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从业人员压力来源分析-毕业论文_第1页
殡葬从业人员压力来源分析-毕业论文_第2页
殡葬从业人员压力来源分析-毕业论文_第3页
殡葬从业人员压力来源分析-毕业论文_第4页
殡葬从业人员压力来源分析-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密级公开 学号 密级公开 学号132239 毕 业 设 计 论 文 毕 业 设 计 论 文 殡葬从业人员压力来源分析殡葬从业人员压力来源分析 院 系 部 人文社科学院 姓名 桑婷婷 年级 公 G132 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 指 导 教 师 李志红 教 师 职 称 讲师 院 系 部 人文社科学院 姓名 桑婷婷 年级 公 G132 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 指 导 教 师 李志红 教 师 职 称 讲师 2015 年 6 月 22 日 北京 殡葬从业人员压力来源分析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学位论文电子版授权使用协议 论文 殡葬从业人员压力来源分析 系本人在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习期间创作 完成的作品 并已通过论文答辩 本人系作品的唯一作者 即著作权人 现本人同意将本作品收录于 北京石油 化工学院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本人承诺 已提交的学位论文电子版与印刷版论 文的内容一致 如因不同而引起学术声誉上的损失由本人自负 本人完全同意本作品在校园网上提供论文目录检索 文摘浏览以及全文部分浏 览服务 公开级学位论文全文电子版允许读者在校园网上浏览并下载全文 注 本协议书对于 非公开学位论文 在保密期限过后同样适用 院系名称 人文社科学院 作者签名 桑婷婷 学号 132239 2015 年6 月22 日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本科学位论文 I 摘要 殡葬从业人员是职业种群中比较特殊的从业人员 所以他们所面临的压力也比 较复杂 所以如何缓解他们所面临的压力 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采用定性和 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以罗宾斯的压力模型和生态系统理论为理论基础 对 BX 市殡仪馆和 SH 市陵园的殡葬单位职工进行调查分析发现 殡葬从业人员工作压力 较大 并且殡葬从业人员因性别 年龄 工作时间和具体工作内容的不同其工作压 力反应存在差异 根据分析结果笔者从社会 殡葬单位和殡葬从业人员三个层面提 出了缓解殡葬从业人员工作压力状况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关键词 殡葬从业人员 工作压力源 缓解措施 殡葬从业人员压力来源分析 II Abstract Funeral professionals are comparatively special occupational population so the pressure they face is more complex So how to relieve their pressure become a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this paper by adopting the combination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o Robbins pressure model and the ecological system theory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BX city funeral homes and SH city cemetery burial unit worker to investigate analysis found that the funeral worker working pressure And funeral worker due to gender age working time and the specific work conte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work stress