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飞轮锁片冷冲模毕业设计_第1页
柴油机飞轮锁片冷冲模毕业设计_第2页
柴油机飞轮锁片冷冲模毕业设计_第3页
柴油机飞轮锁片冷冲模毕业设计_第4页
柴油机飞轮锁片冷冲模毕业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怀化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题目目 柴油机飞轮锁片柴油机飞轮锁片 学学院 院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怀化职业技术学院 专专业 业 模具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 学学号 号 200200838310108282 姓姓名 名 鲍海东鲍海东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 肖露云肖露云 完成日期 完成日期 20201111 年年 5 5 月月 2727 日日 2 引引言言 我国冲压模具无论在数量上 还是在质量 技术和能力等方面都 已有了很大发展 但与国民经济需求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 差距仍很 大 一些大型 精密 复杂 长寿命的高档模具每年仍大量进口 一 些低档次的简单冲模 已趋供过于求 市场竞争激烈 未来冲压模具 制造技术有以下几大发展趋势 1 全面推广 CAD CAM CAE 技术 2 高速铣削加工 3 模具扫描及数字化系统 4 电火花铣削加工 5 提高模具标准化程度 6 优质材料及先进表面处理技术 7 模具研 磨抛光将自动化 智能化 8 模具自动加工系统的发展 这是我国长远发展的目标 模具自动加工系统应有多台机床合理 组合 配有随行定位夹具或定位盘 有完整的机具 刀具数控库 有 完整的数控柔性同步系统 有质量监测控制系统 本次设计主要内容 及基本要求 1 读懂冲压件的产品图 了解设计题目要求 2 对冲压件进行冲压工艺性分析 并确定最佳的工艺方案 3 确定模具类型及结构形式 工作零件 定位零件 卸料顶出零 件 导向方式 模架 4 进行必要的工艺计算 5 选择和确定模具的主要零件的结构尺寸 其他零件的尺寸 计 算闭合高度 6 校核所选成型机械 7 绘制模具装配图和工作零件图 8 编写设计说明书 3 目录目录 引言 毕业设计任务书 开题报告 摘要 1 冲压件工艺性分析冲压件工艺性分析 2 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3 主要设计计算主要设计计算 3 1 排样方式的确定及其计算 3 2 冲压力的计算 3 3 压力中心的计算 3 4 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 4 模具总体设计模具总体设计 4 1 模具类型 4 2 定位方式 4 3 推件卸料系统 4 4 导向方式 4 5 送料 4 6 工作过程 5 零件的结构设计零件的结构设计 5 1 主要零件的结构设计 5 2 定位零件的设计 5 3 模架及其他零部件设计 6 模具总装图模具总装图 7 冲压设备的选定冲压设备的选定 8 模具零件加工工艺及装配模具零件加工工艺及装配 9 模具装配模具装配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总结及致谢 指导记录 附件 4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怀化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设计 任务书毕业论文 设计 任务书 题目题目 柴油机飞轮锁片 工件简图 工件简图 如图 1 1 所示 生产批量生产批量 大批量 材材料 料 A3 学学号号 200831082 姓姓名 名 鲍海东 专专业业 模具设计与制造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肖露云图 1 1 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1 读懂冲压件的产品图 了解设计题目要求 2 对冲压件进行冲压工艺性分析 并确定最佳的工艺方案 3 确定模具类型及结构形式 工作零件 位零件 卸料顶出零件 导向 方式 模架 4 进行必要的工艺计算 5 选择和确定模具的主要零件的结构尺寸 其他零件的尺寸 计算闭合 5 高度 6 校核所选成型机械 