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指尖上的打车神器 作者: 马文青最近,一种打车“ 神器”风靡大江南北,市民用它叫车后,预约的出租车很快会出现在眼前,这就是安装在手机上的打车软件。打车软件受到乘客的普遍青睐,因为它降低了打车难度,有效解决了拒载问题。此外,软件还有路线查询功能,只要输入目的地,软件就会立刻显示最合适的行驶路线,可以作为行车时的参考,避免司机绕道。搜索“打车软件”,有快的打车、滴滴打车、打车小秘、打车宝等软件可供大家选择。在滴滴打车软件上,如果要打车,只需要填写手机号,对着手机讲出你在什么地方,要到哪里去,发送自己的信息后,周围三公里内安装打车软件的出租车司机就可看到你的信息,司机根据距离远近选择是否抢单。滴滴打车看上去简单容易 无须拨打叫车热线,手机连接网络就能看到周围行驶的出租车,并为用户精确定位 其实它的难度要比做代驾、租车服务都大。因为无论是线下支付的范围还是对司机的要求,都要更广、更严格。滴滴打车的第一个门槛就是时效性。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打车时非常希望出租车尽快过来,但实际上有可能我们在外面招手半小时都不一定能够打到一辆车,所以选择用滴滴打车的人对于时效性的要求更高。滴滴打车的第二个门槛是智能手机的普及率。滴滴打车不能和代驾、租车相比,是因为滴滴打车只能通过智能手机用户的使用来推广,否则成本就会太高。滴滴打车目前已经开通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杭州。在这些城市,用户和司机的软件下载、使用量都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第三个门槛是平台业务的运营管理难度。滴滴打车实际上是一个类似淘宝的业务平台,司机和乘客的双向交易在这个平台上需要管理和约束,运营难度也比较高。事实上,对于滴滴打车这样一个叫车平台来说,其实看不到太多的对用户和司机的约束条款。比较明显的就是双方有一个互评的信用体系,没有约束,没有先付三五块钱再打车,也没有你跑了就怎么罚你。不过,实际爽约的人很少。滴滴打车的客服接到的实际爽约的投诉只有总订单的1%2%,而在这1%2%中,爽约的对象为司机的占比不到10 %,也就是说司机爽约率只有千分之一。对于打车应用软件来说,叫单成功率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滴滴打车在北京的叫单成功率在非高峰时段能够达到8 0 %,而高峰时段能达到5 0 %,叫车的平均距离是 2 .1公里,车辆达到用户所在地的时间约为10 分钟。这些数据,能说明为什么使用滴滴打车的手机用户多了起来。目前,在北京一个月能使用滴滴打车叫车3 次以上的深度黏性用户有接近15 000人,这些群体已经慢慢开始形成习惯。目前,滴滴打车司机端的活跃率也非常高,周活跃率在 70 %以上,对于司机来说,这样一款应用软件可以提高车的使用率,降低空驶率,这种高度匹配司机和乘客信息的方式,更容易解决高峰时段司机交换班时车辆的空载问题。打车软件的应运而生,的确给市民出行带来了便利,但在体验便利的同时,由于出租车司机需要通过打车软件进行接单交易,免不了在驾驶的过程中频繁地使用手机,这一环节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蜘蛛 作者:周建人 天气暖起来了,蜘蛛又出来在檐前结网。这使我记起幼时曾猜过一个谜,谜语是: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排起八卦阵,单捉飞来将。 此后我就留心这八条腿的“诸葛亮”怎样捉拿飞将,并且看出,它有各种各样捉拿的方法。