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老师发生冲突的检讨书.doc_第1页
与老师发生冲突的检讨书.doc_第2页
与老师发生冲突的检讨书.doc_第3页
与老师发生冲突的检讨书.doc_第4页
与老师发生冲突的检讨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与老师发生冲突的检讨书 第一篇:与老师发生冲突的检讨书第二篇:该如何处理家长与老师的冲突第三篇:父母:当你与老师价值观冲突第四篇:当冲突发生时第五篇:与学生发生冲突后的反思更多相关范文 敬爱的学校领导、亲爱的同学们: 小生,这厢有礼了(鞠个躬),在此我为大家深情朗读我的这篇检讨书,以深刻反省我与老师发生冲突的错误。 怀着沉重的心情我回顾了一番我的错误经过:xx年2月9日上午,我由于带着一捅嵌糕进入教室,在早读课上我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当班主任老师看到这个情况就要求我站到教室外面吃,叫我不要让嵌糕的香味影响到其他同学早读。 而我当时由于觉得班主任老师是针对我的,就顿时心情起了烦躁,立马就吃完了满满一桶嵌糕,是那种大嘴大嘴的吞咽。我瞬间吃完以后,吓了班主任老师一大跳,班主任老师当时很吃惊很震撼。而我在没有跟老师道歉的前提下就理直气壮地走回教室。 这样的一次冲突就此发生了。现在看来我犯错了,我不应该这么迟到,更不应该将早餐带入教室,更不应该让老师如此惊讶。 在此,我向老师保证:今后我不这样了。 此致! 该如何处理家长与老师的冲突 放晚学后,我坐在办公室里正忙着准备第二天的教具,看到有一家长跑到校长办公室,隐约可以听到是在“告状”,大意是说老师态度不好,要求调班?静思默想,最近这半学期,我碰到的学生家长与老师发生冲突的情况已有两次了。 其一:就发生在我们班。一天放晚学后,一学生家长气冲冲地拖着自己的儿子找到校长,原因是下班后,前来接自己的儿子放学时,见到儿子下巴处有一道血痕。于是该家长二话没说,就拖着儿子直奔校长室,理由是:我儿子早上好好地来校上学,在学校碰伤了,就得找学校,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那就找校长。后经我了解情况,是当天下午第三节课后,他的孩子和另外一位同学闹着玩,另一位学生可能在用力推他时,不甚将其推倒,碰到桌边,致使下巴被桌边压出一道血痕。学生是我班上的,我肯定要通知双方,了解情况,竭力协调。而该家长口口声声说:只要学校领导、老师做保证,保证他孩子脸上没有疤痕,就没事,否则,就把孩子丢在学校里。 其二:是发生在同年级隔壁班。也是一天放晚学后,一学生家长找到班主任老师,认为老师处理问题时,态度太武断。后经我们了解老师,情况是该家长的儿子与另外一位学生课间打闹时,那位学生用手掐他孩子的膀子,他孩子就用手掐对方的脖子,老师知道后,对双方均进行了教育。而该学生家长则认为,老师在教育双方时,曾对他孩子说过,“肯定是你不对”,就这这句话惹祸了,家长认为老师说话太武断,伤害孩子了。 新的课程改革后,我们总看到呼吁广大教师要善待学生,善待学生家长,以上的现状让人深思?其实上面两个片段中所发生的事情,在我个人看来,都是一个孩子健康成长过程的必修课,谁能保证哪个人的一生都是平平安安的,学生与学生之间难免会磕磕绊绊的,这其实就是个集体生活啊!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退一步看:就是被同学推倒受伤了,或是老师批评严重了,可以找老师面谈沟通,可以相互交流,有必要领着孩子闹到学校吗?再看:闹,能解决好问题吗?孩子下巴受伤,当务之急是送往医院治疗,而不是来和领导磨嘴皮子;学生受委屈了,可以找老师找学生了解当时的情况,而不要只听信自家孩子的一面之辞,凭自己的意气用事。冲动是不能解决好问题的!透过冲动来看本质:家长无非就是觉得自己的孩子吃亏了,这还了得!这恰恰印证了我们某些专家担忧的,说现在的家长真是什么都肯让孩子吃,惟独不肯让自己的孩子吃点亏。 试想,如果学生在校生活,天天正常有序,一点儿波澜没有,那就是家长满意的?我觉得:恐怕反而有点不正常了,不是吗?学生是活生生的人,充满好奇,向往生活,渴望交流。但其年龄特征又决定了他们的自主生活里一定充满矛盾,发生一点冲突就是自然的了,但这样学生的童年生活才是真实的,才是丰富多彩的。学生也在一次次经历中,慢慢长大,渐渐成熟。当然发生流血等不愉快的事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家长一时的心情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但我们不能理解家长领着孩子,无理取闹,家长领着孩子究竟想为孩子做什么?他有没有考虑到自己孩子的想法?有没有争得孩子的同意? 父母:当你与老师价值观冲突 继童话大王郑渊洁不送孩子去学校读书,自己在家亲自教授,4年前博士袁鸿林也开起了私塾,把不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女儿接回家中。