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格列佛游记导读江阴市南闸实验学校 蒋亚芬【导读策略和课型选择】格列佛游记作为深得孩子们喜爱的儿童读物而知名于世,前两卷是全书中公认的文学价值最突出的部分。格列佛在小人国像摆弄玩具一样随心搬移人和物,到大人国却像幼儿在成人世界里一样感到无助。前两卷多处呈现的鲜明对比,是在初读小说时一目了然的,但这一表象背后掩盖了作品什么样的思想性,是这堂课的着眼点,也是难点。为此,采取的导读策略是:找到小说文本的一个切入口,抓取前两卷内容以点带面认识讽刺艺术,结合后两卷的相关文本揣摩小说的思想性。教师要在学生初读小说熟知情节和主要知识的基础上深入一些,站高一步,迁移一点。基于以上考虑,本堂课课型定位为:回读课。选择学生熟悉的“对比”为生长点,作用指向尖锐深邃的讽刺,避开学生不太清楚的英国政治制度,选择学生有话可说的人性思考。【教学目标】1.了解格列佛游记前两卷中对比的运用及其作用。2.分析小说对人性的剖析,深入认识尖锐深邃的讽刺艺术。【教学难点与重点】找到前两卷的对比点,分析小说对人性的思考。【教学流程简说】一、导入同学们,格列佛游记是一部奇书,想必大家最早是把它当作儿童读物来读的,你能简要说说读到的一些奇特的情节吗?二、精彩情节回顾学生分享格列佛游记中印象最深的或者最喜欢的某一情节,要求说出事件发生的国家,老师及时点评。 从大家的分享中,老师发现多数奇特的故事情节集中在两个国家:小人国、大人国。的确,小说前两卷在全书中的文学价值最高,最具有可读性,因此流传得最广。一“小”一“大”,本身对比鲜明,作者斯威夫特想借助这两卷内容的对比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下面我们一起来解读文字背后的密码。三、对比研读1.课中小讲座:对比。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这种写作手法叫对比,也叫对照。这种手法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极鲜明的印象和极强烈的感受。2.学生开火车方式叙述自己找到的对比之处。老师点评,突出对比点内容表述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整理主要对比点:国与国的对比、人与物的对比、人与人的对比、同一人物前后表现的对比。3. 深入一步思考:这些对比突出了什么,作者对比的意图何在?通过师生对话明确国与国(利立浦特国与布罗卜丁奈格国、布罗卜丁奈格国与英国)的对比意对英国政治制度的讽刺,人与物的对比意在以夸张增强趣味性、戏剧性,人与人的对比使善恶更分明。讽刺意味十足。同一人物前后表现的变化是同学理解的盲点。 四、人物心理剖析 1.出示第一组片段(格列佛在小人国与大人国体型对比),思考:在不同国家,身体上的不对等会导致格列佛行为、心理上的变化吗?用小说中的相关内容作依据说一说。 2.出示第二组片段(在小人国时拒绝灭掉不来夫斯库与在大人国时向国王进献火药和炸弹),讨论格列佛前后矛盾行为暴露出他的哪些人性缺陷? 小结:第二卷第6章中作者借大人国国王之口说出对人性的批判。格列佛不是一个完美的形象,他身上有着人类共有的一些劣根性。随着游记的继续,他对人性的认知也越来越深刻。作者斯威夫特正是借了格列佛眼光和心灵来观照人性,从而达到褒扬真善美、批判假丑恶的目的的。五、拓展研读格列佛从慧骃国回来后为何宁愿与马为伍也不愿和妻子儿女住在一起?小说中还有哪些情节在荒诞的表象下其实在深刻讽刺人性?六、课堂总结斯威夫特采取欧洲流浪小说模式讲述主人公格列佛外出航海探险的种种经历,不仅仅要讽刺英国时弊,也要讽刺人性。他要通过格列佛的行为,借助对比手法讽刺人性中的近乎疯狂的物质崇拜、近乎放纵的个性自由、为保全自己而不惜牺牲尊严、失去理性行事,格列佛是不完美的。伟大的作品就是一面镜子,让无论哪个时代的读者都看到自己的不完美,从而引发深思。【课堂实录节选】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对比不仅发生在不同的人、事、物之间,同一人前后的变化也是一个对比点。 (出示格列佛在小人国与大人国体型对比的两个语段,学生读一读) 在不同国家,身体上的不对等会导致格列佛行为、心理上的变化吗?格列佛在小人国与在大人国的表现是不是也截然不同呢?生:我发现,格列佛面对利立浦特国臣民有一种先天的优越感,因为他在那里就是个巨人,居高临下,可以轻而易举的抓起任何东西,灭掉宫廷大火,凭一己之力打赢战争。师:对,他有很大的信心能掌控自己的命运,是以俯视的眼光看待众生的渺小的。那么在大人国呢?生:在大人国就不一样了,他原来的优势已经一无所有,他不但不能自主,甚至时刻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威胁,比如他要和两只爬上床的老鼠搏命,农夫把他带到集市上逼迫他卖艺赚钱差点儿累死,猴子把他带到屋顶上几乎摔死。格列佛显得很无能,很无助。师:你的意思就是说在大人国格列佛观察事物的角度与在小人国不同了,如果说以前他是以居高临下的视角,用巨人的眼光俯视人类的渺小的话,那么在大人国,他就是生:是仰视的角度,心态应该是卑微的。师:在这些大人面前,格列佛就像一个无知小孩,什么都不知道,仰视很好理解,心态卑微又该如何理解?同学们能从小说中找到佐证吗?生:格列佛的主人,那个农夫贪婪,让他连续8个小时给人表演,他逆来顺受,没有丝毫反抗的表现,可见作为奴隶地位低下,使他的心也低到尘埃里去了。生:王后要把他买下来,花了区区一千金币,免除了他累死的厄运,格列佛感激涕零,说尽了对王后的溢美之词。生:为了在大人国生活得好,他还在王后面前与侏儒争宠。生:他讨好国王和王后想尽办法,收集国王的胡茬做成梳子,用王后的头发编椅子,国王喜爱音乐,他投其所好展现自己的音乐才能师:格列佛在大人国的所作所为确实与在小人国里的表现大相径庭,讨好、阿谀几乎成了他的本能。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把人的需求按阶梯式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种,同学们刚才发现的格列佛行为有异于前,多半源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似乎是可以理解的,但确实暴露出人性的阴暗面。但是他并非所有的举动都是被迫的,下面让我们看看这一组语段。 (出示格列佛在小人国时拒绝灭掉不来夫斯库与在大人国时向国王进献火药和炸弹的两个语段)师:这一组对比,同学们有什么发现?生:格列佛不肯灭掉不来夫斯库,是因为他看出了利立浦特国王的野心,不愿成为一个工具,使一个自由、勇敢的民族沦为奴隶。他热爱和平,站在正义的一边,应该予以肯定和赞扬。生:他在大人国国王面前,为了讨好国王以获得更多的宠信,要献上火药和枪弹,丝毫没有考虑到那些毁灭性的机器所造成的流血和破损,他很得意,终于在大人国里找到了一点心理上的优越。为了一己之私而置万千生灵于不顾,这是一个应该遭到谴责的灵魂。师:格列佛为什么在小人国是正义的化身,而在大人国却成为国王眼中的“恶魔天才、人类公敌”呢?生:我觉得每个人身上都有两面:善的一面和恶的一面。因为在利立浦特,格列佛渺视众生,可以把一切玩弄于股掌,他就有挑战权威的勇气,把他善的一面表现出来,有一种悲悯之心。而在大人国,他处于劣势,为了生存不择手段,也就释放了人性中恶的一面。师:格列佛此时在大人国已经站稳了脚跟,安全无虞,他的这一行为已不再是出于安全需要了,那是出于什么需要?生:我认为是出于尊重的需要。他需要在心理上找到能和大人国人平起平坐,甚至能凌驾于他们的一个点,改变他们眼中是“无能而卑贱的昆虫”这个印象,得到他们的尊重。师:那么他找到了那个点了吗?生:他描述英国的丰功伟绩、国泰民安,大唱英国颂歌,结果都被国王一一批判;然后他献上了杀伤力惊人的火药和枪弹的主意,仍然被国王驳斥。他反而认为国王受“狭隘的教条和短浅的目光”所限认识不到英国文明的优点。师:在利益的驱逐下,人会放弃同情和善良,甚至不惜牺牲别人的生命,格列佛就是如此。把目光盯着别人的短处的人,往往是看不到自己的短处的,就像那个“一叶障目”的楚人,格列佛看不到自己和他引以为傲的同胞的人性缺陷,但有人看到了。生:是大人国国王。