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6讲神经调节第27讲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第28讲免疫调节 目录 第八单元人和脊椎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和稳态 返回目录 高考纵览 返回目录 高考纵览 返回目录 高考纵览 返回目录 高考纵览 返回目录 高考纵览 返回目录 高考纵览 返回目录 高考纵览 返回目录 1 教学建议 1 抓住复习线索 以脊椎动物细胞通过内环境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为主线 应用图文转换的方法 结合内环境的三种组成成分的转化关系 综合复习内环境稳态的实例和调节机制 2 关注主干知识 如内环境稳态实例中的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体温调节 血糖平衡调节及甲状腺分泌的分级调节 调节机制中的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及二者之间的联系 特别要关注特异性免疫中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比较等 使用建议 返回目录 3 建立模型加深理解 如对血糖平衡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 体温和水盐调节 免疫调节等知识画流程图进行复习 4 联系热点问题 如复习激素调节实例中血糖平衡调节时 注意与糖尿病的成因 症状 防治联系 复习免疫知识时 联系预防接种 甲型h1n1流感等 器官移植和艾滋病预防等 2 课时安排 本单元分为4讲 建议用8课时完成 前两讲各1课时 后两讲各2课时 单元卷和讲评各1课时 使用建议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1 稳态的生理意义 考纲要求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知识梳理 一 细胞生活的环境1 细胞外液 内环境 由 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内环境 由 淋巴等组成 2 细胞外液成分的比较组织液 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 最主要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 而组织液和淋巴中 含量很少 返回目录 细胞外液 血浆 组织液 相近 蛋白质 蛋白质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3 细胞外液理化环境渗透压 大小主要与 的含量有关 酸碱度 正常人血浆近中性 ph为 温度 正常人一般维持在 左右 4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 的媒介 导思 单细胞生物有内环境吗 请翻阅教材必修3p2第二段文字 返回目录 无机盐 蛋白质 7 35 7 45 37 物质交换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二 内环境稳态1 稳态 正常机体通过 作用 使各个 协调活动 共同维持内环境的 状态 2 特点 内环境的 和 处于动态平衡中 3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1 主要调节机制 调节网络 2 稳态失调 人体维持稳态的 是有一定限度的 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 均会遭到 3 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 的必要条件 返回目录 调节 器官 系统 化学成分 理化性质 神经 体液 免疫 调节能力 破坏 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 相对稳定 网络构建 返回目录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基础自测 判断正误 对的打 错的打 1 2012 广东卷 机体主要依赖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 解析 机体依赖神经 体液 免疫调节网络共同调节内环境的稳态 2 2012 江苏卷 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 解析 淋巴管阻塞组织液回流受阻 不能通过锁骨下静脉回流到血液中 使组织液增多引起下肢水肿 返回目录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3 2012 海南卷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解析 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它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血浆中的溶质微粒主要是无机盐和蛋白质 4 2010 安徽卷 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解析 内环境是细胞外液 细胞代谢主要发生在细胞质中 返回目录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5 体液是指细胞外液 解析 体液是指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6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解析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返回目录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考点一内环境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1 内环境与外界物质的关系 返回目录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图8 25 1 2 对图的分析 1 内环境成分的内在联系如图8 25 2所示 返回目录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图8 25 2 2 体内细胞只有经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如皮肤表皮细胞不能从空气中直接吸收利用o2而必须从组织液中获取 因此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 直接与内环境物质交换的系统有四个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和循环系统 器官有一个 皮肤 具体确认五种结构可按如下方法进行 以 循环系统 为参照 双向进出 呼吸系统 单向进入 消化系统 单向输出 皮肤 输出后又可存在重吸收箭头 泌尿系统 返回目录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4 co2 o2浓度最高部位分别是组织细胞 肺泡 最低部位相反 沿运输途径方向浓度依次降低 如o2浓度 血浆 组织液 co2则相反 因为气体通过自由扩散顺浓度差运输 5 代谢废物包括co2 尿素 多余的h2o和无机盐 首先到达的场所 组织液 涉及代谢废物排出的系统为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 有关器官主要为肺 肾脏和皮肤 返回目录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3 内环境的成分 1 内环境中存在的物质 营养物质 水 无机盐 葡萄糖 氨基酸 甘油 脂肪酸等 代谢废物 co2 尿素等 其他物质 激素 抗体 组织胺 递质 纤维蛋白原等 2 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血红蛋白 h2o2酶 呼吸氧化酶 转氨酶 转录翻译酶 解旋酶 dna连接酶 聚合酶等 它们都存在于细胞内液中 另外 由细胞内合成分泌到体外环境中发挥作用的物质也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如消化酶 返回目录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提醒 五类常见细胞所生活的内环境 a 组织细胞 组织液 b 毛细血管壁细胞 血浆 组织液 c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淋巴 组织液 d 血细胞 血浆 e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淋巴 血浆 组织液 过膜层数 肺泡壁 毛细血管壁和小肠上皮细胞壁均为一层细胞结构 常考查物质穿膜 磷脂双分子 层数或穿磷脂分子 膜层数 2 层数 如 a 血浆中o2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的膜层数 出毛细血管壁细胞 2 进组织细胞 1 进线粒体 2 5层 b 