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CTO学院-新版CCNA(200-120)认证考试视频课程.docx_第1页
51CTO学院-新版CCNA(200-120)认证考试视频课程.docx_第2页
51CTO学院-新版CCNA(200-120)认证考试视频课程.docx_第3页
51CTO学院-新版CCNA(200-120)认证考试视频课程.docx_第4页
51CTO学院-新版CCNA(200-120)认证考试视频课程.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1CTO学院 网址:edu.51CTO.com51cto学院-新版CCNA(200-120)认证考试视频课程课程目标帮助考生能最快速掌握CCNA的技能,并通过CCNA考试的认证适用人群应届毕业生、在校学生、IT企业维护人员和需获得认证的相关人员课程简介本专题是胡双全老师本次为51CTO的广大技术爱好者量身定制的最新授课视频。课程适合完全自学网络的兴趣者,无论是想参加考证的,或者只参加学习者而不参加考证者,均适合。胡老师培训超过2千名在校学生、老师、行业从业者等,拥有丰富的授课经验、深得大家喜欢。新课程大纲取消了施行十多年的RIP路由协议,VTP协议,还取消了无线的所有知识、VPN等,其它方面加强了各科知识点的学习,特别是针对基于IPv6的相关知识的延伸,如OSPFv3、EIGRP for IPv6;在网络可靠性方面,做了全面的技术要求如VRRP、HSRP、GLBP、SNMP、NetFlow等;本课程将学习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每节课最后老师将根据该课的课程内容,制定实验目标,课后由学员根据实验要求来完成本节课的动手能力,以此促进学员利用实验来加深和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课程1新版教学大纲讲解及考试介绍免费观看25分钟CCNA单科考试:200-120CCNA考试是与CCNA路由与交换认证相关的单科考试考生可以通过学习思科网络设备互联第1部分(ICND1) 2.0版本和思科网络设备互联第2部分(ICND2) 2.0版本这两门课程来为这门考试做准备。这门考试考查的是考生安装、操作以及对一个中小型企业分支网络进行故障排除的知识与技能。考点涉及100-101 ICND1和200-101ICND2考试中所有的内容。 在本节课中,讲解了考生如何自助注册考试,以及安排考试考场,以及考试的时间和费用等。2认识各种网络设备及相关模块并搭建网络环境免费观看56分钟认识各种思科网络设备的作用与功能,如路由器,交换机,网桥以及集线器等;认识网线、水晶头、光模块、跳线、尾纤,以及双绞线直通和交叉线的制作;介绍网络运行中心的相关网络环境;教会大家使用Cisco Packet Tracer 工具选择所需的组件,模拟工作网络环境,以满足一个给定的网络场景所需要的相关设备,同时向大家介绍路由器相关的介质,如电缆、端口、和连接器将在一个局域网内的主机和思科的网络设备进行相连;3介绍网络模型的框架和主机通信的原理及演示免费观看1小时2分钟详细介绍OSI的七层参考模型和TCP/IP的4层模型的对应关系,并逐一介绍每一层的功能在实际数据通信过程中的作用;介绍相关协议的用途与基本工作方式;介绍利用工具模拟网络中的两台主机间的数据通信过程,介绍ARP、ICMP和TCP的相关工作原理;4学习以太网交换的接入技术36分钟本节课,了解基本的交换概念,并详细介绍以太网在日常工作中的使用情况,以及以太网交换机的接入方法;还将介绍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以及其它多层次换机的相关知道;介绍冲突、冲突域、广播域、CSMA/CD、交换的类型、CAM表的基本概念;介绍以太网交换中堆叠的应用技术;以2960系列交换机为例对交换机型号初步认识;通过实验演示交换机的数据包转发过程。5IOS系统的启动及加载过程并掌握基本操作命令1小时5分钟介绍路由器的内部组成结构,如RAM、ROM、FLASH、NVRAM等;介绍Cisco IOS路由器启动的过程,;熟悉配置向导功能;配置并验证运用CLI命令来建立基本的路由设置;掌握查看基本的路由器信息和网络连通性的思科IOS命令;管理思科IOS镜像,配置引导镜像、查看接口状态等信息;实验:搭建和配置给定的拓扑环境,测试网络的连通性。