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X600_1000蒸汽加热平板硫化_机液压传动系统设计-高分子设备毕业论文_第1页
600X600_1000蒸汽加热平板硫化_机液压传动系统设计-高分子设备毕业论文_第2页
600X600_1000蒸汽加热平板硫化_机液压传动系统设计-高分子设备毕业论文_第3页
600X600_1000蒸汽加热平板硫化_机液压传动系统设计-高分子设备毕业论文_第4页
600X600_1000蒸汽加热平板硫化_机液压传动系统设计-高分子设备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设计 600X600 1000 蒸汽加热平板硫化 机液压传动系统设计 Vulcanizing press hydraulic system design 班级高分子设备 081 学生姓名俞健学号830202036 指导教师李晓光职称 导师单位 论文提交日期 1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专题 设计 任务书 课题名称 600X600 1000 蒸汽加热 平板硫化机液压传动系统设计平板硫化机液压传动系统设计 课题性质 毕业专题 系 名 称 材料工程系 专业 高分子设备高分子设备 08 级级 班级 高分子设备高分子设备 081 指导教师 李晓光 学生姓名 俞健 2 一 课题一 课题名称名称 平板硫化机平板硫化机 二 毕业专题 设计 主要内容 二 毕业专题 设计 主要内容 一 平板硫化机设计主要设计参数 常用的模型制品平板硫化机的规格及主要技术特征 主要技术特征QLB D Q600 600 2 公称压力 MN1 液压系统压力 Mpa16 柱塞行程 mm250 柱塞上升速度 mm s12 热板尺寸 mm600 600 热板工作层数2 热板间距 mm125 加热功率 kw16 2 加热方式电热或汽热 电机功率 kw1 5 质量 t2 5 3 外形尺寸 mm1400 800 1700 二 本次毕业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1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使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及有关知识 起到巩固 深化 融会贯通及扩展有关机械设计方面知识的作用 树 立正确的设计思想 2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的实践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 题的能力 使学生掌握机械零件 机械传动装置和高分子机械的一般 设计方法和步骤 3 提高学生的有关设计能力 计算能力 绘图能力以及计算 机辅助设计 CAD 能力等 使学生熟悉设计资料 手册 图册等 的使用 掌握经验估算等机械设计的基本技能 4 学习分析问题 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方法 提高独立设计的 能力 5 学习一般设计说明书的撰写方法 三 设计内容及步骤 课程设计的内容及步骤如下 1 设计准备 阅读有关设计资料 研究分析设计任务书 明确设计要求等 4 通过参观实物 查阅资料等来分析比较各种开放式炼胶机的结构 形式 特点 从而确定所设计题目的初步方案 2 平板硫化机总体设计与液压传动装置设计 主要包括液压传动方案的分析和拟定 主机的选择 液压传动装 置液压缸尺寸参数的计算确定 3 各级主要零部件的主体设计 主要包括主要零部件主要参数和尺寸的确定 强度校核 4 装配草图的设计绘制 包括分析和选定主要机械部件的结构方案 初绘装配草图 进行 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5 装配工作图的绘制和总成 主要包括装配工作图的绘制 标注尺寸和配合 技术要求及技术 特性的确定 编写明细表和标题栏 6 零件工作图的设计和绘制 主要包括零件结构尺寸的设计 零件图的绘制 精度等级及技术 要求的确定 7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三 计划进度 三 计划进度 2009 年 8 月 30 日 10 月 3 日 计 5 周 序 号时间任务内容地点备注 5 1 2 3 4 5 6 7 8 月 30 日 9 月 3 日 9 月 4 日 9 月 8 日 9 月 9 日 9 月 17 日 9 月 18 日 