血浆中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的膜层数 出毛细血管壁细胞 2 进组织细胞 1 葡萄糖不进线粒体 0 3层 返回目录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例1图8 25 3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 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返回目录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图8 25 3 a 人体的内环境是由 组成的b 中含激素 血红蛋白 乳酸 co2等物质c 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 再进入 d 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 返回目录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答案 d 解析 首先识别组织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的名称 为淋巴 为血浆 为组织液 为细胞内液 然后分析各个选项 内环境是由淋巴 血浆和组织液构成的 不包含细胞内液 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中 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 组织液 再进入 血浆 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 血浆 组织液 细胞内液 返回目录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点评 1 读懂图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如血管中的 为血浆 组织细胞间的 为组织液 淋巴管中的 为淋巴液 2 对内环境中的特殊物质能进行正确判断 如血浆蛋白就属于内环境成分 而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组成成分 不属于内环境 3 能掌握内环境所进行的各种代谢活动产生的物质穿过组织 细胞的过程 如抗体 部分激素等由细胞分泌产生会进入内环境发挥作用 氧气由外界经血液循环系统进入内环境 最后在组织细胞中被利用 返回目录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探究 如果将c选项改为 浆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 对吗 错误 除了淋巴之外 还有血浆 组织液 返回目录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变式题1图8 25 4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b 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c 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 为养料和氧气d 可表述为 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返回目录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图8 25 4 答案 c 解析 废物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 a错 人体的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即是内环境 b错 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 为养料和氧气 c对 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d错 返回目录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变式题2 2013 上海联考 图8 25 5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 其中正确的叙述是 a b c依次为血浆 细胞内液 组织液 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b中 d中的脂类物质含量相对较高 正常情况下 a b c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a b c d 返回目录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图8 25 5 答案 a 解析 血浆和组织液间大部分物质是可以相互交换的 组织液中的一部分需要通过淋巴循环才能回到血液中 图中a是血浆 b是组织液 d是淋巴 c是细胞内液 错误 乙酰胆碱是神经递质 可以存在于突触间隙 突触间隙中充满的液体可看成是组织液 正确 脂类物质经过消化吸收后主要经过淋巴进入血浆 正确 正常情况下 内环境及细胞中的化学组成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错误 返回目录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考点二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 细胞外液渗透压 1 稳态 正常情况下 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水分渗透是平衡的 2 影响组织水肿的实例分析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 其水分可以从血浆 细胞内液渗透而来 原因如下 返回目录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图8 25 6 2 酸碱度 1 维持酸碱平衡的因素 存在缓冲对 如h2co3 nahco3 nah2po4 na2hpo4等 2 血浆ph调节的过程 返回目录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图8 25 7 3 温度人体内酶的最适温度是37 左右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从而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 提示 人体内的生理反应的发生场所常易混淆 现总结如下 发生在内环境的生理过程 a 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的稳态 b 兴奋传递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c 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发生在细胞内液的生理过程 细胞呼吸的过程 如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氧气与 h 结合等 发生在消化道 外界环境 的生理过程 消化道内蛋白质 淀粉 脂肪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 返回目录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例2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 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返回目录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a 属于细胞内液 因为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k 等b 属于血浆 属于组织液 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 增多c 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 至少需穿过10层磷脂双分子层d 与 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返回目录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答案 c 解析 首先根据 与 蛋白质含量的差异可判断 为血浆 为组织液 是细胞外液 是细胞内液 生物体内的体液中 细胞内液多于细胞外液 当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减少或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多时 都会导致组织水肿 即组织液增多 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是毛细血管壁的选择透过性 肝细胞产生的co2到达血浆至少需穿过5层膜 5层磷脂双分子层 