的消防知识培训和演练;4.车管组管理人员随机对车载灭火器进行抽查,每发现一次灭火器不完好时,对机动车驾驶员进行相应处罚;5.井口对乘车人员进行清点,杜绝车辆超员;6.车管组管理人员随时对井下载人车辆进行抽查,发现超员对驾驶员进行相应处罚;7.汽车队招聘人员时要严格把关,严格审查应聘者是否具有国家颁发的驾驶执照、县级以上医院的体检报告,并经过矿安监处的入井前72小时以上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8.当井下巷道发生变化时,必须及时对驾驶员进行行车路线的培训;9.车管组管理人员对井下运输车辆随时检查,发现违章者进行相应处罚。机动车驾驶员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管理对象机动车驾驶员管理责任人带班队长监管部门安监处监管人员安监员工作任务车辆运送货物 编 号所需工具汽车所需个人防护安全帽、自救器、防尘口罩、工作服、水靴、耳塞、手套等管理标准1.机动车驾驶员必须持有国家颁发的驾驶执照及矿发放的入井车辆操作证;2.机动车驾驶员应熟悉车辆状况;3.机动车驾驶员开车前必须检查车辆的转向系、制动系、传动系、灯光电器装置、发动机、底盘部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填写维修记录后方可驾驶;4.机动车驾驶员检查车辆无“四漏”(漏油、漏气、漏水、漏电)情况,并确保“四足(油足、气足、水足、电足)”后方可驾驶;5.机动车驾驶员必须每日填写入井车辆日常点检记录;6.机动车驾驶员出车前必须检查灭火器的压力(绿色区1.2MPa)、铅封及校验日期;如发现灭火器不完好时,及时更换后方可出车;7.机动车驾驶员在拉运大型材料时,不得超宽、超高、超长、超载运行,发现违章者,按情节严重给予一定处罚;8.机动车驾驶员在拉运设备材料时要把货物捆绑牢固,行驶时要均速,确保运送设备材料无损坏;9.机动车驾驶员在拉运设备材料时行驶要匀速,不得紧急制动,确保运送设备材料完好无损;10.机动车驾驶员在拉运货物时严禁人货混装;11.机动车驾驶员在井下主要运输巷道内行使速度不得超过30Km/h,其他巷道车速不得超过20Km/h,会车速度不得超过5Km/h;行驶到巷道交叉点、转弯及前方有车辆、人员或视线有障碍时,都必须鸣号减速,速度不得超过10Km/h;经过巷道施工地段或遇有行人时,做到“一慢、二看、三通过”在施工人员指挥下或靠巷道右侧停车,确认安全后方可通行;12.机动车驾驶员在驾驶车辆同方向行驶时,前后车辆必须保持不小于30米的安全距离;13.机动车驾驶员在行驶中,严禁超速行驶,强行强会,要礼貌行车;14.机动车驾驶员必须将车辆停在地势平坦处、熄火,拉紧驻车制动,方可卸货;驶车辆,非防爆车辆只能在进风巷道中行驶,不得驶入回风巷、掘进头或旺采面。管理措施1.汽车队每班班前会对机动车驾驶员进行车辆安全操作理论与技术培训;2.车管组管理人员随机检查机动车驾驶员点检记录填写情况,如发现机动车驾驶员点检记录填写不完整或与车辆实际情况不符时,每发现一次对机动车驾驶员进行相应处罚3.汽车队必须每年对机动车驾驶员进行不少于一次的消防知识培训和演练;4.车管组管理人员随机对车载灭火器进行抽查,每发现一次灭火器不完好时,对机动车驾驶员进行相应处罚;5.车管组管理人员随机对车辆进行检查,发现有拉运超高、超宽、超长货物者,对机动车驾驶员进行相应处罚; 6.车管组管理人员要检查所拉运的设备材料捆绑情况,每检查、发现一次不捆绑货物者对驾驶员进行相应处罚;7.汽车队每季度组织驾驶员岗位练兵,提高驾驶员驾驶技能; 8.车管组管理人员随机对车辆进行检查,对不按规定行驶的人员视情节严重者给予警告或进行相应处罚;9.车管组管理人员随机对车辆卸货地点进行检查,对违反规定者进行相应处罚。乘车人员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管理对象乘车人员主要责任人带班队长监管部门安监处监管人员安监员 编 号管理标准1.乘车人员在乘车时,不得将身体的任意部位及所携带工具和零件超出车身外; 2.乘车人员在乘车时不准在车厢内站立、嬉戏打闹; 3.乘车人员必须等车辆停稳后方可按次序上下车,不得扒车、跳车、蹬车;4.乘车人员必须待车辆停稳后,依次按顺序下车。管理措施1.每半年对员工进行一次乘车安全知识培训;2.驾驶员开车前必须检查车厢护栏挂钩是否牢固可靠、检查乘车人员是否坐稳,开车前必须鸣笛示意; 3.