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调查.doc_第1页
食品添加剂调查.doc_第2页
食品添加剂调查.doc_第3页
食品添加剂调查.doc_第4页
食品添加剂调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级应用化工班 房壮 61010130031食品防腐剂之苯甲酸钠食品防腐剂是能防止由微生物引起的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藏期的食品添加剂。防腐剂主要包括:苯甲酸、山梨酸、对羟基苯甲酸、二氧化硫、亚硫酸盐及亚硝酸盐等,这些化学成分用多了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电视常常报到说因使用或服用含防腐剂多的东西,体内含有大量的防腐而造成死亡。许多的产品中也是一样含有大量的防腐剂,长时间使用会造成化学中毒,我现在就不在吃含防腐剂的食品了,而且含防腐剂的产品我也停用了,我劝大家在选用产品时也不要用含食品防腐剂的产品了。下面根据我调查对苯甲酸钠进行分析如下:一.苯甲酸钠简介苯甲酸钠(化学式:C6H5CO2Na),E编号E211,是苯甲酸的钠盐。苯甲酸钠是很常用的食品防腐剂,有防止变质发酸、延长保质期的效果,在世界各国均被广泛使用。然而近年来对其毒性的顾虑使得它的应用受限,有些国家如日本已经停止生产苯甲酸钠,并对它的使用作出限制。二.苯甲酸钠用途 苯甲酸钠是酸性防腐剂,一般用在酸性条件下,在酸性条件下能转化为有活性的苯甲酸,因此防腐的机理同苯甲酸。其防腐功能在pH为2.54.0时最佳。在碱性介质中则无杀菌和抑菌作用。由于苯甲酸钠的水溶性远大于苯甲酸,在水介体系中更容易溶解和分散,而且在空气中稳定,因此比苯甲酸常用得多。 苯甲酸钠作为防腐剂的应用很广泛,在食品(如食醋、酱油、肉类、鱼类、腌制食品等)、饮料(尤其是软饮料)和个人护理用品等中都有苯甲酸钠防腐剂。其防腐机理为:未离解的苯甲酸亲油性较强,容易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干扰细菌和霉菌等微生物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细胞膜对氨基酸的吸收。进入细胞内的苯甲酸分子抑制微生物细胞呼吸酶系的活性,使无氧呼吸中磷酸果糖激酶催化的反应速率下降95,从而起到防腐作用。 除了用作防腐剂外,苯甲酸钠也用作媒染剂、增塑剂、杀菌剂和有机合成中间体。 三.对健康的影响 苯甲酸苯甲酸盐天然存在于蓝莓、蔓越莓、梅干、肉桂和丁香中。少量的苯甲酸钠对人体无毒害,它可以在体内很快被吸收,主要与甘氨酸结合以马尿酸的形式排出体外,也有一小部分与葡糖醛酸结合为1-苯甲酰葡糖醛酸而排出。1014小时便可从体内全部排出,因此少量的苯甲酸钠不会有积蓄作用。但是猫对苯甲酸比较敏感,容易出现兴奋、神经过敏、失去听力和平衡等症状,因此在制造宠物食品时需注意。FDA规定食品中的苯甲酸钠含量不得超过0.1(以重量计)。国际化学品安全署的研究发现每天摄入647835mg每千克体重的苯甲酸钠不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苯甲酸盐类防腐剂(苯甲酸钠、苯甲酸钾)可以与维生素C反应生成具有致癌性的苯。由于各国对于饮料中苯的含量标准不一,不同的饮料中苯的含量也不相同,而且上述分解反应也与光照、加热和储存时间等诸多因素有很大关系,因此目前对苯甲酸盐产生的苯是否超标没有定论。这使得公众对苯甲酸盐毒性的质疑持续不断。可口可乐公司因此宣布将在其产品中逐渐禁止苯甲酸钠的使用,而用更加天然的防腐剂代替。 除了生成苯外,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彼得派珀在研究苯甲酸钠对活酵母细胞的影响后,认为苯甲酸钠自身便会对细胞线粒体中的DNA造成破坏。由于线粒体是细胞呼吸的场所,因此对线粒体的损害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在严重时可能导致细胞凋亡,从而加速机体的衰老,这个研究结果并没有得到英国食品标准局的肯定。四.毒理学性质1、ADI025(FAO/WHO,1994)。2、 GRAS(FDA,182.3795,1994)。3、LD507160mg/kg (大鼠,经口)。质量指标人:体解毒机理在食品中添加少量苯甲酸时,对人体并无毒害。世界各国多年来的应用和毒性试验表明,如按006gkg添加,苯甲酸均无蓄积性、致癌、致畸、致突变和抗原等作用。苯甲酸在体内能很快被吸收,苯甲酸会与甘氨酸结合形成马尿酸(甘氨酸苯甲酰),其余的会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而形成1苯甲酰葡萄糖醛酸。7580的苯甲酸在6h内从人体排出,1014h后可以全部从体内排出(FAO,1974),这种解毒作用使苯甲酸不会在体内蓄积。