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运行与思考.doc_第1页
工业经济运行与思考.doc_第2页
工业经济运行与思考.doc_第3页
工业经济运行与思考.doc_第4页
工业经济运行与思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业经济运行与思考昆山市工业经济运行监控调研 一、当前工业经济现状近几年来,我市秉承“亲商、安商、富商”的理念,按照“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要求,有力地促进了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如今工业经济已形成了以外向型经济为支柱、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的协调发展格局,工业经济总量高速发展。到2002年末,全市共有工业企业5189家,其中规模以上638家,200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达745.6亿元,比上年增长45.4%,以1995年为基数,年平均递增达22.5%。工业增加值达191亿元,比上年增长48.7%,在全市GDP的比重为60.8%,比上年提高5.1个百分点,比1995年提高9.5个百分点(见表一)。实现销售收入723.6亿元,利税总额50.1亿元,利润总额33.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6.5%、18.6%、38%。表一: 昆山市经济发展结构分析单位:万元、%合 计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其中:工业第三产业指标值指标值比 重指标值比 重指标值比 重指标值比 重1980年302581337444.21277042.21171638.7411413.61985年788762420930.73958950.23519744.61507819.11990年2011674548922.611364056.510284951.14203820.91995年100159010525810.558118558.051361251.331514731.52000年20080081128675.6119232859.4110577855.170281335.02002年31434121183893.8205661165.4190988060.896841230.8定基增幅10288.7785.216005.016201.5234.4年均增幅23.510.426.026.128.22003年11月止38747221045382.7266600268.8246413763.6110418228.5注:1990年之前用GNP指标,1990年之后用GDP指标。2003年,我市工业以“两个率先”为动力,进一步加大引进外资力度,放开手脚发展民营经济,克服了“非典”和能源供应紧张两大制约,高开高走,始终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在苏州五县市中名列前矛(见表二)。从1995年到2002年完成工业总产值的情况看,我市年平均递增比苏州全市高出7.7个百分点。表二: 苏州五市工业总产值(现价)完成情况比较2003年11月止单位:亿元、%总 计昆 山张家港常 熟吴 江太 仓总 计6285.2959.6982.4931.4801.5399.6增 幅37.044.031.927.738.919.3比 重100.015.315.614.812.86.0附七年均增15.923.611.315.813.115.1规模以上4426.0832.6767.4506.3396.1231.1增 幅37.941.434.325.829.724.5比 重100.018.817.311.49.05.2注:七年均增以1995年为基数按可比价格计算。1至11月,全市新批三资企业511家,新增注册资本20.5亿美元,投资总额46.5亿美元,同比增长52%,实际利用外资11.2亿美元,同比增长51%。项目投入量100.3亿元,项目竣工量73.6亿元。1至11月,全市新批私营企业3084家,同比增加788家,注册资本31.7亿元,同比增长79.7%,私营企业投资规模明显加大,户均注册资本为103万元,比上年增加26万元。其中新批私营工业企业1005家,同比增加242家。2003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连创新高,10月份单月完成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114.7亿元(见表三)。1至11月,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959.6亿元,同比增长44%,实现销售收入938亿元,同比增长45.9%,利税总额57.5亿元,同比增长31%,利润总额38.6亿元,同比增长31.8%。全年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030亿元,将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民营企业虽然在全市总量中所占份额较低,但是经过全市上下几年的奋斗,已开始走出困境,项目投入不断增强,发展速度相当喜人。1至11月,四项指标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52%、54.1%、33.2%、23.7%。表三: 2003年昆山市工业经济月度走势分析(工业总产值) 单位:亿元、%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数值73.769.369.083.097.893.490.093.494.4114.7110.4定基增幅-6.0-6.412.632.726.722.126.728.155.649.8根据目前的工业经济发展走势,2003年全年预计可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1030亿元,工业增加值264亿元,销售收入1000亿元,利税总额63亿元、利润总额4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8.1%、38.2%、38.2%、25.7%、25.5%。