返回目录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点评 解答本题需要明确 读懂表格所含信息 从蛋白质含量判断所在的内环境 各种物质穿过各种组织 细胞的过程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膜上的蛋白质 载体 种类和数量有关 返回目录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变式题1 2012 海南卷 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组织液渗透压增大 引起细胞吸水b 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c 血浆中的hco3 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d 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 返回目录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答案 c 解析 组织液渗透压大于细胞内液时 细胞失水 故a项错误 细胞呼吸包括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 二者均发生在细胞内 故b项错误 血浆ph的稳定与hco3 h2po4 等离子有关 故c项正确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 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故d项错误 返回目录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变式题2 2013 龙岩月考 人在剧烈运动后 骨骼肌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 但血浆的ph不会明显下降 其原因是 a 乳酸在血浆中很快被分解 生成co2和h2o 并通过呼吸排出co2b 血液中的nahco3能与乳酸反应 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使ph基本稳定c 血浆中的碳酸可以中和乳酸的酸性 使ph基本稳定d 乳酸的酸性较弱 进入血液后对血液ph的影响不大 返回目录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答案 b 解析 剧烈运动时细胞缺氧会进行无氧呼吸 产生乳酸并进入血液中 由于血浆中存在缓冲对 其中的nahco3能与乳酸反应 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使ph基本稳定 返回目录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考点三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机制基本内容 返回目录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提醒 内环境稳态调节中涉及四种信息分子 其来源及靶细胞或作用部位不同 返回目录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理化性质失调 a 血糖平衡失调 低血糖 糖尿病等 b ph失调 酸中毒 碱中毒 c 渗透压失调 如呕吐等 细胞形态 功能异常 d 体温失调 发热 中暑等 返回目录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例3在日常生活中 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剧烈运动中 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b 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c 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 与体液调节无关d 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 返回目录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答案 c 解析 根据稳态的定义可知 机体的稳态是在神经 体液 免疫调节网络的共同调节下得以维持的 剧烈运动中产生的乳酸 会使内环境的ph略有下降 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 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 进而使血浆进入组织液的水分多于回流的水分 引起组织水肿 佝偻病是机体缺少钙盐引起的 中暑是由于机体产热大于散热 导致体温上升 此过程属于神经 体液调节 返回目录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点评 解答本题需要注意 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病症 如尿素等代谢废物在体内积累引起尿毒症 血液中胰岛素含量过低引起糖尿病等 需要机体的神经 体液 免疫调节网络的共同调节 返回目录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变式题1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a 寒冷时出现寒战b 从平原到高原 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c 免疫系统能发现并清除异物 外来病原微生物d 饮水不足时 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返回目录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答案 b 解析 内环境稳态包括内环境的物理化学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寒冷时出现寒战是通过骨骼肌不自主地收缩产生热量维持体温相对恒定 免疫系统能发现并清除异物 外来病原微生物 饮水不足导致内环境渗透压上升 机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会增多以维持渗透压平衡 出现肺水肿说明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 从而导致组织液含量增多 说明内环境稳定被破坏 故选b项 返回目录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变式题2 2013 湖南模拟 媒体报告一大学生在1000米的体质检测后倒地猝死 再次引发人们对大学生乃至青少年体质的讨论 检测体质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内环境成分是否维持正常水平 在日常生活中 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剧烈运动中 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b 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c 中暑是产热和散热不平衡造成体温急剧升高引起的 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有关d 长期不吃早餐 虽然通过胰岛素的调节作用使血糖保持平衡 但还是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返回目录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答案 d 解析 剧烈运动会产生大量的乳酸 使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 a项叙述正确 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低会导致血浆的渗透压减小 从组织液中吸水的能力减弱 引起组织水肿 b项叙述正确 体温维持产热和散热的平衡 是受到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结果 c项叙述正确 不吃早餐会导致血糖浓度下降 胰岛a细胞合成和分泌胰高血糖素 使血糖浓度升高 胰岛素的作用是降低血糖 d项叙述错误 返回目录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备选理由 本题考查组织水肿的内容 鉴于这个问题在正文中有涉及但没有例题 可用此题补充这个知识点 1 2012 茂名联考 下列各项不能诱发人体组织水肿的是 a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 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b 营养不良造成血浆蛋白含量减少c 毛细淋巴管受阻 组织液中的蛋白质不能回流d 饮水过多 大量水分滞留在组织液 返回目录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答案 