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地理作业.doc_第1页
国际贸易地理作业.doc_第2页
国际贸易地理作业.doc_第3页
国际贸易地理作业.doc_第4页
国际贸易地理作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述世界工业发展的历程及现状世界汽车工业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作为一个产业,汽车工业依次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产品发明,产品发展,产出迅速扩大和以更新需求为主的市场成熟阶段.从整体上讲,从90年代开始,世界汽车工业已经步入以更新需求为主的成熟市场阶段,但部分市场还处于产出迅速扩大的市场发展阶段,中国汽车工业就是处于这一发展阶段.按国际上通行的分类方法,汽车行业一般分为四类:轿车,轻型商用车,重型载货车和大型客车.根据OICA(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的统计,2001年全球汽车的年产量为5577万辆左右,比2000年下降3.9%,其中轿车要占总产辆的70%以上(见表1),是汽车行业的主体;轻型商用车(主要包括轻型客车,皮卡,越野车以及多功能车等)要占总产量的25%左右,位居其次.由于轿车集制造技术,化工技术,能源技术,电子技术于一身,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汽车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就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商来说,许多厂商整车产量中的大部分都为轿车产品,例如2001年排名前15位的汽车厂商中(表2),其轿车的比重都在50%以上.可见,轿车生产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汽车厂商在国际化竞争中求得生存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20世纪90年代,世界汽车产业经历了近10年的持续增长。进入21世纪后,全球汽车产业的增长速度开始趋缓。由于亚洲汽车市场的全面容,加上中国汽车业的蓬勃兴起,亚洲正在形成与北美、欧洲鼎足而立的汽车市场。在经济全球化和技术进步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当前世界汽车产业呈现出了一系列不同于以往的发展特点。汽车产业仍有发展空间,依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第二产业发展现状与特点(一)发展现状第二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在我国包括工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等。按照“三次产业分类法”划分的国民经济中的一个产业部门来说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的发展。高速公路广告牌就是第二产业的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二产业的地位普遍上升,一般占就业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的30%以上。第二产业迅速发展主要是:(一)满足经济现代化装备的需要(二)一些工业品取代农牧产品(如合成纤维)(三)生活水平的提高扩大对工业品的需要(四)发达国家比值下降,但绝对量却不断增加,利用其资金与技术优势,转到国外设厂等。第二产业中重化工业进展迅猛,在发达国家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达到高峰(占工业的70%左右)。80年代以来,重化工业比值有所萎缩,轻纺工业发展较快(主要是发展中国家),轻重比值大致为12。更多产业专题发达国家的工业日益向知识技术密集型工业发展,战后相当一段时间,发达国家以发展资源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工业为主,把劳动密集型工业转移到工资低廉的发展中国家。70年代以来进一步调整产业部门结构,尖端技术工业猛增,比重上升,而资源密集型工业再一次向外转移。目前发展中国家多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次为资源密集型,而新兴的工业化地区,已开始向技术密集型工业转移。总之这已成为世界工业发展的总趋势。战后世界工业生产地域也发生很大变化,其基本特点是:(一)工业生产向大型化、系列化和综合化发展。大型化、系列化是战后工业分布规模的主导方向。根据地域发展条件,以一二个工业部门为主导,多发展成综合性联合生产基地,是工业地域部门结构的特点。(二)工业地域不同层次的集中和相对分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地域集中有所加强,形成世界性大工业地带,如北美工业地带、西欧工业地带、东欧工业地带、日本工业地带等。发展中国家的集中程度更高,呈点状分布,如各国首都多发展成为最大的工业城。