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第六课 海燕.doc_第1页
(三)第六课 海燕.doc_第2页
(三)第六课 海燕.doc_第3页
(三)第六课 海燕.doc_第4页
(三)第六课 海燕.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 案授课教师:董洁授课班级:09高职空乘(2)课 型:高职语文授课形式:讲 授授课日期:20109月25日 3、4节课 时:2授课章节名 称(第三册) 六 海燕 郑振铎教学目的1、 学习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描写方法。2、 理解本文托物抒情的写作方法。3、 学习本文对比及照应手法的运用。教学重点1、 学习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描写方法。2、 理解本文托物抒情的写作方法。3、学习本文对比及照应手法的运用。教学难点1、理解文中小燕子形象的意义,领会作者的思乡之情。2、学习本文托物抒情的表现手法。3、品味语言,并尝试通过朗读来再现文中的优美意境。课外作业练习册P15 4-10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教学后记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六 海燕郑振铎隽妙的春景故乡的小燕子春天的使者如轻烟似的乡愁绝美的海天海上的小燕子海上英雄课 堂 教 学 安 排 一、导语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迫害进步人士。郑振铎被迫远走欧洲,于5月21日只身乘船前往法国巴黎。航行途中,作者放眼海天,发现了几只在海面上勇敢地斜掠翻飞的海燕,勾起绵绵不绝的思乡之情,于是写成这篇咏物抒怀的散文。 二、题解本文实际上并非仅仅写了海燕,为什么要以“海燕”为题?这个问题可先行提出,但不必急于作答,留待学生基本掌握了文章的内容和主题后进行探讨。三、初步阅读课文,了解基本内容1、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并借助工具书,弄清文中生字和新词的音、形、义。(练习册-课前预习。)2、请两名学生分别朗读课文前两部分,其他同学边听边在书上勾画描写小燕子外形和动作的词句。3、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表格,通过比较初步了解故乡的小燕子和海上的小燕子的异同。外形活动背景 飞翔憩息故乡的小燕子乌黑的羽毛隽妙无比的斜飞 闲散憩息于纤细的电线上剪刀似的尾巴春景隽逸地在湖面劲俊轻快的翅膀横掠海上的小燕子乌黑的小水禽绝美的海天隽逸从容地在展开双翼落在海面,随海面斜掠波漂浮 从表中可以看出,故乡的小燕子和海上的小燕子有许多相似点,外形俊美,飞行的姿态隽逸,尽管它们活动的具体环境不同,一个是在作者故乡的田园湖面,一个是在辽阔无垠的海天之间,但都处在美丽的背景之上,这种相似引发了作者无限的遐思。4、研究文章的结构特点,理清文章思路。全文共14段,前后两部分结构大体匀称,都是写景状物在先,然后归结到抒发“轻烟似的乡愁”。由此可见,是“乡愁”这种感情把故乡的小燕子和海上的小燕子联系在一起,“乡愁”正是本文的感情线索。四、研读课文第一部分(第17段)1、指名朗读课文第1段。2、找出段中能够概括景物特点的语言:“隽妙无比的春景的图画”。3、根据课文的描写,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幅“春景图”包含了哪些内容。 作者描写了春风、春雨、春柳、春花、春草等各种春天特有的景物,并用“吹拂”“洒落”“舒眼”“奔聚”等动词写出了春天到来、万物充满生机的过程。4、在这烂漫无比的春天的背景上飞翔或憩息的小燕子,是一种怎样的形象? 有光滑漂亮的羽毛,伶俐可爱,飞行的姿态俊秀飘逸,憩息于电线上时成为一幅有趣的图画,为春光平添许多生趣。小燕子和故乡的人们之间形成了一种融融泄泄的亲密关系,小燕子的来去会引发故乡人们或忧戚、或舒怀的感情。人们喜爱小燕子,愿意让小燕子在自己家中安巢,人们甚至把自己的命运与小燕子是否光顾联系起来。