d 解析 人体组织水肿的直接原因是组织液增加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 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 营养不良造成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毛细淋巴管受阻 组织液中的蛋白质不能回流 都会引起组织液中的溶质微粒数目相对增多的现象 组织液增多造成水肿 饮水过多 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 组织液的量会暂时增加 但是多余水分会通过形成较多的尿液而排出 返回目录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备选理由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概念 在正文中没有涉及 可用此题补充这个知识点 2 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b 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c 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d 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 返回目录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答案 a 解析 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和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分别发生在细胞内的细胞质基质和核糖体中 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发生在外界环境消化道中 只有a项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发生在神经元之间的突触间隙 组织液 中 返回目录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备选理由 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中发生的生理过程 鉴于这是高考已考查过的重点 我们在正文中没有涉及很多 可用此题补充这个知识点 3 稳态概念起源于内环境的稳定 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适用于整个生物科学的基本概念 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 a 人体内环境稳态具体是指内环境的温度 渗透压和酸碱度的恒定不变b 稳态下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含量相对稳定 但成分不断更新 返回目录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c 人体 种群 生态系统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均存在稳态d 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 是因为生态系统存在自我调节能力 答案 a 解析 人体内环境稳态不仅包括内环境的温度 渗透压和酸碱度的稳定 还有多种指标 如血糖浓度 激素浓度等的稳定 稳态不是恒定不变的 而是处于动态平衡中 返回目录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6讲神经调节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1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2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3 人脑的高级功能 考纲要求 第26讲神经调节 知识梳理 一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 结构基础 反射弧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2 基本方式 反射 在 的参与下 人或动物对内外环境变化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 的应答 导思 在 膝跳反射 的过程中 其反射弧中的组成部分中能产生兴奋的结构有哪些 请翻阅教材必修3p16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返回目录 感受器 神经中枢 效应器 中枢神经系统 规律性 第26讲神经调节 二 兴奋的传导1 兴奋 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 如神经组织 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 由相对 变为显著 的过程 2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 静息电位 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 细胞膜内外电位是 2 兴奋的产生 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 细胞膜内外电位是 3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 突触的结构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2 特点 返回目录 静止状态 活跃状态 外正内负 外负内正 突触后膜 单向传递 第26讲神经调节 三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1 脊髓的 受脑中相应的 的调控 2 人脑的功能 连一连 大脑a 排尿 排便 缩手及膝跳反射中枢 小脑b 呼吸及心血管中枢 脑干c 体温 血糖 水盐中枢及生物节律的控制 下丘脑d 维持身体平衡 脊髓e 感知 控制机体活动 语言 学习 记忆和思维 e d b c a 返回目录 低级中枢 高级中枢 网络构建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基础自测 判断正误 对的打 错的打 人手指意外触到蜡烛火焰 引起屈肘反射 其反射弧图如下 b c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 m n是指反射弧中的两位点 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图8 26 1 1 2012 安徽卷 蛙的神经元发生兴奋后 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na 的流入为主动运输 解析 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na 的流入是通过na 通道进入细胞中 运输方式为被动运输 2 2012 课标全国卷 在完成这一反射过程中有 电 化学 电 信号的转化 解析 在完成这一反射过程中至少涉及两个神经元 神经冲动从一个神经元传到另一个神经元 经过神经纤维上的电传导 神经元间的化学递质传导 下一个神经元的神经纤维上的电传导三种信息的转化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3 2012 浙江卷 一个乙酰胆碱分子可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解析 当多个乙酰胆碱分子形成的电位达到一定阈值时 才能引发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4 2012 山东卷 神经元a产生的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进行传导 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 引起突触前膜内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 该递质与神经元b细胞膜上受体结合 使神经元b兴奋 解析 神经元a受到刺激时 神经细胞发生膜电位的变化 从而产生局部电流 电信号 当兴奋传到神经纤维轴突末端时 可引起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 并向突触间隙释放神经递质 从而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5 2011 天津卷 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 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属于反射 解析 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 6 2011 江苏卷 切断n 刺激m 