respons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the author from the society unit of choose and funeral and burial worker three aspects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to alleviate the pressure of the funeral worker working condition and the suggestion Key words workers of funeral and cemetery sources of occupational stress mitigation measures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本科学位论文 III 目录 前言 1 一 殡葬从业人员压力相关定义理论的界定 2 一 殡葬从业人员 2 二 心理压力 2 三 压力理论 2 四 生态系统理论 3 二 殡葬从业人员压力来源问题的相关分析 4 一 压力源的分类 4 二 压力源给殡葬从业人员带来的变化 4 三 样本分析背景 4 四 样本基本信息 5 五 殡葬从业人员工作压力源的整体描述统计分析 6 三 不同的影响因素对压力产生的差异性分析 8 一 性别 年龄 性格引起的压力差异 8 二 不同文化程度 婚姻状况引起的压力差异 8 三 不同职位 工作内容 工作时间引起的压力差异 9 四 对殡葬从业人员压力的缓解对策分析 11 一 单位因素 11 二 社会因素 12 三 个人因素 13 五 结论 15 参 考 文 献 16 致谢 17 附件一 调查问卷 18 附件二 调查问卷的整理状况 20 声明 21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本科学位论文 1 前言前言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 伴随而来的是职场中人与人之间的 浮躁 压力 和 冷漠 现代职场就像一个巨大的高压锅 每个身处职场的人都能感受到压力 的存在 虽然说人无压力轻飘飘 适当的压力可以使人充实和上进 但是压力过大 或者这种紧张感过于持久则会出现焦虑烦躁 抑郁不安等心理障碍 严重者可导致 我们出现精神问题 压力对于企业和个人而言都非常重要 运用得当可以起到激励的作用 科学 合理 正确地运用压力能够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通过对殡葬从业人员 压力源的分析 以及缓解对策的研究 使其从业人员的满意度逐渐提高 有利于从 业人员的身心健康及企业的良好发展 领导者和管理者应敏感地觉察 注意到自己 及下属身上的种种压力信号 综合考察各方面压力源 若发现确实存在过度压力 应 及时采取压力管理 压力控制等措施以达到防微杜渐 可以说 世界上不存在没有 任何压力的环境 适当的压力可以促使个体对工作更多的投入 但这种压力一旦过 度 就会影响身心状况和工作绩效 本文的构建思路 笔者作为深度接触过殡葬从业人员的一员 发现殡葬从业人员的压力状况不容 小觑 压抑的工作环境加之社会成员 家庭成员对其的偏见等因素 更使得对于这 一研究的迫切和重要 由于笔者的时间 精力及能力有限 以曾接触过的几家殡葬 机构从业人员为代表作为研究对象 可以适当的降低研究难度 个人属性 年龄 文化程度 婚姻状况 性格 爱好 职位 工作内容 工作时间等 理论基础 罗宾斯 压力模型 生态系统理论 工作压力源 工作负荷 工作要求 工作时间 同事关系 领导风格 工作环境 职业发展 薪酬待遇 家庭关系 朋友关系 社会环境影响 缓解措施 方案 殡葬单位 社会因素 个人因素 殡葬从业人员压力来源分析 2 一 殡葬从业人员压力相关定义理论的界定 一 殡葬从业人员 在现在汉语字典中 殡 的意思是停放灵柩 或把灵柩送到火化或埋葬的地 方去 葬 指掩埋死者遗体 现在 殡葬行业一般是对殡仪馆和墓地两个机构的 简称 殡葬从业人员一般指在殡仪馆和墓地工作的人 即具体从事遗体接运 火化 哀悼会 遗体防腐 整容 骨灰发放 安葬等具体工作以及从事行政管理事务的人 二 心理压力 心理压力是个体在生活适应过程中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 源于环境要求与自身 应对能力不平衡 这种紧张状态倾向于通过非特异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 压力是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 人的内心冲突及与之相 伴随的情绪体验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压力 心理学上所研究的压力 