如果蚊、蚋等小虫飞去,触在网上,急待挣扎时,蜘蛛忽然赶到,急忙地把它捉住,咬在“嘴”里,或者就吸食它的汁液,或者咬了回到网中央或檐下去了。好像我们咬片面包或饼干似的不费力气。如果投入网里的不是这等小虫,却是气力较大的飞虫,它急忙跑来,便放出丝来,用脚拿了丝向飞虫去缚。直到那牺牲者挣扎不动为止。如果来的飞将是带枪的,例如蜜蜂,蜘蛛见它被网粘住,赶到前面,用丝向飞将身上绕一下,转身便走,生怕被它的标枪投着。但走不多远,又回转去,再绕一下,又走开。随后是接连绕几转,跑开一次,等到看着那飞将挣扎的力量已弱,才靠近它的身边,把它细细捆缚。有时捆缚的丝密到像一个布袋。蜜蜂被包在这样的袋中时,往往还会发吱吱的微声。但是小孩们常爱蜜蜂,不喜欢蜘蛛,如被他们看见,往往会把蜜蜂救下来了。最难捉的是披甲的飞将,比方有一个甲虫飞入网里,被兜住了,它的甲很厚,很重,而且它的力气很耐久。它的六条脚东一推西一撑,好容易把这条腿缚住,那条腿又伸出来了。有时候缚了几转,又被它滑脱,啪的一声跌在地上。蜘蛛只能恨然地在网上望一望。这倒还没有什么要紧,最可怕的是碰见蜾赢。它静悄悄地忽然来了,振动它的翅膀,刺刺地向网里去一撞,急又离开。网起了振动,蜘蛛以为已有生物网住,匆匆地赶去捕捉时,不提防蜾赢用了最敏捷的手段,突然把蜘蛛的腿抱住,迅速飞去。蜘蛛被它袭击时,很难得幸免的。它被捕去,被蜾赢用刺刺得全身麻木,封在泥房里,给蜾赢的儿女长大起来的时候当“面包”吃。空的蛛网从此不再行修补,逐日破坏下去,至飞散、消灭。蜘蛛在生物界中是“名件”,这是一处地方的俗话,包含有名、特别或可贵的东西之意,它织网的技能之高妙,几乎使人诧异。它的身体的机构之巧妙也足使人惊奇。它的腹内有数种腺,藏着液体,能从腹部末端放出来。一种叫做壶状腺,放出来的液体,遇到空气凝结成丝,用以做最初的棚架和辐射线。一种叫做葡萄状腺,放出来的液体也固结为丝,用以做螺旋形的线。一种腺叫做复合腺,放出来的液体不会凝结成丝,却是黏液,和前一种腺液同时放出来,附在丝下,因物理作用,凝成一粒粒的细珠状,使丝很黏。还有管状腺,是做产卵的袋用的,一种梨状腺是把丝黏着时用的。蜘蛛的丝,即使放弃了科学上的观察和闲暇时的观赏,从实用上来看也是很有意思的。蚕的丝之中,柞蚕的丝可以织网,蜘蛛的丝为什么不拿来做东西呢?这问题是许多人想到过的。小孩们用竹扎成一个圈,装上一个柄子,竹圈上兜上蛛网,当作一种捕虫网,可以捉他所要的飞虫。西洋有人想养蜘蛛,取它的丝织东西,以代蚕丝。闻说试验者曾取蛛丝织过手套、袜子等东西,只是蜘蛛饲养不容易,它要吃昆虫,而且胃口又很好,吃得又很精细,专吸食昆虫的汁液。饲养起来,比采了桑叶饲蚕费事得多,因此只好作罢了。天文学家想在他们的天文镜中装上极细的丝,遥望天空时,视野中有了细的行条,可以比较星的位置。他们先用蚕丝,把一根蚕丝的两股分开,但是还嫌太粗。1820年,一个英国的仪器制造家名叫忒劳顿(Troushton)的,设法改用蜘蛛丝。他用的是一种背上有十字纹的称为园蛛的丝。不但比一般蚕丝更细,而且很韧,又不会扭曲。取丝的时候只要把蜘蛛小心谨慎地固定在一个架上,放出来的丝头粘在一个卷丝器上,把卷丝器转动,便可以抽出很长的丝。蚕丝一股有一寸(1寸等于0.0254米)的二十分之一的粗,园蛛的丝细到只有大约一时的一万五千到二万分之一光景,比蚕丝细得多了。可是有些蜘蛛并不都结网,泥土上跑来跑去的狼蜘蛛,壁上的蝇虎,蟢子(壁钱),还有八脚,都不结网,丝却是有的。蝇虎经过,常有一根丝绷着;从高处跃下时,也常常挂一根丝,不结网的蜘蛛也食肉,不过他们捕取食物是用力搏取,不是用丝去绑缚的。 蝉的音乐 作者:法布尔(法国)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的确,有种蝉,为了满足音乐的嗜好,牺牲了很多。