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a的传导速度相同 解析 由于突触有突触延搁 因此兴奋在突触c和神经纤维a上的传导速度不同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考点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 神经元 结构如图8 26 2所示 神经元的功能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神经冲动 并传导兴奋 神经冲动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图8 26 2 2 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1 结构如图8 26 3所示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图8 26 3 2 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经典反射弧图示解读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图8 26 4 两个反射弧都包括五部分基本结构 相应反射完成都离不开适宜刺激和反射弧的完整 在传入神经上都有神经节结构 两者中枢都在脊髓 属低级中枢 都受高级中枢调控 缩手反射由3个神经元组成反射弧 内有2个突触结构 而膝跳反射只有2个神经元 反射弧内有1个突触结构 最简单的反射弧至少包括两个神经元 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例1 2012 课标全国卷 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 图 a 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 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 深吸气后肺扩张 感受器兴奋 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 抑制吸气 引起呼气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图8 26 5 回答下列问题 1 图 a 中a b c d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 a是 b是 c是 d是 2 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 a 中 的调控 3 图 a 中神经元 和 之间形成的突触 放大后的突触如图 b 所示 中 突触小体是神经元 的 填 轴突 树突 或 细胞体 末端膨大形成的 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 的 填 轴突 树突 或 细胞体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答案 1 神经中枢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 2 大脑皮层 3 轴突细胞体 解析 1 结合题中图形和题干中给出 深吸气后肺扩张 的信息可知 肺中感受器兴奋 神经冲动经过传入神经传入脑干 脑干经分析综合发出信息 经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 扩张肌 完成反射 因此可以判断出b为传入神经 a为神经中枢 c为传出神经 d为对应的效应器 2 屏住呼吸属于条件反射 所以其调控中枢为图 a 中的大脑皮层 3 观察图 a 我们可以看到神经元 的细胞体在大脑皮层 所以突触小体是由该神经元的轴突末端膨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大形成 而观察图 b 我们可以看到突触小体是与神经元 的细胞体接触的 所以突触后膜是位于该神经元的细胞体上 点评 读懂图中的结构 找到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五部分结构 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控制 构成突触的结构有几种情况 如轴突 树突型 轴突 细胞体型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变式题 2013 皖南八校联考 如图8 26 6所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与 相连的是神经元的树突 有利于接受更多的信息b 与 相连的是神经元的轴突 有利于兴奋传递给特定的靶器官c 图示中 的存在决定了兴奋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导d 神经元的细胞体只存在于 中 图示中只有3个神经元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图8 26 6 答案 d 解析 由神经节的位置可知 是感受器 a b项叙述正确 是突触 决定了兴奋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导 c项叙述正确 神经元的细胞体可存在于神经节和神经中枢 中 图示中有传入 中间 传出3种神经元 d项叙述错误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考点二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与传递1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电传导 1 过程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2 特点 双向传导 即刺激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 所产生的冲动均可沿着神经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 在同一神经元上的传导也是双向的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2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突触传递 1 突触 一般情况下每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形成接点 由此可分为两类 2 过程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图8 26 7 突触小泡释放的递质 乙酰胆碱 单胺类物质 氨基酸类物质等 递质移动方向 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信号转换 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 递质的去向 迅速地分解或被重吸收到突触小体或扩散离开突触间隙 为下一次兴奋做好准备 3 特点 单向传递 另外还有突触延搁 易受组织液中物质的影响等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4 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要慢 原因是 兴奋由突触前膜传至突触后膜 需要经历递质的释放 扩散以及对突触后膜作用的过程 提醒 注意突触小体与突触的关系 范围不同 位置不同 但都包括突触前膜 神经递质作用效果有两种 兴奋或抑制 递质释放的过程为胞吐 体现细胞膜流动性 由突触后膜 下一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部分 上的糖蛋白识别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例2 2012 大连双基 在图8 26 8所示结构中 兴奋传导 传递 的方向不能是 a b c d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图8 26 8 答案 d 解析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因此可以由 也可以从 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不能反过来传递 图示中 是突触前膜 是突触后膜 因此兴奋只能由 而不能由 点评 从钠离子和钾离子的跨膜运输形成的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角度分析兴奋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的 单向传递的原因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 作用于突触后膜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变式题1图8 26 9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 a 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 