作家池莉谈起自己的“育女心得”时说,只要能够让孩子健康而快乐,就会同意孩子的选择,即使是在世俗意义上看起来并不算光鲜成功的生活。 不满学校教育,对孩子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没有确切数字表明这样做的家长有多少。事实上,绝大多数父母还是(请勿抄袭:)要送孩子去学校接受常规教育。那么,父母和老师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才最利于孩子的成长呢?显然,两者理想的关系模式是角色互补。但在我们的调查中,大多数家长都认为,很难与老师的关系做到互补。对于“与孩子的老师有无价值观冲突”,几乎所有的家长都点头说有,甚至情况很严重。 想说互补不容易 学校是孩子完成社会化的重要参与者,但父母的亲职教育并没有在孩子入学后就可以放松或是终结。“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与老师其实是角色互补的,两者应是合作与欣赏的关系,这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是最有利的。”中国著名教育家孙云晓说。 王小蕾的女儿读小学五年级,在过去的几年里,王小蕾看到学校的教育缺东西,至于缺什么,她并不是很清晰。从自己的经验判断,也许是性格的培育个性通常不被鼓励,孩子总是被要求做出整齐划一的动作和行为。“个性是孩子的创造力之源,我必须保护孩子不被同一个模子削得没有棱角。”她对孩子的教育就是放养。“我不可能要求老师对我的孩子进行个性化的教育,所以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弥补一下。” 另一位妈妈淑媛对自己与老师的角色互补的理解是:站在孩子一边,而不是站在学校一边。“我能够提供给孩子的就是无条件的爱、安全感和保护。孩子无论拿什么样的成绩单回来,我都不会责备他。”但事实上,这种角色互补的努力,无论从老师的角度,还是家长的角度,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此突出的价值观冲突 杨凯9岁的儿子点点读小学三年级,杨凯发现自己跟孩子的老师在很多事情上观点不一样。她印象最深的有两次:一次点点忘带作业,老师问点点,是不是没有完成作业才说忘 带了?孩子很委屈,在班上哭得稀哩哗啦的。“老师认为我说谎,肯定不喜欢我了。”另一次,点点告诉她,最近学校和老师在宣传一个舍己救人的英雄孩子,希望大家向他学习。“我也希望遇到这样的机会,去救人,做英雄。”点点说。 杨凯深感不安。“如果孩子说忘带了作业,老师应该相信孩子是诚实的,哪怕孩子真的没有完成;至于给孩子树立英雄榜样,我更不认为这是可取的,孩子是未成年人,不能鼓励孩子做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情。” 而香港著名的萨提亚导师蔡敏莉,更是对不满孩子成绩请家长的老师说:“我对我女儿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也请您不要再为她的学习费心了。” 很多人感慨:今天的年轻父母,每一位都是教育专家!的确,很多年轻父母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和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一些教育观念和对事物的判断,某种程度上要高于老师。他们不愿意孩子在教育上再重复自己曾经经历的痛苦。这也是为什么在今天,有越来越多的父母与孩子的老师在教育的价值观上发生冲突的主要原因。 是否应该告诉孩子 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对孩子的行为和价值观的塑造起着主要作用。当一定程度上权威高于自己的老师出现后,是否应该告诉孩子,自己跟老师的看法不同呢?很多父母担心的是,孩子听了会怎样? 孩子需要既爱父母也爱老师,同时也被父母和老师所爱。父母和老师的价值观冲突,可能让孩子无所适从,小小的心灵受到伤害。杨凯并不想为这件事去与老师沟通,她也并不相信沟通会有什么效果,她还是告诉了点点自己的不同想法。虽然她说得非常委婉,点点仍然无法承受她的说法孩子沉默着,眼泪流了下来。 孙云晓认为:“孩子有自己解释世界的方法,家长不要低估了孩子的能力。”在深圳市一所小学读六年级的朵朵说,最初听到妈妈跟他说起与老师的价值观不一样的时候,他也非常难受,但是,他渐渐地明白了,每个人都可能也可以有自己的意见,而他自己也可以有自己的意见。“当老师的教育方法有缺陷时,家长可以跟孩子分析,这有助于训练孩子分析问题的能力。跟孩子平等沟通交流,不能简单说老师做的不对,这样孩子会想其他方面老师教的也不对。”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心理学博士雷雳雳建议。 