因为有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得把它们压紧到身体最小的角落里。当然了,要热心“委身”于音乐,也只好缩小内部的器官,来安置乐器了。 但是不幸得很,它这样喜欢音乐,对于别人,却完全不能引起兴趣。就是我也还没有发现它唱歌的目的。通常的猜想以为它是在叫喊同伴,然而事实明显,这个意见是错误的。 蝉与我比邻相守,到现在已有十五年了,每个夏天差不多有两个月之久,它们总不离我的视线,而歌声也不离我的耳畔。我通常都看见它们在筱悬木的柔枝上,排成一列,歌唱者和它的伴侣比肩而坐。“吸管”插到树皮里,动也不动地狂饮。夕阳西下,它们就沿着树枝用慢而且稳的脚步,寻找温暖的地方。无论在饮水或行动时,它们从未停止过歌唱。 所以这样看起来,它们并不是叫喊同伴。你想想看,如果你的同伴就在你面前,你大概不会费掉整月的功夫叫喊他们吧! 其实,照我想,便是蝉自己也听不见所唱的歌曲。不过是想用这种强硬的方法,强迫他人去听而已。 它有非常清晰的视觉。它的五只眼睛,会告诉它左右以及上方有什么事情发生,只要看到有谁跑来,它会立刻停止歌唱,悄然飞去。然而喧哗却不足以惊扰它。你尽管站在它的背后讲话,吹哨子、拍手、撞石子。就是比这种声音更轻微,要是一只雀儿,虽然没有看见你,应当早已惊慌得飞走了。这镇静的蝉却仍然继续发声,好像没事儿人一样。 有一回,我借来两枝乡下人办喜事用的土铳,里面装满火药,就是最重要的喜庆事也只用这么多。我将它放在门外的筱悬木树下。我们很小心的把窗打开,以防玻璃被震破。在头顶树枝上的蝉,看不见下面在干什么。 我们六个人等在下面,热心倾听头顶上的乐队会受到什么影响。“碰!”枪放出去,声如霹雷。一点没有受到影响,它仍然继续歌唱。它既没有表现出一点儿惊慌扰乱之状,声音的质与量也没有一点轻微的改变。第二枪和第一枪一样,也没有产生影响。 我想,经过这次试验,我们可以确定,蝉是听不见的,好像一个极聋的聋子,它对自己所发的声音是一点也感觉不到的! 别惹乌鸦 作者:陈 庚 有人认为鸟类的大脑根本没有容量可以用于思考,但实验证明,鸟类不仅会思考,还很有心计,有时也具有较强的记忆力。英国剑桥大学的比较认知学教授妮可克莱顿发现西丛鸦的鸟经常会从学生的饭盒里盗取食物,还偷偷地藏起来。而且通常很快又回到这些藏匿点,重新转移“赃物”。原因是它们做过贼,于是就疑心别的鸟也是贼。更有趣的是,它们藏匿食物时,如果当时有别的鸟在场,它会趁那些鸟不注意迅速藏好食物,或把嘴插进地里欺骗对方。可见,“聪明”很大程度上是在耍心眼的过程中锻炼出来的,而最聪明的动物往往是社会性动物,它们要与生活在这个世界的其他动物、人类斗智并生存,竞争并发展,从而形成了适应环境需要的类似于社会中人的普遍性的习性和智力。华盛顿大学的研究员做过一个实验,在校园里捉了一些乌鸦,做上标记,加以称量,再把它们放走。之后他们发现,那些被放走的乌鸦在校园里一见到他们,就会冲着他们哇哇大叫,并用翅膀扑打他们。即便离开一段时间再回来,那些乌鸦仍然记得他们。所以,千万别惹乌鸦。不仅如此,人类对动物智力生活的研究表明,动物与人类分享了智力的许多方面。在塞内加尔大草原上,黑猩猩用牙齿啃咬木棍制造出“飞镰”捕杀小动物。瑞典动物园一只黑猩猩,每天早上收集笼子外的石头,等吵闹的游客到了,就拿它当武器攻击他们。日本东京大学一只7岁黑猩猩能在眨眼间识别并记忆电脑屏幕上闪过的数字的位置。时代杂志曾刊登过一则封面故事,讲一只倭黑猩猩,自出生起就被当成人类小孩一样抚养长大,拥有384个单词的记忆量,具有语言理解能力。采访时,他与记者边喝咖啡边聊天,显示了迷人的风度。然而,在制造工具方面,乌鸦比黑猩猩还复杂精细,比如南太平洋岛上的乌鸦,它们最喜爱的虫子生活在极窄的岩石缝里,它们会衔来一片尖尖的树叶,再用它的啮和爪子组成一个原始的钩子,将美餐钓上来。就长期记忆而言,一些鸟类更加惊人。