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突触小体完成 化学信号 电信号 的转变b 兴奋由b传至c的过程中 处膜内电流方向是b cc 内的递质可通过自由扩散释放到内环境d 处的神经冲动会引起神经元a的兴奋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图8 26 9 答案 b 解析 a项 突触小体是轴突以电信号形式传来的兴奋以突触小泡形式最终把递质这种化学信号释放到突触间隙中 完成 电信号 化学信号 的转变 b项 兴奋在b c的传递过程中 处的电位变化为内膜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所以电流的方向由兴奋部位传向未兴奋部位 即由b c c项 递质包被在突触小泡内 在释放时以胞吐的形式释放 d项 由于 处为突触后膜 不能释放递质 所以不能把兴奋传递给突触前膜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变式题2 2013 贵州联考 果蝇的某种突变体因动作电位异常而易发生惊厥 下图表示两种果蝇的动作电位 据图分析 突变体果蝇的神经细胞膜异常的是 a 钠离子通道和产生兴奋过程b 钾离子通道和兴奋性恢复过程c 钠离子通道和兴奋性恢复过程d 钾离子通道和产生兴奋过程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图8 26 10 答案 b 解析 由图可知 野生型和突变体果蝇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是相同的 不同的是突变体由兴奋状态恢复到静息状态的时间不大相同 由动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的过程中 主要是钾离子通过离子通道外流 故突变体果蝇的神经细胞膜异常的是钾离子通道和兴奋性恢复过程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考点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1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注 高级中枢 大脑皮层 其余小脑 脑干 下丘脑 脊髓均为低级中枢 且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调控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2 语言中枢受到损伤而引起的功能障碍症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3 生理或病理现象与神经中枢的关系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注 高位截瘫病人受伤部位以上感受 运动都正常 受伤部位以下无感受 但低级反射 膝跳反射 缩手反射 排尿排便反射仍存在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例3 2011 海南卷 下列实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a 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b 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c 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 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d 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 意识恢复后可控制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答案 d 解析 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属于低级中枢控制的非条件反射 与高级中枢无关 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形成的长期记忆属于高级中枢控制的条件反射 大脑皮层的言语区是人类特有的高级中枢 排尿反射有两个中枢 低级中枢在脊髓 在婴幼儿时期控制排尿功能 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 随着婴幼儿脑的发育 高级排尿中枢形成 脑与脊髓建立联系后 高级中枢可控制低级中枢 从而控制排尿 意识丧失的病人 高级中枢失去对低级中枢的控制功能 病人不能自主排尿 意识恢复后 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才能行使对低级中枢的控制功能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点评 h区与听觉中枢的区别在于后者发生障碍后听不见 v区和视觉中枢的区别在于后者发生障碍后看不见 意识丧失的病人 低级中枢失去与高级中枢的联系 受伤部位以上感觉运动都正常 受伤部位以下无感觉 但低级反射 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膝跳反射 缩手反射 排尿排便反射仍存在 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不同 前者与神经元有关 后者与新突触有关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探究 a项 某同学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 是先感觉到痛还是先缩手 先缩手 通过感受器把刺激传递到大脑皮层经过的突触比缩手反射多 由于突触有时间延搁 故而先缩手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变式题参与 植物人 生命活动调节的神经结构主要有 大脑皮层 小脑 下丘脑 脑干 垂体a b c d 答案 c 解析 植物人 生命活动没有自主意识 不能运动 植物人已经不能动了 而小脑是管运动平衡的 但有一些基本的参与 植物人 生命活动调节的神经结构 主要有下丘脑 脑干和垂体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考点四兴奋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问题1 判断原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双向传导且各处速度相同 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的 速度明显慢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2 实例分析图8 26 11中ab bc cd de ef fg gh 按电流表指针偏转次数分类如下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图8 26 11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例4图8 26 12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 甲 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 当在a点给予一定的电刺激时 则甲 乙电流表指针发生的变化是 a 甲 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 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乙不偏转c 甲不偏转 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 甲发生一次偏转 乙不偏转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图8 26 12 答案 d 解析 电流计两极间出现电势差 指针就发生偏转 因兴奋不能逆向经过突触结构传递 故对a点刺激后 兴奋不能向另一神经元传递 即只有甲电流计的左极处发生一次膜电位变化 也就只有甲的指针发生一次偏转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点评 从电位的变化理解电流表偏转的原因 当图中的部位被刺激后 兴奋先传导至左侧的电极处 该处的膜电位变成外负内正 而另一侧的膜电位仍然是外正内负 所以记录仪会向左偏转 同理 当兴奋传过后左侧电极的膜电位恢复 记录仪会恢复到原位 当兴奋传导至右侧的电极处 记录仪会向右偏转 当兴奋传过后 恢复至原位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和神经细胞间传导和传递使电流表指针偏转的情况是相同的 只是神经细胞间的传递较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慢些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探究 若a点的位置发生变化 在乙电流表两电极正中央给予一个适宜刺激 甲 乙两电流表发生的变化又是怎样的 由于兴奋能通过突触 