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世翔谈浙商思维与浙商精神.doc_第1页
冯世翔谈浙商思维与浙商精神.doc_第2页
冯世翔谈浙商思维与浙商精神.doc_第3页
冯世翔谈浙商思维与浙商精神.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冯世翔谈浙商思维与浙商精神在经济学家吴敬琏眼里,浙江是一个具有炽烈企业家精神的地方,浙江商人既聪明又肯吃苦,敢冒风险,敢为人先,最让人佩服。经济学家钟朋荣认为,“浙江商人都有比较强的市场意识,很会寻找机会,对于商人来说这是十分重要的。其次,浙商有着一股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他们永不满足。在浙商眼里,没有办不成的事,而且还喜欢不断地给自己设定新的目标,不等不靠,相信市场,相信自己,因此浙商的自立性比较强”。在另一位经济学家张维迎看来,浙商能在没有机会的地方会创造出机会,在有机会的地方抓住机会。“浙江商人来北京就是来抓机会的,他们的思维总是比常人快半拍。当伊拉克战争快要结束,大家的目光依然集中在谁是最后的胜利者时,浙江商人却已经在伊拉克的大门口期盼伊拉克重建带来的商机”。有市场的地方,就有浙商。浙商是怎样炼成的,为什么浙商会成为创富队伍中的代表性群体,浙商的思维与浙商精神又有哪些? 处在改革、探索、转型风口浪尖的浙商,尽管近年来饱受非议,在他们很多人身上,发生了很多耐人寻味的故事,但他们的开放性、灵活性、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坚韧、无畏等特质,一直在闪光,从未被湮灭。浙商的生存环境和发展路径,在上上集团身上也能找到很多类似之处。作为一家年轻的企业,至今依然有很多人认为,我们这一路走得太顺。但事实是这样子吗?不是。我们自己非常清楚,这一路就是因为太不顺,才能步步走得都和别人不一样,才被市场倒逼着在没有人愿意走的地方,趟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如此一外一内地进行对照,你会发现,了解浙商和学习浙商精神,其实就是在某种程度上,重新了解和认识自己。上上集团带有鲜明的浙商式行商、治企、决策等方面的思想烙印,这跟企业诞生的原始土壤有关,跟我从小耳濡目染的环境相联。外界经常给我们贴上浙商的标签,那我们也应该时常跳出来,审视一下自己的坐标。浙商立下的22条规矩前段时间见到一本书,书名叫浙江商人立下的22条规矩,我大概翻了翻,发现这是一本讲浙商如何做事、依什么样的原则做事,以及浙商是如何成为浙商的书。刚看到此书时,我并不感兴趣:内容浅显,举例简单,而且对比众多讲浙商的书,它似乎有拼凑之嫌。翻阅之后,我改变了看法。任何有营养的出版物,只有在你阅读了之后,它们才获得了真正完整的生命。这本书归结、梳理的,其实都是大实话。越是大道越简单,越是真理越明了。而所谓的深刻,都是对真理包括直白的、看似空泛的大实话、大道理细心咀嚼了、体悟了之后的升华。我们来看浙江商人立下的22条规矩,随便列举几条:如何寻找机遇?“不想出问题,就必须跟着政策走,先知先觉走在政策前面;机会无处不在,哪里没有市场就到哪里去,做大产业链中的一环”。遇到困难怎么办?“做生意就是面对困难,从没有人被自己的汗水淹死,把敬业当成一种习惯。不要在乎金钱与利益之间的得失,舍得之间成大业”。如何面对选择?“最具有诱惑力的时候要沉得住气,想清楚自己要什么,再动手,赢得起一定做,输不起不要做,能赢就一定要坚持,险中要求稳,给自己留后路”。做事的风格呢?“越有钱,越要节俭,将成本控制到每一分钱,将盈利增加到极限。节约是硬道理,花一分钱也要听到响,勤与俭不可偏废,天外有天,就算真的是老大也不要张扬”。这些,其实与我们上上集团的要求基本都是一致的。所谓“浙商的22条规矩”并非浙商定下来的,而是流传下来的,在实际层面,远不止这些。印象中,在我还在学校的时候,假期里帮忙给家里的企业做事,比如送货什么的,过程中对这些都感同身受。还有最近的一次,一天夜里,我和几个朋友在洛阳吃夜市,晚上不到10点的样子,店主就显得不耐烦,觉得耽误了他们打烊,好像我们吃得越多,他的麻烦就越多似的,一再提醒我们少点些,少吃些。当时我就想,哪有赶客户走的道理,如果换我们浙江人,24小时不睡觉,也要把经营做好。这就是浙商的不同之处。好的思想需要我们去学习、去践行。阅读一本书或者几本书,未必能立即有什么大的成效,但换个角度,至少可以让视线有所变化,让人和企业都更理性,能客观、全面地审视自己。我向上上中高层管理者们推荐这本书时说:我们共同做事业,除了在阳光下合法合理地赚取财富之外,还有更富有意义的东西存在,比如梦想与理想,学习与成长,以及大家在一起并肩作战,亲如一家的情谊分享等等,这些加起来,理应成为我们的价值观,成为我们统一的企业理念识别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寻找正确的做事参照系在中国,很多企业从管理层开始,自上而下都会揣摩,老板是怎么想的?我怎么做才能让领导满意?这种中国特色的从业思维,实则错矣。错在什么地方?错在做事的参照系上。老板也好,领导也好,做事的参照系在哪里?一是依照市场规律去做事;二是依职业素养与职业精神去做事;三是结合你自己所在平台、职业容器与职业环境的实际情况去做事。了解到这点,再来看浙商的存在,会发现他们身上有很多这样的特质:不管顺境,还是逆境,都在寻求突破。这种突破的外在表现,可能是敢为人先的勇气,可能是始终创新的活力,可能是坚持不懈的韧性,可能是吃苦耐劳的习惯。种种表现,总结成一句,就是不断调整,适应环境,发现规律,寻找正确的做事参照系,建立标准,成为行业标杆。2013年下半年,一直有相关分析说,整个大的市场环境出现了问题,很多浙江企业、企业家将受到波及,浙商形势不妙。事实上,逆势的大环境对浙商未尝不是好事,因为如果能撑过去,浙商这两个字的意义就可能变得更不一样,浙商会变得更加成熟。浙江民营企业很发达,但真正的大企业还是以北方为主。浙江商人多是从小老板开始做起的,创业氛围浓,做生意就像做营销一样,善于揣摩对方心思,怎么把这个事情做起来。后来,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开始抱团,开始考虑怎样做特色,怎样提升服务。再后来,市场变得网络化,比如马云用一个淘宝,把很多中小生意人整合到一个新平台。但归根结底,浙商企业依然多隶属于“链”,不是“企”。那从“链”到“企”,从中小型企业到大型企业,浙商依然需要发挥不断学习、不断突破的勇气。事实上,逆势和弯道所能够带来的机遇,要远远大于顺境。任正非说,一个企业非九死一生不能算成功。我理解的意思是,如果企业每次在死亡边缘上都能活过来,那它每次死亡都会经历一些以前未曾经历过的东西,死即是生,生即是死,起码得九死一生后,才是真正的开始。像我自己,也是从浙江出来的。唯一的优势,不过是创业比别人提前了八年,但这八年是什么?是一个又一个的逆境,逼着我们的企业不得不从一个创业型企业到现代化集团去升级。相反,如果跟其他人一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