安监员负责监督乘车人员的行为,如发现乘车时违反规定,对其进行相应处罚;4.驾驶员必须提醒乘车人员按章乘车,并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随时观察乘车人员的动态,对违章乘车人员进行制止。5.管理人员、驾驶员要监督管理乘车人员依次按顺序下车;对未按次序下车人员,进行警告教育。1.2.2 机器设备的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汽车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管理对象汽车主要责任人机动车驾驶员监管部门安监处监管人员安监员 编 号管理标准1.整车外观必须整洁完好,附属设施及装备齐全、有效; 2.发动机启动灵敏,动力性能可靠,符合技术标准; 3.转向轻便、灵活,左右转角符合技术要求; 4.离合器操作轻便,结合平衡,分离彻底,不抖不打滑,无异响;5.底盘各总成链接可靠,运转时无震动,无异响; 6.制动有效,四轮制动力均衡。驻车制动性能完好; 7.车辆电器部件,灯光齐全有效,仪表指示准确; 8.轮胎胎体完好,气压正常,螺丝齐全紧固。 管理措施1.机动车驾驶员坚决执行交接班制度,填写交接班记录,并每班认真检查车辆,发现问题及时修理;2.车管组管理人员随机对车辆抽查,发现不合格车辆立即修复,对当班驾驶员进行相应处罚。货物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管理对象货物主要责任人机动车驾驶员监管部门安监处监管人员安监员 编 号管理标准1. 货物在拉运时,高度不得超过2.5米,宽度不得超过车厢,长度不超过车厢前端,后端不得超出车厢2米;2.超尺寸件货物运送时,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管理措施1.机动车驾驶员在拉运大型材料时,货物不得超宽、超高、超长、超重,发现违反规定者,按情节给予处理;2.车管组管理人员、安监员对机动车驾驶员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所运货物超宽、超高、超长、超重,对驾驶员进行相应处罚; 2.机动车驾驶员在拉运超尺寸货物时必须在后方悬挂危险警示标志牌。1.3 敲帮问顶1.3.1 人员的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敲帮问顶作业人员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管理对象敲帮问顶作业人员管理责任人带班队长监管部门安监处监管人员安监员工作任务敲帮问顶 编 号所需工具矿灯、敲帮问顶专用工具所需个人防护安全帽、自救器、防尘口罩、水靴、手套管理标准1.敲帮问顶人员作业前应对作业区域进行敲帮问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敲帮问顶作业执行一人作业一人监护;2.处理人员发现有顶板冒落或片帮现象时,首先撤离现场工作人员,观察冒落和片帮的面积、厚度,并预测冒落的方向和方位,选择顶板完好、落煤点2.0m以外的地点站立;3.处理人员必须带上手套,一只手紧靠防护套,另一只手握住金属杆尾部;4.处理人员根据所处理的片帮、冒顶的高度选择长度应为所处理的高度的1.1倍以上的专用工具,使用敲帮问顶工具时,必须观测身边是否有人,以防伤击其他人员;5.处理人员处理破碎区域的顶板浮矸时,敲帮问顶工具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45度,由外向里逐步处理;片帮严重或冒顶厚度较大的情况下,要边处理边支护(处理1m支护1m),一般采用锚网支护,对破碎严重区域必须采取锚索加密支护;严禁人员进入空顶区;6.处理片帮时,必须由上向下,由一边到另一边逐步进行。管理措施1.安监员对敲帮问顶人员作业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未按要求进行敲帮问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2.生产指挥中心、生产办每天对矿井巷道进行检查,发现片帮、离层较严重时,安排进行处理。