故甲电流表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只有电流表两侧存在电势差时指针才发生偏转 故乙电流表指针不偏转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变式题1 2013 蚌埠检测 如图8 26 13所示 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丁区域发生k 外流和na 内流b 甲区与丙区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c 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d 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从左到右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图8 26 13 答案 c 解析 由膜两侧的电位差可知 乙处是兴奋部位 甲 丙 丁均为未兴奋部位 丁区域静息电位的维持是k 外流的结果 a项叙述错误 甲区与丙区未兴奋 为静息状态 b项叙述错误 局部电流的方向是由正电荷流向负电荷 c项叙述正确 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从乙流向两侧 d项叙述正确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变式题2 2013 安徽模拟 下图甲是测量单一神经纤维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实验模式图 r表示记录仪器 s是一个电刺激器 图乙是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若将r置于2处 在4处用s给予一个足够强度的刺激 下列各组判断全部正确的是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图8 26 14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答案 b 解析 图乙中 由3 神经节 和突触的结构特征可以判断1是感受器 6是效应器 在4处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 因兴奋在反射弧上只能单向传递 故2处不会有电位变化 r的指针不会发生偏转 而效应器可以发生反应 由于反射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 故效应器发生的反应不属于反射活动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备选理由 本题综合考查反射弧的相关知识 由于篇幅所限 本探究点未列入 在此补充 1 如图为人体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 虚线框中代表神经中枢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刺激a点不能引起c处电位变化b b处的液体中可能含氧气 神经递质等c c的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d a b c任何一处的细胞膜外测得负电位 则表明其处于兴奋状态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答案 a 解析 根据突触的结构 a端是传入神经 c端是传出神经 刺激a点 兴奋由a经b传向c c处有电位变化 故a项错误 b处为细胞间隙的组织液 液体中可能含氧气 神经递质等内环境的成分 故b项正确 c为轴突末梢 其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 故c项正确 a b c任何一处的细胞处于兴奋状态时 会表现为外负内正 若细胞膜外测得负电位 则表明其处于兴奋状态 故d项正确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备选理由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实验 在正文中没有涉及 可用此题补充这个知识点 2 乙酰胆碱 ach 是一种神经递质 实验人员欲研究ach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简图如下 在除去突触小泡的前提下自 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 处给予恒定刺激 处分别为灵敏感应时间测量点 测得不同浓度ach条件下 两处感受到信号所用时间如下表所示 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a 图中的 与 共同构成一个突触b 实验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防止实验结果受到相关因素的干扰c 表中数据说明高浓度的ach能促进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d 表中数据说明ach浓度的增加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无明显影响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答案 b 解析 考查突触及兴奋的传导 突触由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 而选项a中没有突触间隙 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突触小泡内递质影响实验结果 处测得的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时间 而不同浓度的ach处理后 在 处测得的时间都是5ms 所以ach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没有影响 在 处测得的是兴奋经过突触后的时间 而在 处测得的时间有变化 所以ach浓度的增加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影响 返回目录 第26讲神经调节 第27讲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1 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 2 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3 神经 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4 体温调节 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考纲要求 第27讲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知识梳理 一 激素调节的发现1 促胰液素的发现 1 假设 在 的作用下 小肠黏膜产生了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的 3 实验结论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除了神经调节 还有 返回目录 盐酸 促胰液素 小肠黏膜 提取液 胰液 胰液 激素调节 第27讲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2 激素调节 机体由 器官 或细胞 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 连一连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a 下丘脑a 生长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等b 垂体b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抗利尿激素等c 肾上腺c 雌性激素等d 卵巢d 甲状腺激素e 睾丸e 雄性激素等f 甲状腺f 肾上腺素等g 胸腺g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h 胰岛h 胸腺激素等a bb ac fd ce ef dg hh g 返回目录 内分泌 第27讲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二 激素调节生命活动的实例1 血糖平衡的调节 1 血糖的来源和去路肝糖原脂肪0 8 1 2糖原 返回目录 图8 27 1 第27讲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2 参与调节的主要激素有 和 导思 这两种激素的作用各是什么 请翻阅教材必修3p26 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第一段文字 返回目录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第27讲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2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甲状腺甲状腺 