多数指第三种解释 压力是个人在面对具有威胁性情 境中 一时无法消除威胁 脱离困境时的一种被压迫的感受 如果这种感受经常因 某些生活事件而持续存在 就会演变成个人的生活压力 如此看来 所谓 压力 事实上是指 压力感 的意思 这是我国台湾著名心理学教授张春兴先生的界定 而台湾学者蓝采风也认为压力是指我们的身体在适应不断改变的环境时 对此环境 变迁所感受到的经验 包括肢体与情绪的反应 它能造成正面或负面的效应 正面 的反应能激励我们采取行动 也能带来新的认知 新的观念与对事物的看法 当压 力带来负面的经验时 则我们会对别人不信赖 拒绝 愤怒及忧郁 这些情绪上的 负面反应很容易引起健康问题 如 头痛 肠胃不舒服 皮肤发炎 失眠 溃疡 高血压 心脏病及中风等 三 压力理论 本文主要借助于罗宾斯的压力模型 即认为环境 组织和个人因素是潜在的压 力源 这几方面因素是否会导致现实的压力感产生 取决于个体差异 其中 个人 因素包括年龄 性别 文化程度等 组织因素包括任务要求 角色要求 人际关系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本科学位论文 3 领导作风等 环境因素则包括社会大众评价 政府政策等 在罗宾斯的理论中 他 强调个体差异是导致现实感形成的关键因素 如年龄的差异 工作经验的差异等 四 生态系统理论 本研究主要借助于生态系统理论来构建研究假设 在生态系统理论中 Bronfenbrenner 认为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不断的与环境相依互动 且不断的调适来 维持其平衡状态 每个人的发展都受四个系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这四个层级的生 态系统中维持在一个动态平衡状态 且没有一个系统是全开或全闭的 而系统中的 各项因素皆对个体具有影响力 Bronfenbrenner 认为个人所在的 环境 可分为 四个层次 包括微观 中介 外部 鉅视四个生态系统 呈现环环相扣的巢状结构 其中鉅视系统较为抽象 指对个体 家庭 单位与社会均有相当影响的价值体系 如文化传统 价值观 社会规范等 微观系统指的是该个体实际体验到的亲密人际 关系环境 如家庭 邻居 朋友等 中介系统指个体所参与的各微观系统之间的连 接或互动 如家人与邻里朋友的关系等 这些系统的互动会影响个体的发展 外部 系统指的是个人未直接参与 但会对个体产生间接影响的环境 如银行 社区等 殡葬从业人员压力来源分析 4 二 殡葬从业人员压力来源问题的相关分析 压力就是压力源 压力反应和压力感三者形成的综合性心理状态 压力源 即 指现实存在的具有威胁性的刺激 一 压力源的分类 生物性压力源 躯体创伤或疾病 饥饿 性剥夺 睡眠剥夺 噪音 气温变化 精神性压力源 错误的认知结构 个体不良经验 道德冲突 不良个性心理特点 社会环境性压力源 纯社会的 由自身状况造成的人际适应问题 二 压力源给殡葬从业人员带来的变化 心理学家格拉斯通提出了会给我们带来明显的压力感受的 9 种类型的生活变 化 就任新职 就读新的学校 搬迁新居等 恋爱或失恋 结婚或离婚等 生病或 身体不适等 怀孕生子 初为人父 母 更换工作或失业 进入青春期 进入更年 期 亲友死亡 步入老年 此外 家庭 工作与环境状况之间的关系 所从事工作 的性质等 也是能造成心理压力的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 一个人对成功与失败的体验 包括对挫折的体验 不仅令依 赖于某种客观的标准 而且更多的依赖于个体内在的欲求水准 任何远离这一欲求 水准的活动 都可能产生成功或者失败的体验 在现实生活中 这一事实体现为 取得相同的成绩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 比如 考试得了 80 分 对于 60 分万 岁的人来说 已经是很大的成功了 可以这样认为 一个人的欲求水平和主观态度 是决定是否产生挫折的最重要原因 中国有句俗话知足者常乐 就是鼓励人们降低 欲求水平以减少内以后挫折 减少压力 三 样本分析背景 本篇论文围绕 BX 市殡仪馆和 SH 市陵园中殡葬从业人员的压力源问题分析展 开 共发放问卷 51 份 回收有效问卷 50 份 回收率约达 91 同时为保证研究的 全面性 首先通过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 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案访谈和问卷调查 通 周跃萍 周莲英 不同职业人员工作压力源及压力反应的比较研究 J 心理学探新 2004 1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本科学位论文 5 过研究殡葬从业人员工作压力来源和工作压力反应 力争找到可以缓解殡葬从业人 员工作压力的方法 