1.3.2 机器设备的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敲帮问顶工具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管理对象敲帮问顶工具主要责任人敲帮问顶作业人员监管部门安监处监管人员安监员 编 号管理标准1.处理顶板的工具一般应采用木质竿体,长度不低于巷道高度1.1倍、直径为40mm;端头为铁质,长度为300mm、插入竿体的长度不少于200mm;2.处理片帮的工具一般应采用长度不低于巷道高度的1.1倍,外径为38mm的空心金属竿体,端头应为扁平状;3.敲帮问顶工具两端距顶头800mm1000mm的位置各设置一个直径为150mm的两个挡圈。管理措施1.带班队长每天对敲帮问顶工具的完好进行一次检查,发现损坏或变形时及时更换;2.敲帮问顶工具由使用单位根据设置点巷道高度填写申请表,由体系办统一安排制作;3.严禁将敲帮问顶工具作为它用;4.敲帮问顶工具应存放在指定地点,并设有标示牌。1.3.3 环境的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顶板、巷帮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管理对象顶板、巷帮主要责任人采掘专检人员监管部门安监处监管人员安监员 编 号管理标准1.顶板无离层、无破碎带、无裂隙、无活矸、无鳞皮、无伞檐,巷帮无裂隙、无伞檐、无活矸,支护有效;2.破碎带和顶板裂隙处网片完好、有效,网片上无活矸。管理措施生产指挥中心、生产办、队采煤技术员、安监员必须每天检查两顺槽的顶板情况,发现顶板、巷帮不完好时安排进行处理。1.4 登高作业1.4.1 人员的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登高作业人员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管理对象登高作业人员管理责任人带班队长监管部门安监处监管人员安监员工作任务登高作业 编 号所需工具矿灯、梯子、脚手架所需个人防护安全帽、自救器、防尘口罩、手套、安全带管理标准1.作业人员进行2米以上的登高作业时,必须使用安全带;2.作业人员必须检查确认安全带合格、完好,佩戴好安全带后,将安全带吊挂在无尖锐楞角的稳固物体上,并确认不脱扣;3.作业人员作业前先检查并确认作业范围内无人,并设置警示标识;4.登高作业与其他作业交叉进行时,必须按指定的路线上下,禁止上下垂直作业,若必须垂直进行作业时,应采取可靠的隔离措施;5.作业人员使用爬梯时,必须先检查确认梯子稳定、无歪斜、无扭曲变形;踏板防滑;踏板上下间距为30cm,无缺档;轻金属折梯橡胶垫齐全、平台与梯梁连接牢固、铰链牢固、梯脚底部坚实,方可使用;使用直梯时应将梯子放稳靠牢,角度以755为宜,不得将其垫高,并指定专人扶持;使用折梯前必须将其上部夹角调为3545,并将撑杆拉到位;6.作业人员使用脚手架登高作业时,必须先检查并确认支架分布均匀且间距不大小1.2m,脚手架的跨度不得小于1.2m,当脚手架高度超过2m时要设置栏杆;金属材料制作的脚手架,使用40mm的钢管和卡口连接,配置3000mm300mm60mm的松木架板;木制材料制作的脚手架,使用120mm120mm的松木方料,用8#铅丝绑扎,配置3000mm300mm60mm的松木架板,方可使用;作业时须将脚手架搭设牢固、可靠,不得有脚手架歪斜、晃动现象;7.作业完毕,作业人员要对现场进行清理。管理措施1.各单位对员工进行登高作业安全知识培训;2.登高作业前班组要组织登高作业人员进行班前岗位风险评估;3.带班队长、安监员对登高作业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未按要求检查、佩戴安全带、检查梯子、脚手架的完好性,立即制止、批评教育,对进行相应处罚。1.4.2 机器设备的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安全带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管理对象安全带主要责任人登高作业人员监管部门安监处监管人员安监员 编 号管理标准1.安全带必须有安全绳、金属钩,扣件完好;2.安全绳直径不小于13mm,捻度为8.59/100(花/mm);金属钩有保险装置,金属配件表面光洁,无麻点、裂纹;边缘呈圆弧形;表面防锈。管理措施登高或高空作业前,作业人员必须要对登高使用的安全带进行认真检查,发现不完好立即更换。