我市工业经济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自身的特点:(一)开发区龙头地位日益巩固。自1985年1月23日建立3.75平方公里的工业新区以适应工业生产发展和对外开放需要以来,开发区已发展成占地78平方公里的国家级开发区。2003年1至11月,开发区累计批准三资项目120个,投资总额18.3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7.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2亿美元。历年累计批准三资项目1051个,投资总额107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79.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8.3万美元。2003年1至11月,实现工业总产值737.2亿元,同比增长58%,完成GDP236.6亿元,同比增长53%,进出口总额101亿美元,同比增长58.6%。开发区直属企业来看,1至11月,引进三资项目有97个,其中超千万美元的项目达32个,投资总额15.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7亿美元,投产开工企业76家。1至11月,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527亿元,销售收入518.4亿元、利税总额20.5亿元,利润总额14.5亿元,分别占全市总量的54.9%、55.3%、35.6%、37.7%(见表四)。表四: 昆山开发区直属工业经济发展分析(工业总产值)单位:万元、%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11月止实 绩45515162771880074211104371646289221682937325455269727环比增长37.927.638.748.334.768.4定基增长37.975.9144.0261.7398.0720.1占全市 比 重20.123.127.030.938.243.250.154.9(二)外资发展强劲,民资发展稳步提高。到目前为止,全市累计批准来自世界54个国家和地区的工业投资项目1787个,注册外资超过42亿美元,是长三角地区外资投入最密集的城市之一。2003年一大批外资企业进入产出期,形成了我市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今年1至11月,三资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78.5亿元、销售收入765亿元、利税总额44亿元、利润总额32.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5.0%、47.2%、31.6%、33.6%,分别占全市的81.1%、81.5%、76.5%、83.4%。在做大做强外向型经济的同时,近年来,昆山从富民强市的战略高度出发,大力鼓励发展民营经济,取得了明显成效,“双轮驱动,两翼齐飞”的经济发展格局已初步显现。到今年11月底,全市注册私营企业突破万家大关,达10156家,注册资本92.8亿元,注册企业数和企业注册资本规模呈逐年递增趋势。从产出情况看,1至11月,民营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40.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33.6亿元,创利税9.2亿元,实现利润4.2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52%、54.1%、33.2%、23.7%,分别占全市总量的14.6%、14.2%、16%、11%从下表五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独资企业在近六年中发展相当快,年平增幅达41.7%,经济总量和所占份额都明显提高。私营企业基数相对较低,但经过三年的调改、转制、三年的技术创新和近几年投入不断加大,经济总量大幅上升,年均增幅达到175.2%,到2003年11月,私营企业占内资企业总量达77.5%,在内资工业中呈一枝独秀的发展态势。表五: 昆山市工业经济所有制结构发展情况分析(工业总产值)单位:万元、%合 计三资企业#独资企业内资企业#私营企业实绩比重实绩比重实绩比重实绩比重1996年2260795108398947.968508930.3117680652.124870.111997年2700890152219356.4108867540.3117869743.6519931.931998年2960656183465962.0138147946.7112599738.050786317.151999年3599209238100466.2193078253.6121820533.859217416.452000年4306080306933471.3257488459.8123674628.756552413.132001年5128749380756374.2330134764.4132118625.880449615.692002年7456206596975680.1553523474.2148645019.9107921414.47定基增幅229.8450.7708.026.343294.2年均增幅22.032.941.74.0175.22003年11月止9595853778529481.1714467074.5181005918.9140292014.62(三)投资拉动成效明显。大规模投资、大手笔开发是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劲动力,同时也是推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增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有力措施。