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增生性肠炎.doc_第1页
猪增生性肠炎.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养猪技术猪增生性肠炎有效防治措施本病剖检特征是小肠及回肠粘膜增厚、出血或坏死等:组织学常见小肠上皮细胞增生。虽然死亡率不高,但由于严重影响生长,影响饲料转化率,延长上市时间,由此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病发生于世界各地,国内某些引进品种发病率较高。广东省该病发生较多是在2005年,在惠州、汕尾、河源、梅州、揭阳和潮洲等十多个市,以潮汕4市为多见。经过专家60多年的艰苦探索,鉴定此病病原为细胞内罗松菌。该菌为革兰氏阴性,主要在细胞内寄生。病菌可在515的环境中存活至少12周,细菌的纯培养物对四铵类消毒剂和含碘消毒剂敏感。一 流行病学猪增生性肠炎的病原体细胞内罗松菌可引起鼠、兔、犬、豚鼠等的疾病。已经成功地用纯培养的该菌经口接种猪复制了该病,但不能引起无菌猪发病,这说明还有其它因素在本病的发病中发挥作用。屠宰检验调查发现本病发病率为0.7%30%。生长育肥期临床发病猪的死亡率为1%5%。没有临床症状的猪场并不一定没有感染,因为有些猪常发生隐性感染。病猪和带菌猪的粪便中含有细菌,污染外界环境、饲料和饮水,健康猪经消化道感染。某些应激反应如天气突然变化、长途运输、饲养密度过大等均可促进该病的发生。从对汕尾、揭阳和惠卅市的养猪场的调查分析,表明猪增生性肠炎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1、混群或转群;2、天气应激,如热应激或天气突然变化等;3、疾病的暴发往往发生于上市后剩余的猪群;4、后备母猪适应期,或转入种猪群后不久。这种传播可能发生于经产母猪到后备猪或后备猪到经产猪。二、临床症状猪增生性肠炎的潜伏期为23周,临床上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急性型:较为少见。多发于412月龄的成年猪,主要表现为血色水样下痢;病程稍长时,排沥青样黑色粪便或血样粪便并突然死亡;后期转为黄色稀粪;也有突然死亡仅见皮肤苍白而无粪便异常的病例。2慢性型:较为常见,多发于612周龄的生长猪,10%15%的猪只出现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或废绝,病猪精神沉郁或昏睡;出现间隙性下痢,粪便变软、变稀而呈糊样或水样,颜色较深,有时混有血液或坏死组织碎片;病猪消瘦、背毛粗刚、弓背弯腰,有的站立不稳,生长发育不良;病程长者可出现皮肤苍白;如果没有继发感染,有些病例在46周可康复。3亚临床型:猪体虽然有病原体存在,却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也可能发生轻微的下痢,但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明显下降。三、诊断除出血性猪增生性肠炎外,腹泻和肉眼病变没有必然的联系。其它的“临床症状”或“腹泻”不能作为诊断的依据。病理学诊断主要依据小肠或结肠增生的粘膜上皮细胞内检出的弯曲杆菌。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可检出患猪粪便中的细菌,虽然有97%的特异性,但敏感性差异很大。PCR不能检出隐性感染猪或病原携带猪粪便中的细菌。IHC(免疫组化试验)比PCR的结果更可靠,敏感性比银染更能检出早期或慢性、坏死性或自体溶解病变中的细菌。四、防制措施1、泰妙菌素预防。在饲料中连续添加3040ppm的泰妙菌素可有效防疾病的发生。但有研究表明,在生长阶段连续使用抗生素特别是大剂量使用,可降低对增生性肠病的免疫力。因此,感染前连续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防止感染,但更重要的是同时阻止了自然免疫力的形成,使猪变得更易感。生长育肥阶段和新购入后备猪隔离适应期间应该通过阶段性使用治疗量(脉冲给药)泰妙菌素诱导免疫力,从而防止临床疾病的发生。泰妙菌素饮水,0.006%泰妙菌素,第一周连用2天,第二、三周不用药,第四周连用2天;饲料添加泰妙菌素预混剂3040ppm,连续7天,间隔2周,再添加3040ppm泰妙菌素预混剂,连续1周。