世界工业生产从高密度区向低密度区扩展,是世界工业空间运动的趋势。(二)特点(1)机械制造业。本区为全国最大的机械制造业基地,门类齐全。上海是全国最大的机械制造业中心和重要的大型工业成套设备制造基地,也是全国最大的精密仪器仪表及量具的制造中心。1997年汽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0.7。 江苏的机械制造中心有南京、常州、无锡、苏州、镇江、南通、徐州等。无锡的通用机械、家用电器,常州的小功率柴油机、手扶拖拉机、戚墅堰的内燃机车,南京的电子工业产品、汽车、船舶、客车车辆、光学仪器,苏州的医疗机械、家用电器、电子仪器、徐州的矿山机械等在国内均占重要地位。 浙江的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2,小型农机、小发电设备、工业锅炉、大型制氧机及部分电子、家用电器产品均已达到先进水平。 湖北的运输机械制造占有突出地位,武昌车辆厂、江岸车辆厂为历史悠久的企业,十堰、武汉为中心的汽车制造业为全国汽车制造中心之一。1997年年产16.5万辆,仅次于上海、长春。动力机械以制造矿山所需破碎设备与选矿设备为主,主要中心是武汉。 此外,株洲的电力机车制造、南昌的飞机和拖拉机制造、沙市的石油钻采设备制造、衡阳的矿山机械制造、湘潭的电机设备制造、芜湖的重型机械制造以及宜昌、九江、蚌埠的内河船舶制造都具有相当规模。 (2)纺织工业。本区是全国最大的纺织工业基地,其产值约占全国纺织工业产值的1/2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发达的纺织工业中心。 江苏已成为中国纺织工业主要基地。棉、毛、丝、麻、化学纤维五大部门俱全,纺织、印染、针织、纺织机械行业配套。纺织工业原料自给率较大,只有羊毛需从国内、国外购进,纺织产品品种全,高档品多。化学纤维、纱、布、呢绒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其中化纤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9.5,呢绒占全国的43.9,毛线产量占全国的30.7,生丝产量虽次于浙江,但产量占全国产量的23.1。苏州、无锡、南通、常州是主要纺织工业基地。苏州和吴江盛泽镇是著名绸织工业中心。仪征化纤总厂是全国最大的化纤企业。 浙江的纺织工业基础较好,棉、毛、丝、麻、化纤俱全。丝绸工业具有全国意义,生丝、真丝绸产量居全国首位,生丝产量占全国产量的33.6,绸、缎、织锦产品誉满国内外。丝绸工业以杭州、湖州和嘉兴为中心。近年宁波、温州、金华等发展也很快。 上海的纺织工业历史久,主要分布在普陀、杨浦两区,已形成棉、麻、毛、丝、化纤等部门及纺、织、染等配套的纺织工业综合体系,是上海市出口产品数量大、创汇最多的工业部门。 此外,武汉、沙市、襄樊、长沙、湘潭、岳阳、九江、南昌等长江中游地区的棉、麻纺织也很发达。岳阳、益阳集中了全国1/2 以上的苎麻纺绽和织机。 (3)化学工业。上海是我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发祥地。近年来金山、高桥、吴泾、桃浦等化学工业区建成,轻重化工突飞猛进,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综合化工基地。新兴的石油化工、合成材料工业发展很快。综合利用国内石油、煤炭、原盐等,生产酸、碱和各种高分子合成材料及多种化工产品,产品近两万种,产品运销国内外。 江苏化工产品产值居全国首位。南京是化学工业基地。金陵、扬子、仪征三大石化、化纤公司是特大型综合性化工基地。 (4)钢铁工业。本区是全国钢铁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上海是全国重要的钢铁基地,拥有宝钢、上钢等炼钢企业、梅山冶金公司及十多个轧钢厂。1997年钢、成品钢材产量分别为1532.42104t、 1296.48104t,均位居全国首位,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 11.5和13。生铁产量 1054.56104t,居全国第四位。宝钢是我国第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自动化程度高,有比较完整的自动控制系统。 武汉是1949年后新建的大型钢铁工业基地,大冶、黄石、鄂州也有钢铁企业。1997年湖北生铁、钢、成品钢材产量分别为 702.48104t、790.26104t和699.91104t,主要产品有中型钢材、薄板、中厚板、大型钢材、带钢等。 马鞍山钢铁基地是利用附近的宁芜的铁和淮北、淮南的煤建成的、生产的钢材、火车车轮和轮箍,除供应国内需要外,还远销东南亚国家。 (5)有色金属工业。有色金属矿产是本区的优势资源之一,加以区内电力(水电)充足,为有色金属冶炼提供了有利条件。 铜矿资源主要分布于江西德兴(斑岩铜矿)和湖北大冶、安徽铜陵(矽卡岩铜矿)。江西贵溪冶炼厂是重要的炼铜基地。上海以进口粗铜和回收杂铜为主要原料进行冶炼,是铜的精炼中心。 湖南株洲是全国最大的,以铅锌冶炼为主的有色金属冶炼中心。矿石开采中心为湖南水口山、临湘桃林。湖南新化锡矿山是世界最大的锑矿产地。 赣南、湘东是大型钨、锡、铋、钼多金属共生矿开采区,赣南又是稀土原料产地,龙南、昌隆建有稀土冶炼厂。 (6)电力工业。