1至11月,在新批三资企业中,投资总额2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达43家,投资总额达13.3亿美元。到11月底,全市投资总额2500万美元以上的三资企业为323家,投资总额为136.9亿美元。今年作为民营企业项目引进的亮点三一重工项目总投资也高达60亿元。(四)出口拉动作用突出。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产出期,出口对工业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突出。1至11月,全市累计完成自营出口62.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3.3%,远远高于比全市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自营出口额在全市工业销售总量中的占比已达55.1%。作为我市工业产品出口的载体出口加工区,1至11月,完成自营出口26.9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量的43.1%。出口的快速增长拓展了工业产品的销售渠道和市场空间,为我市工业企业快速成长,开辟国际市场融入国际市场竞争大环境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更为我市民营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宝贵经验。(五)规模企业、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保持较快发展,重点产品支柱作用明显。1至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32.6亿元,同比增长41.4%,占全市86.8%,在苏州五市中名列第一。11月止,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中完成工业总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已达137家,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7家,实现产值66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2%,占全市的69.5%。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的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精细化工等三大主导产业发展迅速,增幅分别达68.8%、37.4%、25.5%,完成工业总产值占工业经济总量的67.9%,比上年同期提高5.7个百分点,其中电子信息业占比更达44.1%。全市监控的双百家重点企业实现销售和利税分别占到全市总量的68%和71.1%。作为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的代表仁宝科技、仁宝电脑、仁宝资讯、仁宝光电,1至11月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60.1亿元,同比增长58%,占全市总量的16.7%。年初确定监控的电子信息为主的涉及70家企业的30只重点产品,1至11月,共实现工业总产值506.4亿元,同比增长45.6%,占全市经济总量的52.8 %。产出超过20亿元的产品有电脑、显示器、纸制品、电脑接插件、橡胶轮胎和家具。产出增幅超过50%的产品有电脑、光盘、裸铜线、玻璃、不锈钢制品、铜面基板等。重点产品的快速增长同时也带动了配套产品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内资企业的健康成长,为民营企业的快速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见表六)。表六: 昆山市重点产品生产情况分析2003年11月止 单位:万元、%产品名称现价产值增 幅产品名称现价产值增 幅合 计506426845.60合 计506426845.60其中:电脑1590081195.29其中:电脑1590081195.29 显示器605640-9.19 光盘97197129.35 纸制品2273206.10 裸铜线110033124.08 家具22295947.61 玻璃4598968.21 电脑接插件22141931.50不锈钢制品7146262.68 橡胶轮胎20284433.29 铜面基板10371552.81(六)外向配套稳步发展。早在1997年,市委、市政府就从地域优势和外向型经济优势出发,针对本地以加工工业为主、中小企业居多的实际,提出引进外资关键在于利用,以联合协作和配套生产为主要方式,为此专专门成立领导小组。从那时起,外向配套就一直是昆山经济工作的一项重点。多年来,围绕外资企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配套协作,全市外向配套从小到大、由低到高,迅速发展起来。2003年作为我市特色的外向配套年内继续保持稳步发展态势。至11月底,全市配套内资工业企业已增至510家,同比新增107家;配套工业项目(产品)796个,同比增长141个。1至11月累计实现配套销售额77亿元,利税9.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9.7%和28.4%(见表七)。表七:昆山市外向配套工业项目(产品)发展情况单位:万元、%配套销售额环比增幅定基增幅占内资比重1996年200002.01997年110400452.0452.010.51998年17613559.5780.716.81999年24798040.81139.922.22000年33313734.31565.729.52001年44879434.72144.037.42002年59277732.12863.942.12003年11月止76996744.4二、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当前我市工业经济正处于良性、有序、健康的发展态势中,但是,必须清晰地认识工业经济运行中还存在的问题和一系列制约工业经济发展的因素。