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五要五不要.doc_第1页
家访五要五不要.doc_第2页
家访五要五不要.doc_第3页
家访五要五不要.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访五要五不要 南汇区康桥镇第一小学 朱翠萍对学生进行家访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按照惯例,每接一个新班,或寒、暑假期间,我们班主任就要开展这项工作。然而,随着现代化通信技术的普及,电访似乎越来越流行,而登门家访似乎已渐渐地被人忽视了,但是,登门家访作为一项在特定环境下进行的工作,是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的,它是班主任与家长相互增进了解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班主任与家长共同商洽如何教育学生的一个好机会,更是使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一个重要途径。家访工作开展得好,家长就会对班主任产生信任感,以后就能积极配合班主任的工作,这样,学校和家庭紧密地联系起来,教师与家长互相配合,形成做学生思想工作的合力,从而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在经历了无数次家访后,我从内心深处感慨做好家访工作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可以使老师了解很多学生档案上看不出来的东西,能更真实、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意义非同一般。那么,如何更好地做好家访工作呢?我觉得必须做到五要五不要。一、要预约时间,不要临时决定。“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家访的时间一定要选好。家访工作一般要选择家长在家时进行,晚上或者双休日都是很好的时间段。但是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家长也越来越忙,有时忙于工作,有时忙于应酬,有时还要带孩子出去参加兴趣班。如果老师很唐突地临时决定要去学生家中登门家访,那么很可能被“拒之门外”,或者经过电话联系后,家长不得不放下手头的事情,匆匆地往家中赶。这样的家访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引起家长的反感。我觉得可以提前二三天与家长联系,询问一下家长什么时候有空,大家约个时间,老师再去家访比较妥当,这样不仅在时间上得以保证,而且给家长一个心理准备,从而避免了唐突和不必要的尴尬,使家访的工作顺利进行。记得几年前的一个星期天,我想当然地认为家长双休日肯定会在家的,所以到我班李洵家中去家访,结果吃了闭门羹。既然已经出来了,我也不想就此打道回府,就打电话给孩子的家长,家长很客气地说马上就回来。后来我才知道,家长在上南路开了一家建材商店,听说老师来家访,夫妻俩都很重视,尽管双休日生意很好,但是仍然当机立断,送走顾客,关了店铺匆匆赶回家。虽然家长一句怨言也没有,但是知道原委后的我却感到很抱歉,很懊丧,内心很过意不去,我知道这样的情况是完全可以通过预约来避免。另外,如果冒昧家访,碰上孩子家中恰巧宴请宾客,或者装修、清理东西、大扫除等等,那么大家都会觉得不方便。总之,登门家访之前一定要预约,切忌不要冒昧行事。二、要目的明确,不要泛泛而谈。家访前要明确家访的目的,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家访时也要根据家访的目的,抓住重点,避免泛泛而谈。做好充分准备的家访,不仅能使学生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学生的在校表现,也能取得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而且还可以加深教师与家长的感情,能起到协调配合,共同促使学生进步的作用,因此在家访之前要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如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行为习惯、人际交往、体育活动、兴趣爱好等等,低年级的学生家长尤其关心孩子在校的吃饭状况等等。对于这些,老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在家访的过程中语无伦次或无话可说,使家长产生教师对自己的孩子关心太少、家访只是走走形式而已的想法。如果对新班学生进行家访,那么一定要仔细看孩子的原始材料,并在心中对此次家访可能会谈论的某些话题打个腹稿,那么家访时就可以信手拈来,有备无患,而避免了到时东拉西扯、没话找话,使家长觉得是在浪费时间,进行着无效的家访。学生小蔡在学校表现嚣张,经常欺负弱小,我针对他的这种行为进行了家访。事先我知道该生父母平时工作忙,所以与奶奶生活在一起的时间居多,但在家访时,他的父母亲自接待,且表现得异常主动。孩子的父母带着我参观了他们150多个平房的精装房子后,一边水果、糕点地款待我,一边滔滔不绝地介绍他们的工作,好像还准备大谈他们俩的人生经历似的,孩子的事情却一字不提。我见状马上说:“是啊,你们的工作确实很忙,在事业上也很成功,我想你们肯定希望孩子将来和你们一样能干吧!”一句话巧妙地将话题转移到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在家访中,我了解到孩子的奶奶非常溺爱这个孩子,父母也因为平时忙,疏于管教孩子,反而由于不能陪伴孩子而对孩子怀有歉疚之心,更加倍地宠爱他。在家里,小蔡是小皇帝,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如圣旨一般,家中任何事都由着他的性子来。