返回目录 图8 27 2 第27讲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三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1 区别 返回目录 反射弧 体液 较缓慢 较广泛 短暂 第27讲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2 联系 1 实例 人体体温调节 a 产热途径 细胞中 氧化放能 b 散热途径 的蒸发 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等 c 体温调节中枢 位于 水盐调节 有 和体液调节两种途径 其调节中枢位于 2 关系 内分泌腺受 的调节 体液调节可以看做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 两者常常同时调节生命活动 导思 人体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都对全身的细胞起作用吗 请翻阅教材必修3p28 激素调节的特点 返回目录 有机物 汗液 下丘脑 神经调节 下丘脑 中枢神经系统 发育和功能 网络构建 返回目录 第27讲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基础自测 判断正误 对的打 错的打 1 2012 课标全国卷 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 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 抗利尿激素增加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解析 哺乳动物长时间缺水使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 抗利尿激素增加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加强 返回目录 第27讲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2 2012 安徽卷 一甲状腺功能障碍患者 下丘脑功能正常 血液中tsh和甲状腺激素 th 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 为诊断病因向静脉注射tsh后 th含量明显升高 表明该患者垂体部位没发生病变 解析 th含量明显升高 说明tsh对甲状腺的作用正常 表明该患者垂体部位发生病变 3 2012 山东卷 胰腺中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 与肝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调节糖代谢过程 这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解析 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 返回目录 第27讲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4 2011 课标全国卷 人在恐惧 紧张时 肾上腺素分泌增多 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 使心率加快 肾上腺素在发挥作用后被灭活 解析 激素是能通过体液运输的 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5 2011 天津卷 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 解析 垂体功能受损后所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减少 影响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从而影响细胞代谢速率 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 返回目录 第27讲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6 2010 福建卷 研究发现 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 才能调节血糖平衡 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 则可能导致细胞减缓摄取血糖 血糖水平过高 解析 激素必须与其相应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胰岛素受体 则胰岛素使细胞摄取血糖 降糖等的作用就不能正常发挥 返回目录 第27讲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考点一激素调节的发现及特点1 激素的发现史中的实验设计 返回目录 第27讲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返回目录 第27讲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总结 斯他林 贝利斯与沃泰默的第2组实验相互对照 说明小肠黏膜中含有促进胰腺分泌的物质 即促胰液素 沃泰默的第1 3组实验相互对照 说明胰腺分泌胰液不受神经的控制 所以沃泰默的解释是错误的 沃泰默的第1 2 3组实验相互对照 说明稀盐酸对胰腺分泌胰液不起直接作用 小肠黏膜的存在对胰腺分泌胰液发挥直接作用 促胰液素的发现体现了假设 演绎的方法 即发现问题 作出假设 检验假设 得出结论 促胰液素的发现体现了科学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 如单一变量原则和设置对照原则等 返回目录 第27讲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2 激素调节的特点 1 微量和高效 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 却能产生显著的生理效应 这是由于激素的作用被逐级放大的结果 2 通过体液运输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 激素弥散到体液中 由血液来运输 3 作用于靶器官 靶细胞 激素的作用具有特异性 它能选择性地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4 激素在体内不断地发生代谢失活 激素一经发挥作用后就被灭活 从而保证机体调节适应多变的环境 返回目录 第27讲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3 神经递质 酶与激素的区别与联系 返回目录 第27讲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返回目录 第27讲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返回目录 第27讲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砸车安全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国家电投黄河公司毕业生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甘肃天水师范大学招聘事业编制学生专职辅导员笔试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4年演出经纪人继续教育题库及答案【各地真题】
- 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古县A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统考试题含解析
-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 卫生院过敏性休克、急性心梗的急救与护理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
-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试题及答案
- 2024水利安全员考试题题库及答案
- 标准理论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甲乳外科护士进修汇报
- 2025年摄影测量竞赛题库及答案
- 中国现代国防教学课件
- 2025届江苏省苏州地区学校英语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
- 【艾瑞咨询】2024年中国健康管理行业研究报告494mb
- 胸痹的中医治疗
- 人流术后的护理及健康宣教
- 财务岗位笔试题目及答案
- 兵团两委考试试题及答案
- DB31/T 636.1-2018会议经营与服务规范第1部分:会议服务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
- 创新素养评价体系:核心素养框架下的关键指标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