7 绘制模具装配图和工作零件图 8 编写设计说明书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6 学生姓名 鲍海东 学号 200803 1082 专业 模具设计及 制造 指导教师姓名 肖露云 职称系部机械系 设计题目柴油机飞轮锁片 一 一 设计的主要目的 意义和必要性设计的主要目的 意义和必要性 主要目的主要目的 设计出一幅冲裁模具 并将其应用到生产中 意意义义 本课题牵涉到零件的工艺分析 尺寸的计算 CAD CAM Pro e 软件的应 用 从理论到实践全部应用 通过本次的设计 让我了解到模具的设计过程 而且更加深 刻的了解到冲压模具的设计思路及设计过程中的一些细节 为我以后的设计之路奠定了扎 实的基础 二 二 设计研究的重点设计研究的重点 1 根据零件的图纸进行零件工艺分析 从而确定相应的设计方案 2 根据其工艺分析 确定其模具的设计方案 并进行相关的尺寸计算 3 应用 CAD 软件画出模具的相关部件 在进行装配 并进行相关分析 7 三 三 研究思路 写做提纲或设计步骤 研究思路 写做提纲或设计步骤 分析冲压件的工艺性 制定冲压件工艺方案 确定毛坯形状 尺寸和下料方式 确定冲模类型及结构型式 5 进行必要的工艺计算 6 选择压力机 7 绘制模具总图和非标准零件图 8 编写设计计算说过明书 9 设计总结及答辩 四四 主要参考文献 专著 教材 论文 主要参考文献 专著 教材 论文 5 5 份以上 份以上 模具设计简明手册 冯丙尧 韩泰荣 蒋文森 主编 上海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8 7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翁其金主编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机械制图 李澄 吴天生 闻百强主编 北京能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1 冲压模具设计实用手册 郑家贤编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7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汤酞则主编 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7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周文玲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 2005 5 8 一 一 指导老师意见指导老师意见 签名 年月日 二 二 系 部 审核意见系 部 审核意见 年月日 9 摘摘要要 本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毕业设计是 模具设计与制造 专业的一次专业设计 是我们在理论课程学习环节后的实践性的学习环节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 使我们树立起 正确的设计思想 掌握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培养我们的实际工作能力 使我们在成型工 艺分析 成型工艺方案论证 成型工艺计算 模具零部件结构的设计 编写技术档和查 阅技术文献方面都受到一次综合性的训练 增强我们的实际工作能力 分析了冲裁件的工艺特点 分析复合冲裁模生产的可行性 并介绍了该零件冲裁模 模具的结构设计过程要点 关键字 关键字 模具设计凸模凹模冲裁模 Abstract This ramming craft and the mold design s graduation project is the mold design and the manufacture a specialized specialized design is we after the theory curriculum studies link s practical study link Through this graduation project makes us to set up the correct design concept grasps the design the method and the step raises our hands on background Causes us in the formation process