6讲解思科交换机的启动过程和常用命令的使用方法58分钟介绍思科交换机的启动过程、配置并验证初始交换机配置,包括远程访问管理;执行基本交换机安装的思科IOS命令;解读Version信息;校验网络的状态以及使用基本的命令进行相应操作,如ping, telnet 和ssh等;讲解和配置交换安全,使用Port-Security功能保护计算机端口;实验:根据本节课程要求,配置安全参数;7学习VLAN和TRUNK在网络中的应用技术45分钟介绍网络分段的基本概念,在一个大的广播域中存在的问题;描述VLAN如何创建逻辑上分割的网络以及在这些逻辑分隔的网络之间的通信情况,介绍使用端口组合命令,同时配置多个端口;根据实验要求,配置并校验VLAN和TRUNK;学会使用交换机的常规命令检查TRUNK的工作状态,并对特定的VLAN进行允许通过;8实施不同VLAN间的路由通信49分钟介绍实施解决不同VLAN间的通信问题,首先利用路由器+二层交换机的方式实现的实现传统的VLAN间路由通信,再使用单臂路由技术实现路由通信;另外利用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的路由通信;本节课将通过实验方式组建中小企业网的VLAN应用案例,以期达到熟练使用的水平;9详细介绍STP生成树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情况58分钟了解生成树协议及工作模式将绍STP协议的使用情况,并学习相关概念,如Bridge-ID、Priority、根桥的选举、根端口的选举、以及非根桥中指定端口的选举等;另外学习RSTP以及PVSTP的应用环境,同时配置及验证PVSTP的操作;详细介绍链路聚合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情况,利用Etherchannel以太通道技术的链路聚合来实现冗余网络的需求。10IPv4地址的介绍和组成以级VLSM变长子网掩码的计算1小时介绍网络分段以及地址管理的基本概念;介绍网络位、广播位、子网掩码的基本概念; 描述使用私有地址或公有IP地址进行IPv4地址管理的操作及其必要性。 介绍变长子网掩码在日常工作的使用,并介绍如何使用简便的方法来计算这些无类的子网掩码;采用VLSM识别恰当的IPv4地址管理框架以及满足LAN/WAN环境下地址管理需求。11IPv6地址的介绍和应用45分钟介绍IPv6地址的基本概念, IPv6的全局单播地址、组播地址、链路本地地址、唯一本地地址、自动配置等介绍,部署IPv6地址,以满足LAN/WAN环境下地址管理需求;介绍ICMPv6的应用及工作原理;了解DHCPv6的工作方式;介绍EUI-64的使用情况;描述与IPv4一起运行IPv6的技术要求,比如双栈技术等。实验:熟练配置IPv6地址;12介绍路由协议的种类和相关原理以及IPv4/IPv6静态路由的配置案例48分钟介绍基本的路由概念、路径选择、路由器查找流程,区分路由路由协议的方法、静态与动态、IP路由表;讲解IPv6静态路由的实现方式,实验配置:结合实际的工作网络,根据要求配置和验证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配置IPv6的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学会使用查询命令检测路由功能。13介绍动态路由协议以及相关的术语32分钟了解动态路由协议的发展历程;了解IGP和EGP的分类,以及有类路由协议无类路由协议(CIDR)的区别;了解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和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的区别;学习关键术语:收敛、度量、负载均衡、管理距离等这些概念;学习路由的最长掩码匹配原则。14学习增强型内部网关协议EIGRP基础部分1小时9分钟本节课介绍第一个动态路由协议EIGRP,了解思科私有协议EIGRP的特性;学习EIGRP的三张表:路由表、拓扑表、邻居表;对Metric度量值的组成计算方法做学习,并学会利用相关查询命令获得度量参数;学习DUAL扩散更新算法,掌握后继路由器、可行后继路由器、可行距离、通告距离、可行性条件等相关概念;实验:根据上述知识点配置路由器,利用实验掌握上术基础概念15讲解EIGRP for IPv6和增强型路由实验40分钟本集课程主要学习EIGRP的增强型功能,如:EIGRP的路由汇总功能介绍、自动汇总路由和关闭自动路由汇总;介绍等价路由的实现方式、和非等价路由的实验方式,并解释非等价路由的条件和计算方法;实验要求:搭建IPv6网络,启用IPv6的EIGRP功能,并最终形成全网IPv6之间可以通信,同时要求能够熟练使用相关查看命令,并熟练配置该实验;16详解讲解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的概念43分钟详细介绍OSPF(单区域)在日常工作环境中的应用,以及部署的环境,介绍部署单区域的优点和缺点;介绍OSPF路由协议的邻居状态、邻接关系、DR、BDR、RouterID、以及OSPF链路状态、Database、LSA、LSU、LSR、LSAck等知识点;解释Router-ID的功能作用及选举规则;解释DR和BDR的选举规则;17通过基本实验对OSPF相关知识概念的理解37分钟讲解和练习OSPF度量值的算法,通过实验,了解ROUTER-ID的产生过程、选举方式;通过实验,学会使用ip