冲突也是角色互补 心理学家姬雪松认为,父母与老师间的价值观冲突,对孩子完成社会化教育是有意义的,也是父母与老师角色互补的体现。“老师的出现,让孩子有机会体验到不同的规则,并尝试修正曾经在家庭内部建立的秩序。父母和老师间最好的关系模式是彼此尊重、价值体系保持 联系又有所不同。这样既能保证孩子成长环境的连续性,又能给予孩子不同的资源,供其取舍。不必强求改变二者间的差异。”姬雪松建议老师和父母彼此互相理解并尊重对方的差异立场:“孩子有机会获得一个多元的视角,这是丰富孩子对世界认识的有益成分。” 艳梅的儿子读小学三年级。有段时间,老师布置的作业明显增多。“对于我流露出作业太多的不满情绪,孩子非常敏锐,他完成作业的速度立刻就慢了好多。发现这个现象后,我和老师进行了沟通,了解到老师想加强全班学生的计算能力,近半个月作业会稍多一点儿。同时通过和其他学校同年级学生比较,我儿子的作业量并不大。于是我开始做调整,表示支持老师的做法,要求孩子认真完成作业,孩子慢慢也就适应了,作业的质量和速度提高很多。” 心理学家曾奇峰的女儿有舔手指的习惯,第一天入学时就舔了老师一口。老师说他的女儿哪儿都好,就是性格需要扳扳。曾奇峰于是专门请了一个月的假期调教女儿的性格。无论是艳梅对老师的理解,还是曾奇峰对老师的尊重,这样的努力明显弱化了二者之间的冲突。而小学老师刘茵的看法和期待,与家长的做法不谋而合:“小学阶段,主要是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学习兴趣。当父母和老师在价值观上发生冲突时,希望家长能够尊重老师,帮助老师树立威信。” 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父母双方的价值观有时都会不一样,又何况与老师呢?在价值取向上,如果老师的价值观让自己无法接受或容忍,父母又能做些什么呢?姬雪松说:“也许孟母三迁是个不错的参照。”雷雳雳博士则建议:“也可以鼓励孩子,接受国际化的教育。”当然,如果家长有童话大王郑渊洁和私塾先生袁鸿林那样的自信,也不妨选择把孩子领回家自己教育。 “我既是家长,同时我也是教师。” 路世锦北京幼儿教师儿子读初一 这两种角色集于一身,使我能够看到父母与教师的不同位置上的感受。但我与所有的家长一样,跟老师也会在价值观上有不一致的时候。比如,老师会督促我给孩子报补习班,而我对过多的这班那班有想法,我认为要尊重孩子的意见,我让孩子自己选择。但我通常不采取过激的方式对待与老师的冲突。我自己是老师,我能理解老师的处境。他们下班回家后,也是别人的妻子或丈夫,也是别的孩子的父母,还要批改作业。所以,我都主动跟老师沟通,发短信和电子邮件,或者把意见写下来,让儿子带给老师。如果有必要,我会与老师见面沟通。我觉得效果还不错。我想这就是家长与老师角色的互补吧。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 作者唐全腾做过一段时间的老师后,又重新回去读书,从而对教学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他选择了校园中最常见的事情,分析其中所包含的心理学原理,并从教师的角度介绍了处理方法。 作者:唐全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xx-07定价:25.00元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作者通过190多个生活和教学中的故事,演绎了一系列实用有效的方法,为父母、老师和孩子的快乐交流建立了一个平台。 作者:李跃儿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xx-06定价:29.80元 小学四年级心理辅导活动课设计 当冲突发生时 一、活动设计说明 同学之间发生冲突是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他们在感受同伴友谊的同时也在感受着同学交往的烦恼。随着年龄的增长,三年级的学生自主意识逐步增强了,但对客观事物的评价,特别是自我评价往往是片面不完整的。他们更多地只看到自己的优点而忽视自己的缺点,对别人却是相反。因此在发生冲突时往往不能用正确的方法来化解种种冲突。本次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参与各种活动,并通过榜样示范向他们作出必要的说明,让学生学会用合适的方式来解决冲突,从而帮助他们减少可能出现的攻击性行为,改善人际关系。 二、活动目标 1、明白同学交往中产生冲突在所难免,要正确对待和解决冲突。 2、通过沟通交流,学会正确处理同伴关系。 3、学会看问题多角度思考,善于站在别人的立场看问题。 三、活动准备 课件 四、活动过程 (一)热身游戏活跃气氛 热身活动:人老虎枪 1、规则:类似“石头、剪刀、布”,说明手势和规则。 2、过程:(1)一只手和同伴游戏(2)两只手同时比划,要求不同手势,以右手为准。输者当赢者的尾巴,以此类推。 3、采访学生游戏的感受。 