应该指出的是,猫对苯甲酸比较敏感,生产宠物食品时,应该加以注意。用含有239苯甲酸的肉喂猫,28只猫中有17只表现神经过敏、兴奋、失去平衡和视力(FAO, 1974) 另外,苯甲酸钠与维生素C反应会生成苯(苯是致癌物质),所以在果脯等富维C食品中使用苯甲酸钠是有害的。五.例子:据英国媒体于2007年5月 28日发表的报道称,软饮料(经过包装的乙醇含量小于0.5的饮料制品。包括碳酸饮料、果汁饮料、蔬菜汁饮料、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固体饮料、天然矿泉水饮料以及其他饮料)可能严重危害人体细胞。英国大学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在诸如芬达和百事等饮料中发现的常见防腐剂苯甲酸钠可以破坏人体细胞DNA的重要部分。这一问题通常与衰老和酗酒密切相关,最终导致肝硬化和如帕金森氏症等退化性疾病。( 化工报价网)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衰老问题专家彼得?派珀,从1999年至今一直在从事苯甲酸钠的研究。派珀在实验室中对苯甲酸钠对活酵母细胞的影响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令他大吃一惊:这种苯甲酸盐破坏了DNA的一个重要区域被称为细胞“发电站”的线粒体。派珀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种物质可严重损坏线粒体中的DNA,其破坏能力会达到完全阻止其活动的程度,令其彻底罢工。线粒体消耗氧气以提供给人们能量,如果你破坏了它,细胞将出现非常严重的故障。如今众多疾病就与对此类DNA的破坏有关,如帕金森氏症及很多神经系统退化性疾病,影响最严重的当属衰老过程。”这一发现可能对全球饮用碳酸饮料的消费者产生严重影响,也将加剧关于食品添加剂的争论。此前有研究认为食品添加剂导致儿童多动症。据报道,英国9岁男童布尼克不断出现头痛和出疹的毛病。多年以来,布尼克的母亲带着他看了很多医生,都找不出致病原因。直到有一位专家建议男童停饮汽水,病情才有好转。 派普教授说布尼克的病情很有可能是饮了含苯钾酸钠的汽水所引起。因此进行研究的派普教授忠告父母,不要让儿童饮用含有防腐剂的汽水。另外,根据实验,苯甲酸钠可能造成怀孕小鼠的胎儿生长迟缓、出生后食欲不佳,不少先进国家已规范孕妇及孩童食品不得添加苯甲酸钠。 其他危害苯甲酸钠+维生素C=致癌物2006年,英国食品标准局(FSA)在其官方网站公布消息称,一些软饮料可能产生致癌物苯。英国食品标准局认为,如果汽水同时含有苯甲酸钠(防腐剂)与维生素C(抗氧化剂)这两种成分,可能相互产生作用生成苯。而苯是众所周知的致癌物。包括芬达、美年达等众多流行软饮料在内,都含有防腐剂和抗氧化剂,可能构成致癌危险。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早在1990年公布的测试报告就显示,软饮料中包含的维生素C和苯甲酸钠相互作用,可形成苯。1991年,法国“巴黎水”饮料因苯含量超标,不得不在全球召回上亿瓶。另据英国媒体报道,美国FDA曾发出警告,并开始关注软饮料中的苯物质对人体健康的长期影响。在FDA宣布在美国软饮料市场就苯问题开展全方位调查之后,德国食品安全监督机构和英国食品标准局也展开了相应的调查。六.专家观点 尽量少吃含苯甲酸钠的食品 苯甲酸钠是非常常用的防腐剂,汽水、果汁等所有的饮料和绝大部分的食品如蛋糕、果脯、肉松、肉干等都使用。没有苯甲酸钠的话,食品中微生物很快生长繁殖,导致食品变坏。但苯甲酸钠毕竟不是营养素,作为人工合成的防腐剂,吃多了肯定有害。十年前的儿童和青少年,一个星期最多喝一次汽水饮料,但现在的青少年每天喝几次,尽管每种饮料都按国家要求的标准生产,但累积起来苯甲酸钠摄入太多还是有害的。 根据动物实验结果显示,给每公斤大白鼠服用2.7克苯甲酸钠,参与实验的大白鼠一半会死亡。至于长期低剂量的摄入会有什么问题,需要进行重新研究。建议,同学们应该尽量少吃甚至不吃含有苯甲酸钠的加工食品和饮料,尽量饮用白开水、纯净水、矿泉水及奶类等,少喝汽水等加工型饮料。 苯甲酸钠等防腐剂肯定对人体有害,所以小朋友尽量不要食用含有防腐剂的食品,但目前还没发现因防腐剂致人死亡的病例。虽然人的肾脏有排毒功能,一般一两天内可将安全范围内的防腐剂排出体外,但如果长期且同时食用多种含有同类防腐剂的食物,也会对人的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如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症及手脚发麻、记忆力衰退、周围神经炎等疾病),尤其是神经系统发育和肝肾功能均不完善的青少年,更是应该远离这类食物。七作者后记: 据网上报道,现在很多国家的软饮料已经采用其他防腐剂来取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