9 月 26 日 9 月 27 日 9 月 30 日 熟悉与题目 收集有关的技 术资料 根据设计任务是要求进行 总体设计和传动装置设计 各主要零部件设计 图纸绘制 设计计算说明书撰写 公开答辩 分组答辩 图书馆 四 毕业专题 设计 结束应提交的材料 四 毕业专题 设计 结束应提交的材料 1 设计计算说明书打印稿 设计计算说明书打印稿一份一份 2 设计图样电子稿 设计图样电子稿若干份若干份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教研室主任教研室主任 年月日年月日 平板硫化机液压系统设计方案平板硫化机液压系统设计方案 液压系统的设计步骤 确定液压执行元件 选择平板硫化机型号为 1000 600 600 2 蒸气式 此机型液压系统压力需要 16Mpa 的液压力 查表得到 选取单液压缸 双液压泵的方案 3 13 1 液压缸的设计液压缸的设计 1 选取材料 2 液压缸的内径 外径的确定 3 液压缸壁厚的确定 4 液压缸底壁厚的确定 5 液压缸活塞杆直径的确定 6 液压缸凸肩部分的设计 7 液压缸的受力分析 8 强度校核 3 23 2 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确定液压系统的基本回路 通过 CAD 制图画出 再利用文字说明此回路工作 原理 3 33 3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设计及选取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设计及选取 液压泵选用和主要特点 6 柱塞泵的设计 包括型号选取和参数的计算 叶片泵的设计 包括型号选取和参数的计算 3 4 液压控制阀的选取和应用 论文真实性承诺及指导教师声明 学生学生论文论文真实真实性性承诺承诺 本人郑重声明 所提交的作品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 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内容真实可靠 不存在抄袭 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 除文中 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 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如 被发现论文中存在抄袭 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 本人愿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和 一切后果 毕业生签名 日期 指导教师关于学生论文真实性审核的声明指导教师关于学生论文真实性审核的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已经对学生论文所涉及的内容进行严格审核 确定其内容 均由学生在本人指导下取得 对他人论文及成果的引用已经明确注明 不存在抄 袭等学术不端行为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7 内容摘要内容摘要 平板硫化机的工作压力是由液压系统供给的 在平板硫化机运转中采用高低 压工作液配合操作时比较好的 一般是利用低压工作液升起平台 待制品与 上层平板接触后换用高压工作液 这可节省动力的消耗 也有用低压工作液与杠 杆配合对制品进行加压的 平板硫化机工作液压强范围通常为 低压 2 5Mpa 高压 10 30Mpa 液压系统动力源是液压泵 它将工作液以一定的压力通过控制阀门 送到工 作缸中 液压传动的类型很多 根据平板硫化机的公称压力大小 操作条件及机台的数量 等来选择 目前大多采用直接传动 即单机台传动 的液压系统 工作液绝大多 数采用矿物油 水压平板硫化机已淘汰 Abstract Vulcanizing machine working pressure is supplied by the hydraulic system operating in the vulcanizing press work using high and low voltage operation with a better solution using low pressure working fluid is generally rising platform and the upper plate to be products