2、泰妙菌素治疗。最敏感的药物是泰妙菌素,发现病例可用泰妙菌素按照lOOppm混料饲喂。3、其他辅助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提高猪体的抵抗力。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免疫预防,国外已经研制并批准生产细胞内罗松菌的无毒菌苗,该菌苗可以限制有毒的罗松菌在猪体内繁殖和引起病变。但目前国内尚未有此疫苗供应。4、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养殖户在采用泰妙菌素治疗PPE中,有时也会出现失败。在指导养殖户使用的过程中,我们分析可能有如下原因:采食量下降,因而药物的量不足。按平均计算用药量,某些猪的用药量可能不够。用药途径不合理,急性感染猪不能通过饮水或饲料获得治疗量的药物。治疗时间太晚,即在疾病的后期用药效果不理想。诊断错误,误诊为由沙门氏菌病、非特异性结肠炎、地方性TGE、胃溃疡引起的或与饲料有关的腹泻等。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还没有记载,猪有时断奶2月龄的子猪及种猪也可感染发病。慢性型占的比例大。无论是急性型还是慢性型,如无继发感染,体温一般都比较正常。 急性型:较为少见。多发于4月龄12月龄的成年猪,主要表现为血色水样下痢;病程稍长时,排沥青样黑色粪便或血样粪便并突然死亡;后期转为黄色稀粪;也有突然死亡仅见皮肤苍白而无粪便异常的病例。 慢性型:较为常见,多发于6周龄12周龄的生长猪,1015的猪只出现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或废绝,精神沉郁或昏睡;间隙性下痢,粪便变软、变稀而呈糊样或水样,颜色较深,有时混有血液或坏死组织碎片;病猪消瘦、背毛粗乱、弓背弯腰,有的站立不稳,生长发育不良;病程长者可出现皮肤苍白;如果没有继发感染,有些病例在4周6周可康复。 亚临床型:猪体虽然有病原体存在,却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也可能发生轻微的下痢,但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明显下降。 病理剖检 可见小肠后部、结肠前部和盲肠的肠壁增厚,直径增加,浆膜下和肠系膜常见水肿。肠黏膜呈现特征分枝状皱折,黏膜表面湿润而无黏液,有时附有颗粒状炎性渗出物,黏膜肥厚。增生性出血性肠病的病变同增生性肠炎,但很少波及大肠,小肠内有凝血块,结肠内有混有血液的粪便。 防治措施 药物预防 生长育肥阶段和新购入后备猪隔离适应期间应该通过阶段性使用治疗量替米考星防治本病。 呼美佳饮水,按每100毫升兑水40升,第一周连用3天,第二、三周不用药,第四周连用2天。复方替米先锋拌料,每500克拌650千克料,连续7天,间隔2周,再用一次,连续1周。 药物治疗拌料:抗病毒I号粉+复方替米先锋,混合后按每500克拌500千克料,连用7天。饮水:猪用维多利1瓶+口服补液盐,以防止脱水,补充营养,提高抵抗力,减轻症状,减少死亡。病重猪肌注:恩诺沙星注射液+止泻药,按推荐剂量肌肉注射,一天一次,连用3天。 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提高猪体的抵抗力。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对空猪舍栏彻底冲洗和消毒。 3、病理剖检 剖检病死猪3头,可见猪的小肠后部、结肠前部和盲肠的肠壁增厚,浆膜下和肠系膜水肿,肠黏膜呈现特征性分枝状皱褶,黏膜表面湿润肥厚。肠管内充满血样分泌物,呈现出血性肠炎的病变;还可见凝固性坏死和炎性渗出物,小肠内有凝血块,结肠和盲肠内有血样粪便。 4、病理组织学检验 采病变肠段制成切片,用镀银染色法进行病理组织学检验,见肠腺上皮细胞显著增生,未成熟的肠腺上皮细胞畸形排列,在增生性肠腺细胞的胞浆顶瑞有大量弯曲杆菌。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及实验室检验可做出初步诊断。 5、防制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