提高殡葬从业人员工作效率 四 样本基本信息 实际调查样本的构成情况 个人特征统计量频次百分比 性别男3570 女1530 性格内向2040 外向3060 年龄30 岁及以下2448 31 40 岁1122 41 50 岁918 51 岁及以上612 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714 高中或中专918 大专1530 本科1938 研究生及以上00 婚姻状况未婚1632 已婚3264 离异或丧偶24 职位普通员工3276 班长或组长714 科长及以上510 具体工作内容接待1020 引导1428 销售36 火化或化妆48 骨灰发放24 办公行政510 其他714 与安葬仪式相关的工作510 本单位工作时间3 年及以下1530 4 10 年1632 11 20 年1224 殡葬从业人员压力来源分析 6 20 年以上714 五 殡葬从业人员工作压力源的整体描述统计分析 通过分析殡葬从业人员工作压力反应 发现殡葬从业人员整体上工作压力偏 大 那么造成殡葬从业人员工作压力的来源是什么呢 采用与计算工作压力反应类 似的方法 通过对每一位殡葬从业人员在工作压力源问卷中工作压力来源维度所包 含因子的得分进行汇总 之后将该维度压力源的总分除以该维度所包含的因子个 数 得到的分值即为该压力源维度得分 维度得分表示殡葬从业人员在该工作压力 源维度上的实际压力状况 得分越高 表示殡葬从业人员在该压力源上体验到的压 力越大 为了便于观察和分析 根据工作压力源问卷的构成 进一步将每个殡葬从业人 员的工作压力源得分进行归类 具体做法是 将每个维度都分成 较大 和 较小 部分 两部分之间以 3 分为分界线 将得分在 3 分以下的归为次要工作压力 得 分 3 分及以上的归为主要工作压力 殡葬从业人员工作压力源的基本描述统计 工作压力源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 工作负荷2 8051 119515 工作要求3 5950 980215 工作时间3 0951 266515 同事关系2 470 961115 领导风格3 24510 640815 工作环境3 25251 069215 职业发展3 3750 683215 薪酬待遇3 39320 753915 家庭关系3 19790 691515 朋友关系3 1151 097915 社会影响2 99811 006915 业余活动2 630 973215 整体3 16860 540915 由上表可知殡葬从业人员工作压力源平均得分为 3 1686 分值比较高 表明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本科学位论文 7 殡葬从业人员整体上工作压力感受比较强烈 在工作要求 薪酬待遇 职业发展 工作环境 领导风格 家庭关系 朋友关系以及工作时间八个维度上得分较高 均 值都超过 3 分 尤其在工作要求和薪酬待遇上的得分均值最高 分别为 3 5950 与 3 3932 这说明殡葬从业人员的主要工作压力是工作要求 薪酬待遇 职业发展 工作环境 领导风格 家庭关系 朋友关系和工作时间 在其余各维度中 殡葬从 业人员工作压力源得分较低 特别是同事关系 其平均得分仅为 2 4700 因此社 会影响 工作负荷和同事关系是殡葬从业人员的次要工作压力 殡葬从业人员压力来源分析 8 三 不同的影响因素对压力产生的差异性分析 一 性别 年龄 性格引起的压力差异 性别的不同导致殡葬从业人员压力明显不同 根据统计数据发现不同性别的殡 葬从业人员在薪酬待遇 家庭关系 朋友关系 社会影响上存在差异 其中男殡葬 从业人员的工作压力明显高于女殡葬从业人员 这说明在殡葬行业中 男殡葬从业 人员面临的生存压力以及来自家庭 朋友 社会的压力更大 笔者分析 这可能与 中国传统文化相关 一方面是男性一直被赋予承担养家糊口的责任 在与女性同样 工作薪酬的前提下 对薪酬的要求更高 另一方面是中国自古以来 男尊女卑 的 观念根深蒂固 面对社会舆论压力 男性比女性更注重面子和脸面 因此面对同样 的社会歧视和偏见 男殡葬从业人员在家庭 朋友及社会上承受的压力更大 年龄也是影响殡葬从业人员压力的因素之一 处于 30 岁以下和 50 岁以上的 殡葬从业人员压力小于处在 31 50 岁之间的职工 即与年轻和年长的职工相比 处于中年阶段的殡葬从业人员在朋友关系上产生的压力更大 笔者分析 产生这种 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中年人的朋友交际圈受年龄和文化程度的影响 一方面没有年轻 职工的交际圈开放 对殡葬行业的认可度高 另一方面没有年长职工朋友交际圈的 人生经验丰富 对殡葬行业的接受度高 所以处于中年阶段的殡葬从业人员在朋友 关系上更容易产生压力 不同性格的殡葬从业人员在职工压力方面存在差异 其中外向型性格的职工在 家庭关系 同事关系 工作负荷等方面更显优势 而内向型性格的职工在工作内容 