(一) 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1、工业经济的增长模式。近年来,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建立在以不断引进资本的外延式扩大再生产上,老企业特别是内资企业本身以技术创新为主的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相对较弱。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在昆山的外资企业主要是作为生产基地以加工为主,企业的发展受制于国外。而内资企业普遍缺乏自己的研发机构、技术中心,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产品缺乏强有力的竞争能力。2、各镇、各部门发展不平衡。从开发区和15个镇近几年经济增长的比较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开发区从创办起一直保持飞快的发展势头,6年来平均增长率达42%,比全市高出20个百分点。排在前几位的周市、石浦、蓬朗、陆家、张浦年均增长率也都在20%以上,而发展速度相对较缓的石牌、巴城分别只有1.4%和2.1%,占全市的比重也从1996年的3.8%和3.1%下降为2002年的1.2%和1.1%(见表九)。表九: 开发区、各镇工业经济发展比较 单位:万元、%1996年2000年2002年6年平均增长2003年11月止实绩比重实绩比重实绩比重实绩比重总 计2260795100.04306080100.07456206100.022.09595853100.0开发区45515120.1164628938.2373254550.142.0526972754.9周 市584452.61870214.32929223.930.84408564.6石 浦361101.6732811.71552362.127.52436602.5蓬 朗574372.51258002.92348643.126.53169933.3陆 家1286825.73104927.24459456.023.05594465.8张 浦1379596.12879716.74182265.620.35595115.8玉 山33330414.760120014.092971112.518.6115235512.0花 桥669873.01146632.71860212.518.62699432.8正 仪476332.1861232.01078561.414.61303291.4周 庄375941.7735191.7823191.114.0980861.0陆 杨706803.11452003.41308381.810.81480321.5淀山湖673343.01012672.41199851.610.11331231.4千 灯704453.11116602.61143001.58.41414971.5锦 溪490592.2942492.2749871.07.3965951.0巴 城702483.1903602.1796651.12.11010181.1石 牌854973.8813671.9929411.21.41024901.13、民营企业投资规模小,层次低,市场竞争力弱。从工商统计资料看,到11月末,全市注册私营企业10156家,注册资本92.8亿元,平均每家企业注册资本只有91.3万元,企业总体规模明显较低。民营企业尚未形成明显的产业特色,仍然是以纺织、机械等传统产业为主导,具有实力的规模型、科技型、外向型企业还不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研发能力的企业还不多,拥有知名品牌的企业还不多,民营企业总体竞争能力还不太强。4、工业布局不尽合理。目前,由于没有进行统一的规划、协调和进行合理的产业布局,开发区、15个镇在项目引进上各自为政,圈地开发小打小闹,没有体现科学性、前瞻性,也没能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随意性很强,资源共享利用率低,可持续发展程度不高,有可能会产生重复建设,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管理、服务上是不是都象引进项目时保证让投资者满意就很难说。5、二项资金继续高涨。2003年11月末,二项资金合计为280.4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产成品52.7亿元,同比增长52%,应收帐款净额45.8亿元,同比增长58.1%,二项资金为今年月平均销售收入的3.3倍。引起二项资金高涨的主要原因是新投产电子信息产业企业二项资金的大量占用,二项资金增长超过1亿以上的企业总共有13家,全部属于电子行业,计47.9亿元,占新增二项资金的46%,较突出的有仁宝电子同比增15.2亿元、微盟电子同比增6.8亿元、彩晶光电同比增5.8亿元。电子行业二项资金突出的问题,应及时引起高度重视。(二) 制约工业经济发展的因素1、 生产要素的配置。目前,举国上下都在进行大开发力求大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整个国家资源的配置在大开发的大背景下受到严重影响。近年来最严重的是由于国家电力建设投资滞后,而用电量却迅速增长(今年1至11月我市用电量同比增长37%),造成电力供应的区域性、季节性、时段性缺电现象严重,直接影响工业经济的正常运行。据从企业了解的数据看,今年夏季对我市工业经济的影响程度在10%左右。2、工业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特点目前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已达总量的44.1%,在今后几年电子信息的比重还将继续上升。