ospf cost命令修改接口命令,并学会使用show ip ospf interface 命令查看接口运行OSPF的状态情况,并利用show ip ospf database查看LSDB的信息等等;18实验:配置OSPFv2的多区域33分钟介绍OSPF单区域和多区域的应用场景,以及他们的优缺点;实验配置:多区域网络环境下的实验;学会在各台路由器,能过使用show ip ospf database命令,数自己路由器上的O型路由和O IA路由条目;19介绍OSPFv3 for IPv6的应用技术以及实验配置40分钟介绍OSPFv3 for IPv6的关键特性,并介绍相关区别;介绍OSPFv3的配置方式和相关命令;根据案例,配置基于IPv6环境下的OSPFv3路由协议;通过实验,学会使用show ipv6 ospf neighbor命令查看邻居信息,学会使用show ipv6 ospf database查看LSDB的信息等等;20介绍访问控制列表ACL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场景53分钟介绍ACL的功能作用、ACL执行的工作原理、标准的编号、命名,扩展的命名、编号等; 利用简单实验,在网络环境中配置和应用命名、编号ACL;使用show ip access-lists命令查看ACL的执行情况;21扩展ACL的配置及基于IPv6下的控制46分钟介绍基本编号ACL的标准命令配置格式;介绍扩展ACL的配置格式;实验:使用标准ACL和扩展ACL实现控制目的,如控制对象为:HTTP或TELNET;搭建IPv6环境,使用ipv6 access-list功能实现针对IPv6地址的控制,控制对象同样使用HTTP和TELNET;22详解网络地址翻译NAT及实验配置59分钟介绍NAT的相关术语:内部网络、外部网络、内部本地地址、内部全局地址、外部本地地址、外部全局地址的概念;讲解静态NAT、动态NAT、PAT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通过实验方式,实际基于一对一IP的静态映射和基于特定端口的地址映射;通过实验实现动态NAT和PAT的功能;学会使用show ip nat translation 查看NAT转换表的转换情况,并会使用clear ip nat translation * 命令清除转换表。23介绍高可用性网络技术HSRP、VRRP、GLBP56分钟本节课程,主要讲解冗余网关协议,解决在默认网关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如何来实现网络的冗余问题;介绍HSRP协议的工作原理;介绍GLBP协议的工作原理;介绍虚拟路由器和链路跟踪的概念,解决冗余网关的办法是使用HSRP协议,或VRRP协议,或GLBP协议来实现,本节提供了这3种冗余协议的实验配置,并通过实验演示HSRP协议;24介绍动态主机分配协议DHCP的工作原理及实验部署46分钟介绍DHCP协议的三种模式:手动分配、自动分配、动态分配的区别;介绍Discover、Offer、Request、Acknowledge数据包的转发过程;介绍DHCP中继ip helper-address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环境;介绍excluded-address的功能;实验:在路由器中配置DHCP POOL,给客户端机器分配IP地址;在三层交换机中,给多个VLAN分配不同网段的IP地址。25介绍网络设备的管理:SNMP和Syslog的应用37分钟本节课主要讲解了当前最为流先的网管协议:SNMP,课程内容主要有:Agent和Manager Server的角色区分、版本区分、数据报文格式、通过配置SNMP从CactiEZ软件中获取的网络流量图、在CactiEZ中的SNMP信息配置、在思科路由器中的SNMP配置、在华为路由器中的SNMP配置等。另外对Syslog进行了讲解,主要有:消息的格式、消息级别、Kiwi Syslog Server软件的安装和配置、路由器配置logging消息输出的演示等、解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