study the formation craft project concept demonstration the formation process design the mold spare part structure design the compilation technical paper and the consult technical paper aspect receives a time comprehensive training strengthens our hands on background has analyzed the blanking craft characteristic the analysis compound punching die production feasibility and introduced this components punching die mold s structural design process main point Key word Mold design plunger Lower die punching die 10 一一 冲压件工艺性分析 冲压件工艺性分析 冲压工序 冲孔 切口 弯曲 落料 材料 为 A3 钢 厚度 1 2mm 工件结构形状 该冲件结构简单 先落料冲孔后弯曲 精度按图纸要 求 工件结构 比较简单 有一个 37mm 冲孔和一个 62mm 的落料及 12 0 0 27mm 的弯曲 精度 工件尺寸只有一处有公差要求其他没有特别公差要求 可看作 自由公差 为 IT14 级尺寸精度较低 普通冲裁完全能满足要求 图 1 2 二二 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1 冲裁件为 A3 号钢 2 该工作外形简单 规则 适合冲压加工 3 所有未标注公差尺寸 都按 IT14 级制造 4 结论 工艺性较好 可以冲裁 方案选择 方案一 采用单工序模 方案二 采用级进模 方案三 采用复合模 单工序模的分析 单工序模又称简单模 是压力机在一次行程内只完成一个工序的冲裁模 工件属 大批量生产 为提高生产效率 不宜采用单工序模 而且单工序模定位精度不是 11 很高 所以采用级进模或复合模 级进模的分析 级进模是在压力机一次行程中 在一副模具上依次在几个不同的位置同时完成多 道工序的冲模 因为冲裁是依次在几个不同的位置逐步冲出的 因此要控制冲裁 件的孔与外形的相对位置精度就必须严格控制送料步距 为此 级进模有两种基 本结构类型 用导正销定距的级进模和用侧刃定距的级进模 另外级进模有多个 工序所以比复合模效率低 复合模的分析 复合模是在压力机一次工作行程中 在模具同一位置同时完成多道工序的冲模 它不存在冲压时的定位误差 特点 结构紧凑 生产率高 精度高 孔与外形的 位置精度容易保证 用于生产批量大 复合模还分为倒装和正装两种 各有优缺 点 倒装复合模但采用直刃壁凹模洞口凸凹模内有积存废料账力较大 正装复合 模的优点是 就软就薄的冲裁件 冲出的工件比较平整 平直度高 凸凹模内不 积存废料减小孔内废料的胀力 有利于凸凹模减小最小壁厚 经比较分析 该制件的模具制造选用导料销加固定挡料销定位的弹性卸料及上出 件的正装复合模 三三 模具设计计算 模具设计计算 1 1 排样 计算条料宽度及确定步距排样 计算条料宽度及确定步距 1 排样方式选择 有废料排样 沿工件全部外形冲裁 工件周边都留有搭边 这种排样能保证冲裁件的质量 冲模寿命也长 但材料利用率低 少废料排样 沿工件部分外形冲裁 只局部有搭边与余料 无废料排样 无任何搭边 采用少 无废料排样 对节省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且有利于一次冲裁多个工件 故可以提高生产率 同时因其冲切周边减少 又可简化冲模结构和降低冲裁力 但 采用少 无废料排样由于条料本身的公差以及条料导向与定位所产生的误差 使工 件的质量和精度较低 另外 由于采用单边剪切 也影响断面质量及模具寿命 且 本设计是级进模结构 少无废料排样会增大模具的复杂度 加大模具的制造成本 12 而选用合理的搭边有利于保证冲出合格的工件 提高冲裁精度和保护冲模 因此 选用有废料搭边排样 零件外形尺寸近似矩形 轮廓尺寸为 220 8 60 考虑操作方便并为了保证零 件精度 采用直排有废料排样 查 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表 3 13 中查得工件间 6 4 搭边值 1 7 2 条料宽度为 233 6mm 排样图如图 2 排样图设计及冲压力和压力中心的计算 由 3 6 3 8 表可查得 a1 0 8 a 1 0 0 6 查书 39 1 