职位发展等方面更显优势 笔者认为 这可能与性格外向的员工更容易找到压力排 解方式有关 内向型性格的员工对待工作会更认真一些 责任感更强 比较受直属 上司的青睐 二 不同文化程度 婚姻状况引起的压力差异 不同文化程度的殡葬从业人员在家庭关系存在差异 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和本 科及以上学历的殡葬从业人员在家庭方面感受的压力最大 笔者分析 产生这种现 象的原因可能是 一方面 学历高的殡葬从业人员在单位一般处于中坚力量 工作 中担负的责任较大 工作占用时间多 投入家庭时间相对较少 对家庭生活造成一 定影响 另一方面 学历低的殡葬从业人员在家庭关系上压力较大 这可能是因为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本科学位论文 9 他们大多从事一线工作 家人对工作的忌讳可能更多 同时这样的工作也没有经济 上的补偿 造成学历低的职工在家庭关系上压力更大 不同婚姻状况的殡葬从业人员在工作要求 职业发展和朋友关系上存在差异 其中未婚和已婚职工在工作要求和职业发展上感受到的压力最大 离异或丧偶职工 则感受到的压力较小 笔者分析 这可能与离异或丧偶职工经历过人生 重大事件 有关 这样他们对于高工作要求的殡葬行业适应力更强 同时受 重大事件 影响 他们可能在职业发展上要求低 压力小 在朋友关系上 离异或丧偶职工的压力最 大 未婚职工压力最小 笔者认为 这可能与未婚职工年龄小思想开放 朋友对殡 葬行业的接受度高有关 三 不同职位 工作内容 工作时间引起的压力差异 不同职位的殡葬从业人员在工作负荷和同事关系维度上存在差异 其中 班长 或组长感受到的工作负荷最强烈 普通员工感受到的工作负荷最小 笔者分析 这 可能是因为班长或组长是基层管理者或一线工作的负责人 承担责任较大 工作任 务相对繁重 而普通员工既没有中层管理者的管理责任 又没有高层管理者的领导 和全局责任 所以工作负荷压力最小 在同事关系方面 班长或组长感受到的压力 最小 而主任及以上职位的职工感受到的压力最强烈 这可能是因为班长或组长作 为中层管理者 与高层管理者和普通员工接触较多 同时 作为上级和下级之间的 沟通者 也需要他们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 在同事关系上压力较小 而主任及 以上职位的职工作为高层管理者 平时接触到普通员工的机会较少 在同事关系上 自然比不上班长或组长 从事不同工作内容的殡葬从业人员在工作负荷 工作要求 工作时间 工作环 境 社会影响上存在差异 在工作负荷上 火化 化妆和从事办公行政的职工压力 感受最明显 在工作要求上 殡葬行业对殡葬从业人员的工作要求比较高 服务对 象的特殊性要求殡葬从业人员尽量尽可能降低出错率 在工作时间上 引导 火化 化妆和从事办公行政的职工工作压力最强烈 在工作环境上 化妆和火化职工压力 最大 从事火化或化妆的职工在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比较差 亟待殡葬单位改善 在社会影响方面 火化或化妆 骨灰发放和办公行政职工感受到的压力最大 从工 作地点来看 参与安葬仪式的殡葬从业人员虽从事安葬逝者的相关工作 但并没有 直接与逝者接触 此外 墓地的工作环境没有殡仪馆压抑 从事安葬仪式的殡葬从 殡葬从业人员压力来源分析 10 业人员感受到的压力相对会小 总体来说 从事化妆或火化 骨灰发放的职工工作 压力感受最明显 笔者认为 这可能与他们的工作能直接接触到逝者有关 而从事 办公行政的职工工作压力大的原因可能是行政职工一般从事行政管理工作 虽工作 环境好 但其文化程度高 对工作的期望也会高 由于业务繁忙 行政办公职工会 在工作负荷 工作要求和工作时间上产生较大压力 同时 行政办公职工虽未直接 与逝者或逝者家属接触 但受殡葬行业特殊性影响 也面对较大社会压力 从事殡葬行业工作时间不同的职工在家庭关系 朋友关系和社会影响方面存在 差异 其中 工作时间越长的职工 在家庭关系 朋友关系和社会影响上感受到的 压力越大 笔者根据生态系统理论分析 出现的这种现象可能是因为职工工作时间 越长 其在工作上受家庭 朋友和社会等微观系统和外部系统的影响越大 由于殡 葬从业人员一直被认为地位低而受到社会大众歧视 那么负面影响也会随着职工工 作时间的增长而加强 从而使工作时间越长的职工 在家庭 朋友和社会上面对的 压力越大 另外 由于近几年国家的对殡葬行业的重视和人们对殡葬行业观念的逐 步改变 工作时间短的殡葬从业人员对殡葬行业的职业认同感相对提高 与工作时 间长的职工相比 他们在家庭 朋友和社会方面面对的压力较小 曹亚娟 殡葬从业人员工作压力状况研究 C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2 年 5 月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本科学位论文 