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酒》导学案.doc_第1页
《春酒》导学案.doc_第2页
《春酒》导学案.doc_第3页
《春酒》导学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 酒导学案 教学目的1学习文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2理解文章表现的思乡这一主旨。教学重点、难点1品味文章的关键词语和句子。2体会蕴涵在春酒中的美好情感。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自主预习一、导人 甜甜的一杯春酒,是节日的珍品,是母亲的骄傲。更是作者最美好的回忆。让我们与作者一起,在这杯甘醇的“春酒”中尽情地陶醉吧!二、检查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枸杞(gou3 qi3) 门槛(kan3) 过瘾(yin3)凑(cou4)齐 酬(chou2)谢 煨炖(wei1 dun4)两颊(jja2) 家醅(pei1) 2解释下列词语。 家醅:自家酿的酒。醅,这里泛指酒。 一马当先: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带头。 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 如法炮制:依照成法炮制药剂,泛指照现成的方法办事。 3、作者简介: 琦君。1918年出生,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毕业于杭州三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而她现在已成散文大家。她的名字总是与台湾散文连在一起。 琦君出版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获中山文艺创作奖)、留子他年说梦痕)、(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她是著名电视连续剧的作者。感知课文1、围绕着思乡情,作者写到了哪些人和那些事? 人:母亲、童年的我、阿标叔。 事:过新年、喝春酒、喝会酒。2、课文中有许多细节写得很有情趣,表现出作者对童年、对母亲、对家乡浓浓的感情。(试找出3-4例) 例如: 尤其我是女孩子,蒸糕时,脚都不许搁在灶孔边,吃东西不许随便抓,因为许多都是要先供佛与祖先的。 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 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3、找出文中描写母亲的细节并作批注。例: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批注:生动的外貌描写,形神毕肖。刻画了一个热情好客,朴实大方的母亲。“得意”一词写出了母亲因受到乡亲们的称赞内心的高兴。4、积累有关“思乡”的古诗名句。(看谁找得多) 01.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02.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03.日幕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孟浩然04.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05.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王勃06.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0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0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09.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柳宗元10.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1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12.不知何处吹芦菅,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1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14.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徐淑15.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萧子显1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17.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18.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晏殊19.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欧阳修20.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周紫芝21.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韦庄2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23.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柳永24.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潆潆。张先25.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26.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周邦彦27.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李清照28.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李清照29.马上离魂衣上泪,真自个、供憔悴。程垓30.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 春 酒导学案 教学目的1学习文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2理解文章表现的思乡这一主旨。教学重点、难点1品味文章的关键词语和句子。2体会蕴涵在春酒中的美好情感。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自主预习一、导人 甜甜的一杯春酒,是节日的珍品,是母亲的骄傲。更是作者最美好的回忆。让我们与作者一起,在这杯甘醇的“春酒”中尽情地陶醉吧!二、检查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枸杞( ) 门槛( ) 过瘾( ) 凑( )齐 酬( )谢 煨炖( ) 两颊( ) 家醅( ) 2解释下列词语。 家醅: 一马当先: 顾名思义: 如法炮制: 3、作者简介: 琦君。1918年出生,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毕业于杭州三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而她现在已成散文大家。她的名字总是与台湾散文连在一起。 琦君出版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获中山文艺创作奖)、留子他年说梦痕)、(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她是著名电视连续剧的作者。感知课文 1、围绕着思乡情,作者写到了哪些人和那些事? 2、课文中有许多细节写得很有情趣,表现出作者对童年浓浓的感情。(试找出3-4例) 例如: 尤其我是女孩子,蒸糕时,脚都不许搁在灶孔边,吃东西不许随便抓,因为许多都是要先供佛与祖先的。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3、找出文中描写母亲的细节并作批注。4、在你心中,什么是“故乡情结”呢?请用一两句诗化的语言来描述。5、积累有关“思乡”的古诗名句。(看谁找得多) 历经坎坷的诗人,忧国忧民的诗人,多愁善感的诗人,将他们漂泊异地的惆怅和思念家乡、亲人的愁苦寄寓于月。于是,他们的诗篇和月光一起光耀千古,拨动着后人的心弦。 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