料宽计算 B D 2a 62 2 1 0 64mm 2 步距 A D a1 62 0 8 62 8mm 2 2 材料的利用率的计算 材料的利用率的计算 查 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附表 3 选用 板料规格为 950 1500 8 采用竖截 剪切条 料尺寸为 233 6 1500 一块板料可裁的条料为 4 条 每块条料可冲零件的个数 22 个 则一块 板料的材料利用率 为 nA0 A 100 式中 材料的利用率 n 一块板料所冲制件的总个数 A0 一块制件的有效面积 A 一块板料的面积 3 材料利用率计算 nA0 A 100 R2 R2 12 4 2 62 8 64 3 14 312 3 14 18 52 50 4 62 8 64 100 47 08 3 冲裁总压力的确定 冲裁总压力的确定 L 2 3 14 31 2 3 14 18 5 12 2 4 2 331 26 周边总长 计算冲裁力 F KLt 查设计指导书得 350Mpa F 1 3 331 6 1 2 350 180KN 13 落料力 F 落 1 3lt 1 3 2 3 14 31 1 2 350 106295 28N 卸料力 F 卸 kF 落 0 02 106295 28 2125 9N 冲孔力 F 冲 1 3 3 14dt 1 3 12 2 4 2 1 2 350 74572 68N 顶件力 F 顶 k2F 落 0 06 106295 28 6377 7N 冲裁总压力 F F 落 F 卸 F 冲 F 顶 106295 28 2125 9 74572 68 6377 7 189 4KN F 压 1 1 1 3 F 246KN 说明 K 为安全系数 一般取 1 3 k 为卸料力系数 其值为 0 02 0 06 在上式中取值为 0 02 k2 为顶件力系数 其值为 0 03 0 07 式中取 值为 0 06 6 6 压力中心的计算压力中心的计算 X0 0 Y0 p0y p1y0 p1y1 p0 p1 p2 34 4 20 1 34 4 116 195 2 14 四四 冲模刃口尺寸及公差的计算 冲模刃口尺寸及公差的计算 工作零件包括凸模和凹模两个 本设计采用配合的加工方法 此方法是先做好其 中的一件作为基准件 然后以此基准件为标准来加工另一件 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 间隙 这种方法不仅容易保证各模之间间隙很小 而且还可放大基准件的制造公差 使制造容易 故目前一般工厂都采用这种方法 本设计工件形状简单 各模的磨损情况也不同 所以既基准件的刃口尺寸按不同 的方法计算 尺寸计算原则 由于凸凹模之间存在间隙 使落下的料或冲出的孔都是带有锥度的 且落料件 的大端尺寸等于凹模尺寸 测量和使用中 落料件事以大端尺寸为基准 凹模越磨越大 凸模越磨越小 结果使间隙越来越大 模具刃口尺寸精度是影响冲裁尺寸精度的首要因素 模具的合理间隙也要靠模具刃口 尺寸及公差来保证 为了保证各模间一定的间隙值 必须采用配合加工 由于凸模比较难以加工 应 以凹模为基准件 只在凹模上标注尺寸和制造差 相应凸模只标注基本尺寸并注明配 15 做所留间隙 凹模磨损情况可分为三种 A 类凹模磨损后尺寸增大 B 类是凹模磨损尺寸变小 C 类是磨损没有增减的 对外轮廓的落料 由于形状较简单 仍采用凸 凹模配合加工的方法 落料时 落 料件的外形尺寸与凹模刃口尺寸相同 而落料件的尺寸测量及使用性能主要由外形尺寸决定 故 落料模配合加工应以落料凹模为基准 间隙放在凹模上 本制件形状简单 可按分别加工法计算刃口尺寸 各尺寸如下 凸凹模分别加工尺寸刃口计算凸凹模分别加工尺寸刃口计算 凸 0 02 凹 0 03 由表3 34 Zmax 0 18Zmin 0 126 由表3 33 满足Zmax Zmin 凸 凹条件 均按IT14级选取 故 0 5 凹模设计凹模设计 凹模选用材料T8A 热处理 HRC40 60 凹模几何中心与压力中心 合 1 凹模厚度H H kb 15 mm H kb 0 3 62 18 6 mm C 1 5 2 H 30 40 mm 落料落料 D凹 Dmax 0 凸 62 0 5 0 74 0 0 02 61 63 0 0 02 D凸 D凹 Zmin 0 凹 61 63 0 126 0 0 03 61 504 0 0 03 冲孔 冲孔 凸 0 02 凹 0 03查表3 34 满足Zmax Zmin 凸 凹条件 16 d凸 dmin 0 凸 37 0 5 0 62 0 0 02 37 31 0 0 02 d凹 d凸 Zmin 0 凹 37 31 0 126 0 0 03 37 44 0 0 03 A1凸 Amin 0 凸 41 2 0 5 0 62 0 0 02 