活跃气氛,拉近师生距离,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课题的引出做好铺垫。 (二)调查回馈引出冲突 1、话题过渡: 刚才同学们玩得多开心啊!不过同学们在相处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不愉快的小插曲,发生一些大大小小的冲突。这节课,我们就来聊聊当同学之间发生冲突时,你会怎么做?(板书课题) 2、反馈调查报告结果: (1)导入:昨天,老师在班级里就发生在同学之间的冲突问题做了一次小调查,现在把结果跟同学们交流反馈一下。 (2)出示“冲突起因”和“解决方法”两项,小结集中典型处理方式:生闷气、乱发脾气、与人争吵、动手打架。 (3)看到这些数据,你有什么发现?(小组讨论)你觉得这些解决方法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4)如果发生冲突了,你是怎么做的?(引出学生的问题)随着年龄增长,与同伴的交往日趋增进,同伴关系日益重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中心,从调查发生在同学之间的冲突入手。通过调查反馈和讨论冲突的结果,引出学生的冲突问题,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预设。 (三)小品表演解决冲突 1、过渡:学习生活中,同学们多多少少都会发生一些冲突这是在所难免的。瞧,冲突来了! 2、心理剧表演:课间(剧本附后) (1)三名学生表演心理剧。 (2)学生谈体验和观看感受。 表演学生退角:我是?不是小a我是?不是小b采访表演学生的体验感受和观众学生的观看感受。学生小组讨论:看了这个心理剧,你有什么想说的?采访表演小a的学生:你演的小a当时是怎么想的?你觉得他这样做有考虑到后果吗? 你猜测一下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呢?(伤害) 采访表演小b的学生:小a朝你演的小b发火时,小b是怎么想的? 小a受了这样的委屈,你会怎么做?(安慰) (2)二度表演: 小组讨论如何表演。 请刚才表演的学生再次表演,并作出正确的处理。比较两次表演的不同结果。 3、情景再现,解决冲突 (1)出示三种学生交往中出现的冲突问题,让每个小组选择2种情景展开讨论。 写课堂作业本时,军军问李伟这道题怎么做。李伟不告诉他,军军赌气拍了一下桌子使李伟的字写歪了,于是两人吵了起来。打羽毛球时,李贝不小心打到了王文,他马上向王文说对不起并走上前查看王文被打的部位,王文说没关系。 章明上学要迟到了,他急匆匆冲进教室却撞到了端着本子的周红。本子撒了一地,章明只管回到座位,周红郁闷地捡着本子。 (2)小组讨论:你觉得他们的做法如何?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4、小结:同学之间发生冲突不可避免,关键看你怎么把冲突解决好。 选取学生生活经验中的典型案例,利用心理剧表演创设情境,真实再现某些冲突场景,让学生通过体验和讨论明白冲突发生时改如何正确处理。 角色互换表演使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宽容待人才能合理解决冲突。 (四)讲述故事换位思考 1、讲述故事:有一头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奶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他大声号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奶牛很讨厌他的号叫,便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都没有大呼小叫,就你会大呼小叫!”小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我,却是要我的命!” 2、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3、小结:同学之间发生冲突时,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不要光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 通过小故事的交流讨论使学生了解不同的看法和角度会产生不同的结论,要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六)写心里话修复友谊 1、这节课,我们交流了很多解决同学之间发生冲突的方法。这里给大家一个说说心里话的机会,你可以向曾经和你发生过冲突的同学写一封简短的信,把当初的问题好好说明白。 2、背景音乐中,学生写心里话。 3、全班交流:(1)谁愿意把你的信勇敢地念出来?(念完送出去) (2)采访双方的感受。