这种产业结构的特点,在近期内将有效地带动我市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但正是这种结构性特点将有可能演变为对我市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一个现成的例子值得我们借鉴:吴江市的特色产业丝绸印染行业一直支撑着吴江工业的发展,但从90年代开始由于该行业严重滑波,从而制约了吴江市工业经济的健康发展。3、土地资源的有限性。昆山占地面积不过921平方公里,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不断开发,土地资源已相当有限。2002年末与二年前比,耕地面积锐减4.9千公顷,减幅超过8.9%。若不重视合理利用、综合开发,土地资源紧张的趋势将在今后的几年中日益突出,不久的将来就可能会出现无土地可开发的局面。4、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载体建设和交通建设两方面。目前,我市的投资载体起点普遍都比较低、规模小,载体建设尚未形成一个体系,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载体的各项功能。我市的公路交通建设也正开始出现滞后的苗头,交通压力显而易见的,象沪宁高速苏州段的堵车现象时有发生。基础设施建设在未来几年很可能成为我市工业经济的潜在的制约因素。5、人力资源的结构性矛盾。“人才难找,人才难留”是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共同感慨。而如今,熟练的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更是难求。人力资源的结构性矛盾严重制约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明年工业经济预测根据我市工业经济近几年的发展态势,特别是2003年工业经济运行总体情况分析,2004年还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运行质量将进一步提高。就2004年工业经济发展预测如下(见表八):表八:2004年工业经济预测表 单位:亿元、%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利润总额2003年实绩1030264100063422004年计划140036013608053增 幅35.936.436.027.026.2下面就2004年工业经济预测的测算依据阐述如下:1、从工业经济新增长点预计产出测算据汇总,预计2004年一季度前投产、新增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93只,可新增销售收入142亿元,按产品销售率98%进行推算,可新增工业总产值145亿元。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当年新投产未计入并报增长点的企业158家,实现工业总值达74亿元,由此推算2004年可新增工业总产值71亿元。据统计,2003年规模以上企业中未列入新增长点的老企业1至11月实现工业总产值565.8亿元,自然增长率为15.5%。考虑到2003年大量新投产企业将形成新的自然增长,预计2004年的自然增长率在15%左右,全年可新增现价产值154亿元。根据上述2004年全市新的增长点预产情况和自然增长率,全年共计可新增现价产值370亿元。2、从工业经济类型完成情况和发展趋势测算根据全市外资企业2003年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830亿元和投资情况来看,2004年全市外向经济还将继续快速增长,因此2004年外企的现价产值、销售收入等主要指标的增幅在前三年的平均增幅39.8%的基础上,初步安排在40%,全年可新增现价产值332亿元。按照全市内资企业200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00亿元和发展趋势来看,2004年全市内资企业中的国有、集体等还将进一步萎缩,而私营企业经济将呈明显上升态势,因此2004年全市内资企业的产值、销售收入等主要指标的增幅同样在前三年平均增幅17.4%的基础上,初步安排在19%左右,全年可新增现价产值38亿元。根据上述分析,2004年全市可新增现价产值370亿元。根据2004年新增工业总产值370亿元,全年可实现工业总产值1400亿元,增幅为35.9%,由此可推算完成工业增加值360亿元,增幅为36.4%,销售收入1360亿元,增幅为36%。由于近年来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不断投入,目前正逐步进入产出期,尚未进入回报期,所以利税、利润指标增幅应相对低一点,即利税总额为80亿元,增幅27%,利润总额53亿元,增幅26.2%。四、对策和措施。根据我市工业经济运行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我们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确保我市工业经济在良好的市场环境、社会环境中的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1、结合行政区划调整,重新整合产业布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昆山总体规划对行政区划进行第二次重大调整为契机,通过科学的区域规划,合理调整产业布局,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提高土地资源的产出率,降低企业的商务成本,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2、抓招商引资、抓项目开工建设、抓外向配套。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着力营造高品位、高水准、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