梯子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管理对象梯子主要责任人登高作业人员监管部门安监处监管人员安监员 编 号管理标准1.梯梁与踏板的夹角(锐角)最大不超过8715;2.踏板防滑;3.梯子稳定、无歪斜、无扭曲变形;4.梯脚有防滑垫;5.平台与梯梁连接牢固;6.铰链牢固;7.梯脚底部坚实,踏板上下间距为30cm,无缺档。管理措施1.各单位技术员每月对梯子的完好状况进行检查,有故障及时检修,并做好记录;2.登高或高空作业前,作业人员必须要对登高使用的梯子认真检查,发现不完好立即更换。脚手架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管理对象脚手架主要责任人登高作业人员监管部门安监处监管人员安监员 编 号管理标准登高作业使用的脚手架材料应符合以下安全要求:金属材料制作的脚手架,材料为40mm的钢管和卡口连接,配置3000mm300mm60mm的松木架板。木质材料制作的脚手架,材料为120mm120mm的松木方料,用8#铅丝绑扎,配置3000mm300mm60mm的松木架板。支架分布均匀且间距不大小1.2m,脚手架的跨度不得小于1.2m,当脚手架高度超过2m时要设置栏杆。管理措施1.登高作业人员每次使用前要对脚手架的完好状况进行对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2.登高作业前,班组要组织作业人员进行班前岗位风险评估;3.班组每月组织作业人员进行登高作业有关知识的培训。1.5 手动葫芦操作1.5.1 人员的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手动葫芦操作人员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管理对象手动葫芦操作人员管理责任人带班队长监管部门安监处监管人员安监员工作任务使用手动葫芦 编 号所需工具手动葫芦所需个人防护矿灯、安全帽、自救器、防尘口罩、手套管理标准1.使用手动葫芦前必须检查链环塑性变形和手动葫芦的磨损情况,当链环伸长量超过原长度的5%或链环之间以及链环与吊钩连接部位磨损减少到原直径的80%以下,其它部位磨损减少到原直径的90%以下时不得使用;2.检查手动葫芦的链环及吊钩有无扭曲、严重锈蚀或积垢,如链环及吊钩出现扭曲、严重锈蚀或有积垢不能排除时不得使用;3.检查吊钩的危险断面的磨损情况,如磨损减少到原尺寸10%以上时不得使用4.检查吊钩,如有补焊或焊接、钻孔、吊钩表面不光滑、有裂纹、折叠等缺陷时不得使用5.测量吊钩开口最短距离处,已选定的二个位置处标志间的距离,若开口度比原尺寸增加10%以上时不得使用;6.操作人员根据所吊物品的重量,选择额定吊装能力高于物品重量150%的手动葫芦7.操作人员操作前,必须检查顶板、巷帮情况,选择顶板、巷帮完好的地点进行操作;8.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不得站在起吊物件上、或起吊物件下方作业;9.使用多吊具同时进行起吊,操作人员必须在操作前选择好自身的撤离路线10.多人进行起吊操作时,起吊、下放设备必须同步,用力均匀、缓慢起吊,由专人指挥;11.作业中现场负责人必须检查各吊链的受力情况,发现受力不均匀时,应该指挥操作人员及时进行调整;如果发现吊钩、链环有异常响声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按撤离路线撤离。管理措施1.带班队长、安监员对使用手动葫芦作业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未按要求进行操作时,立即制止作业人员,并对其进行相应处罚;2.检修工对手动葫芦进行日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更换或处理;3.生产办机电组专检人员对手动葫芦进行检查,发现手动葫芦不完好或无相应标识对使用单位进行相应处罚。1.5.2 机器设备的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手动葫芦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管理对象手动葫芦主要责任人手动葫芦操作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