原来如此,我找到了病灶,怪不得这孩子在学校中会那么霸道,家庭教育实在太重要了,于是,我动之以情,晓知以理,委婉真诚地指出这种教育方法的危害,并介绍了一些有效的教育理论,建议家长多看一些教育子女的书籍,找到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且有利于孩子更健康成长的教育方法。家长听后感慨万千,对我十分感谢。在家访中,还要注意与家长交谈的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是不要太长,以免耽误家长工作和休息,引起家长的不满。三、要坦诚实在,不要刻意讨好。我们都知道,成功的家访首先是让家长接纳你、信任你,为此,我们要注意许多细节,如面带微笑等,但这并不是说要我们刻意地讨好家长,从而对某些事、学生的某些优点夸大其词。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孩子也是如此。尽管有的孩子很优秀,但是他肯定也有缺点,对于这样的孩子,无论家长与老师相处得怎样密切,老师说话仍然要坦诚实在,婉转地指出孩子有待改正的缺点和不足。我们班的李婧小朋友是个人见人爱的女孩,活泼开朗,唱歌跳舞样样行,学习上每次都能轻轻松松稳拿一百分,每个看到她的人都要夸奖她。可是她也有缺点,如体育锻炼太少,喜欢啃手指甲,有点骄傲等。在家访过程中,当我委婉地指出孩子的缺点,家长竟然很高兴,也许他们觉得我能关注到他们的孩子,孩子被老师所重视着吧,接着,我们互相交流了一些育儿心得。这位家长对我说:“平时看您工作这么忙,也不好意思打扰您,今天您利用休息时间亲自上门来家访,真是不好意思啊,谢谢!”家长的肺腑之言,令我从内心深处为之动容,我非常庆幸自己能有这么一位好家,家访在愉悦的气氛中结束了。可见,家长喜欢听老师坦诚实在的话语。四、要语言激励,不要批评指责。老师上门家访,会让家长和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间的心理距离。通过面对面交换意见,共同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利于教师、家长、学生之间迅速达成共识,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形成合力,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实践证明,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最直接的桥梁。我们在家访时无论是面对怎样糟糕的学生,都要切忌不要用教育人的口气,对家长也不例外。因为居高临下的训斥、埋怨的作风,影响着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也不要一味对学生批评指责,从而带动家长将矛头对准孩子,这样的话,学生没得到正面教育,家访也失去了意义。在家访时,老师的语气要尽量趋于平缓,只有大家真正做到了平等,家长才愿意把心里话、真心话跟教师说,使教育产生一致性,才能共同商洽教育学生的方法,从而实现有效的家访。另外,家访时一定要树立家长教育孩子的信心,不宜过多地指出学生的错误,而削弱家长对子女的信任。本学期的一次家访经历使我终身难忘。开学初,我们班新转来一名外地借读生葛丹丹。这个女孩给我的印象是胆小内向,从来不笑,字迹潦草,数学和语文均不及格。可能是不适应吧,开学第一周的语文、数学的作业要求全都抄在了记事本上,还每天给她单独讲一遍写法,但她仍然不是多写了,就是少写了,有一次别人写一页的语文作业,她抄了整整六页,我真是哭笑不得。另外,这个读二年级的孩子,竟然英语字母一个都会认识,英语老师都想放弃了。于是,我准备周六马上去家访。事先我有心理准备,知道他们家住在平板玻璃厂里,家庭条件肯定不太好,但是真正来到她家时,我还是被吓住了,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啊:在平板玻璃厂一个仓库的角落里,用木头搭了一间二十平方不到的“屋子”,吃饭睡觉全在里面,更令我难以相信的是,只有8岁的丹丹竟然还有三个小妹妹,其中最小的一个刚满5个月!屋内唯一的一张桌子上放着一台21寸旧电视机,剩余的地方就是给这个孩子写字的,而旁边的一张木板床要供一家六口人睡我实在没想到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这样的家庭,面对这样贫穷的家,这样的无奈的家长,这么无助的孩子,我很心痛,也很自责。我原谅了丹丹的种种缺点,更铆足了要帮助她的劲。在了解了这一星期来孩子在家的表现后,我没有丝毫批评与指责,委婉地与家长谈了一下该生目前在学校的实际情况,便与家长共同确立了一些有效的帮助措施,告诉孩子落后是短暂的,只要肯努力,什么都能学好的,英语从学字母入手,不要泄气。我还鼓励家长在家中多帮助孩子,并和孩子一起知难而进。通过这次家访,我对丹丹的家庭环境有了一个了解,对这个同学多了一份理解和宽容,对她的指导也更多了几分耐心。如今,学期即将结束,该生的成绩已经步入班级中等生的行列,孩子也开朗多了,我深深地感慨这些都是第一次成功家访的功劳啊!五、要公私分明,不要附带私事。班中有四十个学生,那么就代表着四十个家庭,八十位家长,而这么多的家长往往也从事着各行各业的工作,如有的在药厂工作的,有的自己开干洗店的,开建筑器具商店的,开五金店的,搞装潢的等等。在家访过程中,切忌要做到公私分明,千万不要附带私事,即使家长提起也不要为之动容,否则显得家访动机不良,易引起家访的反感。反之,如果家访中不提私事,并能婉拒家长的盛情,则更显出上门家访的诚意,更好地树立教师在家长眼中的的威信。沟通从心开始,心灵的距离有时等同于脚下的距离,家访就是教师与学生家庭的零距离接触。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做大理石,把教师和家长比作责任重大的雕塑家。老师到学生家里坐一坐,聊一聊,一句嘘寒问暖的话语,一个流露关切的眼神,胜过许多天苦口婆心的教育、训导。家访使学校和家庭两个教育主体的对话和交流,汇成一股淙淙的小溪,流进学生和家长的心田,激起他们心灵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