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11.18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菩 萨 蛮 李清照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注:此词是作者晚年流寓越中的作品;沉水,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请赏析“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二句的含义。(3分)有人说本词的上片写喜,下片写悲,看上去意思不连贯,你怎么看?试简要分析(5分)答案:(1)这是对前句“醉”字的描写:熏香燃尽,香气消散,说明已过了很长时间,但作者还未醒酒,可见醉得深沉。(1分)醉深说明愁重,(1分)愁重说明思乡之愁的强烈。(1分)(大意对即可)(2)词的上下片关系非常密切。(1分)春风送暖,本该欣喜,但节候的变化,却触动词人的思乡之情,让词人想到山河破碎,有家难归。(2分)上片之喜反衬下片之悲,把主题表现得更突出(2分)(大意对即可)诗歌表达技巧又叫艺术手法,包括:1 修辞技巧:比喻、比拟、借代、夸张、通感、双关、对偶等2 表达方式:叙述、描述、议论、抒情(描写方式: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虚实结合、白描、细节描写等。抒情方式: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3 表现手法:衬托、对比、渲染、联想、想象、欲扬先抑等。4 结构技巧: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铺垫等。这类题型有两种问法:1、辨析使用的是什么技法,并加以分析说明,如“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2、先告知技法,让考生结合诗作进行赏析,如“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文中的“辨析”在讲如何知道诗中使用了该手法;“分析说明”是讲如何说明赏析该手法。一、修辞手法。有的题中明确提问修辞;有的题中笼统地提问表现手法、表达技巧等。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表现方法中是包括修辞手法的。(一)、对偶(1)辨析: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联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成对地排列,这种修辞格叫做对偶。(2)分析说明:指出上下句的成对情况,最好是细化为一个字或两个字的词语,尽量不用三个字以上的词语。春行即兴 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1、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角度来赏析这首诗。答案:修辞方法:对偶。“芳草”对“空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都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之静,并透露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二)、比喻(1)辨析: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这种修辞格叫做比喻。有“像、好似、仿佛、如”等比喻词的明喻比较好判断,对于暗喻和借喻希望读者认真辨析。(2)分析说明:指出运用比喻的具体诗句,找出本体、喻体。分析作用生动、形象、具体地写出了本体事物的某些特征;或将道理阐述得形象生动、说明透辟。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注泛菊:饮菊花酒。 吹梅:吹奏梅花落。2、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答案:主要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逐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三)、夸张(1)辨析:为了表达的需要,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尽力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这种修辞格叫夸张。(2)分析说明:运用夸张能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情感和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形象地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答案: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四)、对修辞地综合考查望庐山瀑布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瀑布 徐凝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2、以下诗句都运用了修辞方法,他们的表达效果是。(1)飞流直下三千尺:(2)千古长如白练飞:答案:(1)用夸张手法,突出瀑布的磅礴气势。(2)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瀑布的色彩和形态。(五)比拟(1)辨析:在语言运用中,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这种修辞格叫做比拟。比拟可分为拟人和拟物两大类。(2)分析说明:指出如何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其作用是,运用比拟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增强人们对它的厌恶感;从而表现作者对所写事物的情感,借以抒发情感。楚城 陆游江上荒城猿鸟哀,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1、“江上荒城猿鸟哀”这句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2、这首诗是如何运用反衬手法的?诗中除了为屈原倾吐怨愤之情外,诗人还倾诉了什么?参考答案:拟人或移情于物。写猿鸟悲,实际上是写人悲。以滩声不变反衬人事多变,还倾诉了南宋时期与屈原有类似遭遇的一切爱国之士的怨愤之情。二、情与景。古诗中经常出现写景,“一切景语皆情语”,见到景,应想到情与景方面的表达技巧术语。(一)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简而言之,就是主观之情与客观之景互渗融合的美学境界。一般说来,都是通过物象来表情达意的。无论借景抒情,还是寓情于景都是将情感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景物活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这是一种间接而又含蓄的抒情方式。多被高考命题者关注,往往会从此设置疑点。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答案:(1)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2)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了壮阔而悲凉的意境,含蓄无限。分析说明:先说写了何景,再说营造出了什么的氛围,最后说融入何情,答上术语(如情景交融等)。注意,情和景是自然结合的,不可随意拔高。(二)、借景抒情(1)辨析: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就叫借景抒情。下面例中的“愁”,便是作者通过描写“阶下青苔与红树”予以抒发的。(2)分析说明:先答借何景,再答营造出了什么的氛围,最后答抒何情,答上术语借景抒情。端居 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端居:闲居。素秋:秋天的代称。