11 四 对殡葬从业人员压力的缓解对策 一 单位因素 依据殡葬从业人员工作压力现状 本文主要从殡葬单位层面 社会层面和殡葬 从业人员个人层面来建议 希望能改善殡葬从业人员的工作压力状况 减少由于工 作压力过大给殡葬从业人员带来工作和生活上的困扰 1 增加殡葬从业人员的薪酬待遇 在殡葬单位层面上 单位领导应考虑职工薪酬是否与其所期待的相一致 从工 作负荷上来看 殡葬行业工作任务并不繁重 其薪酬待遇与其他行业相比基本处于 中等水平 这与其工作负荷相匹配 但从工作要求 工作环境以及受到的家庭 朋 友和社会影响来看 其在工作方面上的付出低于其所得 即他们在承受来自家人 朋友 社会以及身体和心理等方面压力时没有任何经济补偿 日积月累 这种情况 必然会造成殡葬从业人员内心的不平衡 相应地会影响殡葬从业人员工作效率和工 作质量 从而也对殡葬行业的形象产生不良影响 所以 殡葬单位应根据具体情况 一方面从整体上提高殡葬从业人员工资待遇水平 另一方面 根据访谈中殡葬从业 人员的建议 殡葬单位应根据殡葬从业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性质制定薪酬待遇标 准 改变现在 干多干少工资都一样 的现象 提倡 多劳多得 提升殡葬从业 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 2 改善部分岗位殡葬从业人员的工作环境 针对部分职工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差的问题 殡葬单位领导应考虑根据不同岗 位的情况 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保证殡葬从业人员有一个好的工作环境 如火化 车间 殡仪馆领导应强制规定职工工作时带防尘口罩 并且免费配发防尘工具 同 时 改善火化车间的通风设备 避免职工身体受到粉尘伤害 3 为殡葬从业人员提供更多培训机会 针对殡葬行业服务对象是逝者或逝者家属的特殊性 单位对殡葬从业人员工作 要求高也符合情理 但由于殡葬从业人员长期处于 高压 状态 必定会对殡葬从 业人员的身心造成不良影响 笔者认为 殡葬单位除了在工作标准 工作要求等业 舒晓兵 管理人员工作压力与工作效率的影响研究 J 南开管理评论 2006 年 9 卷 第三期 44 49 殡葬从业人员压力来源分析 12 务方面加强培训外 还应请相关专家对殡葬从业人员进行身心方面的培训和辅 导 例如请心理专家定期为殡葬从业人员开展心理辅导讲座 对情绪反应较大的职 工进行一对一的情绪辅导 同时 针对职工工作内容的不同 开展相应主题的小组 活动 此外 单位还应鼓励殡葬从业人员进行再学习 再深造 鼓励职工返回学校 学习殡葬行业专业知识 对积极学习的职工在物质和精神上进行奖励 这样殡葬单 位不仅可以留住吸引大批人才为单位做贡献 同时也为殡葬行业提供更多专业人 才 4 加强殡葬从业人员职业发展规划 针对殡葬从业人员职业发展规划不清晰的问题 殡葬单位应制定合理的职业发 展路径图 同时 在单位的公开场合进行公示 让更多的职工了解未来自己的发展 机会 此外 针对大部分殡葬从业人员都是合同工的问题 殡葬单位应为合同工提 供更多的晋升空间 吸引合同工成为一线负责人或基本管理者 同时对不同的职位 给与不同的奖金奖励 这样 殡葬从业人员在殡葬行业的职业发展上会更明确 除 此之外 殡葬单位还应公开殡葬从业人员的考核标准 让殡葬从业人员清楚自己工 作是否得到家属及上级领导的满意 5 组织活动 由于殡葬单位一般都设在离市区较远的郊区 很多年轻的职工都在单位住宿 交通不便和周围文化娱乐场所较少 使殡葬从业人员下班后不知如何打发时间 工 作和生活都在殡葬单位 很容易造成职工的孤独 苦闷情绪 殡葬单位通过增设和 开展文娱活动 职工既能感受到的工作和生活分离 又能释放身体和心理压力 从 而很好的缓解了职工的压力 二 社会因素 目前 我国殡葬行业大部门仍属于国家垄断 政府对殡葬从业人员的工作压力 状况也应采取相应的缓解措施 在工作要求 工作负荷 工作时间 工作环境 薪 酬待遇以及职业发展规划应参考其他行业出台统一标准 明确规范殡葬从业人员的 工作责任 义务和权利 同时政府也应为改变殡葬行业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而做出 相应努力 如开展关于殡葬行业的公益宣传活动 此外 结合殡葬从业人员在家庭 曹亚娟 殡葬从业人员工作压力状况研究 C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2 年 5 月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本科学位论文 13 朋友及社会方面的压力状况 一方面政府运用社会舆论手段对社会大众进行宣传和 正确引导 改变人们对殡葬从业人员的偏见和歧视 另一方面政府与殡葬单位相结 合 