41 51 0 0 02 A1凹 A凹 Zmin 0 凹 41 51 0 126 0 0 03 41 636 0 0 03 A2凸 Amin 0 凸 12 0 5 0 43 0 0 02 11 785 0 0 02 A2凹 A2凸 Zmin 0 凹 11 785 0 126 0 0 03 11 911 0 0 03 五五 主要零件的结构设计主要零件的结构设计 1 凹模外形设计 本设计凹模采用整体式设计 其中工作部分用线切割加工 螺钉及销钉孔用攻丝和 钻孔加工 2 凹模设计 凹模采用整体凹模材料采用 T8A 各冲裁的凹模孔均采用线切割机床加工 安排凹模在模架上的位置时 要依据计算压力中心的数据 将压力中心与模柄中 心重合 其轮廓尺寸可按 冷冲压模具设计指导 式 2 19 其中了 62 按 最大凹模外形尺寸 K 按 冷冲压模具设计指导 表 2 24 查得 K 0 0 3 故 H Kb 0 3 62mm 18 6mm 但该该模具属大批量生产的级进模具 且凹模尾部刃口较小 易磨损 所以 凹模厚度应该适当增加 故取 H 19mm 按 冷冲压模具设计指导 式 2 20 因为该模具冲裁力较小 故凹模厚 C 1 5 2 H 30mm 垂直送料方向凹模宽度 B B S 2 5 4 H 62 3 2 18 6 121 52 送料方向凹模长度 L L b 2C 62 2 30 122 凹模外形尺寸 122 121 52 18 6 取标准凹模尺寸 125 125 25 式中b 为送料方向凹模刃口间最大尺寸 S 为垂直送料方向凹模刃口间最大尺寸 17 C 为送料方向凹模刃口至凹模边缘最小尺寸 K 为系数 具体结构如零件图所示 3 凸模设计 结合工件外形并考虑加工 将冲孔凸模和落料凸模设计成直通式 除凸模 8 采用车削加工 做成凸台式外 其余凸模由于外型复杂 采用线切割机床加工 其工作部分与固定部分一致 与固定板采用 H7 m6 过渡配合 其总长 L 可按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式 3 41 计算 L H1 H2 t H 14 10 1 25 5 mm 50 5mm H1 凸模固定板厚度 H2 卸料板厚度 H 附加长度 凸模进入凹模深度取 2mm 总修模量取 5mm 橡胶的安装高 度 25 5mm 具体结构见可参考零件图 4 定距侧刃和导正销设计 该模具是采用双侧刃定距的冲孔落料级进模 双侧刃可以代替始用挡料销 固定挡料销和导正销来控制条料的送进距离 采用双侧刃前后对角排列 在两边 条料冲压时都能起到定距作用 从而减少了条料损耗 此外 由于该模具冲裁的 板料较薄 1mm 又是侧刃定距 所以需要采用弹性卸料代替刚性卸料 因为该模具是冲裁板料厚度大于 0 3mm 的冲压件和步距与落料凸模较大 所以在落料凸模上安装导正销定位 因此 该模具工位较多 步距大板料宽 在投入实际生产中 采用了既有侧 刃又有导正销定位的级进模 侧刃和导正销具体结构见可参考零件图 六 模架设计六 模架设计 1 凸模固定板的厚度 凸模固定板将间接固定在模座上 其平面轮廓尺寸应保证凸模安装孔外 该模座根据螺钉与销钉孔的设置 选其型式为矩形 固定板必须有足够的厚度 厚度一般取凹模厚度的 0 6 0 8 倍 在此取 0 7 倍 H1 0 7H 0 7 19mm 13 3mm 取整数为 14mm 故凹模固定板外形尺寸为 125 125 14 2 垫板设计 选用 T8A 钢 垫板的采用与厚度 是否采用垫板 以承压面较小的凸模进行 18 计算 按式 2 23 其承压应力为 F KLt 查设计指导书得 350Mpa F 1 3 331 6 1 2 350 180KN 即冲 37 孔的凸模承压面 A 3 14 18 5 2 41 2 37 12 1125 F A 160 MPa 查表 2 39 得铸铁模板的 为 90 140MPa 故 因此须采用经淬硬磨平的垫板 垫板厚度一般取 4 12mm 因板料较薄 在此取 6mm 故凹模垫板外形尺寸为 125 125 6 3 卸料方式的选择 因为工件料厚 1mm 相对较簿 卸料力也比较小 故可用用弹性卸料 卸料部件的设计 卸料板的设计 卸料板的周边尺寸与凹模的周边尺寸相同 厚度一般为 6 20mm 根据卸料 力该模具卸料板厚度取 12mm 与凸模的间隙为 0 1 采用 45 钢制造 淬火硬度为 40 45HRC 故凹模垫板外形尺寸为 125 125 12 导料板导料的冲模中 导料板的厚度按 冷冲压模具设计指导 表 2 28 选择 H 6mm 根据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式 3 51 卸料板凸台部分的高度为 h H xt 6 0 3 1 5 7mm 卸料螺钉的选用 卸料板上设置 4 个公称直径为 M12mm 