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答案: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区别:(1)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2)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比较偏指情感情绪一类,比如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三、动静结合(1)辨析:动静是指对事物、景物做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情趣。(2)分析说明:指出写了那些静景,表现出事物、景物的怎样的静态美;写了那些动景,表现出事物、景物的怎样的动态美。最后答出两者相互映衬,构成怎样的情趣。六、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田园乐 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体现了诗人亲近自然的乐趣。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特点?参考答案:(1)两大特点: 诗中有画,绘形绘色(或突出色彩的描写,通过“桃红柳绿”色彩对比,使画面更加鲜明)。 着色之后还尽一层渲染,带雨的花瓣,笼在若有若无的水烟中的碧绿的柳丝,绘形绘色,诗中有画。 动静结合,情景交融(或以声衬静)。花落莺啼有动静有声响,只衬得“山客”的居处与心境越见宁静。 四、烘云托月,突出特征。(衬托)(1)辨析: 所谓的“烘云托月”实际就是衬托或映衬。为了突出某一事物,常常运用其他事物做陪衬。它可以增强艺术形象,突出事物特征,强化思想感情,分清主次,使美的事物更加美,丑的事物更加丑。一般可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形式。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利用事物的相反条件来衬托的是反衬。(2)分析说明:指出用什么反衬什么,抒发作者什么感情。鹧鸪天 室人降日注,以此奉寄 元魏初去年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栾夜煮茶。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答案: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五、对比(1)辨析:对比又叫对照,就是把对立的事物,或景,或境,或人,或情,前后相叙,以增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常见的有,远与近,高与低,动与静,抑与扬等。对比是指诗人把两个相矛盾(或相反对)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给予对照比较,俗点说,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等等。用对比的方法,能凸显特征,揭示矛盾,言志抒情都很强烈,给人以深刻印象。观 祈 雨 李约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这首诗在写作技巧和语言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试作简要赏析。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农民祈雨的场面,后两句写朱门歌舞的情景,前者忧,后者乐,对比鲜明,反差强烈,具有震撼人的力量。语言含蓄,极具讽刺性。第一句语中带情。(桑无叶,土生烟)含蓄地抒发了农民盼雨心忧如焚之情。第四句写朱门心忧春阴(雨)使管弦受潮而影响其享乐,一样“忧”,两样情,诗人将同情与愤慨分别渗透其间,溢于言外。六、虚实结合(1)辨析:虚和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例12: 苏幕遮(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1.上片“一一风荷举”中“举”字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4分)2.下片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的诗句简要分析这种手法的作用。(4分)参考答案:挺起的意思。一个“举”字十分逼真地写出了荷叶雨后舒展而挺立于水面的勃勃生机(2分),使人眼前浮现出绿荷栩栩如生的动态美(2分)。参考答案:虚实结合(或“虚实相生”)(1分)。“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实写自己客居异乡的境况。(1分)“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虚写自己的梦境(1分)。(或“五月渔郎相忆否?”不写自己思乡,用虚写的手法从对方的角度写起)这种虚实相生的手法,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思乡之情。(1分)七、象征(1)辨析: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人物或事理,以表现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表现手法就是象征。(2)分析说明:指出借用什么具体的形象的事物,以表现怎样的感情或寓意。(见 2010年 山东卷 )八、白描辨析: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这里指纯用线条勾画,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用中国绘画白描解说诗歌创作,那就是不重视形容修饰,不用藻饰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态声色感味等,藉此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村 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荠麦花如雪。 唐宋诗醇称白居易的村野“一味真朴,不假妆点,自具苍老之致,七绝中之近古者”。你认为这样的评价合理吗?为什么?(4分)诗人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怎样表达这个变化的?(4分) 答:合理。因为本诗采用白描手法,描写了乡村秋夜的凄凉和村外田野月光朗照的优美,用自然景物的变幻来体现诗人情感的变化,用得不着边痕迹,朴实无华,余味无穷。心情的变化:孤独寂寞想排遣烦闷由于惊喜而忘了孤寂。诗人借景物的变换写出感情的变化。九、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抑扬是一种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事物和要褒扬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项目合作协议书范本
- 2025版石材环保检测及认证服务合同
- 2025柴油经销商招募与培训居间合同
- 2025年度绿色建筑项目施工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三个月期旅游公司短期劳动合同模板
- 2025电商合伙企业市场拓展与渠道建设合同
- 2025年度土地储备与开发项目工程监理合同范本
- 2025电厂检修外包服务合同专业品质保障
- 2025房地产项目认筹房屋质量检测与保修协议
- 2025年度三方股东合作开发环保节能技术合同
- 食品企业的自查自纠工作应如何开展 试题及答案
- 《箱式快装建筑设计、施工、验收规程》
- 固态电池成本控制-全面剖析
- 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
- 贵州省黔东南州2025年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招生数学试卷含解析
- 《企业财务舞弊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9000字
- 医院感染的疾病监测和报告制度
- 《食源性疾病与营养健康》课件
- 2025年威海桃威铁路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视觉检测》课件
- 手足显微外科护理常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