考虑引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 通过社会工作专业人员 关注殡葬从业人员 家庭生活 对理解职工工作的家庭开展相应的个案或小组工作 对家庭生活困难的 殡葬从业人员进行定期走访和生活救助 让更多的殡葬从业人员能安心工作 大众传媒作为社会舆论的主导者 在对社会大众的价值引导方面作用无可替 代 殡葬行业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 自古以来一直被认为是 不吉利 的行业而被 部分社会群体所不理解 对此 大众传媒可以发挥其自身优势 对社会大众进行广 泛宣传和正确引导 消除人们对殡葬行业的偏见和歧视 使人们意识到殡葬行业与 其他行业一样 是社会上不可缺少的一行 同时 破除社会上现在对殡葬行业是 暴 利 行业的说法 大众传媒可以与政府 殡葬单位相结合 对殡葬行业的费用收支 进行公开化 透明化 让社会大众对殡葬行业有更清晰的认识 由于殡葬从业人员 的服务对象是逝者 部分人看到殡葬从业人员就感到害怕或认为殡葬从业人员是挣 死人钱而看不起殡葬从业人员的工作 针对这种情况 大众传媒一方面可以利用报 纸 网络等手段进行积极引导宣传 在思想观念层面改变人们对殡葬从业人员的看 法 另一方面利用电视 电影等手段对殡葬从业人员的工作场合 工作流程和工作 环境进行真实报道 并对殡葬从业人员进行深入访谈 使社会大众对殡葬从业人员 的工作有深入了解和正确认识 从而消除恐怖心理 从而对殡葬从业人员有更多的 理解 支持殡葬从业人员的工作 日本电影 入殓师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通过 电影人们对殡葬行业的化妆师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三 个人因素 作为长期在一线工作的殡葬从业人员 其在工作要求 工作环境 工作时间 薪酬待遇 家庭关系 朋友关系和社会上均承受着较大压力 除了殡葬单位和社会 层面的努力外 殡葬从业人员个人也应采取积极措施努力缓解压力 毕竟殡葬从业 人员个人属性不同 其工作压力源也不同 1 要对压力有个正确的认识 认识压力的本质 认识压力的必然与必要 然后正确评估自己 接受自己 不 要过高地把自己定位于无所不能 也不要因为一点挫折就把自己看的一无是处 要 殡葬从业人员压力来源分析 14 对自己有信心 2 改变自己个性不足 过分追求完美 工作中对人对己十分苛刻 都是造成痛苦的根源 要学会永远 保持一颗平常心 不要把目标定得高不可攀 凡事量力而行 随时调整目标 更有 利于前行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 思想可以使天堂变成地狱 也可以使地狱变成 天堂 3 要调整好心态 调整好思想 凡事应从积极的方面去理解 乐观与悲观可以说是人们给自己解释成功与失败 的两种不同方法 这两种迥然不同的看法对我们的生活质量有着直接的 深刻的影 响 社会不断发展变化 也常常伴随着激烈的竞争 这是一个适者生存的世界 这 个环境中肯定是许多不公平 不合理 不适应 不近人情之处 但对自己来说 这 个环境又是不可更改的事实 我们只能学会适应和适时调整自己 而不能抱怨自己 运气不佳或遇人不淑 这些怨气只会增加负性的能量 而于事无补 我们靠获取 来谋生 但却靠给予来创造生活 这时 人际关系将发挥它巨大能量 你与同事 们应当珍惜彼此之间的关系 并巩固这种关系 在工作中 你们应当能够信任对方 而不必担心会得到什么结果 要达到这一目标 你们之间就要建立起一种互动模式 双方在这种模式下应当做到互相帮助 互相鼓励 而不是恶性竞争或过度保护 要 做到这一点似乎很难 毕竟 人与人之间都存在着一种固定的关系 我们往往很难 打破僵局 开始相互帮助 相互鼓励 然而 你真正要做的其实并不是那么难 你 只需要迈出第一步 主动帮助对方 鼓励对方 随后 对方就很难不做出回应 不 知不觉中 你们的关系就会变得更加稳定 更加令人满意 你们双方的工作表现也 会随之提高 这就是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作用 它能帮助我们培养和提高适应环境的 能力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本科学位论文 15 五 结论 职场压力属于压力范畴中的一种 是工作本身 人际关系 环境因素等诸多因 素给我们造成的一种紧张感 那么所谓的压力来源又是怎样的 第一点就是工作负 荷大长年累月的工作 超负荷的运转 以及新知识的飞速更新 要求你不断应对 补充以及尽快掌握的时候 第二点 是人际关系 每个公司都存在复杂的人际关系 下属对上级授权的误解 同事之间互不信赖 领导方式偏误引起工作氛围不和睦等 我们每天面对的压力是 20 年前人们面对的压力的 5 倍 现在 90 的人打破了正常 的生活规律 已经严重的影响了我们的健康状况 所以为了更好的生活 我们必须 