for use in contact high pressure working fluid which can save power consumption Low pressure working fluid is also useful with the right products with the leverage to pressure the Strong hydraulic vulcanizing press the scope of work is usually Low 2 5Mpa High 10 30Mpa Power source is a hydraulic pump hydraulic system it will work to a certain degree of pressure through the fluid control valve to the work tank Many types of hydraulic transmission according to the nominal size of the flat vulcanizing machine operating conditions and the quantity of machines to choose At present most of the direct transmission ie stand alone units drive the hydraulic system most of the working fluid with mineral oil hydraulic vulcanizing press has been eliminated 8 目录目录 摘要 7 Abstract 7 第一章 液压传动的发展 9 第二章 液压系统定义 分类及结构 10 第三章 液压缸设计 11 3 1 液压缸尺寸的设计 11 3 1 1 液压缸材料的选取 11 3 1 2 液压缸内径的确定 11 3 1 3 液压缸外径的确定 11 3 1 4 活塞杆直径的确定 11 3 1 5 液压缸壁厚的确定 11 3 1 6 液压缸底壁厚的确定 11 3 1 7 液压缸凸肩部分的设计 11 3 2 液压缸数据校核 12 3 2 1 工作缸受力分析 12 3 2 2 缸管壁厚校核 12 3 2 3 活塞杆直径校核 12 第四章 液压基本回路设计原理 13 第五章 液压泵选用及主要特点 13 5 1 叶片泵的特点 13 5 2 柱塞泵的特点 13 第六章 液压泵的设计 14 6 1 柱塞泵的设计 型号选取 14 6 2 柱塞泵的设计 数据计算验证 14 6 3 叶片泵的设计 型号选取 14 6 4 叶片泵的设计 数据计算验证 15 第七章 液压控制阀 15 7 1 溢流阀 15 7 2 单向阀 15 7 3 分流集流阀 16 7 4 调速阀 9 16 7 5 换向阀 16 7 6 压力继电器 17 参考文献 18 第一章第一章 液压传动的发展液压传动的发展 相对与机械传动 液压传动 一门新的技术 液压传动起源于 1654 年帕斯卡 提出的静压传动原理 1795 年 英国第一台水压机问世 1905 年 将工作介质 由水改为油后 性能得到很大改善 液压传动的推广应用 得意于 19 世纪崛起 并蓬勃发展的石油工业 最早成功应用液压传动装置时舰艇上的怕他转换器 第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由于军事工业需要反应快 精度高 功率大的液压传动装置 又进一步推动了液压技术的发展 战后 液压技术迅速转向民间 在国民经济的 各个行业中逐步得到推广 20 世界 60 年代后 随着原子能 空间技术 计算机 技术的发展 液压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并渗透到各个工业领域中去 当前 液压技术正向着高速 高压 大功率 高效率 低噪声 长寿命 高度集成化 复合化 数字化 小型化 轻量化等方向发展 同时 新型液压元件和呀呀系统 的计算机辅助测试 CAT 计算机直接控制 CDC 几点一体化 计算机仿真 和优化设计技术 可靠性急速 给予绿色制造的水戒指传动技术以及污染控制方 面 也是当前液压技术发展和研究的方向 我国液压技术开始于 1952 年 液压元件最初应用机床和锻造设备 后来应 10 用于工程机械 1964 年我国从国外引进了一些液压元件生产技术 同时自行设 计液压产品 经过多年的艰苦探索和发展 特别是 20 世纪 80 年代引进美国 日 本 德国的先进技术和设备 使我国的液压技术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目前 