北美星鸦能在方圆12平方英里数百个地点储存3万多颗种子,并且在285天之后仍然记得,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灵长类动物可以与之媲美。乌鸦的智商令人叹为观止。在英国,一只秃鼻鸦用冒烟的雪茄屁股把藏在它们翅膀下的虫子给熏了出来。伊索寓言里的故事,几千年后,在剑桥大学的实验室里变成了现实:事先没有做任何训练,一只秃鼻鸦气定神闲的挑了一块石头扔掉瓶子里,大小重量都恰到好处。我们不得不说它们具备一些基本的物理常识。在日本,乌鸦们发明了一种绝妙的吃果仁的办法:把坚果丢到车道上后飞到一边等汽车开过,等红灯亮时,他们再飞到马路中央安全地衔走那些被车碾碎了的果仁。或许这并不奇怪,2004年克莱顿仔细比较了乌鸦与黑猩猩的大脑,并得出结论:两者大脑与身体比例相当,智力上足以比肩。可见,人类与动物的界限并没有那么清晰,那些只属于人类的智力或情感特征,动物也有。人类能理解黑猩猩的智力,毕竟我们有大部分的基因是一样的,一样拥有前额叶皮层(这一区域一直被认为是智力产生的生物学基础),只不过它们的小一点。即使当海豚、大象、狗、老鼠这些哺乳类动物展现出不同寻常的认知能力时,人们也不必太惊讶,毕竟他们的大脑与人类有相似之处。但鸟类的大脑却是一种与人类完全不同的丛状结构,没有人类那种层层叠叠的大脑皮质,却有如此高的智力,其中必须深藏奥秘。2.8亿年前,鸟类与猿类的进化就已经分道扬镳,两者的大脑结构完全不同,却各自独立进化出了相似的高级认知能力。比如使用工具、想象他者思维的能力等。这便推翻了传统的智力进化论智力进化的终极是人类的大脑皮层。生命之树上,智力的构建单位很可能是一样的,只不过在不同的枝干上长出了不同的形状。今天人类统治地球也许只是一次进化的偶然,我们可以做另一种假想:我们生活在一个由乌鸦统治的星球里,而人类只是鸟类主人的聪明玩偶。 萤火虫 作者:贾祖璋满天的繁星在树梢头辉耀着;黑暗中,四周都是黑黢黢的树影;只有东面的一池水,在微风中把天上的星皱作一缕缕的银波,反映出一些光辉来。池边的几丛芦苇和一片稻田,也是黑魃魃的,但芦苇在风中摇曳的姿态,却隐约可以辨认,这芦苇底下和田边的草丛,是萤火虫的发祥地。它们一个个从草丛中飞起来,是忽明忽暗的一点点的白光,好似天上的繁星,一个个在那里移动。最有趣的是这些白光虽然乱窜,但也有一些追逐的形迹:有时一个飞在前面,亮了起来,另一个就会向它一直赶去;但前面一个忽然隐没了,或者飞到水面上与水中的星光混杂了;或者飞入芦苇稻田里,给那枝叶遮住,于是追逐者失了目标,就迟疑地转换方向飞去。有时反给别个萤火虫作为追逐的目标了。而且这样的追逐往往不止一对,所以水面上、稻田上,一明一暗、一上一下的闪闪的白光与天上的星光同样的繁多;尤其是在水面上,映着皱起的银波,那情景是很让人感兴趣的。 这是幼年时暑假期间在乡间纳凉时所见的情景。当时与弟妹等一边听着在烈日中辛苦了一日才得这片刻安闲休息的邻舍们的谈笑,一边向萤火虫唱着质朴的儿歌: 萤火虫,夜夜红:飞到天上捉蚜虫,飞到地上捉绿葱。 在这样的歌声中,偶然有几个飞到身边,赶忙用芭蕉扇去拍,有时竟会把它拍在地上;有时它突然一暗,就飞到扇子所能拍到的范围以外去了,这时就是追了上去,也往往是不能再拍着的。被拍在地上的,它把光隐了,也着实难以寻觅;或又悄悄地飞起,才再现它的光芒,也往往给它逃去。被捉住的最初是用它来赌胜负,就是放在地上,用脚一拖画起一条发光的线,比较哪个人画得长,就作为胜利。不消说,这是一种残酷的行为,真所谓“以生命为儿戏”。后来那些幸运的个体不会这样被牺牲,它们被闭入日间准备好的鸭蛋壳里,让它们一闪一闪,作为小灯笼。临睡时就携到枕边,颇有爱玩不忍释手的样子。但大人们以为萤火虫假如有机会钻入人的耳内,就会进去吃脑子,所以又往往被禁止携入房间里的。 萤火虫是怎样出现的,乡间没有谈起;但古书上却说它是腐草所化成的。