善待自己 让自己的每一天都保持着愉悦的心情 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以罗宾斯的压力模型和生态系统理论 为理论基础 对 BX 市殡仪馆和 SH 市陵园的殡葬单位职工进行调查分析发现 殡葬 从业人员工作压力较大 对殡葬从业人员压力产生的影响因素分别包括性别 年龄 性格 不同文化程度 婚姻状况 不同职位 工作内容 工作时间等 这些影响因 素的差异将直接作用于殡葬从业人员个体所产生的压力之上 此时 对殡葬从业人 员采取缓解措施显的尤为必要 本文从殡葬单位 社会及个人三方面着手 提出对 殡葬从业人员压力的缓解措施 进一步缓解不良情绪 减少不良行为的产生 压力 其实都有一个相同的特质 就是突出表现在对明天和将来的焦虑和担心 而要应对压力 我们首要做的事情不是去观望遥远的将来 而是去做手边的清晰之 事 因为为明日作好准备的最佳办法就是集中你所有的智慧 热忱 把今天的工作 做得尽善尽美 刘畅然 臧颖 论现实社会中扭曲的殡葬心理及其矫治 M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02 殡葬从业人员压力来源分析 16 参 考 文 献 1 曹亚娟 殡葬从业人员工作压力状况研究 C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2 年 5 月 2 刘畅然 臧颖 论现实社会中扭曲的殡葬心理及其矫治 M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02 3 罗玉越 舒晓兵 史茜 付出 回馈工作压力模型 西方国家十年来研究的回顾与评析 J 心理科学进展 2011 4 马可一 工作情景中认知资源与职业锚关系的研究 J 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 版 2000 12 5 舒晓兵 管理人员工作压力与工作效率的影响研究 J 南开管理评论 2006 年 9 卷 第三期 44 49 6 魏加登 殡葬中丧家心理及其后果分析 N 社科纵横 新理论版 2010 01 7 吴丽民 陈惠雄 浙江省高校教师与其它职业人群苦乐源比较与实证解析 J 教育发展 研究 2005 08 8 张震 国外现代殡葬发展启示录 J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社会事务司 2013 05 09 9 周跃萍 周莲英 不同职业人员工作压力源及压力反应的比较研究 J 心理学探 新 2004 1 10 郑春梅 伊向仁 李元 健身锻炼对不同职业国民多维压力与心理健康影响的分析研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3 01 11 美 伊夫 阿达姆松 压力管理 M 哈尔滨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年 7 月第一 版 12 美 乔治亚 威特 如何摆脱压力 M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02 年第一版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本科学位论文 17 致谢 行文至此 论文已接近尾声 岁月如梭 大学时光也即将敲响结束的钟声 离 别在即 站在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上 心中难免思绪万千 感谢父母 感谢石化学 院在我大学生活当中对我的教育与培养 感谢人文社科学院的所有专业老师 感谢 大学期间曾经帮助过我的所有同学 特别感谢李志红老师在制作毕业设计过程中对我论文 工作 生活等多方面的 指导 在此向您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 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 之处 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批评和指正 殡葬从业人员压力来源分析 18 附件一 调查问卷 您好 为了了解 BX 和 SH 市殡葬从业人员的工作压力状况 特进行此问卷调查 本问卷采用匿名方式进行 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即可 谢谢您的合作 祝您工作 愉快 2015 年 3 月 一 基本情况 本部分的各个问题主要是对您的个人信息进行了解 请您根据自己的真实状况 做出选择 并在相应的选项前打 或在横线上填写 1 您的性别 1 男 2 女 2 您的年龄 周岁 3 您的文化程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