我国已形成门类齐全的标准化 系列化 通用化液压系统元件新产品系列 其中平板硫化机的工作压力是由液压系统供给的 在平板硫化机运转中采用 高低压工作液配合操作时比较好的 一般是利用低压工作液升起平台 待制品与 上层平板接触后换用高压工作液 这可节省动力的消耗 也有用低压工作液与杠 杆配合对制品进行加压的 平板硫化机工作液压强范围通常为 低压 2 5Mpa 高压 10 30Mpa 液压系统动力源是液压泵 它将工作液以一定的压力通过控制阀门 送到工 作缸中 液压传动的类型很多 根据平板硫化机的公称压力大小 操作条件及机台的 数量等来选择 目前大多采用直接传动 即单机台传动 的液压系统 工作液绝 大多数采用矿物油 水压平板硫化机已淘汰 11 第二章第二章 液压系统定义 分类及结构液压系统定义 分类及结构 液压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 即动力元件 执行元件 控制元 件 辅助元件 附件 和液压油 动力元件的作用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 指液压系 统中的油泵 它向整个液压系统提供动力 液压泵的结构形式一般有齿轮 泵 叶片泵和柱塞泵 执行元件 如液压缸和液压马达 的作用是将液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 能 驱动负载作直线往复运动或回转运动 控制元件 即各种液压阀 在液压系统中控制和调节液体的压力 流量和 方向 根据控制功能的不同 液压阀可分为压力控制阀 流量控制阀和方 向控制阀 压力控制阀又分为益流阀 安全阀 减压阀 顺序阀 压力继电 器等 流量控制阀包括节流阀 调整阀 分流集流阀等 方向控制阀包括 单向阀 液控单向阀 梭阀 换向阀等 根据控制方式不同 液压阀可分 为开关式控制阀 定值控制阀和比例控制阀 辅助元件包括油箱 滤油器 油管及管接头 密封圈 快换接头 高 压球阀 胶管总成 测压接头 压力表 油位油温计等 液压油是液压系统中传递能量的工作介质 有各种矿物油 乳化液和 合成型液压油等几大类 液压系统结构 液压系统由信号控制和液压动力两部分组成 信号控制部分用于驱动 液压动力部分中的控制阀动作 液压动力部分采用回路图方式表示 以表明不同功能元件之间的相互 关系 液压源含有液压泵 电动机和液压辅助元件 液压控制部分含有各 种控制阀 其用于控制工作油液的流量 压力和方向 执行部分含有液压 缸或液压马达 其可按实际要求来选择 在分析和设计实际任务时 一般采用方框图显示设备中实际运行状况 空心箭头表示信号流 而实心箭头则表示能量流 基本液压回路中的动作顺序 控制元件 二位四通换向阀 的换向和 弹簧复位 执行元件 双作用液压缸 的伸出和回缩以及溢流阀的开启和 关闭 对于执行元件和控制元件 演示文稿都是基于相应回路图符号 这 也为介绍回路图符号作了准备 根据系统工作原理 您可对所有回路依次进行编号 如果第一个执行 元件编号为 0 则与其相关的控制元件标识符则为 1 如果与执行元件伸出 相对应的元件标识符为偶数 则与执行元件回缩相对应的元件标识符则为 奇数 不仅应对液压回路进行编号 也应对实际设备进行编号 以便发现 系统故障 12 DIN ISO1219 2 标准定义了元件的编号组成 其包括下面四个部分 设备编号 回路编号 元件标识符和元件编号 如果整个系统仅有一种设 备 则可省略设备编号 实际中 另一种编号方式就是对液压系统中所有元件进行连续编号 此时 元件编号应该与元件列表中编号相一致 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复杂 液压控制系统 每个控制回路都与其系统编号相对应 第三章第三章 液压缸设计液压缸设计 3 1 液压缸尺寸的设计 3 1 13 1 1 液压缸材料的选取 液压缸材料的选取 液压力大于等于 16Mpa 采用铸钢 45 钢 3 1 23 1 2 液压缸内径的确定 液压缸内径的确定 由于液压缸内径应比柱塞外径大 10 15mm D1 160 10 170mm 3 1 3 液压缸外径的确定 液压缸外径的确定 用钢制制成的液压缸通常按第三强度理论计算 D2 D1 2p 材料许用抗拉应力 查表 90Mpa D2 D1 2p 170 90 90 32 212mm D2 212mm 3 1 4 活塞杆直径的确定 活塞杆直径的确定 由于 P 16Mpa 7Mpa d 0 7D 119mm 根据 GB T2348 1993 圆整 d 125mm 3 1 5 液压缸壁厚的确定 液压缸壁厚的确定 由于采用铸钢 D1 2p 1 170 90 90 32 1 42mm 采用的壁厚必须要大于 30mm 设计符合条件 