在第6章中他说:“那些事不过是一大堆阴谋、叛乱、暗杀、大屠杀、革命和流放,是贪婪、党争、虚伪、背信弃义、残暴、愤怒、疯狂、仇恨、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所能产生的最严重恶果。”生:第7章中也有:“他很惊异,像我这么一只无能而卑贱的昆虫(这是他的说法),竟怀有如此非人道的念头,说起来还这么随随便便,似乎我对自己所描绘的那些毁灭性的机器所造成的流血和破毁这样普通的结果丝毫都无动于衷。他说,最先发明这种机器的人一定是恶魔天才,人类公敌。”师:贪婪、虚伪、残暴、嫉妒、野心这些人类的劣根性,大人国国王一针见血的指出来,讽刺批判的力度还是很大的,其实真正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与其说是国王,还不如说是作者斯威夫特。他正是想借一些荒诞、离奇的情节讽刺人性。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不止是格列佛身上,有着对人性问题的批判,其他人事上也有。同学们能有深入一层的领悟吗?生:格列佛的每次出海都会遭遇海难,被同伴抛弃,甚至被海盗绑架然后被放逐,是人性恶的原因。生:利立浦特国王的野心不能得到满足,就对格列佛予以打击迫害,使他最后只能逃到不来夫斯库。即使是不足六英寸的小人,如果违背了他,也会永远遭到嫉恨。生:小人国,臣民凭借在绳子上跳舞,可以获取高位,在木棍上跳跃爬行,则可以赢得尊重和荣誉勋章。这些描述是对现实社会中为攀附权势而不惜牺牲尊严,被权势驱使,堕落天性的腐败现象的讽刺。生:农夫救了他,但又在赶集日上展览他,让他表演舞剑、祝酒,这样来敛财,显示出人类的粗俗、冷漠和贪得无厌。 师:(课中小结)同学们说得不错。作者借大人国国王之口说出对人性的批判。格列佛不是一个完美的形象,他身上有着人类共有的一些劣根性。他对人性缺陷是认识不深的,但随着游记的继续,他认知越来越深刻。作者斯威夫特正是借了格列佛眼光和心灵来观照人性,从而达到褒扬真善美、批判假丑恶的目的的。在下面的两卷中,这一思想是贯穿始终的。【教后反思与总结】 本堂名著回读课是建立在学生初读小说、观看影片后熟知相关情节,感知主要艺术特色的基础上所作的教学设计。利用学生已有的能力选点架构,找到对比来撬动文本,引领学生在思考对比内容这一平面上再找点深挖,认识对比的意图,自然落到人性问题的层面。同学们对格列佛在两国表现的差异很感兴趣,课后还在讨论着一些情节背后隐含的人性思考,如与利立浦特国签约,撒尿灭火的合理与否。还把课上所学的探究点进一步延展到后两卷中,发现了飞岛诸国中作者以平常的心态审视人类的疯狂和邪恶的本性,理性被滥用从事无谓的智力游戏,或用来剥削压榨百姓。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期末工作总结教师
- 监理市场工作汇报
- 《论语十二章》课件
- 《西门豹》课件教学
- 公司级安全教育培训总结课件
- 脑梗护理查房情景演练
- 事故案例安全培训总结课件
- 《蝙蝠和雷达》课件
- 公司级员工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公司级信息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度2025年少先队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勇气与成长写物作文10篇范文
- 反洗钱可疑交易识别课件
- 2025年中国银行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集
- 真人秀节目策划与执行方案
- GB/T 15234-2025塑料平托盘
- 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 第2版 课件全套 程显毅 第1-7章 人工智能时代 -人工智能应用
- 艾滋病合并马尔菲青霉菌感染
- 科技金融管理课件下载
- 国内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培训指南
- 腹壁切口疝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