可以鼓励学生用行动表示和好。 4、把写好的信装在信封里,随意走动把信送给你最想送的同学。 5、全班分享:(1)你收到了几封信? (2)采访感受:以后当你和同学再次发生冲突时,你会怎么做呢? (七)活动小结结: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偶尔也有不愉快的小插曲。不过事情总有解决的办法,只要我们肯想肯做。别忘了,当冲突发生时,(看板书)愿它们能化解我们生活中所有的不愉快,让冲突少一些,快乐多一些吧! 让学生写写心里话,做一次心灵的沟通,使学生之间的冲突矛盾得到解决。互相送信营造了团体结束时的热烈气氛,也升华了主题。 板书设计:(根据学生回答有所变动) 当冲突发生时 沟通交流 宽容待人学会解释 换位思考 在学校教育中,班主任工作成为现代教育的重点,班级是否稳定,能否形成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直接影响着学校良好校风的形成,影响素质教育的开展,而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对良好班风的形成有着最直接、最重要的作用。而我们面对的都是一些娇生惯养的小皇帝,那么班主任在管理学生中,遇到性格比较特殊的学生,特别是有损教师威严的时候该如何处理呢? 案例:,一个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男孩,在大多数老师的眼中,他是一个劳动积极肯干的男孩,每次学校大扫除,其他班级的老师都喜欢叫他帮忙。但是他有个坏毛病就是脾气比较暴,不喜欢别人批评他,做错事总想把责任推到别的同学身上。 一天下午,我去到教室准备上数学课,值日班长向我投诉,和几位男同学在班上追逐,没有做好课前的准备。我当时没有马上批评他们,因为前段时间曾因追逐事件顶撞语文老师,为了防止他找借口说我冤枉他而不服气,我先让几个看到事情经过的同学讲清整个过程,并与违纪的同学当面对质,几位学生异口同声的说,事情是由引起的。可是我的预防措施没起作用,听完后大声的为自己争辩:“我没错!他们冤枉我,我也会说是他们引起的!”我说:“全班同学都证实事情是由于你追赶他们,才造成班纪律乱哄哄,你们大家都有错。”说“我没有错,你偏袒他们,他们说你就相信。”他嚣张的语气把我气得火冒三丈,我严厉的批评他说:“你有哪一次做错事会承认错误的,上星期顶撞语文老师,我还没批评你,今天又重犯。”说:“我喜欢,你能拿我怎么样,我做错事,你们老师就会批评我,你怎么做老师的,你做得很对吗!”我气得拍了一下台说:“你给我出去,站到一边,我不想和你说。”“出来就出来,还怕你!”说。听了他这句话,气得我压在台上的手直发抖。从教十几年书,没有学生敢这样顶撞我。我停住几分钟,把火气压下去,没理会他。为了让自己在学生面前挽回一些尊严,我很恼火的批评了另外几名学生,谁知道他认为我在指桑骂槐,我批评一句,他就顶一句,搞得我在全班面前下不了台,我终于忍无可忍,把他请到校长室,并且要求家长马上到学校进行处理。经过校长和家长对他批评教育后,他停止了吵闹,但是也没有来向我道歉。 事情发生后,有些老师对我说,不要为这种学生生气,他这样顶撞老师,把他冷处理吧。当时我想:“是啊,他又不是我的孩子,何必为他生气,以后遇到同类的事把他放到一边,不要自找麻烦。”几天后,这位学生感觉到我对他的态度很冷谈,就找一些事想引起我的注意,我没理他,觉得还是观察一段时间再说吧。经过一个星期的细心观察,我觉得这个学生还是可以转变的,他不发脾气时还真的是一个非常乖巧的学生,只要想办法把他的坏脾气改掉,对于班级的管理还会起到榜样的教育作用。于是,课后经常找他聊天,有什么事都叫他帮忙,当他做错事时,对他进行个别谈心,多讲一些做人的道理开导他,课后多次到他家里进行家访。经过一段时间的家庭和学校配合教育,这个学生的性格有了很大的转变,做错事会主动向老师承认错误,发脾气的现象已经很少见。我经常以他的事例在班上进行思想教育,使到班上很多“小皇帝”的脾气也大有改进。 从这件事中,我感慨良多。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谁都可能遇到学生对老师“不敬”的事情发生,当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呢?下面谈谈我在处理这件事上的点滴体会。 一、在事情发生时,宜冷不宜热。 当学生的不敬发生时,要冷静,要顾及到自己的感情会带来的后果,以理智战胜感情,冷静处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职业意味着他要放弃个体的息怒哀乐的权利,应使自己的胸怀宽广。”我觉得在处理这件事上我的处理不是很妥当,事情发生时不应该和学生在教室争执,因为这样会使其他学生认为这位学生能对老师这么不敬,老师也管制不了他,那么以后就可以有样学样。虽然这次没造成很大的后果,但如果当时能冷静的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