本区能源资源以水力资源和煤炭资源为主,水力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开发条件。煤炭不能自给,需从北方调入。 华东电网和华中电网构成本区强大的供电系统。华东电网是全国最大的电网, 1995年装机容量3702104kW,现有电厂有位于负荷中心的沪宁地区(包括上海、常熟、谏壁等)电厂、位于两淮、徐州矿区的平圩、徐州等电厂和位于港口和路口的北仑港、镇海电厂等;水电站有新安江、富春江等,以及已经运营的秦山核电站,它们共同形成500kV的局部环流,把苏、浙、皖、沪的电源与负荷联系起来。为了解决本区电力的不足,今后主要是利用北方海运供应的煤在沿海、沿江建设港口电厂,适当扩建原有位于负荷中心的电厂,积极发展沿海、沿江核电站。 华中电网 1995年装机容量为 3038104kW。湖南湖北是火电水电并举,以水电为主。武汉与长(沙)株(洲)(湘)潭两个负荷中心已建有一些大火电厂。另方面已建有葛洲坝、隔河岩、凤滩、丹江口、柘溪、东江等大水电站,在建的还有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五强溪等大水电站。江西目前的水电站、火电厂均以中型为主,即将在京九铁路沿线新建路口电厂。目前有一单环500kV三角洲,以武汉为中心北接河南,南接湖南。今后,将以武汉、长沙、株洲、酃州为中心,形成华中500kW主干网,所有骨干电厂将直接接入。全网发电容量可超过4000104kW。到2010年长江三峡等水电工程全部建成后,将可更大幅度增加容量,并东送电力到长江三角洲。四、水路陆路交织的交通运输网本区位于我国水陆交通的枢纽地带,交通运输业发达。1长江航运线。长江是我国最重要的河运干线,由干流和汉江、湘江、赣江、信江以及淮河、京杭运河构成东西向和南北向运输于道。通航里程、客货运量分别占我国内河的72和80,尤其是下游地区,内河承担了当地货运量的50,江苏、浙江甚至高达60,中游地区水运量也占到货运量的24。 目前长江水系共有船舶24万多艘、1000104t运力、大小港口1000多个、吞吐能力 5.5108t。 长江干流武汉以下可通航5000t级以上海轮,南京以下可通航2.5104t级海轮。江海直达和江海联运业务是陆上运输方式无法替代的。 长江径流大而变幅小,来水过程较为稳定,有利于开发航运。但河道多宽窄相间的分汊河道,汊河道处水流分散,枯水期形成碍航浅滩,严重影响航行,需要整治航道,才能充分发挥内河航运的巨大潜力。 2海洋运输。本区东部沿海的上海、江苏、浙江在全国海上运输网中具有中枢地位。 上海港是全国最大的港口。按目前的货物吞吐量(1.5108t上下),上海已是世界第三大港。由上海至南京间长江两岸共建有110多个万吨级以上的海轮泊位。南京新生圩港、镇江大港、张家港港和南通狼山港四个深水港区开放后都显著增加了吞吐能力。目前吞吐量约8000104t,上海港及长江下游南京、镇江、张家港、南通正进行统一规划,将建为中国最大的现代化港口群体。 宁波港吞吐量已突破7000104t,舟山港建成了23104t级的石油码头。杭州湾北岸的乍浦港与上海金山紧连,已建有104t级的散货码头和 2.5104t陈山石油码头。连云港是苏北沿岸的深水外贸海港,通过陇海线使港口的腹地直接延伸到中原和西北。 浦东新区的开发也推动了对外航运的发展。外高桥的4104t级泊位已建成投产。金桥区还有一系列大吨位泊位正在建设。 上海处于环球海运航路行经亚太经济繁荣地区的连线上,在世界海运中占有重要地位。上海港已有近150年的国际通航史,国际海运可通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建成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口国际海运中心是适应中国逐步走向国际化,实现经济振兴的一个重要步骤。 (3)纵横交错的陆路运输网。铁路干线在长江南北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干线运输网(图1221)。 南北向的铁路有京沪沪杭线、京九线、皖赣线、京广线、焦枝枝柳线,东西向干线,北有陇海线、南有沪杭浙赣湘黔等线组成。此外还有湘桂、襄渝、汉丹、宁(南京)、铜(铜陵)、宜(州)杭(州)等。规划建设的有京沪高速铁路、沿江铁路、从石(门)长(沙)线上的益阳经娄底、冷水滩至玉林新铁路干线等。 公路国道包括204线(烟台上海)、324线(上海广州)、107线(北京郴州)、207线(长治枝城湛江)、209线(怀化柳州)、310线(连云港西安)、上海成都国道主干公路。交通部确定的45个全国性的公路主要枢纽中,本区占12个(上海、南京、徐州、连云港、杭州、宁波、温州、合肥、南昌、武汉、长沙、衡阳)为全国的1/3。 (4)高速交通网的发展。发展高速交通是实现交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之一。高速交通系统由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空运输和海上快艇航运组成,并以现代通信手段为指挥调度手段。 本区以上海、武汉为中心的航空网已初步形成。1988年建成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线。此后又建成沪宁高速公路。各省在省会附近都先后修建高速公路。我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沪线已进行了可行性研究论证,将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