卸料螺钉 卸料钉尾部应留有足够的行 程空间 卸料螺钉拧紧后 应使卸料板超出凸模端面 1mm 有误差时通过在螺钉 与卸料板之间安装垫片来调整 4 卸料橡胶的设计 卸料橡胶的设计见表 1 6 选用的长方型橡胶的规格务必一致 运动就不会 造成受力不均匀产生歪斜 影响模具的正常工作 根据橡胶垫的选用原则和查表 得出下表结果 表表 1 61 6卸料橡胶的设计计算卸料橡胶的设计计算 项目公式结果备注 卸料板的工作行程 h工h工 h1 t h24mm h1为凸模凸出卸料板的高度1mm h2为凸模冲裁后进入凹模的深 度 2mm 19 橡胶工作行程 H 工H工 h工 h修9 mmh修为凸模修磨量 取 5mm 橡胶自由高度 H 自由H自由 HI 0 330 mm取 H自由为HI的 0 25 0 3 橡胶的预压缩量 H预H预 15 H自由4 5一般H预 10 15 H自由 每块橡胶承受的载荷 F1F1 F卸 4 27741 74 46935 44N选用 4 个长方型橡胶 每块橡胶的长 a a F bp 76 1 mmb 为长方型橡胶宽 取 b 60mm P 1 52MPa 查表 8 47 D 取 45 校核橡胶自由高度 H自由0 5 H自由 D 0 67 1 5满足要求 橡胶的安装高度 H安H安 H自由 H预25 5 mm 5 上下模架的设计 选取标准模架上模架 125 125 35 GB T2855 9 下模架 125 125 45 GB T2855 10 上下模座闭合高度 Hmin 160mmHmax 190 mm 压力机最大闭合高度选280 mm满足要求 标准导柱1 22 150标准导柱2 25 150 标准导套1 22 85 33标准导套2 25 85 38 6 螺钉和销钉的选取 上模座固定螺钉取 4 M10 45 横向孔距 S1 95mm 纵向孔距 S2 95mm 下模座固定螺钉取4 M10 75 导料螺钉取2 M6 20 销钉的选取 上模座销钉取 4 M8 40 下模座销钉取 4 M8 60 20 七 七 模具零件加工工艺模具零件加工工艺的选用的选用 1 选择模具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和配合要求选择模具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和配合要求 1 模具零件的表面粗糙度选择 模具零件由于工作条件的不同 需要有不同的表面粗糙度 查 模具设计指导 表 3 4 得到推荐的表面粗糙度值如下表 表面粗糙度 Ra m使用范围 0 1 精冲模刃口部分 冷挤压模凹凸模关键部分 滑动导柱工作表面 0 2 要求高的凹 凸模成型面 导套工作表面 0 4 冲裁模刃口部分 拉深 成形 压弯的凸 凹模的工作表面 滑动和精确导向面 0 8 凸 凹模工作表面 镶块的接合面 模板 垫板 固定板的上 下表面 静配合和过渡配合的表面 要求准确的工艺基准面 1 6 模板平面 挡料销 推杆 顶板等零件主要工作表面 凸 凹模的次要表面 非热处理零件配合用内表面 3 2 不磨加工的支承面 定位面和紧固面 卸料螺钉支承面 6 3不与制件或其他冲模零件接触的表面 12 5不需要机械加工的表面 不需要机械加工的表面 21 2 模具零件的加工精度和配合要求选择 模具零件的加工精度和配合要求选择 模具零件的相互联结关系到模具的制造精度 并直接影响到冲件的质量和尺 寸精度 查 模具设计指导 表 3 3 得到其推荐选择要求如下表 配合零件名称精度及配合要求 导柱与下模座H7 s6 或 H7 h6 导板与上模座H7 h6 导柱与导套H6 h5 或 H7 h6 H7 f7 模柄 带凸缘 与上模座H9 h8 H9 h9 凸模与凸模固定板H7 m6 或 H7 k6 凸 凹 模与上 下模座 镶入式 H7 h6 圆柱销与凸模固定板 上下模座等H7 n6 螺钉与螺钉孔0 5 或 1mm 单边 卸料板与凸模或凸凹模0 1 0 5mm 单边 八八 模具总体设计模具总体设计 1 定位方式的选择 因为该模具大批量的级进模具生产 控制条料的送进方向采用承料板和导料 板 无侧压装置 控制条料的送进步距采用双边挡块初定位 然后双侧刃级进送 料定位 查 冲压模具设计手册 表 5 43 因 S 46 7 B 12 B1 6 2 导向方式的选择 为了提高工件质量 方便安装调整 该级进模采用中间导柱的导向方式 3 定位零件的设计 落料凸模下部设置圆锥导正销导正 其借用工件上 R10 内孔作导正孔 导正 应在卸料板压紧板料之前完成导正 导正销用圆柱头螺钉与落料凸模固定 同心 度为 0 02 4 导料板的设计 导料板的内侧与条料接触 外侧与凹模齐平 内侧两头倒 R5 的圆角 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