小燕子已经成为故乡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5、作者把小燕子写得如此活泼可爱,除了因为对小燕子怀着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之外,还有其他感情上的因素吗? 作者此时离开故乡、离开祖国有几千里之遥,托身于浮宅之上,奔驰于万顷海涛之间,“不料却见着我们的小燕子”。作者明知眼前所见到的海燕绝不是故乡的小燕子,却仍然称之为“我们的小燕子”。可见,作者心中割舍不断的是对故乡、对祖国的思念,他怀想故乡的小燕子,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对故乡生活的无限眷恋之情。 6、这部分文字生动优美,具有浓郁的抒情意味,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进行朗读。教师应对朗读的语速、语调、节奏、轻重音处理等技巧方面的问题作必要点拨,指导学生读出自己体味到的文章情感。 五、研读课文第二部分(第814段) 在引导讨论第一部分的基础上,第二部分让学生自主学习研究。 可要求学生围绕下列问题进行讨论:1、文中如何描写海燕活动的背景?2、海上的小燕子是怎样的形象?3、作者明明在写海燕,为什么还要问“它们果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么”?4、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写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应让学生充分发言)关于上面的讨论题,可从以下方面认识:1、作者用具有浓郁抒情意味的笔触勾勒出海上的小燕子活动的背景:海天一色,都是皎洁无比的蔚蓝;海波平稳,令人联想到春晨的西湖;微风吹起绝细绝细的波纹,在阳光照晒下显得温秀可喜;蔚蓝的天空中漂浮着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如穿着蓝色夏衣的女郎颈间围着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画面色彩明丽,作者两次发出赞叹:“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海!”“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天空!”在这皎洁无比的海天之间,人也被净化了,“一点杂念也没有”,深深地沉醉于美景之中了。这段景物描写层次感极强,先写海,再写天,然后用“绝美”二字表达出对海天的整体感受。2、小燕子在浩莽的大海上隽逸地从容地斜掠,或展开双翼,落在海面上,随着海波浮憩,作者担心小小的燕子会觉得倦,会遇到暴风疾雨,小燕子却是又安闲,又舒适。作者因此感叹这小小的海燕是海上英雄。3、作者明知眼前的海燕绝不是故乡的小燕子,但因为思乡心切,便把对故乡小燕子的热爱之情全部倾注在海燕身上,一再问自己:“它们果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么?”其实是作者希望以此来寄托自己的情思,抚慰自己孤寂的心灵。4、相同点:都有“绝美”的活动背景,都从动态和静态两方面描写小燕子的飞行和憩息,都从小燕子引出了“轻烟似的乡愁”。 不同点:写故乡的小燕子是写记忆和想象中的景象,还通过燕子安巢来表现故乡人对燕子的喜爱,作者笔下故乡的燕子是春天的使者,欢乐的使者。写海上的小燕子则是写眼前所见的景象,作者怀着对故乡小燕子的深厚感情关注眼前的海燕,担心它是不是会飞倦,是不是会遇着暴风雨,甚至关心绝小绝小的海鱼是不是海燕的粮食。作者着力描写海燕在浩莽的大海上的从容、安闲和舒适,刻画了一个海上英雄的形象。 六、齐读课文第二部分要求学生根据前面的朗读指导,努力做到声情并茂。七、总结课文特点1、海燕是一篇抒情散文,请谈谈你对本文所采用的抒情方式的理解。 作者满怀思乡之情,但他并没有直抒胸臆,而是将浓浓的“乡愁”寄托在小小的海燕身上。作者笔下的“故乡的小燕子”和“海上的小燕子”,已经成为一个象征物,其中凝聚着作者对故乡、对祖国的全部的爱。这种寓情于物的抒情方式,可以将感情表达得更加深沉含蓄。2、讨论本课学习开始时提出的问题:本文并不仅仅写海燕,还写了故乡的小燕子,为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