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教学设计1.doc_第1页
《社戏》教学设计1.doc_第2页
《社戏》教学设计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戏教学设计年级:七 学科:语文 课题:社戏 课型:新授 备课人: 王高举学习目标:1积累“惮、踱、棹、归省、行辈、撺掇、踊跃”等词语,把握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2揣摩、品味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词语运用的准确生动。3培养理清复杂结构的能力,理解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提高分析人物的能力。4学习作者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取舍材料,安排详略的方法。5体会文章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学生读单元导读,了解本单元的话题是艺术。问,艺术有哪些表现形式?戏剧。诗歌。绘画。音乐。舞蹈。今天我们来学习社戏。二、课前检测1、鲁迅,原名- - -,家,家,家。小说集有,散文集有,我们上学期学习了他的,选自散文诗集。2、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学习词语归省xng:回家看望父母。惮dn:怕,畏惧。行hng辈:排行和辈分。撺掇cun duo:劝诱,这里是鼓励别人去做的意思。撮cu:用手指捏取细碎的东西。棹zho着小船:摇着小船。楫j:桨。怠di慢:招待不周到的意思。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环节本文写了几件事?乐土生活-戏前波折-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归航偷豆-戏后余波1、社戏中写到了童年的伙伴,他们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文中提到的乡亲对“我”又是怎样? 2、月下行船、月下归航在写景叙事上都非常精彩。月夜行船通过哪些见闻来烘托“我”的急迫心情的?月下归航中“我”的心情与看戏时有什么不同?3、你有哪些难忘的童年经历?说出来和大家共享。4、我的发现和困惑揣摩、品味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词语运用的准确生动。培养理清复杂结构的能力,理解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提高分析人物的能力。四、课堂链接鲁迅,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弃医从文,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回国后,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 。 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1956年,党和人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