去年那号称“中国第一家”的老牌杂志,竟发表过罗广庭博士的生物化生说,所以腐草化萤,大概是可靠的。但罗博士经广东方面几位大学教授要求严密实验以后,一直到现在还未曾有过下文,至少那家老牌杂志,没有再把他的实验发表过。大抵罗博士已被他们戳穿“西洋镜”了;那么腐草为萤的传说也就有重新估定价值的必要了。 原来萤有许多种,全世界所产能够发光的萤有二千种,形态相像,而不能发光的也有二千种。我们这里最常见的一种是身体黄色,而翅膀的光端有些黑色的。它们也有雌雄,结婚以后,雄的以为责任已尽,随即死去;雌萤在水边的杂草根际产生微细的球形黄白色卵三四百粒,也随即死去。这卵也能发一些微光,经过二十七八天,就孵化为幼虫。幼虫的身体有十三个环节,长纺锤形,略扁平;头和尾是黑色的,体节的两旁也有黑点;尾端有一个能够吸附他物的附属器,可代足用。尾端稍前方的身体两侧还有一个特殊的发光器官,能放青色的光。日中隐伏于泥土下,夜间出来觅食,它能吃一种做人类肺蛭中间宿主的螺类,所以有相当的益处。下一年的春天,长大成熟,在地下掘一个小洞,脱了皮化蛹。蛹淡黄色,夜间也能发光,到夏天就化作能够飞行的成虫。看了这一个简单的生活史,腐草为萤的传说,就可以不攻自破了。 最令人感到兴趣的萤火,是从哪里来的呢?在科学上研究上,以前有人以为是某种发光性细菌与萤火虫共栖的缘故,但近来经过详细的研究,确定并没有细菌的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西南能矿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招聘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砌筑工艺技术规范及质量验收标准
- 服装行业库存管理优化方案与工具介绍
- 农产品加工专业自考模拟试卷合集
- 酒店客房管理实务与服务流程
- 2025上海建工医院医务人员公开招聘备考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河北水利电力学院第二次选聘5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邢台新河县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67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湘东区中小学教师选调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河南思维自动化设备股份招工程师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消化性溃疡诊疗》课件
- GB/T 44927-2024知识管理体系要求
- CISA国际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认证备考试题库(600题)
- 《混凝土质量通病》课件
- iso28000-2022供应链安全管理手册程序文件表单一整套
- T-CSUS 69-2024 智慧水务技术标准
- DB21∕T 3149-2019 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技术规程
- 报价函(工程项目招标文件资料)
- 【退休欢送会】课件
- 中小学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培训课件
- 电力增容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