3 1 6 液压缸底壁厚的确定 液压缸底壁厚的确定 当缸底做成球形时球的半径 R1 1 2 n 200mm 对钢制的工作缸 球形底部的外半径 R2 R2 R13 1 5 p 158mm 壁厚 R2 R1 42mm 3 1 7 液压缸凸肩部分的设计 液压缸凸肩部分的设计 13 h 1 5 1 5 42 63mm 3 2 液压缸数据校核 3 2 1 工作缸受力分析 工作缸受力分析 径向应力 r P 16Mpa 周向应力 t P r22 r12 r22 r12 轴向应力 z P r12 r22 r12 三种应力均小于许用应力 故本设计安全 3 2 2 缸管壁厚校核 缸管壁厚校核 缸管壁厚 42mm 由于 D 160 42 10 为厚壁 壁厚按 D 2 0 4Py Py 1 D 缸管半径 Py 缸筒试验压力 P 16Mpa Py 1 5P Py 24Mpa D 2 0 4Py Py 1 25mm 42mm 24mm 缸管设计安全 3 2 3 活塞杆直径校核 活塞杆直径校核 d 4F F 活塞杆上的作用力 F 1000KN 活塞杆材料的许用应力 b 1 4 200Mpa d 4F 80mm d 119mm 80mm 故活塞杆设计安全 14 第四章第四章 液压基本回路设计原理液压基本回路设计原理 带返回缸的平板硫化机的半自动直接传动液压系统 本系统采用组合油泵 油泵为叶片 柱塞组合形式 其中叶片泵输出低压油 供平板硫化机快速关闭用 并给柱塞泵供油 柱塞泵输出高压油供平板硫化机索摸达到正硫化所需压力之 用 两泵用一双出轴电动机带动 油泵经联轴器由电动机直接带动 当油泵开始工作 低压油液压单向阀输出 经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 单向行 程调速阀 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 液控单向阀到主油缸 此时平板硫化机的热板 即作快速关闭 输出缸油液由分流集油阀返回贮油箱 热板关闭后 柱塞泵工作 由管路中油液上升 单向阀自动关闭 低压泵供高压油 其余经溢流阀返回贮邮 箱 而高压油则经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 液控单向阀到主油缸 当压力达到 16Mpa 时硫化制品 需要模数放气 则电压力继电器控制 当压力达到正硫化压力时 电机关闭 硫化完毕 延时继电器动作 低压泵工作压力油经液控线打升液控单向阀 主油缸返回贮油箱 同时 压力油则经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单向行程调速阀 分 流阀到辅助缸 以提高平台下降速度 由于加快了下降速度 将引起液压冲击 当柱塞下降到某一高度时 限位开关控制单向行程调速阀节流 放慢下降速度 以达到缓冲的目的 多余油经溢流阀返回贮油箱 高压溢流阀用来保护高压油路 即当压力油超过预定压力时溢流阀打开 油 返回贮油箱 为了避免杂物等损坏油泵 在油泵进口处装有滤油器 位了测量电 压 油路中装有压力表 第五章第五章 液压泵选用及主要特点液压泵选用及主要特点 5 1 叶片泵的特点 结构紧凑 外形尺寸小 运行平稳 流量均匀 噪声小 寿命长 但与齿轮泵相 比对油液污染较敏感 结构较复杂 单作用叶片泵有一个排油口和一个吸油口 转子旋转一周 每两片间的容积各吸 排油一次 若在结构上把转子和定子的偏心距做成可变的 就是变量叶片泵 单 作用叶片泵适用于低压大流量的场合 双作用叶片泵转子每转一周 叶片在槽内往复运动两次 完成两次吸油和排油 由于它有两个吸油区和两个排油区 相对转子中心对称分布 所以作用在转子的 作用力相互平衡 流量比较均匀 5 2 柱塞泵的特点 精度高 密封性能好 工作压力高 因此得到广泛应用 但它结构比较复杂 制 作精度高 价格贵 对油液污染敏感 轴向柱塞泵是柱塞平行缸体轴线 沿轴向运动 径向柱塞泵的柱塞垂直于配油轴 沿径向运动 这两类泵均可作为液压马达用 15 第六章第六章 液压泵的设计液压泵的设计 6 1 柱塞泵的设计 型号选取 柱塞泵充当基本回路高压泵 额定液压系统压力为 16Mpa 根据书 机械设计手册 第五版 第 5 卷 查的 选取型号为 5ZKB732 恒功率控制带壳体单向变量轴向柱塞泵 柱塞数 7 柱塞泵柱塞直径 32mm 排量 q0 234mL r 1 额定压力 P 16Mpa 压力 Pmax 25Mpa 转速 n 970r min 1 驱动功率 36kw 容积效率 v 96 质量 m 270kg 总效率 90 6 2 柱塞泵的设计 数据计算验证 柱塞泵的主要参数的计算 排量 q0 q0 234mL r 1 理论流量 Q0 Q0 1 60 q0n 3933 35 r min 1 实际流量 Q Q 1 60 q0n v 3376 02 r min 1 输入功率 Pi Pi PQ 70kw 输出功率 Po Po PQ 64kw 实际转矩 Ti Ti 1 2 P q0 v 645 7N m 输入功率大于驱动功率 故设计符合要求 6 3 叶片泵的设计 型号选取 叶片泵充当基本回路低压泵 根据压力分级额定液压系统压力为 16Mpa 低压泵在 2 8 Mpa 选取型号为 YB1型中 低压单片叶片泵 YB1 50 排量 q0 50mL r 1 额定压力 P 6 3Mpa 转速 n 960r min 1 容积效率 v 90 总效率 90 16 驱动功率 7 5kw 质量 m 16kg 6 4 叶片泵的设计 数据计算验证 叶片泵的主要参数的计算 排量 q0 q0 50mL r 1 理论流量 Q0 Q0 1 60 q0n 800 r min 1 实际流量 Q Q 1 60 q0n v 720 r min 1 输入功率 Pi Pi PQ 10kw 输出功率 Po Po PQ 8kw 实际转矩 Ti Ti 1 2 P q0 v 141 5N m 输入功率大于驱动功率 故设计符合要求 第七章第七章 液压控制阀液压控制阀 7 1 溢流阀 溢流阀选用先导性溢流阀 可用于低压和高压下工作 7 1 17 1 1 工作原理工作原理 设进油压力为 P2 通过阻尼孔后 压力为 P1 P2作用面积为 A 主阀弹簧力为 F 当系统中压力为 P2低于弹簧 d 调定压力时 即 AP 小于弹簧 d 的作用力 先导阀 b 未打开 此时 P1 P2 AP1 F aP2 阀不溢流 当系统中压力 P2 也即 P1大于 或等于弹簧 d 的压力时 先导阀 b 打开 压力油通过主阀轴向德阻尼孔流入邮箱 由于阻尼孔的作用 此时 P1 P2 AP1 F aP2 主阀向上提起 油从溢流口流回 油箱 7 1 27 1 2 特点特点 调整弹簧 d 的压力 即可调整溢流阀的溢流压力 平衡活塞式溢流阀的压力滞后现象小 振动也较直接动作式小 能够正常操作和 无载荷操作 如果加工精度高 则稳定性较好 加工精度要求高 成本高 单向阀式溢流阀的工艺性好 加工 装配精度容易保证 结构简单 主阀为单向 阀结构 过流面积大 流量大 阀的启闭特性好 阀性能稳定 噪声小 7 2 单向阀 选用直通式单向阀 7 2 17 2 1 特点特点 直通式结构简单 成本低 体积小 但容易产生振动 噪声大 在同样流量下 它的阻抗比直角式大 更换弹簧不方便 液控单向阀 是由上部锥形阀和下部活 塞所组成 在正常油液的通路时 不接通控制油 与一般直角式单向阀一样 当 需要油液反向流动时 活塞下部接通控制油 使阀杆上升 打开锥形阀油液即可 反向流动 17 7 2 27 2 2 应用应用 单向阀用于液压系统中防止油液反向流动 也可作背压阀用 但必须改变弹簧压 力 保持回路的最低压力 增加工作机构的运动平稳性 液控单向阀 使油液在 两个方向上自由流动 7 3 分流集流阀 7 3 17 3 1 特点特点 分流集流阀的压力损失比较大 故不适用低压系统 分流集流阀在动态时不能保证速度同步精度 故不适用于载荷压力变化频繁或换 向工作频繁的系统 分流集流阀内部各节流孔相通 当执行元件在行程中需要停止时 为了防止执行 元件因载荷不同而相互穿油 应在油路上接入液控单向阀 7 3 27 3 2 应用应用 分流集流阀在液压系统中可以保证 2 4 个执行元件在运动时的速度同步 使用分流集流阀应注意正确选用阀的型号和规格 以保证适宜的同步精度 安装 时应保持阀芯轴线在水平位置 切忌阀芯轴线垂直安装 否则会降低同步精度 串联连接时 系统的同步精度误差一般为串联的各分流集流阀速度同步误差的叠 加值 并联连接时 速度同步误差一般为其平均值 选用固定式分流集流阀 换向活塞式 适应系统类型 定量同步系统 允许流量变化范围 20 压力损失 随流量变化一般 0 8 1Mpa 同步精度稳定性 随流量变化不稳定 7 4 调速阀 单向行程调速阀 7 4 17 4 1 特点特点 由单向阀和调速阀组成 压力油从 A 腔进入阀后 先进减压阀减压 再由节流阀 节流 由 B 腔流出调速阀 返回油液经开启的单向阀从 B 腔道 A 腔流出调速阀 节流窗口设计成薄刃状 流量受油的粘度变化的影响小 左图阀中的减压阀无弹簧端出装有行程调节器 经调整可以防止阀突然投入工作 时出现的流量跳跃现象 当此阀与整流板叠加时 可以实现同一回路的双向流量控制 7 4 27 4 2 应用应用 调速阀在定量泵液压系统中与溢流阀配合组成进油 回油或旁路节流调速回路 还可组成用一执行元件往复运动的双向节流调速回路和容积节流调速回路 调速阀适用于执行元件载荷变化大 而运动速度稳定性又要求较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